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
作者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 2019-08-01 17:47:1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时事漫谈】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在6月8日,通过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对所谓的“耶路撒冷饭局”表现出嗤之以鼻的姿态后,在时隔10天左右,从俄罗斯方面再次放出“俄美以三国国家安全问题负责人举行磋商”相关消息来看,在国际社会看来包藏祸心的、在6月5日流产的所谓“耶路撒冷饭局”、终于以这种形式“借尸还魂”了。
显然,一如我们在之前所强调的是,俄罗斯的这种新变化与中国做出准备从“方案一”再次切换回“方案二”、以及西方再次在欧洲方向对俄罗斯的威逼利诱有直接关系。
●此消息 ,在中国听起来,显得格外刺耳
所谓的“耶路撒冷”饭局,在东方时事解读解读看来,已经远远超出的所谓的巴以和平问题,也超出了中东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国家##即将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之前,俄罗斯方面再次放出“俄美以三国国家安全问题负责人举行磋商”相关消息,在中国听起来,显得格外刺耳。
经此一事,恐怕在国际社会眼中,中俄战略互信恐怕需要进一步客观看待,而对俄罗斯目前战略状态之“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并显得十分可疑”的判断,更是仍然有效。
●何以将所谓“耶路撒冷饭局”看得如此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之所以将所谓“耶路撒冷饭局”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其背后不仅仅是以所谓巴以和平问题为启动点的“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还有在“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之上的大欧罗巴计划,更是有一条循大欧罗巴计划、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在中国周边进行所谓国际联合反恐,从而被我们定性为“欧美联手南亚破局”的、直至巴基斯坦这个战略节点的所谓暗线。
显然,顺着这条暗线;无论是包罗万象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也好(注:未来叙利亚问题、伊拉克问题、库尔德人问题、甚至伊朗问题都会被打包其中;而且还会将阿盟、非盟全部纳入这一多边平台之中;且带有虚拟拉拢中国、虚拟排斥美国的极大欺骗性脚本),还是以欧俄“双中心”的“大欧罗巴计划”,虽然于地缘政治层面距离中国都相对较远,对中国而言“不甚敏感”,但由于其明里暗里矛头都指向南亚地区、指向俄罗斯之南亚政策最终走向问题,可以说,俄罗斯在这些方面的任何举动都会对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俄罗斯而言)中俄战略互信带来实质性损害。
非常遗憾的是,由于这次俄罗斯释放“俄美以三国国家安全问题负责人举行磋商”相关消息的时间点、恰恰在中国宣布即将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之后,在中朝即将“深层次沟通”之前,因此,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俄罗斯这一做令“耶路撒冷饭局”得以借尸还魂的做法,已经对中俄战略互信起到了极其不好的消极影响。
●这一次,中国有主观“加速一切进程”的意图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俄罗斯的这一变化,出现在中国有意再次从“方案一”切换到“方案二”之后,至于俄罗斯如何正确理解、是俄罗斯自己的问题。不过通过这一变化我们也很清楚的看到,“方案二”客观上所具有的“加速一切进程”效应、显然再次表现出来。
需要强调的是,在2018年1月31日中国选择“方案二”的时候,我们对那次中国选择此方案是否带有“主观意图”因需要持续观察而不置可否,但这一次,在美国选择“暂时认怂”的前提下,中国“有意”再次从“方案一”切换到“方案二”、则明显的带有“主观意图”,即:中国有主观“加速一切进程”的意图。所以,从这个层面看,俄罗斯的这一变化仍然在中国的预料之中。
在上次关于中朝领导人会晤时、围绕与西方全面摊牌一事,会做出何种“战略安排”的问题上,我们曾经进行过充分的讨论。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中朝”或有两种战略部署可以选择:
选择一、在美国方面最终通过认怂电话正式让步之后,在中国做出有意再次从“方案一”切换到“方案二”的姿态之后,围绕着准备全面摊牌的“深层次沟通”(与朝鲜领导人)与提前部署,中国或在“准备全面摊牌的相关战略部署”上、在程度上、稍稍缓一缓;
选择二、在美国方面最终通过认怂电话正式让步之后,虽然中国做出有意再次从“方案一”切换到“方案二”的姿态,但基于美国的毫无信用,在本次中朝领导人会晤过程中,根本不将特朗普抢打“认怂电话”这一因素带入到“深层次沟通”的过程中,进而继续围绕后准备全面摊牌、在“如期进行”与“节奏不变”的层面下,安排好相关战略部署。
●倾向于中国会选择第二种摊牌安排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东方时事解读比较倾向于中国会选择第二种摊牌安排选择。而中国的两种摊牌战略选择对俄罗斯而言,于战略层面起到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一种摊牌安排选择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压力,在“一切进程加速”之后,西方必然会对俄罗斯再度极限施压,而在这种巨大的战略压力下,俄罗斯再次放出“耶路撒冷饭局”很重要的信息,显然摆出了一幅俄罗斯准备考虑西方梦寐以求的、早地俄罗斯世界杯结束后第一天就举行的“特普会”期间,美国明确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相关意见与方案。不言而喻,针对本次中朝领导人会晤过程特别是结果,俄罗斯是极其敏感的,且立刻就通过上述动作、对中朝可能做出第一种“摊牌安排选择”感到紧张与焦虑。
而第二种摊牌安排选择对俄罗斯而言,除了仍然有的战略压力之外,还有一种战略策应的效果,即:由于中国围绕最后摊牌的战略部署“节奏不变”,对西方而言,虽也会在“客观加速效应”上促使其对俄罗斯再次施压,但由于此时中国与美国(西方)之间的战略状态、更接近于“如果美国(西方)不后退,就必将全面摊牌”,从而中国较伊朗、特别是俄罗斯而言,在这个特殊阶段,明显在与西方博弈的位置上,顶得相对“靠前”,从而逻辑性地会对包括俄罗斯与伊朗在内的国家、客观上形成战略策应的效果。
●如果……则、俄罗斯或只能“单纯而线性”地率先逼近“半渡”的时刻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俄罗斯而言,其承受的战略压力除去来自西方的以外,中国方面也对俄罗斯在“持续观察层面”构成了一定的压力,不过,中国对俄罗斯的压力与西方对俄罗斯的压力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即:中国通过有意再次从“方案一”切换回“方案二”的方式,敦促俄罗斯在中国主观或客观的战略策应下,尽快就其全球战略最终走向予以明确、或错误至今的全球战略进行调整,否则在中国已经着手开始为最后的摊牌做相关战略部署安排且相关进程展开之后,如果俄罗斯再不做出有效调整,则就会落入“错过这个村儿,就没有下个店”的境地、从而在“调整空间与时间都将在西方的持续加压下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只能“单纯而线性”地、较西方而言、率先逼近“半渡”的时刻。
当然,如果俄罗斯在“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与“主观或客观加速”层面、最终做出“继续错误”的选择的话,一旦中国主动做出相应的战略调 ,俄罗斯恐怕更加只能“单纯而线性”地率先逼近“半渡”的时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的是,对于中国的这番“良苦用心”,俄罗斯如何理解“主观加速”是一个问题,如果把握“策应下的调整”更是一个问题,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俄罗斯似乎在对此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则非常期待俄罗斯能够在后续的、焦点在南亚、炸点在巴基斯坦的国际形势的发展过程中、尽早对此偏差进行纠正。
而围绕6月20日至21日的中朝双方围绕所谓“最后摊牌安排”、 彼此间“深层次沟通”最终会体现出哪一种战略安排选择结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