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余生一个你:品味智者睿语

作者 :余生一个你 2020-05-16 03:35:0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豪士阅读网,陪伴您成长。我们致力于阅读便利化,阅读体验舒畅化。本站引用《品味智者睿语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在文章中或者开头醒目位置标注原作者信息!同时将文章加以美化,使您阅读起来更加的完美!若作者本人不同意本站引用,可根据联系方式提供相应证据后要求我们删除!收到信息后,我们会删除《品味智者睿语 》文章!V●ᴥ●V

5sG豪仕阅读网

  提升人品

  1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2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3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4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5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6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微笑;放鬆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带笑容易增进彼此友谊

  7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8『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係』

  9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10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11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12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13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14感谢给我们机会的人,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15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

  享受工作

  1「忙」没关係,不「烦」就好。

  2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3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

  4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5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6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7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8给人方便等於给自己方便。

  9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10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务过於在意,同时也过於在意他人的评断。

  11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

  12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

  平安人生

  1不用牵掛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於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2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辩,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3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4担心,是多餘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5财富如流水,佈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佈施的愈多,财富则愈大。

  6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备,最坏的打算」。

  7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财富。

  8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9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10每一个小孩,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11爱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

  12夫妻是伦理的关係,不是「论理」的关係。

  13能不乱丢垃圾,随时清捡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14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15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於是穷人。

  幸福人间

  1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為一个大大的好。

  2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来吧!

  3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

  4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5若希望人际关係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

  6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著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7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8要做无底的垃圾桶,要学无尘的反射镜。

  9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10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人间菩提

  生命尽管是有缺陷的,但生活是需要赞赏的,一个人如果否定自己的特质,不可能拥有美丽的人生,也不可能拥有幸福。

  ◎为利益众生,实现佛法,付出心力,而生欢喜,谓之‘法喜’。

  ◎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

  ◎我们在读书或创业时,自己先要有一个发心,就是发‘为人服务、为人牺牲奉献、永不退转’的誓愿,这叫做‘不忘初心’。

  ◎有时我们常怪别人不听自己的话,其实自己何尝听自己的话,最不听自己话的人,就是自己。

  ◎古人云:不责人过错,不举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矣!

  ◎聪明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能舍,能‘舍’就能得,得到无限的快乐。

  ◎心念有强大的力量,所以才有必要把心念拿来念佛,把我们的心念安置在最高能量,最欢喜、清净、慈悲的状态。

  ◎六欲天虽然享受福乐,没有痛苦、烦恼,但都有一个问题,就是*******的问题。一场好梦总要醒过来,这是我们不选择诸天为归依处的原因。

  ◎学佛而能够深刻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觉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强信念,才能真正走向学佛之路,而不是在佛门边缘歇脚,或者走入歧途。

  ◎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钟,即消一份灾。

  ◎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著和乐的日子。

  ◎最平淡的日子,心里最安定,宁静最美,安定最乐。

  ◎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无能’的事,只怕──不肯。

  ◎以‘他*的心’爱天下的众生,以‘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得到回报,就不会有烦恼。

  ◎爱要浓淡合宜,像清茶淡香,若是太浓,则苦的喝不下。

  ◎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悟的情;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干净俐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父母过分爱子女,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定成长。

  ◎人生能平安顺心并非是没有横逆,而是因为你有能力转化它。

  ◎一个人要先能够‘忍受’,忍受失望、忍受怜悯、忍受瞧不起、忍受瞧得起、忍受爱、忍受迷失,然后才能自由自在的追寻自己的理想

  ◎有许多事情,你要先‘受、得了’,然后才能找出意义。

  ◎我们不要对目前的遭遇,存有任何埋怨的心理,应该以平静了业的心情来承受,并且要以更虔诚的心来忏悔行善,以弥补自己所造的业。

  ◎谨慎、警觉,是心航的导师;光明、柔和,是内在的佳侣。

  ◎不管佛菩萨再慈悲,业力再怎么化解,人终究还是有要走的一天,重要的是我们从人生里学到了什么。因为觉悟,让我们有重生的机会,有忏悔的机会,有在这个生命里重新得到启示的机会。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当我们年龄渐长,愈来愈觉得钱之可贵,就可能用钱去衡量一切,甚至衡量爱。岂知在这世界上,没有钱之前,早有了爱。当我们没有赚到钱之前,早赚到了爱,我们因爱而来到人世,有一天离开,带不走钱,只带得去满怀的爱。

  ◎网路联结了全世界的讯息,却接收不到人们心底真实的感情。

  ◎要想能够说出正面的话、良善的话、有意义的话,首要之务就要从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始,有净化的心灵,就会有净化的意念,有净化的意念才能说出良善美好的言语。

  ◎没有被日出万丈的光芒照过眼睛,没有与月光并肩同行过,没有听过树与风的合奏,你如何体会净土的美好?

  ◎生命尽管是有缺陷的,但生活是需要赞赏的,一个人如果否定自己的特质,不可能拥有美丽的人生,也不可能拥有幸福。

  ◎一个人能改善自己的缺点,强化自己的优点,这是个人成功的要务;一个老板如果能包容员工的缺失,甚至欣赏员工的优点,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求全之心,可用之责己,但不可用以交友;满足之心,可用之处境,但不可用以求知。

  ◎真正的慈悲,来自看见他人的苦痛。你有一种责任感,希望能够给予他人一点帮助。

  ◎佛法本来如是,并无所谓深不深、难不难的,如果说是深是难,那是难在众生自己,深在众生自己。

  ◎命运中没有偶然,一个人遇到顺境、逆境,完全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礼拜,不求佛菩萨赐福给我;我祈求,让我得意时勿膨胀自我,挫折时心不萎靡,能够安稳如山,宽厚如地。

  ◎嗔是失佛法的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脏腑。

  ◎智者事事反求诸己,愚者处处外求于人。

  ◎人之惑,惑于私,私除则明;人之病,病于惰,惰去则勇。

  ◎每个人都希望身处在高超、美好、清净的地方去。但这种地方不是容易找到的。因为,我们的心不改变的话,环境是改变不了的。

  ◎义工,为贪婪自私的行为,留下了身教;义工,为争名逐利的人群,散播了开示;义工,为冷漠机械的社会,增添了光热;义工,为人情纸薄的潮流,注入了情义。

  ◎慈悲是温柔美好的世界,尊重是祥和欢喜的妙方,感恩是幸福安乐的泉源,赞叹是利人化他的法宝。

  ◎当我们被别人误解而产生不平时,先试试放弃戴在心灵的面具吧!

  ◎觉人之伪,不形之于色;吃人之亏,不动之于口。

  ◎学佛的人,处处希望他人好,虽然希望自己好,但希望他人比我更好,这才是佛教徒的存心。

  ◎修行是不随顺动念头,工作中专注学习不胡思乱想,学习替别人想,不为自己。

  ◎只要你愿意为大众写下‘历史’的篇章,别人自然乐意为你留下‘历史’的轨迹。

  ◎尊敬一个人,要散播他的善行;肯定一个人,要延续他的愿心。

  ◎从‘小脑运动神经受损严重,导致重度脑性麻痹’的孙嘉梁,证明了:脑性麻痹可以征服,‘心灵麻痹’才是群医束手的绝症。

  ◎‘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从不产生好恶。没有妄念,就没有烦恼心。

  ◎只有在天空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热情让我们散发光彩,理想让我们甘于等待

  ◎为真理服务最有价值,为众生服务最为尊荣。

  ◎生活的艰苦,可以从淡泊中度过;人事的不安,可从勤劳与谦让中改善。

  ◎用体谅的心,对待亲情;用结缘的心,对待友情

  ◎年年不忘春耕,自然能够秋收;时时不离助人,自然能得人助。

  ◎眼睛要生在心里,观察自己;嘴巴要长在心上,评论自己。

  ◎生命中或许有‘失望’,但一定不能‘绝望’,总要满怀‘期望’,而且永不放弃‘希望’。

  ◎忍耐做人第一法;礼貌是处事第一法;谦虚是保身第一法;宽容是用心第一法。

  ◎忍耐,才能和气致祥;悔过,才能提起勇气。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将是美而善的。

  ◎我们最稳当的保证人,是我们自己的般若智慧。

  清凉菩提

  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正觉

  ◎健时,常作病想,可以保生;富时,常作贫想,可以守家;少时,常作老想,可以力学;活时,常作死想,可以近道。

  ◎有德即有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所结合的心。

  ◎信佛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

  ◎慈悲是由本性生出来的,而爱是由感情发出来的。

  ◎学佛是心灵的净化,学佛是生命的解脱,学佛是福慧的圆满。

  ◎开悟后所获得的东西,便是放下一切,包容一切。能够放下是智慧,能够包容是慈悲。

  ◎往好处想的人,快乐满怀;往悲观看的人,痛苦不已。

  ◎用慈悲来处理他人的事;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

  ◎所谓‘放下’,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指没有对抗心,没有舍不得之心。

  ◎佛法的价值观,就是肯定世间是因缘无常,人类应互助互容,任何的行动都必须指向内心的寂静,及贪嗔痴的止息。

  ◎我们的权利及自我中心可以‘放下’,但是责任和义务一定要‘提起’。

  ◎看破是大学问,放下乃是功夫,能彻底的看破放下,成佛可期。

  ◎用慈悲心来关怀他人,乃至遍及于一切众生;用智慧心来观照自我,乃至微细的每个念头。

  ◎自求解脱是慧业,助他解脱是福业,福慧双修是菩萨道。

  ◎成佛道的要件是‘柔软心’。柔软心就是无恨心、慈悲心、吃亏的心、处处忍耐的心、知足的心、不执著的心。

  ◎修行重点是:改革你的内在世界,使你的内在变得更柔软、更谦卑、更有智慧。

  ◎修行是要使我们断除情欲,而不是要使我们变成一个无情的人。

  ◎生死解脱,不是今生不死,不是未来永生,是未来生死苦迫的不再起,于今生的苦迫中得自在。

  ◎佛法的入门是:‘看得破、放得下。’从哪里下手?‘布施’。

  ◎布施是放下,这是修功德;忍辱是成就功德,功德就不会丧失。

  ◎佛法是从一般恋世的自私人生,引向出世的无我人生。

  ◎你的心念佛时,就是向著极乐世界;心想财色名食睡,就是朝地狱钻。

  修行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学戒是学佛菩萨的行为,修定是学佛的心。

  ◎唯有无限的付出,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全部。

  ◎一切恶念不令生,处处忍让,处处学吃亏,当作还债想。

  ◎心地一尘不染才是恭敬,心里有杂念即不恭敬。

  ◎讲经说法、传播真理、转移社会风气,就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

  ◎养生之道,以能戒除烦恼与忧悲为本,从清心寡欲入手。

  ◎不将烦恼是非带上床,不把忧悲苦恼带到明天,就是居家修行的不二法门。

  ◎家庭为烦恼之根本,出家要出烦恼的家及无明的家,才算真正出家。

  ◎有病才知生死苦,才会一心求解脱。《宝王三昧论》云:‘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如果自己是对的,别人硬说你不对,也要向他忏悔,修行就是要修忍辱!

  ◎君子以良心为镜,学佛之人以因果为镜,圣人以本性为镜。

  ◎玄奘法师说:‘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须敬凡僧。’修行人应学唐太宗──‘虽见小沙弥,犹如敬佛。’

  ◎学佛不守戒,莫谈了生死。能够守戒,才能得到佛法上的‘清凉’

  ◎慈舟大师云:‘持戒确是救我们法身慧命的金丹,如果觉得生死有趣味,那就是魔子魔孙。’一番提醒,一番用心。

  ◎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不见有过,故其过山积;不见有德,故其德天高。

  ◎印光祖师说:‘想要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的力量,足够让心中潜藏的贪嗔痴扫荡无余,进而实践止恶、修善。

  ◎有愿无求,就自在!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菩萨行里,最重要的课题是布施、忍辱。布施是放下、是舍。不肯放下、不肯舍,就不能忍。真正能放下、能舍,自然就能忍。

  ◎佛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故佛陀教导我们要‘远离众恶’。

  ◎顺境不动欢喜心,逆境不动嗔恚心,才能看到诸法实相。

  ◎障碍大慈悲心的是嗔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

  清心

  ◎再好的机会、福报,如不能把握因缘,一样会溜走。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心。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

  ◎遗失现在,未来就会后悔

  ◎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化黄金。

  ◎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

  ◎逆境现前,要欢喜接受,才能消除业障。

  ◎人都是向外追求名闻利养,其实最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清净平和。

  ◎要从‘声、色’调习自己的一举一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都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

  ◎做好事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勇往直前为人服务,就是幸福。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己的人格。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太空一样,云开见青天。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于缩小自己。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屋宽不如心宽。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对人要宽心,讲话要细心。◎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人间菩提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真正自爱的人,不会与人计较。

  ◎要看好人,自己要先做个好人。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

  ◎‘心美’,看什么都顺眼。

  ◎人的生命要不断发挥它的功能,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

  ◎知缘、惜缘,再造善缘!

  ◎生命无常,慧命永久;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愿是成功的起点!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也就是希望。

  ◎发愿要发好愿,说话要说好话。

  ◎愿──必须要发利济众生的大愿,并且必须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只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能力,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不要去管别人的邪恶,只要经常提醒自己,什么是该做的或不该做的。

  ◎常常抱著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

  ◎要得到别人的赞叹,就得先赞叹别人。

  ◎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鼻;一寸之鼻不如一点之心。天堂地狱由心造!(心如工画师、法界唯心造)

5sG豪仕阅读网

  ◎好事我们要响应,坏事绝对要停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则是缺点的累积。

  ◎人往往不是没有力量去做事,而是不肯去做。

  ◎土地是人耕出来的;有第一年的播种,才有第二年的收成。

  ◎‘路’必须去走方能到达,‘事’必须去做才能完成,而‘苦’则必须去受才可消除。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生活有朝气,活得畅畅快快!工作讲求效率,做得踏踏实实!

  ◎今日退一步就是日后进一步的本钱。

  ◎能原谅别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中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

  ◎怕人知道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不想。

  ◎遇到困难,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对,惟有勇敢面对困难,才有机会致胜。

  ◎人大都有名利之心,且好与人争、与事争。如果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人事无争,则世界亦安矣。

  ◎世间事都是彼此相对的,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待人,以光明磊落的心胸接物,人生到处都充满了真善美。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自重

  ◎一个人能被别人所尊重,且有能力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读书求学不只是增广知识、技能,更要提升品格、改变气质。

  ◎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者,不仅惹是生非、伤人伤己,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圆融人事。

  ◎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把恨人、嗔人的怨嫌心,转变成爱心、宽恕心。

  ◎别人强过自己,我要敬重他、向他学习;别

5sG豪仕阅读网

人不如自己,我要谦虚他、鼓励他。

  ◎我不轻视自己,也不自大。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切莫等待,等待常会落空。

  ◎稻穗结得越饱满,越会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更要有谦卑的胸襟。

  ◎听到好话,要如海绵遇水,牢牢吸住!

  ◎为善抱持平常心,才能安然自在。

  ◎‘孝’首重在顺从,要体贴亲心、声色柔顺,切不可不耐与嫌烦。

  ◎孝顺父母是子女应尽的天职,侍奉公婆是儿媳应有的孝道。

  ◎孝顺要及时,行善也要及时。

  ◎让父母赞美一句,胜过拿钱到处消灾,因为父母的赞美,就是最大的祝福。

  ◎儿女的欢笑,是父母的冬阳。

  ◎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因为没有人能离群独居。

  ◎要祝福别人,也要祝福自己,祝福自己就不要唉声叹气。

  ◎凡夫只看到别人外在的污点,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垃圾。

相关文章

  • 攒了一身酷:努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攒了一身酷:努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1、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2、面对困境,也不要悲观厌世。 3、 人生 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公平的。在一个天平秤上,你得到的越多,也必须比别人承受得更多。 4、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不怕重头再来,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

    2020-05-16 02:35:04
  • 周星驰要娶张柏芝?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她三个儿子
    周星驰要娶张柏芝?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她三个儿子

    周星驰和张柏芝都是娱乐圈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为年龄之差本不应该有什么瓜葛,但一部《喜剧之王》却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周星驰无疑是张柏芝的伯乐,是他的挖掘,成就了她的演艺之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让张柏芝露出了峥嵘的头角,继而《星愿》铸造了张柏芝的演艺巅峰,影片中的表现与演唱的主题曲都让她在金像奖上获得了殊荣。那个清纯貌美,温柔善良的小护士虞秋男,成为了张柏芝的化身,在每一位观众心目中都画上了最为完 ​这个神秘的美军P4生物实验室,黑历史多到爆 他冒死从国外偷回一根藤,救活我国数亿人口,至今被人们所纪念 苏...

    2020-05-15 19:25:35
  • 攒了一身酷:做个有能力的人
    攒了一身酷:做个有能力的人

    现在是一个从资格 社会 向能力社会转换的重要历史阶段,人的发展最终可 依靠 的就是能力。那么什么是能力呢?又需要怎样培养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供 朋友 们参考: 一、只有悟出的才是自己的——能力之本质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是看他有什么文凭,也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

    2020-05-15 08:35:06
  • 无奈的生存:你的人生需要明白的
    无奈的生存:你的人生需要明白的

    人活的之所以累,是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原因很简单)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是每个人都符合你的胃口;站在别的立场上,你又何尝能够所有人的胃口?( 宽容 待人) 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是人才,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是蠢才。(人们往往愿意当蠢才) 女...

    2020-05-15 07:35:13
  • 七宝对不起,打扰你了莲花:读过这些话,我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不同了
    七宝对不起,打扰你了莲花:读过这些话,我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不同了

    读过这些话,我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不同了。 1。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2020-05-15 04:35:15
  • 不思量自难忘°:改变自己的方法
    不思量自难忘°:改变自己的方法

    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 时间 检讨他自己。 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

    2020-05-15 03:35:09
  • 我的领悟始终不够郭郭郭同学:曾经改变了千万人的人生经典语录
    我的领悟始终不够郭郭郭同学:曾经改变了千万人的人生经典语录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愚人向远方寻找快乐,...

    2020-05-15 03:35:06
  • 心在旅途:过好自己的人生
    心在旅途:过好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心酸,每个人背后都有无法言说的艰难。即使再曲折的路也要走下去,再艰难的日子也要活下去,真到离开人间的时候,也要吃饱了笑着离开,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多一份从容和坦然。人的一生,既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坏。每一个生命,都会历...

    2020-05-15 01:35:11
  • 宋鲁郑:巴黎日记:西方积极要中国查真相,却禁止查自己的线索
    宋鲁郑:巴黎日记:西方积极要中国查真相,却禁止查自己的线索

    法国社会正日益恢复正常——请不要误会,这个正常不仅仅是指大家重返工作、正常外出,还指罢工又回来了,游行又回来了,抢劫偷盗也回来了。在华人社会颇有影响的“华人街”就以“巴黎劫匪复工”为题报道在24小时内,巴黎连发三起劳力士豪华手表劫案,涉案金额约为9.6万欧元。三起劫案全发生在解封当天:一是19点25分许——现在是夏时制,晚上9点天都很亮——两名劫匪闯入巴黎十一区一家服装店,抢走受害者佩戴的劳力士手表和手机,二人随后骑摩托车逃离现场。据称被抢的瑞士名表价值1万欧元。仅仅35分钟之后,巴黎十七区一名男子驾奔驰...

    2020-05-14 21:55:01
  • 美国新型肺炎尸检最新结果 首例死亡的人是何时
    美国新型肺炎尸检最新结果 首例死亡的人是何时

    有人怀疑美国很多流感死者是死于新型肺炎,所以对于美国新型肺炎首例死亡的人的时间十分关注。这个时候,尸检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美国新型肺炎尸检最新结果已经公布,这份尸检报告说了什么呢?别急,下文有介绍。美国疫情严重
    对于美国新型肺炎病毒死者,外界关注度极高,总想通过尸检来了解一些事情。《旧金山记事报》公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的一份尸检报告,报告显示美国(目前)记录在案的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系...

    2020-05-14 10:55:5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