中国佛教人物

吕征 名人传记 阅读数:9

上架时间:2018-11-26 19:40:50


中国佛教人物   中国佛教人物免费在线阅读,中国佛教人物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中国佛教人物全文阅读,中国佛教人物无弹窗广告阅读,尽在豪仕阅读网名人传记频道!

《中国佛教人物》内容简介
一、本辞书收录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佛教有关的人物词目凡16973条。包括僧(菩萨僧、比丘、沙弥)、尼僧(比丘尼、沙弥尼)、居士、女居士、王公(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后妃、公主等七大类。其中以中国汉传佛教人物为主,兼及藏传、南传佛教人物,至于国外高僧大德,只限与我国汉传佛教有交流记载者,余则不收。RBX曹操读书网
二、本辞书僧、尼僧二类中的"僧"字,为僧伽之略,义为和合众,一人称僧,于义欠妥。但我国对佛教的出家个人,从古以来,一般作此称谓,因此顺从。RBX曹操读书网
三、所收人物,僧尼据史籍通用法名或字号作正条词目,异名、别称和其他字号一般作参见条;居士、女居士、王公、后妃、公主等类,除帝王采用约定俗成的称谓(如唐太宗李世民采用唐太宗)外,一般用姓名作正条,酌收参见条。RBX曹操读书网
四、凡有生卒年可查者,均在正条词目下括注公元纪年。其中约有二千八百条左右,根据陈垣《释氏疑年录》所考定之生卒年,不少与一般史籍记载有所出入。凡已注生卒年者,在行文中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交代寂年和世寿。RBX曹操读书网
五、在正条词目下,列其异名、别称、字、号等,至于封号、赠号和谥号在正文中表示。除封、谥号等特殊情况外,一般名号不加尊称。RBX曹操读书网
六、释文力求简明。在法名、生卒年、朝代、身份、籍贯、姓氏后,举其生平主要事迹、学历师承和主要著作等,至于机要语录,择要录其一、二,一般从略。文末择要标资料出处,其所附之数目字,即指该资料卷数。但有两种情况未标。(1)原稿未录出处,而经努力还是未能查到之少数条目。考虑华师生平治学严谨,信其必有所据,因此予以保留。(2)属于现代人著作。本辞书人物条目,凡来源于现代人著作者,书名出处一律从略。RBX曹操读书网
七、关于历史地名。凡属籍贯的加注今地名,如"嘉禾(浙江嘉兴)徐氏";其中古今地名相同者,括注今属行政区划,如"汾阳(今属山西)";古今地名不清者不注。其余历史地名一律不注。RBX曹操读书网
八、关于朝代名。为避免混淆,前汉、后汉之后汉称东汉,南朝宋称刘宋,元魏称北魏。五代除部分单称五代外,还加后梁、后唐、后晋等,如"五代后唐"、"五代后晋"。RBX曹操读书网
九、文中旧纪年,以其人其时所处境地之帝王年号或其他为准,加注公元纪年。在同一条中,相同年号出现二次及其以上者,只注第一次。RBX曹操读书网
十、本辞典除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元纪年及资料出处的卷数外,行文一律使用繁体字,并酌量保留异体字。RBX曹操读书网
十一、本辞典以词目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法名相同者,一般以朝代分先后,并依阴码①②③等顺序排列。从②开始,不再另标词目。法名不同者按词目首字的笔画和笔形分别编排,笔功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的字按笔顺横、坚、撇、点、折分先后;词头相同的条目,字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字数相同的则按第二字的笔画笔顺排次,第二字相同的依第三字,余类推。RBX曹操读书网
十二、本辞典的笔画、笔顺依《辞海》(1999年版)《笔画查字表》。横、坚、撇、点、折以外的笔形:提归入横、捺归入点,笔形带钩或曲折的均归入折。RBX曹操读书网
十三、本辞典对国外来华弘法或学习的大德,以其本国国名之第一字或第二字标明其国籍。其中"竺"即天竺,"印"即印度,"迦"即迦湿弥罗,"罽"即罽宾,"安"即安息,"扶"即扶南,"日"即日本,"尼"即尼泊尔,"新"即新罗,"丽"即高(句)丽,"济"即百济,"康"即康居,"支"即月支,"波"即波凌,"韩"即三韩,"师"即师子国,"诃"即诃陵国,"感"即感木鲁国,"优"即优婆国,"越"即越南。RBX曹操读书网
十四、本辞典正文前有笔画词目表;正文后有《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供读者查阅参考。
查看全部章节
《中国佛教人物》全部章节目录
《中国佛教人物》 一、安世高(约二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二、支娄迦谶(约二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三、支谦(约三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四、朱士行(约三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五、竺法护(约三、四世纪间)
《中国佛教人物》 六、竺佛图澄(232―348)
《中国佛教人物》 七、道安(312,一说314―385)
《中国佛教人物》 八、支遁(314―366)
《中国佛教人物》 九 僧伽提婆(约四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一○、慧远(334―416)
《中国佛教人物》 一一、鸠摩罗什(343―413)
《中国佛教人物》 一二、法显(?―约422)
《中国佛教人物》 一三、道生(355―434)
《中国佛教人物》 一四、僧肇(384,一说374―414)
《中国佛教人物》 一五、昙无谶(385―433)
《中国佛教人物》 一六、求那跋陀罗(394―468)
《中国佛教人物》 一七、佛驮跋陀罗(359―429)
《中国佛教人物》 一八、菩提达摩(?―536,一说528)
《中国佛教人物》 一九、僧(445―518)
《中国佛教人物》 二○、慧光(约六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二一、昙鸾(476―542)
《中国佛教人物》 二二、菩提留支(约五、六世纪间)
《中国佛教人物》 二三、慧可(487―593)
《中国佛教人物》 二四、慧皎(497―554)
《中国佛教人物》 二五、真谛(499―569)
《中国佛教人物》 二六、慧文(约六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二七、慧思(515―577)
《中国佛教人物》 二八、智(538―597)
《中国佛教人物》 二九、信行(540―594)
《中国佛教人物》 三○、吉藏(549―623)
《中国佛教人物》 三一、法顺(557―640)
《中国佛教人物》 三二、道绰(562―645)
《中国佛教人物》 三三、法琳(572―640)
《中国佛教人物》 三四、法融(594―657)
《中国佛教人物》 三五、道宣(596―667)
《中国佛教人物》 三六、玄奘(600―664)
《中国佛教人物》 三七、智俨(602―668)
《中国佛教人物》 三八、弘忍(601―674)
《中国佛教人物》 三九、神秀(606―706)
《中国佛教人物》 四○、善导(613―681)
《中国佛教人物》 四一、圆测(613―696)
《中国佛教人物》 四二、阿地瞿多(约七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四三、怀素(625―698)
《中国佛教人物》 四四、窥基(632―682)
《中国佛教人物》 四五、普光(约七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四六、义净(635―713)
《中国佛教人物》 四七、李通玄(635―730)
《中国佛教人物》 四八、善无畏(637―735)
《中国佛教人物》 四九、慧能(638―713)
《中国佛教人物》 五○、法藏(643―712)
《中国佛教人物》 五一、慧苑(约七、八世纪间)
《中国佛教人物》 五二、慧沼(650―714)
《中国佛教人物》 五三、实叉难陀(652―710)
《中国佛教人物》 五四、智周(668―723)
《中国佛教人物》 五五、菩提流志(?―727)
《中国佛教人物》 五六、神会(668,一说686―760)
《中国佛教人物》 五七、慧日(680―748)
《中国佛教人物》 五八、一行(683,一说673―727)
《中国佛教人物》 五九、鉴真(688―763)
《中国佛教人物》 六○、希迁(700―790)
《中国佛教人物》 六一、莲华生(约八世纪)
《中国佛教人物》 六二、不空(705―774)
《中国佛教人物》 六三、道一(709―788)
《中国佛教人物》 六四、湛然(711―782)
《中国佛教人物》 六五、怀海(720―814)
《中国佛教人物》 六六、澄观(737―838,一说738―839)
《中国佛教人物》 六七、宗密(780―841)
《中国佛教人物》 六八、希运(约八、九世纪间)
《中国佛教人物》 六九、天息灾、法天、施护
《中国佛教人物》 七○、延寿(904―975)
《中国佛教人物》 七一、知礼(960―1028)
《中国佛教人物》 七二、智圆(976―1022)
《中国佛教人物》 七三、阿底峡(982―1051,一说980―1052)
《中国佛教人物》 七四、净源(1011―1088)
《中国佛教人物》 七五、元照(1048―1116)
《中国佛教人物》 七六、胆巴(1230―1303)
《中国佛教人物》 七七、帕思巴(1235―1280)
《中国佛教人物》 七八、布敦(1290―1364)
《中国佛教人物》 七九、宗喀巴(1357―1419)
《中国佛教人物》 八○、嘉曹杰(1364-1432)
《中国佛教人物》 八一、克主杰(1385―1438)
《中国佛教人物》 八二、僧成(1391―1474)
《中国佛教人物》 八三、宏(1535―1615)
《中国佛教人物》 八四、真可(1543-1603)
《中国佛教人物》 八五、德清(1546-1623)
《中国佛教人物》 八六、善慧法幢(四世班禅,1570―1662)
《中国佛教人物》 八七、智旭(1599―1655)
《中国佛教人物》 八八、读体(1601―1679)
《中国佛教人物》 八九、善慧海(1617―1682)
《中国佛教人物》 九○、彭际清(1740―1796)
《中国佛教人物》 九一、杨文会(1837―1911)
《中国佛教人物》 九二、敬安(1851―1912)
《中国佛教人物》阅读提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或者相应的出版社。本站所有的作品,图书,资料均为网友更新上传,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删除,谢谢!

①:若你发现作者吕征小说《中国佛教人物》最新章节,而豪仕阅读网没有更新《中国佛教人物》,请发短信通知我们,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作者吕征所写的《中国佛教人物》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我们转载的目的是解决众多读者有时候不方便实体书阅读的问题,比如在公交上阅读电子版更好点

③:《中国佛教人物》是一部优秀的吕征作品,会员转载到本站只是为了宣传,让更多读者欣赏。强烈建议您购买实体书,闲暇时光细细品味不失为一种书香享受

④:小说《中国佛教人物》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豪仕阅读网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书友提供阅读平台。

⑤:《中国佛教人物》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情节动人,文笔优美,让人看了心痒痒的,为了让《中国佛教人物》作者吕征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本书的VIP或者购买正式出版的正版图书收藏翻阅。

⑥:请多多推广宣传《中国佛教人物》,也是对《中国佛教人物》作者吕征的一种另类支持!小说的未来,是需要您我共同的努力!

重要声明:《中国佛教人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豪仕阅读网只为原作者吕征的书籍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吕征并收藏《中国佛教人物》最新章节。

Powered By 曹操读书网

浙ICP备202003105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