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疫情常态化之下的和解!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2-23 11:15:4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最近几天更新的较少,主要原因是目前公众主要关注点还是疫情,对其他内容关注有限。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而关于本次疫情,笔者的观点在一个月之前就已成型,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大的改变。笔者因此没有频繁的更新。以下报告一些观察。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一、2020年疫情及抗疫展开的历史背景!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这个观点就是从稍微抽离一点的角度,对本次疫情发展框架的一个理解。这个框架就是: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2020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在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展开:s5s曹操读书网

1、十七年前,这个国家经历过一次烈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迄今,中国由上到下,从政府到社会,都对SARS的应对记忆犹新。对SARS的应对不足极大影响了今天人们的行为。但对不同社会部门的影响又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s5s曹操读书网

1)政府希望避免重蹈SARS的覆辙,“改写”中国应对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的历史。笔者也写到,这个想法使得政府更有可能重手出击,过度应对;s5s曹操读书网

2)媒体(含自媒体)希望在这一次事件里能够充分发挥报道、披露、监督作用,认为报道越自由,对控制疫情就越有帮助。但这一假设忽略了媒体渲染(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及自媒体的作用)可能带来的加大恐慌负面作用;s5s曹操读书网

3)很多民众仍然是通过SARS来理解COVID-19应对的:政府存在系统性的、有意识的失职,且这种失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待到已经难以挽回时,再重手出击抑制疫情。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2、民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认知非常有限,处在普通感冒和SARS的两级,只有通过切换到SARS模式才能重视,并改变自己的防控行为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3、民众对政府有极高的期望,认为政府应当解决一切问题。疫病防控是非常复杂的,要在信息不确定、不完整时做出重大决策。决策或早,或晚、或太温和,或太激进,其中必有得有失,事后都是可以批评的。施政肯定是困难的。但民众并不打算“理解”政府决策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并不打算包容不理想的结果,而只是对政府提出要求,只是要求政府承担责任。如果结果不满意,就会愤怒,就会要求相关人员付出代价。这是“大政府”下的子民,是有数千年历史中国体制的结果(即便在香港这样由西方殖民一个半世纪的华人社会,市民的想法也没有任何差别)。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但即便如此,绝大部分人能够分辨:s5s曹操读书网

1)政治/体制与具体公共政策的区别;s5s曹操读书网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所以,承载批评的主要是地方政府或者更广义的地方层级的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或一切享有公权力或义务的泛政府背景机构。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展开了2020年的防疫抗疫。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笔者的叙事一直是: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一直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中进行重要的决策。所谓的不确定性,就是对COVID-19的流行病学基础(包括传染性、严重性等最重要的信息)尚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决策。s5s曹操读书网

决策者面临的两难是:s5s曹操读书网

-如果认定疫病非常严重,就要强力防控,并承担巨大的经济代价。而如果事后发现疫病本身并不那么严重,就有过度反应、“矫枉过正”之嫌;s5s曹操读书网

-如果认为疫病并不严重,则只需要适度防控,这样经济代价会小,风险就是最后发现疫病非常严重,造成巨大的社会、公共卫生乃至经济代价。且这种估计立即会被认为是瞒报、草菅人命,负面影响巨大。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显而易见,经历过2003年SARS,又处在新时代,政府不能承担错误低估疫病严重性所带来的风险,只能按照最坏的情景(即疫病与SARS一般严重)进行超常规应对,希望在短时间内消灭疫病。而在中国体制下,这种防控就需要全面启动、打开覆盖到中华大地每一个毛细血管的官僚体系。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在描述当代中国政府面对的经济及社会管制悖论时有个说法——“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就是2020年中国防疫时遇到的挑战。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强力出击防疫,及可能“管死”,使得社会被冻结、停滞,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s5s曹操读书网

一旦放松防疫,立即就会“乱”掉:正常开工,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但防疫就跟不上了。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笔者以前在英国生活的时候,在一些酒店或公寓用洗手台的水龙头。一边红色标记是热水,一边蓝色标记是冷水。然后,红色水龙头的热水巨烫无比。然后蓝色标记水龙头就是刻骨冰水。早上洗脸时打开无论哪一边都很崩溃,需要来回用手在热水与冰水水流的冰与火事件切换。这就是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影响我们行为的就是两大因素。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一是COVID-19的严重性。到底伤害性有多大。重症率、危重症率、致死率到底是多少?传播性到底如何?如何将其与SARS及季节性流感或严重流感(例如H1N1)进行比较?认为COVID-19越严重,则防控举措越严格,认为COVID-19越不严重,则防控举措越松。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而由于我们的认知完全取决于对病例的分析,因此是逐步展开、动态进行的。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二是COVID的传播性。具体而言就是一个地方有多少人确诊,有没有社区爆发。确诊人数越多,防控举措越严格,确诊人数越少,防控举措越松。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中华大地无数个城市与地方,都在伴随我们对疫病了解的加深,在“冰”与“火”之间动态切换。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笔者以为,一线城市更有可能进行精细化管理,平衡好复工与防疫的关系。这与政府治理水平与市民知识水平是息息相关的。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而三四线城市往下及农村就不一样了,一旦疫情趋缓,意识就更有可能松懈,生活马上回复正常,然后暴露在疫病传播的风险之下。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笔者比较关注疫病的复杂性、公共卫生及公共政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难点,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笔者相信,2020年COVID-19的抗疫,不但会载入中国公共卫生的史册,改变中国公共卫生的社会认知与制度,而且可能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持久影响。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二、抗疫的“常态化”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通过朋友圈和微博观察舆情就可以知道,尽管公众的聚焦点仍在疫情,但最近几日都没有太多的集中关注热点,更没有特别火爆的公众事件。目前主要的公众关注点似乎是“外部化”例如停泊日本横滨的钻石公主号感染事件及日本的应对、韩国的疫情爆发等等,对国内抗疫当然也十分关注,只不过比较分散化。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笔者对中国内地公众情绪的几个观察及判断: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1、越能发现其他国家在防控上的不力、无助、困惑,越能帮助我们认识COVID-19的复杂及中国政府应对的不易(原来国外也束手无策)s5s曹操读书网

2、如果其他国家出现一定程度数量级的本地爆发,能够增加我们对COVID-19严重性的认知(这个病确实厉害)以及对中国政府应对成果的认可(看来中国政府做得还行),这个心态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种与自己政府的“和解”s5s曹操读书网

3、越是通过各种新的医学报道发现COVID-19的复杂性,越能理解政府应对的不易。(这两天人们所关注的,治愈后患者仍可能带毒且传染他人并需要隔离就是这样的例子)s5s曹操读书网

4、同时,越是看到疫病本身及防疫工作的复杂性,就容易相信:在12月份,也许并不存在一个可以根本扭转这次疫情发展的时点或事件。事后的抱怨和批评和诸葛亮点评固然都可以进行,但也许并无建设性。s5s曹操读书网

5、越是发现COVID-19可能变成一个长期存在,在最严的防控下都不能在短期内被消灭或杜绝,就越有可能客观的看待防疫,并将防疫看成是社会的事,自己的事,乃至人类的事,而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事s5s曹操读书网

6、距离春节越远,复工复学的诉求及压力越大,越是影响自己的利益,越能将防疫看成自己的事,社会的事,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这与春节时期一家人待在家里抱怨政府的心态是不同的。s5s曹操读书网

7、越是亲历复工,越是体会到复工(生存、领工资)与防疫(保命、防止全家被隔离)这个冰与火两重矛盾调和的不容易,就越能体会到防疫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政府公共治理的不易s5s曹操读书网

8、这次防疫过程中,抗疫不力的官员很多被撤换。考虑到疫病的复杂性,可以判断,他们中间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直接负责。但看来目前我们体制的精神是,只要出了问题,负责官员就要承担责任,付出代价,而不问具体(“你有你的难处,但情况就是这么情况,你得走人,解释没用”)。这个取态对疏导民间不满情绪是有极大作用的。及时撤换官员看来是一个处理公共关系的良策,估计这种做法以后会更加常态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简单的说,当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这是一个面对强大敌人的复杂持久战,确实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应对的,那么假以时日,人们的心态就自然会改变——不再会简单诉诸情绪化的抱怨——譬如埋怨政府,埋怨某些人。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共同的挑战。s5s曹操读书网

因此,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发展越是全球化,反而越能够平常心的看待这个公共安全事件,并且能够加深我们对公共卫生的认识。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中国社会对COVID-19在经历一个集体的心理历程,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怀疑”和“抑郁”,到最后的“接受”。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集体进入“接受”状态。这个接受,就是把COVID-19“常态化”:社会对它由最初的大恐慌,发展到认为它是一定程度可控的,再发展到承认必须与它进行某种程度的“共存”。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对抗COVID-19是一个非常罕见、“难得”的社会公共事件。笔者以为这次抗疫一定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可能推动社会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推动公共卫生应对能力的提高,也可能推动整个中国公共治理能力的提高。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这就是坏事变成好事。s5s曹操读书网


s5s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乌鲁木齐啥时候解除封闭 当地疫情多久结束?
    乌鲁木齐啥时候解除封闭 当地疫情多久结束?

    新疆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24时,乌鲁木齐市现有确诊病例为520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已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那么乌鲁木齐啥时候解除封闭?乌鲁木齐疫情多久结束?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乌鲁木齐疫情多久结束
    根据乌鲁木齐防控指挥中心消息,自7月17日乌鲁木齐发现确诊病例后,当地迅速启动疫情应急响应预案,目前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停办各类聚集性活动,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2020-07-31 15:56:18
  • 疫情速报:31省区市新增确诊127例 辽宁新增11例本土病例均在大连北京回归“零新增”
    疫情速报:31省区市新增确诊127例 辽宁新增11例本土病例均在大连北京回归“零新增”

    7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广东3例,天津1例),本土病例123例(新疆112例,辽宁11例)。...

    2020-07-31 14:08:43
  • 曾光教授解读新疆疫情反弹 他具体是怎么谈的?
    曾光教授解读新疆疫情反弹 他具体是怎么谈的?

    曾光,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近日,曾光频频就个别地区疫情出现反弹发表个人看法。对于新疆疫情,他也做出了权威解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具体是怎么谈的。曾光解读新疆疫情
    近日,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曾光表示,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弹。他认为,疫情反弹是正常的,但未来大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对于新疆疫情走势,他指出,只要防控力度再加大,确诊人数迅速下降是可以期待...

    2020-07-31 13:56:08
  • 美媒:美国为什么控制不住新冠疫情 特朗普带领自私邪教徒反对戴口罩
    美媒:美国为什么控制不住新冠疫情 特朗普带领自私邪教徒反对戴口罩

    但特朗普及其盟友做出的那些极度自我毁灭的行为背后,有着更深层的解释:他们都是美国自私邪教的成员。[!--empirenews.page--]但特朗普及其盟友做出的那些极度自我毁灭的行为背后,有着更深层的解释:他们都是美国自私邪教的成员。[!--empirenews.page--]但特朗普及其盟友做出的那些极度自我毁灭的行为背后,有着更深层的解释:他们都是美国自私邪教的成员。[!--empirenews.page--]但特朗普及其盟友做出的那些极度自我毁灭的行为背后,有着更深层...

    2020-07-31 13:08:42
  • 钟南山调查香港疫情数据 提出最好的建议
    钟南山调查香港疫情数据 提出最好的建议

    香港爆发疫情,仅仅9天时间,现在香港疫情确诊病例达到百例,数据已经公布出来了。钟南山调查香港疫情数据之后,发现了出现了社区传染,对此,钟南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香港疫情状况
    我国对疫情非常重视,一旦出现必须要严格控制,香港疫情开始反弹了,新增病例已经破百了,更出现了社区传染,钟南山调查香港疫情数据之后提出建议,就是全民进行核算检测,能排除疫情扩散传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

    2020-07-31 12:56:19
  • 大连疫情拐点到来了吗 专家预测8月4日左右
    大连疫情拐点到来了吗 专家预测8月4日左右

    7月下旬,大连疫情走势引起全国人民高度关注,大连疫情拐点到来了吗?随着疫情发展,专家小组综合研究调查情况后表示,如果初代病例控制得很好,预计8月4日左右出现疫情拐点,目前,大连正在积极进行疫情防控,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疫情防控
    7月30日,大连市卫健委副主任赵连在大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截至7月29日24时,大连市累计确诊病例数57例。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核酸采样409万份,即...

    2020-07-31 11:56:42
  • 张文宏谈疫情结束时间 他是这样分析的
    张文宏谈疫情结束时间 他是这样分析的

    新冠病毒疫情来势汹汹,目前正在全球肆虐,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7月31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738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7万例,可见当前全球疫情形势有多严峻。新冠病毒疫情从爆发到现在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了,大家都在关心疫情何时结束,一起去看看张文宏是如何谈疫情结束时间的。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中国是最早爆发新冠疫情的国家,但也是最早控制疫情的国家。在国内控制疫情之初,张文宏表示夏天确诊病例会减少...

    2020-07-31 11:56:32
  • 钟南山谈8月份疫情 对香港疫情他给出了重要建议
    钟南山谈8月份疫情 对香港疫情他给出了重要建议

    今天是7月31日,马上就要迎来8月份了,自1月份新冠疫情爆发至今,经过近8个月时间,全球疫情形势仍是相当严峻,而近期国内局部地区的疫情也在提醒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那么,钟南山院士是怎样谈8月份疫情走势的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钟南山院士谈疫情走势
    此前在6月底的时候,钟南山院士表示,在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季,预计新冠疫情仍然会存在的,但不会像今年第一波疫情一样出现大规模的暴发。由此可见,在当前国...

    2020-07-31 11:56:12
  • 三地疫情现同一问题 都与海产品从业有关
    三地疫情现同一问题 都与海产品从业有关

    最近多地陆续爆发疫情,继北京之后,大连也出现了疫情,据悉,武汉、北京、大连三地疫情现同一问题,都是与海鲜有关,首次感染的病例都是与海产品加工和销售有关,那么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呢?疫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病毒的真相越来越近了?最近国内又突然有两地爆发疫情,那就是北京与大连,据悉,这两地的疫情与此前武汉疫情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都与海产品有关,所以很多人都揣测,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就是从一些进口海产品...

    2020-07-31 11:56:01
  • 为什么老是海鲜市场发现疫情 专家给出这样的分析
    为什么老是海鲜市场发现疫情 专家给出这样的分析

    最近辽宁省大连市爆发小规模疫情引起大家的关注,大连新增确诊病例中,大部分是大连凯洋海鲜公司的员工。这让人开始质疑,这次大连爆发疫情和海鲜有关,当初武汉爆发疫情和北京疫情也是和海鲜有关,为什么老是海鲜市场发现疫情?一起去看看专家是怎么分析的。新冠疫情和海鲜市场有关
    目前大连疫情已经扩散至5个省9个城市,北京出现1例关联病例。值得注意的是,大连疫情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疫情有相似之处,均涉及...

    2020-07-31 10:56:1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