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感谢经历: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

作者 :感谢经历 2020-03-30 06:35:0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豪士阅读网,陪伴您成长。我们致力于阅读便利化,阅读体验舒畅化。本站引用《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在文章中或者开头醒目位置标注原作者信息!同时将文章加以美化,使您阅读起来更加的完美!若作者本人不同意本站引用,可根据联系方式提供相应证据后要求我们删除!收到信息后,我们会删除《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 》文章!V●ᴥ●V

cW2豪仕阅读网

  收藏界有句行话,叫“捡漏”,意思是花不多的钱买到物超所值的藏

cW2豪仕阅读网

品。关注到我收藏履历的朋友发现,我特能“捡漏”,于是羡慕:“你运气是不是特别好呀?”

  大多时候“捡漏”的确是得靠运气。但出来运气我还有自己的秘诀——我的很多藏品都是在社会热潮他们之前“捡”回来的,也就是说较大多数人之先,我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升值空间。

  这让我想到了孩子。好的收藏家,多把品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宝贝。实际上,我们又何尝不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独一无二的藏品,去欣赏这些“藏品”,发觉他们的“升值空间”?

  好的藏品首先得有个性,没有个性的藏品就算不是赝品,起码也是庸品。青春期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是庸品的;可家长们很多时候却对自家的“藏品”缺乏信心。孩子自觉已长大,有了审视社会的自我标准,而家长认为孩子远没有成熟,根本不放心他们的独立所为。认识上有差异,产生分歧就不奇怪了。

  藏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看的顺眼不顺眼,而在于他自身的存世量与工艺特质。要想让你家的“藏品“日后升值,就得发觉出他自身的特点与风格。如果孩子喜爱绘画和写作,家长大可不必逼着他去考医科大,而应试者引导孩子把绘画写作的爱好转化为设计或记者等职业;如果孩子的理想是当幼师或海洋馆训练员,家长也无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去当大学教授或动物学家。

  每种事物都有他的价值,就像我们无法比较木器、玉器、瓷器哪种更珍贵一样。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自身条件打造人生,那就应该由他去;家长强行扭转,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会上的高薪标准去设计他,出来的顶多是批量生产的优质商品,虽然也会有升值空间,但绝对不会“稀世藏品”。

  如何发觉自家“藏品”身上的特质?要做到的其实就是“什么也不做。”我的一个朋友,送孩子入学,连铺床垫絮的活都为孩子干了,因为不适应上下铺,铺床时一抬头,被上铺磕得眼冒金星,后脑勺隆起一个鸡蛋状的大包。他坐在床上,喘了半天粗气,然后接着铺,由于头痛欲裂,不长记性,再次抬头又被磕了,原来的包上再加了一个小包。我问他,为什么不舍得放手呢?孩子的床怎么铺才睡得舒适,他自己最知道。做家长的什么都做了,此消彼长,孩子自然什么都不会做了,而相当多的特质也在缺乏锻炼中泯灭掉了!

  当然,“什么也不做”并不是真的就没家长的事了。你是藏品的主人,你有义务给自家藏品多“抛光”,给孩子多打气、多激励,多往脸上“贴金”。中国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进步,常常是“默认”,很少有西方式的拥抱相庆和击掌鼓劲,因为担心孩子禁不起表扬,会翘尾巴。而每当子女考砸了,做错事了,他们大抵又会谈到自己如何掏心掏肺地付出,人家的孩子如何省心争气云云。

  这种比较很愚蠢。藏品情形各不相同,青春期的孩子也一样,有的如瓷器般脆弱易碎,有的如木器需抛光加工,有的甚至还有不尽如人意的瑕疵……家长应该转过头、静下心,仔细端详自己的孩子,弄清他真正的材质,有哪些闪光点可引导为独到之处,有哪些缺陷可因势利导令其“瑕不掩瑜”,而不该总对自己的孩子“恨瓦不成玉”,羡慕别家孩子是“上等材质”。

  没有人不喜欢听到赞美。有时一些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听到老师赞美表现得不屑一顾,并不说明孩子不喜欢,多半是他们认为这些赞美假惺惺,并非发自内心。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学校非常调皮,成绩也糟糕,父母、老师软硬兼施,但他不吃这套。可是,当一位实习老师夸他的字写得挺好时,他却非常开心,还说:“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但没有人发现!”

  孩子的心其实都跟明镜似的,他们一直在观察大人的

cW2豪仕阅读网

态度,只不过他们跟藏品一样,不会主动说出来,得靠你自己去揣摩、把玩。如果你能说中孩子想表达、表现的,就找到了你家的“藏品”提色增值的好方法。
(文/马未都)

相关文章

  • 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2020年03月30日
    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2020年03月30日

    :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 1、不轻易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智慧。 2、低谷时不必自卑,身居高位不要狂妄。 3、唯一能使人生完整的,是爱。 《朗读者》 4、日常保持小可爱,其他的见招拆招。生活拿你也没办法,只好对你撒娇啦。见什么世面,有人喜欢见你就够了。 5、如果打算爱一个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为了他,放弃如上帝般自由的心灵,从此心甘情愿有了羁绊。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6、那段灰暗疲惫的日子终会熬过去的。 7、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020-03-30 01:10:41
  • “熊孩子”大额充值频发 谁来为儿童玩游戏月充值数万元担责?
    “熊孩子”大额充值频发 谁来为儿童玩游戏月充值数万元担责?

    近段时期,不少“熊孩子”在家用手机上网课的同时偷偷玩网游并进行大额充值,有孩子仅在今年2月玩网游就花了3万元左右。“熊孩子”大额充值网游现象频发,到底是网游公司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充值的钱能否要回?...

    2020-03-29 22:08:30
  • 宿迁泗阳“熊孩子”玩游戏花光奶奶一整年退休金
    宿迁泗阳“熊孩子”玩游戏花光奶奶一整年退休金

    梁女士今年57岁,退休之后就专职在家带孙子,看到短信的她顿时吓得不清,这段时间自己没有出门,也没买什么东西,钱是怎么花的?她赶紧问了问平时会用自己手机的孙子和老伴。...

    2020-03-29 21:10:44
  •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 在毛主席面前羞涩的像个“孩子”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 在毛主席面前羞涩的像个“孩子”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被迫辞职下台,福特继任美国总统。福特上台后,对原尼克松阵营的一些人事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当福特问及即将解职的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布什,将在驻英与驻法大使间如何选择时,老布什给了福特一个十分意外的选择,“中国!”“中国?”福特以为听错了,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老布什在北京 “对,就是中国!”老布什就这样将自己重新履职的地方十分明确地指向了大洋彼岸的东方世界“中国”。◆老布什在北京上世纪70年代,中美并未建交,美国在中国只是设立了驻中国联络处,但在1971年26届联大恢复...

    2020-03-29 16:26:15
  • 抖音硕宝个人资料简介,硕宝有老公孩子吗,硕宝抛夫弃子是什么意思?
    抖音硕宝个人资料简介,硕宝有老公孩子吗,硕宝抛夫弃子是什么意思?

    抖音上有一位非常受粉丝喜爱的网红小姐姐硕宝,出生地为浙江杭州,抖音主播,抖音红人,抖音ID:213012698。这位笑容灿烂的小姐姐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笑容甜美身材迷人,在抖音上拥有近300万粉丝。主播个人资料简介:主播昵称:硕宝抖音ID:shuobao2120地区:杭州年龄:30岁身材:B罩杯星座:水瓶座直播类型:美妆公众号:yyfsb520现居地址:浙江杭州这位小姐姐在抖音走红前也是一名普通人,据说是一名甜品店的业务员,家境也是一般。起初她的短视频作品都是一些家庭日常相关,并非像其他美女网红一样...

    2020-03-29 14:23:31
  • 无奈的生存:给我未来的孩子
    无奈的生存:给我未来的孩子

    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当你童年,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

    2020-03-29 10:35:04
  • 旧时梦:夸孩子聪明 不如夸他勤奋
    旧时梦:夸孩子聪明 不如夸他勤奋

    常听有些家长训斥孩子:“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也常听到父母这样夸自己的孩子:“你真聪明,一会儿就把作业做完了。”这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前者是把孩子看死了,极易挫伤孩子的情感,泯灭孩子的聪明才智。后者把本来是勤奋的成果说成是天资的功劳,久而久之,...

    2020-03-29 07:35:03
  • 温酒叙余生:谁也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温酒叙余生:谁也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我与郑曼曼是同一天生的。妈妈说,我出生时极顺利,而邻床的郑曼曼,磨蹭了六个小时才肯露出头来,难怪取名叫曼曼。我们一个是紧锣密鼓的急急风,一个是一字一顿的慢板,偏偏又是吵不散的好姐妹。闹得最厉害的一次,是我要她跟我一起报考市里的重点高中。可成绩与我相...

    2020-03-29 06:35:06
  • 不思量自难忘°: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思量自难忘°: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

    2020-03-29 05:35:02
  • 【书评】在寻找天赋与兴趣的路上,如何逼孩子一把?
    【书评】在寻找天赋与兴趣的路上,如何逼孩子一把?

    作者:【英】肯•罗宾逊(KenRobinson)全球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在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你永远不会把街上的另一个孩子错认成自己的孩子。“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即便在同一屋檐下,也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就会知道,他们生来并不是“白纸”一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固有的性格、天赋和个性,基因注定了...

    2020-03-28 19:17:1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