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的话:特朗普喊话“命令”美企撤离中国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作者 :6哥的话 2019-09-02 10:48:1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美国企业、商业界和媒体等普遍认为“命令”美国企业撤出中国,特朗普无权这么做,虽然他是美国总统。不现实,事实上他也做不到。那特朗普到底有没有权力这么做呢?
特朗普认为自己有权这么做,因为1977年通过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了美国总统这项权力。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全称《关于战争或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总统权力法》,该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在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后规范国际商业的权力,以应对外国的任何异常状况或特殊威胁。
看完介绍得知这个联邦法律老早就存在,之所以国人并不了解,是因为历届美国总统很少动用它对付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主要针对的是美国认为的“流氓政权”或涉恐、涉毒等一类的国家或组织。
1979年伊朗扣押美国人质后,美国针对伊朗引用了该法案。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美国针对塔利班引用了该法案。到目前为止,美国总统一共56次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伊朗、伊拉克、俄罗斯、朝鲜、叙利亚、利比亚、也门、委内瑞拉等国进行制裁,其中31次制裁命令仍然有效。大多数制裁持续10年左右,最长的制裁持续至今,整整40年。
那么特朗普动用过吗?用过。早前特朗普就曾动用该法案吓唬过墨西哥,特朗普要求墨西哥采取更多措施解决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入境美国的问题,否则美国将阻止墨西哥的商品入境美国或对其征收高额关税。这事后来不了了之,美墨边境的移民问题还是特朗普不喜欢的那个状态。
今年5月,特朗普曾援引该法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签署行政令对华为下了“封杀令”,紧接着美国商务部就把华为及其70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中。因华为始终不妥协,华为母国在贸易谈判中一直拒绝做出美方希望的让步,所以特朗普政府对华为的限制至今未完全解除。
连命令美国企业撤出中国这样的话特朗普都敢说,惊不惊讶?意不意外?至少笔者认为不惊讶,更不意外,特朗普从来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敢说别的总统不敢说的话,敢提别的总统不敢提的事。上任近三年,特朗普的言论风格一直不就这样吗?
至于说过的话算不算数,敢不敢兑现?提到的事能不能做,敢不敢下手去做?似乎跟他无关,也不是特朗普在意和关心的。对特朗普来说,很多时候说过的话说完之后就化了,提到的事提完后就罢了,没了下文,也没什么结果,而且还会反复,特朗普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如果太把他的一言一行当回事儿,你可能就上当了。
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特朗普的这番言论不过是某些美国人所谓的美中经济强行“脱钩”的另类表述罢了。也可以看成是特朗普逼美企回迁,资金回流的效果不佳后可能准备动用行政命令强制美企按他要求的去做。
个人看法是特朗普不能,也不敢这么去做,即便他这么做了,美国在华企业也未必买他的账,尤其是那些跨国企业巨头根本理都不会理他。
如果可能,特朗普会采用什么手段逼美企撤离中国呢?总不至于把刀架在美国企业的脖子上硬逼着它们离开中国吧?
用刀逼美企是不可能的,特朗普没那胆儿,现实中也不具备可操作性,是行不通的。特朗普会用税收、补贴、合同和法律等手段逼美企自行离开中国。
税收:对在华美企生产的输美产品提高并多征关税,拉升其生产和销售成本,压缩其营利空间,减少其创收利润,使美企渐渐失去在中国设厂的价值、动力和意愿,最终不得不搬离中国,回迁到美国。
补贴:减少或停止对在华美企业的补贴。
合同:拒绝把联邦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采购合同给予在华美企,禁止这些企业参与政府合约竞争。
法律:如果以上手段均不能让在华美企搬离中国,那么特朗普就有可能动用总统权力,使用美国纷杂而变态的法律,如《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敌国贸易法》等禁止美企与中国的贸易、投资、金融交易和运输等,断绝一切双边经济关系。
以上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就征税这招来说,大家也看到了,不管是之前已付诸实施的2500亿征税行动,还是有可能付诸于行动的3000亿征税计划,特朗普都把美国在华大企业生产的输美产品排除在征税清单之外,并没有,也不敢把它们的产品列入对华的征税清单中。
减少或停止补贴这招,特朗普曾用来吓唬过通用、哈雷、苹果等一众美企,根本没什么用,该关厂的继续关厂(通用),该跑路的仍旧跑路(哈雷),该从美国迁出生产线的照迁不误(苹果)。吓唬归吓唬,对这些企业的补贴特朗普一分也不敢减,更不敢停。
享受不到补贴的在华美企,特朗普减少或停止补贴这招对它们来说没什么意义;能享受到补贴的在华美企,特朗普又不敢减少或停止联邦政府给予它们的补贴。结果就减少或停止补贴这招对在华美企没有任何威慑力,毛用没有。最近特朗普又在“吓唬”通用汽车,逼通用汽车离开中国迁回美国,再次折腾通用汽车的原因是,通用汽车宁可放弃特朗普政府给的300亿美元补贴,也不愿意离开中国。
特朗普使用拒给予在华美企合同或禁止它们参与联邦合约竞争这招,跟减少或停止对在华美企的补贴这招目的相同,结果一样。美国大企业根本不吃特朗普这一套,特朗普也不敢真的把这种刁难美企的措施用在美国大企业身上。
以上这三种手段,特朗普充其量也就说说,现实中他根本不敢对那些在华美企使用这些手段。原因其实不用多解释,美国政府本身就是利益集团的议事机构,政府官员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表,美国的大企业本身就是利益集团的营利机构,所以美国政府制定和推行政策时必须得考虑大企业的利益,尽可能的不让它们利益受损,这是每一届美国政府必须做到的。所以通过这三种手段逼美国在华企业离开中国根本行不通。
使用法律手段通过与中国断绝一切双边经济关系的方式逼在华美企不得不从中国撤出,使用这种手段几乎等同于向中国宣战,特朗普有这个胆量,美国有这个实力吗?
特朗普任性,说话一贯口无遮拦,又是美国总统,说出下令在华美企撤出中国这种的话并不奇怪,考虑到他是在中国宣布加征关税后,很短时间内发布这番言论的,所以我们理由认为特朗普说这话更像是在说气话,意气用事,逞口舌之快的目的之一是想向美国民众和外界表明自己一直很强势,不想在气势上输给中国。毕竟中国的反制加税声明刺激了特朗普,伤了老头的自尊心,所以……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他的几个阁僚没人敢明确反对,尽管可能有人内心反对,但至少在表面上都表现出一副积极支持特朗普强硬言论的姿态,同时也都在竭力缓和了语调。从事后美国股市和商业界的反应来看,他们并不打算买特朗普及其阁僚的账。
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撤离中国的“吹特”发布后,美国三大股指应声下跌,道指在短短几分钟内便下挫300点,至当天收盘时下跌超过600点,跌幅达2.37%;标普500指数收跌2.59%;纳斯达克指数急挫3%。
特朗普的“命令”更是引发了美国的商界一边倒的批评。
美国商会直接拒绝了特朗普的“命令”,并敦促中国和美国在长期贸易问题上迅速达成协议。该组织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持续的、建设性的互动才是正确的前进方向。”
美国零售业协会表示,美国总统的要求“完全不现实”,因为当今的贸易通道非常复杂,完全撤出中国需要许多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高级副总裁戴维·法兰奇愤怒地说:“解决办法不能是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税负。这到哪里才是个尽头?”
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也表示,特朗普在“迫使”美国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之后的选择有限,而且经济意义不大,因为考虑到中国市场的规模和重要性,美企将抵制任何关闭其设施的压力。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如果特朗普执意要求美国企业撤出中国市场,那么这些企业可以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直接起诉特朗普政府。
用行政命令强迫美企离开中国,特朗普政府将面临法律上的障碍,这可能还不是特朗普的“命令”执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牵扯的利益太多太广,对美企来说撤出中国损失太大。据统计从1990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企业在华投资高达近3千亿美元。2016年美国企业实现在华销售收入约6068亿美元,利润超过390亿美元。2017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收入就超过7000亿美元,利润超过500亿美元。
让如此巨量的投资迅速撤离中国,把这么大的市场蛋糕拱手让人,是很难想象的事情,贸然离开中国市场,美企利益损失过大,这样的损失美国企业绝对无法承受,除非这些企业不计损失,甚至为了特朗普准备倒闭或慷慨“赴死”,否则它们根本没法,也不可能配合特朗普。
一些美企不但不会配合特朗普,反而会反其道而行之,它们不仅不会退出中国,还会加大在中国设厂投资的力度,福特如此,美孚石油如此,通用汽车亦如此,苹果公司做的更绝,不仅没有回迁美国,反而还要把在美国仅剩下的一条生产线转移到了中国。你说气人不气人?!
美国不响应特朗普的号召,不愿意配合特朗普,完全是利益使然,跟爱国、良心、正义、道德没有任何关系。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实体经济、不动产或购买力算,中国早就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了。),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市场等等,这种情况下你特朗普让在华美企撤离中国,这不是要美企的命,往绝路上逼它们吗?
为了逼美企回迁美国,特朗普不考虑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环境和现实需求,甚至是不计后果,不择手段。问题是在中国发展,这些美企能盈利,能过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如果迁回美国,包括离开中国,转移到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一些低端产业也许能继续生产,存活下来。但它们中的一些中高端产业将会面临生存困难的窘境,甚至会倒闭破产,因为它们生产所需要的资源、产品、服务及运输、销售渠道等等这些东西美国及东南亚国家根本提供不了。对于这些在华美企来说,无法正常生产赚不到钱,回迁这不等于是自寻死路吗?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难道不懂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特定的市场吗?头脑一热,情绪一激动,就动用手中权力强迫企业离开所依赖和需求的市场,不考虑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甚至还用“爱美国”来绑架美国企业,那么特朗普人被打脸,政策遭遇失败也就不意外了。
就在特朗普通过推特命令在华美企撤离中国的推文发出后,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超市Costco(开市客),也是全美第二大、全球第七大零售商。在中国大陆开设的首家零售店正式挂牌营业了,开业当天人山人海,许多货物短时间内售罄。甚至一度搞的到店购物需要在停车场等待3小时、结账需要排队两小时……中午刚过,Costco就发布公告“为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今日下午卖场暂停营业”,并表示将对“入场人数进行管控、卖场内限2000人”。特朗普刚下令在华美企撤出中国,Costco立马违抗“命令”开张营业,这脸打的啪啪啪地。
虽说中国的扫货族这吃相有点难看,但也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各国,中国人的购买力有多“恐怖”,中国这个国家的消费力有多惊人。这样的市场,美企愿意,可能离开吗?让美企离开中国,别说特朗普了,就是亲爹也不行。
特朗普急着要与中国达成他希望的贸易协议,但中国一直不急于达成不公平、公正的中美双边贸易协议,情急之下特朗普昏招、烂招频出,并不是他准备跟中国撕破脸,全面发动贸易战,甚至将贸易战延伸至其它领域,把中美关系推至完全敌对状态,唬人而已。
官方也是这么定性的,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说:“所谓美国企业撤出中国,更像一句政治口号,而不是务实举措。
万一特朗普来真的,这会对我们造成重大打击,我们该怎么办?
损失肯定有,造成重大打击谈不上。美企恕难从命这是特朗普面临的第一道坎儿,这道坎特朗普很难跨越。即便跨越了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说的,即使(美企撤离中国这种情况)发生,自然也会有别人来填缺补位,到头来受损的还是美国。”
官方为什么回应的如此有底气和信心呢?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内需已经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打击中国的外贸出口,甚至完全切断美国的市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从而限制、打压中国的经济,这招现在基本没什么用了。因为中国经济也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与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实体经济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金融)上互补很强,大家都在争着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约490家在华投资,约占总体数量的98%。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20131家,实际使用外资47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今年1-5月,德国、韩国、日本、英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00.8%、88.1%、18.9%、9.2%,欧盟对华投资增长29.5%。
提供上边这些数据,笔者是要告诉朋友们,中国官方所说的“美国与中国经济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世界脱钩,与未来脱钩。”可不是吓唬美国。在全世界玩虚拟经济的发达经济体,都要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实体经济市场来支撑自身的发展情况下,一些美国人鼓吹中美经济脱钩完全是在说梦话。
对应的在华美企也并非不可替代,这个时候美国企业撤出中国,其它发达经济体的相关企业很快就会进入,填补美企撤离留下的空位。要知道美国与其它西方发达经济体之间高端产业重合度很高,尤其是发达的金融业,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对于其它发达经济体来说,它们巴不得美企撤出中国,那样的话它们的企业竞争压力小了,盈利会更多。
更何况美企的管理者知道特朗普是个只负责挖坑,不负责拉人的坑货,自他上任已有不少美国企业被他坑过,尤其是今年5月份打压华为一事,许多配合美国政府的美企被特朗普坑的至今没缓过气来,名誉和利益受损不说,因中国方面时不时拿出“不可靠实体清单”说一下,搞的一些美企到现在还提心吊胆。除非到了中美全面摊牌的极端情况,否则在华美企绝不会配合特朗普,因为没有哪家美企能搞清楚特朗普这个朝令夕改的家伙,他说的哪句话是真的,他提到的哪件事是真要做的,贸然配合他,万一再被他卖了怎么办?
结论:命令美企撤离中国,特朗普只是在推特上说说,没有签署总统令,也没有送交国会审议和表决,所以在笔者看来,特朗普推特下令美企离开中国,除了被中国“气着”后的意气用事成分外,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恫吓手段为促成下一轮的谈判向中方施压,并在为可能进行的谈判攒筹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