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这场抗疫之战的幕后英雄!
来源:微信公众号 环球视野(ID:hqsy68)
2008年汶川地震,即使中国运输机倾巢出动,但依然运力不足。
与之相反的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在短时间内就空运了60万吨物资、斤50万名作战人员;同样,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运输参战人员30万,作战物资12万吨。
可以说,空运能力将直接影响一个大国的发展及远程作战能力。
时间来到2007年7月的一天,正在新疆工作的唐长红接到一个电话,要他立即赶到北京开一个重要会议。
他二话没说,立即坐飞机赶往会场。
当时由于天降大雨,飞机备降在沈阳机场,唐长红立马坐汽车赶往北京。
倾盆大雨倾泻而下,随行人员说“我们去服务区休息一下吧!”
唐长红说“我就是爬也要爬到会场去!”
唐长红知道这是一个对他来说有多重要的会议,一个对中国有多重要的会议,就这样,他一夜在大雨里赶路700多公里。
不过,他还是晚了一会儿,等他到达时,会议已经开始,只听支持人当场宣布,任命唐长红为中国大型运输机总设计师。
(运20总师唐长红 视频截图)
既高兴,又倍感压力,高兴的是中国终于要搞自己的大型运输机了,倍感压力的是我们从来没有200吨以上大飞机研制经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前面有无数个难关,他粗略估计了一下,至少有400个技术难题,而留给他的只有5年首飞,8年交付。
我们也不是没求助过别人,立项之初,我们也寻求过乌克兰设计局,毕竟人家设计过世界上最大的大飞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对方摆出一副“没有我你搞不定”的姿态,开出各种苛刻条件,最后谈判破裂。
别人不帮忙,那就只能自己干。上千家单位数十万人参与进来,他们经常废寝忘食一干就是一整天。西飞设计大楼经常在午夜还灯火通明,一个个窗户所透出的灯光,无不显示了一个个中国航空人的梦想与坚守。
成天工作无法照顾小孩,西飞幼儿园甚至开启了24小时全托服务,打出了“型号交给你,孩子交给我”的口号。
设计的过程是异常艰难的,光是机身型号就在风洞里实验了几十种,机翼曲线更是多达2000条,中国的飞机制造者们要从这些模型里挑出最佳方案。
2008年,正当他们在风动里进行实验,突然一阵地动山摇,汶川地震爆发了,风动墙体开裂,试验人员的第一反应不是逃命,而是冲进内部把数据抢出来,这是把飞机融进了自己的血液里,把飞机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飞机的制造过程也很不容易,工期较忙时,有些工人经常是累了就在角落里躺一会儿,饿了就吃碗泡面。
有一次,总师唐长红去车间看到一位工人汗流浃背,他非常愧疚的说“我对不住你们!”,工人师傅却说“你们耗费的是心血,我流的是汗水,只要飞机能飞起来,苦点累点算什么。”
就这样,在“苦点累点算什么”的精神下,中国的第一架国产大型运输机终于下线了,用时只有国外同型号飞机的一半。
2013年1月1日,美国卫星拍到了西安阎良的一架飞机,只见它粗短身材,黄色涂装。
这张照片很快被送到了美国五角大楼高层办公室的办公桌上,美方判断,中国很可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运输机。
美方判断没有错,仅仅25天后的1月26日,中国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进行首飞。
下午2点,运20在万众瞩目下腾空而起,直冲云霄。2点48分,它再次低空掠过试飞场,以摇动翅膀这种特殊礼节向全场观众致敬。
下午3点整,运20平稳落地,宣告首飞成功。
那一刻,现场所有人员一片欢呼,他们跳啊叫啊,数年努力,终于成功;几年压力,终于在这一刻释放。很多人相拥而泣,泪流满面。
(运20首飞成功 视频截图)
三年后的2016年6月15日,运20交付部队,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想要多少就能造多少,没人再能限制我们。在此之前,我们主要依靠外国运输机,不但型号老久运力有限,关键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到。2008年汶川地震,即使我们的运输机倾槽出动也远远无法满足运输要求,这成为了我们难以言说的痛。
曾经的我们,依赖着“伊尔”,它是前苏联于上世纪60年代赋予的俄国姓氏,多少次仰望蓝天,中国人多么希望有自己的大飞机。
(运20运送抗疫物资 视频截图)
2020年2月13日,当6架运20以它们优雅的身姿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时,当此后一架又一架运20不断起降于疫区,送去大量物资为抗疫保驾护航时,彻底宣告了中国被大型运输机制约的时代一去不返。
它们还有他们,又何尝不是这场抗疫之战的幕后英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