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去世!多么痛的领悟!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2-27 13:15:0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2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一则消息:苏联元帅德米特里•亚佐夫逝世,享年96岁。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1924年11月8日生于鄂姆斯克州奥科涅什尼科沃区,出身贫农。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41年参军,作战勇敢,得到过红星勋章。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44年入党,1956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历任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等职。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74年起担任苏联国防部干部训练总局局长。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76年担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1978年晋升为上将。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79年任驻捷苏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后任中亚军区司令。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84年7月出任远东军区司令,晋升为大将。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后任国防部副部长,部长,1990年4月28日晋升元帅,也是苏联最后一位元帅。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但在世的还有一位苏联元帅--沙波什尼科夫。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说亚佐夫是最后一位元帅,是因为在他之后,就没有人再被晋升为元帅。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是一位忠诚而平庸的元帅,这个元帅,得来也比较勉强,因为在1990年之前,苏军已不再晋升元帅,是戈尔巴乔夫为了拉拢他,而破例授予。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成为国防部长,并不是按序就班的晋升,而是因为一起突发事件,被戈尔巴乔夫小题大作之后,他才接替原国防部长索科洛夫走马上任。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1987年5月29日,一架单引擎的西德小飞机绕过苏联所有防空系统,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举世震惊,19岁德国业余飞行员鲁斯特成为了全球媒体焦点。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苏军内部并不认为这件事能够证明防空系统对付不了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的攻击,新型雷达可以捕捉到这类飞机,这只是一起偶然漏掉的单独小飞机。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苏联舆论却在高声责骂军队花费了亿万卢布,为什么拦不住一架小小的飞机?这样的军队还值得信任吗?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事情被政治化后,就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戈尔巴乔夫身边的人,如雅科夫列夫,则怂恿他趁机换掉一批高级将领,一来,平息舆论;二来,为与美国裁军谈判扫清障碍(强硬派)。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5月30日,负责防空的国防部副部长卢舍夫承认国防部有过错,戈尔巴乔夫听完汇报后,向索科洛夫元帅说:谢尔盖,现在如果我是你,我立刻辞职。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索科洛夫大为震惊,当场起身请求辞职,戈尔巴乔夫同意他的辞职,但又称会向外界宣布他是提前退休。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休会15分钟后,戈尔巴乔夫宣布副部长亚佐夫为新任国防部长。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对美苏裁军谈判几乎一无所知,由他接任国防部长,戈尔巴乔夫、谢瓦尔德纳泽(外长)两人根本不必担心军方反对,非常省心。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另外,戈尔巴乔夫和夫人赖莎对亚佐夫私下比较有好感,他们去远东地区时,就认识了亚佐夫司令。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戈尔巴乔夫以红场飞机为由,一下子扫清了包括索科洛夫在内的150多将领,到1988年底,只有两位国防副部长留任,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华约总司令、参谋长、所有集群司令员、舰队司令员、军区司令员全部被撤换。这说明问题根本不是红场飞机问题,而是他们被视为了“新思维”的反对者。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在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眼中,亚佐夫的能力最多只能担任副部长,再高就不行了,甚至有的将领认为他只能领导一个军区。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但戈尔巴乔夫需要的是听话的人,1988年2月,阿赫罗梅耶夫元帅退休,接替总参谋长一职的是莫伊谢夫,他没有任何带兵经验,也没有出众才能,而且是1982年才从军事学院毕业。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也就是说,亚佐夫出任国防部长,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不是能力所致。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在一年之后,也对“新思维”提出质疑,作为国防部长,他无法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核武器无用论”,戈尔巴乔夫的论调是: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在联合国宣布苏联单方面裁军是必要的;核武器已不具备政治利用价值,必须销毁,这样才能取得美国信任,一起结束冷战;华沙条约军队不是为战争而存在的,加强华约联军,反而会刺激北约强化军事力量。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虽然质疑“新思维”,但仍忠实地执行戈尔巴乔夫的政策。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戈尔巴乔夫与亚佐夫的之间矛盾越来越明显,戈尔巴乔夫想撤销总政治部,也就是“军队非政治化”,亚佐夫这时期是非常痛苦的,作为一名布尔什维克,他坚信列宁的军事理论,党怎么可能与军队分开呢?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而苏联的“民主派”,包括军队一些中高层将领也在鼓吹撤销总政治部,1990年秋天,苏共28大对军队进行了重大改组,总政治部被撤销。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痛斥那些挑拨军民关系的“知识分子”是假冒的民主人士,被解职的总政治部主任什利亚加更是指出这种做法不道德,是背叛了苏维埃事业。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沙波尼科夫空军元帅却支持这种做法,响应戈尔巴乔夫的“军队国家化”政策,1991年“819”事件后,沙波尼科夫接替了亚佐夫成为苏联国防部长,他是叶利钦的盟友,全部退出了苏共。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之所有在苏联史上留有一席之地,不是因为有多少军事成就,而是卷入了819事件。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其实是一位很痛苦的元帅,他一生都是军人,忠诚于党是天然的职责,但戈尔巴乔夫一伙人对党的破坏,他又无能为力,因为亚佐夫又必须服从他的领导。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819事件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这是苏联解体的最后一幕,也是改写历史最后的机会,从当时民意来说,有76%民众支持苏联保持统一,但“民主派”这时根本不在乎全民公决的结果了。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统一或分裂?双方到摊牌地步,1991年8月18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签署声明: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危机四伏,因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委员会共有八名成员: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副总统亚纳耶夫。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帕夫洛夫。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克格勃主席克留切科夫。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内务部长普戈。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工业联合会主席蒂赞科夫。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农业联合会主席瓦西里。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其实就是一个临时政府,只要戈尔巴乔夫愿意加入,就是正式的政府,但他不愿破坏“民主”。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8月19日凌晨四点,莫斯科实行宵禁。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克格勃精锐部队阿尔法突击队包围了郊外的阿尔汉格尔斯科耶别墅--叶利钦住所,但没有逮捕他。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上午七点,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普京恩师)、科别茨上将、莫斯科市副市长卢日科夫等叶利钦盟友都赶到了别墅,起划了一份“反声明”,并在10点左右让叶利钦前往国会大厦“保卫民主”,索布恰克飞往列宁格勒部署。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居然没有切断叶利钦集团的通讯工具,甚至没有控制电台和电视台。于是,“反声明”马上传遍俄罗斯,全国各地的联系也没有中断。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中午12点,叶利钦率250名议员组成国会阵地,科别蒋上将则领导一批武装分子组成外围防线保卫叶利钦。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一度犹豫不决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才意识到必须武力解决叶利钦,但为时已晚,在之前,克留切科夫还打电话给叶利钦提出一些折中方案想避免军事冲突。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8月20日凌晨时分,大厦外发生了些零星冲突,有三人被打死,但不是真正的进攻。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叶利钦他们在加强防御同时,加紧了与美国总统布什的联系,以求外援。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担任外围防线总指挥的别科茨上将最担心的是阿尔法部队动用武装直升机进攻大厦。但到了夜间,天空下起大雨,别科茨长出一口气,他告诉叶利钦最危险的袭击难以进行了。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8月21日,局势颠倒,一直不敢进攻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出现了解散迹象,克留切科夫和四名成员下午两点飞往戈尔巴乔夫软禁地福罗斯,想劝他主持大局。结果,被赶来的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逮捕,没有被捕的克留切科夫陪同戈尔巴乔夫飞回莫斯科,别一架飞机则载着被捕成员,降落后关在了伏奴科沃警察局,危机进入尾声。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听起来保守派虽然很无力,但其实如果按原计划,819是个翻盘机会,而且美国根本不敢军事干涉。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早在8月5日,克格勃总部的“安全屋”内就已在商量计划,包括如何处置戈尔巴乔夫?动用哪些部队?国内外会如何反应?如何控制电台电视台……都一一研究过,甚至逮捕名单都已经写好。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结果在8月17日最后一次安全屋会议上,亚佐夫与克格勃产生了矛盾,克留切科夫因职业习惯拒绝告诉他具体计划细节,内务部长普戈也不知道。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大家只有一个冒险式的想法--只要宵禁令一颁布,公众就会接受对叶利钦等人的逮捕行动,而没有真正下决心用武力解决。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所以,亚佐夫回到国防部召集会议时,只是描述了国内局势恶化,要莫斯科军区和空降兵做好行动准备,而且没部署行动计划。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事实上,叶利钦的关押地点定在了郊外的扎维多沃,但在包围别墅时,执行抓捕任务的维克多.卡尔普欣少将到了清晨6点还在打电话请示克留切科夫要不要马上执行计划?克留切科夫告诉他原地待命。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阿尔法突击队只好眼睁睁看着叶利钦被车接走,前往国会。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和克留切科夫在最后时刻的互不信任是行动失败关键,而其它人则相信只要军队一出动,叶利钦的支持者就会被吓跑。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才想武力解决时,再制订计划已完全来不及。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因此,后来八人被押上法庭时,除了亚纳耶夫强烈批评戈尔巴乔夫不肯承担保卫国家责任外,其它七人全部在互相指责。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这件事证明,亚佐夫的确欠缺决断能力,简单说,他对军队的控制力远远不行,他甚至在安全屋会议前,没能解决掉亲叶利钦的空军元帅沙波什尼科夫。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走了,遗言也按照他的承诺公之天下: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他在接受《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说,尽管76%的公民赞同苏联统一,但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导致了国家解体,因为他相信,“人民将会忍下一切”。戈尔巴乔夫领导这么一个复杂的国家还是太年轻。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叶利钦则是一个追求名利的人,他想的只是自己。他挑选的一伙人分刮了这个伟大国家最美味的部分。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弗拉基米尔∙普京“领导俄罗斯远离解体深渊”,使军队变成真正的军队。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如果让他可以给总统建议的话,那么他建议总统走中国道路,普京还应该把自然资源国有化,不允许一小撮富人攫取丰厚的利润。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亚佐夫元帅只是苏联后期的一位见证人,但不是关键人物。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俄罗斯在向前看,尤其是看清了美国的嘴脸,普京对819参与者都给予礼遇和嘉奖,这是对忠诚者的肯定。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老兵凋零,亚佐夫尽管能力有限,但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而且晚年也彻底醒悟过来,他不可能建议普京走美国道路,因为那是一条绝路。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大毛熊就是一部教科书,血的教训,也是一笔无价之宝。3zb曹操读书网


3zb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毛泽东棋盘上的美国和苏联!
    毛泽东棋盘上的美国和苏联!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最近国际局势不太平。这几日想了下过去几十年的中美关系,结合之前写的文字,尝试着写下这篇文章。这里我只是从草根的视角谈下自己的认知。鉴于个人水平有限,我的认知可能是不准确的,如果让部分朋友不舒服,还望嘴下留情啊。文章略长,烦请多点耐心。 01 战略选择 时间回到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在新华社发表了一篇名叫《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该文思想深度不及《矛盾论》、《实践论》等文,文学价值不如他的那些诗词;但影响一点也不小,它预示着新生的共和国...

    2020-07-30 06:15:08
  • 冷战时期有多恐怖 苏联经济被严重拖垮
    冷战时期有多恐怖 苏联经济被严重拖垮

    冷战是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各种敌对活动,由于双方一直没有爆发军事冲突,所以被称为“冷战”,很多小伙伴对此的认识不多,那么冷战时期有多恐怖?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美苏冷战
    在苏联成立之初,曾有过高速发展的时期,1964年至1982年,苏联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6%。但随着冷战的开启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1980年代末开始,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乏力,1990年...

    2020-07-27 11:56:18
  • 一勺思想:打赢文化战才是大国!美国CIA当年是如何扳倒苏联的?|2020-7-24
    一勺思想:打赢文化战才是大国!美国CIA当年是如何扳倒苏联的?|2020-7-24

    董悠悠:嗨大家好,我是董悠悠,宇宙艺术研究者。我有一个朋友前两天给我发来一张照片,一面美国国旗插上了柏林的国会大厦,问我如何评价这张照片的“艺术性”。其实,我早就看过这张照片,我的想法最后会分享给大家。我想先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几十年前,美国还是一片文化沙漠,而苏联才是当时的艺术课代表。因为俄国是一个盛产大文豪、大艺术家的地方,像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康定斯基、夏加尔等等,都是西方文化里里程碑式的人物。而美帝经济和军事方面虽然很强,但是有一个软肋就是新贵没有文化。二战以后美苏开始冷战,苏...

    2020-07-24 12:02:17
  • 小约翰:苏联最强大是什么时候?  |2020-07-23
    小约翰:苏联最强大是什么时候? |2020-07-23

    由于上一篇文《现在的美国为何如此惧怕共产党?》异常敏感,为了防止恶意投诉和断章取义的理解,再加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所以设置了收费模式。事实上,我自己对上一篇文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虽然还不能让自己满意,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不是一篇普通的网文,而是搭建了一篇能让普通人都能看懂的专业论文的框架了。在看懂上篇文后,您再来看这篇文,您就会看懂很多事情。本文来源:知乎网站,作者小约翰,略有修改,代表本公众号观点。评价苏联,普京的那句话是最准确的:“不怀念苏联的人没有良心,想回到苏联的人没有脑子。”这个问题下面一堆...

    2020-07-23 12:01:53
  • 红色苏联
    红色苏联

    巨大钢铁战机,流星般地闪耀长空,重生成为苏联远东军区的安德烈中尉,驾驶着三倍音速战机,搏击长空,尽显英雄本色!东平岛国,西定列强,科技强军,改革兴国,镰刀和斧头的旗帜,插满仇视...

    2020-07-20 16:46:09
  • 美国人民是如何收割苏联人民韭菜的?
    美国人民是如何收割苏联人民韭菜的?

    作者:牲产队长来源公众号:牲产队由于今天的内容概念太多,会有些难读,所以我们先抛出来结论:今天美国对中国所有的策略,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对苏联的策略如出一辙。中国央行与美联储目前扳手腕的动作,尽管我们采取了积极地应对策略,也产生了一定成效。但是从现状来看,美国的策略,好像正在按照他的苏联剧本发生。1985年4月的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实施了市场化改革。其最终结果却是作为民族国家的苏联宣告解体,15个新主权国家取而代之。可是我们知道,1989年之前,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7%。换句话说,苏联...

    2020-07-20 07:14:12
  • 熊文明:失速的创新引擎:苏联科技是如何被忽悠瘸的?|2020-07-16
    熊文明:失速的创新引擎:苏联科技是如何被忽悠瘸的?|2020-07-16

    全文5876字  |  阅读12分钟  戳瞎双眼,自废一腿,挥刀自残。 作者 | 熊文明编辑 | 刘爱国数据支持 | 钛禾产业研究院 全球透视No.08 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是二战结束后的首次「万国联欢」,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个展示国力的舞台,纷纷拿出看家宝贝。其中,苏联人展出一台可以由数字程序控制的机床,艳惊四座,最后被评为金奖,封冠全球。 遗憾的是,苏联人很快就失去了这一优势。如今苏联在设备数字程序控制上已经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是苏联科技的一段「典型」往事,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个类似故事。现...

    2020-07-16 15:03:49
  • 帝国元帅偷了我的毛绒绒
    帝国元帅偷了我的毛绒绒

    2020-06-28完结总书评数:2695 当前被收藏数:8638星历2026年的帝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已达到五比三。经过末世病毒的进化,男人大多拥有精神体,战斗力爆表。而女人极少有精神体...

    2020-07-16 06:46:08
  • 前苏联钻探到地底12262米,里面传来惨叫!传说中的地底之门
    前苏联钻探到地底12262米,里面传来惨叫!传说中的地底之门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登月和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成为当时世界两大壮举,一个上天一个入地,可惜的是这个被称为地狱之门的超深钻井并没有获得巨大的价值,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记得。如今它的名字也被叫做俄罗斯地狱之门,而不是苏联。勘探工作于1970年5月24日开始。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中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得以到现场参加此项研究工作。所有参加此项钻探工作的人员均分得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工作期间的月工资水平达 科拉超深井的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到1983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为此,决定停止进一步...

    2020-07-10 18:27:16
  • 苏联帝国衰亡史:里根卷!
    苏联帝国衰亡史:里根卷!

    原创: 卢克文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已获转载授权壹 里根第一次见到戈尔巴乔夫,是在1985年1月19日至21日。 这是里根的第二个总统任期,2个月前,他才刚刚连任成功。 里根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除了自己努力,跟戈尔巴乔夫万里送人头也有很大关系,他这一生都充满了传奇。 里根1911年2月出生于坦皮科市,9岁前家里一直在搬家,先后在芝加哥、盖尔斯堡、蒙茅斯住过,最后定居在只有一万人的小镇迪克森。 家里之所以这么颠沛流离,是因为有一个不省心的老爸,他父亲是个酒鬼,没什么正经工作,定居在迪克森后才有...

    2020-07-02 06:15:1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