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看看美国控制别国的手段
作者 :清风 2020-03-03 17:50:1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一、站队与建队。
美国操作手段有两个:一是以意识形态价值观为由头。然后宣布组成"共同价值观联盟"。冷战结束后美国宣布西方制度是"人类终极价值观体系",利用冷战胜利拉帮结伙。由于这个联盟建立在所谓的价值观这个虚头巴脑的理论下,当遇到具体的利益冲突时很快就被打出原形,当然,遇到一些具体事,比如形势需要,这个调调还是经常演奏的,只不过是被"美国优先给玩废"了。二是以共同的对手或者敌人建立队伍。二战结束后丘吉尔鼓吹的"铁幕"很快被美国抓住机会,利用苏联咄咄逼人的军事策略组建了北约,这个才是美国控制世界的法宝。美国作为盟主居中指挥,欧洲盟国作为前线国家为美国冲锋陷阵,所以美国能灵活的行使军事战略,在欧洲与苏联对抗的情况下,还在亚洲开展了几次大的战争,由于在亚洲没有欧洲国家对抗苏联那样的支持力度,美国在亚洲策划的战争总是以失败告终。
冷战结束后,苏联集团不存在了,美国就制造了"恐怖分子"作为敌人,利用反恐持续扩张,但问题是欧洲没有得到反恐的好处,所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严重,结果十五年反恐之下是美国衰落最快的时期。
所以美国虽然深得逼迫站队秘诀,但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利益取向结果是不同的。美国现在开始反思调整,集体退群都是老套路,想重新集结队伍。这才是我国要重点对待的。
二、包围,制造对立,策划颜色国革命。
这个方法最早是用在我国,所谓的"岛链"就是包围圈,但由于我国战略不具备扩张性,所以这个岛链包围在长时间内基本是摆设。到了1990年第二次海湾战争,对付伊拉克效果非常好,所以2003年第三次海湾战争后美国志向满满,决定在其它地方强化运用,这是苏东颜色革命的由来--对付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战略不象中国,中国出了名的"脾气好",而俄罗斯战斗民族,脾气非常恶劣,乌克兰是俄罗斯的缓冲地区,又是大乌拉尔平原的屏障,所以乌克兰颜色一变俄罗斯就忍不了了。结果俄罗斯一出手欧洲心慌,北极熊这是干什么,下一步不会是我吧?所以美国通过乌克兰局势成功的让欧洲站队。乌克兰局势让美国得逞,"欧美集体行动"达成,但是现在不是冷战时期,这种集体行动的达成率明显比冷战时期低得多,威胁程度低嘛!
香港事件是美国制造乌克兰动荡的翻版,美国原指望我国强力介入然后以"共同价值观"围攻中国,但中国忍住了,事件缓下来后随手打了一记勾拳…逮捕肥黎等乱港分子,所以对付美国阴谋方面,我国还是有一套的,也难怪英美恼羞成怒了。
亚洲国家经济上严重依靠我国,我国表现的又非常温柔体贴好脾气好说话好人缘,同时我国对地缘安全的看法明显与欧美不同,所以美国在周边制造战争陷阱每每失败。
估计启动台湾这枚棋子是早晚的事,可能会提前,我们要心中有数,普通老百姓也要有所准备。
三、国家分类,是美国的老伎俩。
以价值观为例分为自由世界与强权国家、极权国家,但美国所谓的价值观分类因为区别对待,所以有时效果打折扣,比如对待海湾君主国就因为它们听话、乐输利益给美国,所以美国非常优待它们,欧洲不服气的是为什么得利益的只有美国,所以执行起来阳奉阴违的多。
美国以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搞这么邪恶国家,就是"培养反面典型",让美国当靶子反复敲打,威慑其它国家要听话。
当然,美国也想对我们也如此这般,但终究能力不够,计策被我们看穿而折戢。
近一年多美国开动宣传机器,总统、副总统、两院议长、国务卿、国防部长轮流上阵诬陷我国,也是这种策略,也是因为美国实在太邪恶了,所以美国的恶行成效甚微。
四、文化宣传。
美国除通过强大的影视影响世界传达美国价值观,潜移默化外,真正起作用的是在各国培养自己的宣传势力,而且不分亲疏。为什么不分亲疏?主要是为干涉它国局势,比如在选举年美国就利用自己掌握的材料打击美国不喜欢的对象。最厉害的是培养第五纵队,在我国这类公知非常多,这类公知改头换面后经常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并利用自己影响广泛传播,这疫情战役中,这部分公知并没有闲着。
对世界其它国家来说,最致命的是出资培养各国的"智库",我国的某则研究所曾经聚集了我国著名高校的经济类教授专家,经常发布政治经济文章,而且还几乎一度得手!
最新暴光的是澳大利亚《ASPI》智库,文章称,ASPI年度报告列出的其他金主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防承包商,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英国BAE系统公司、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法国泰雷兹集团和美国雷神公司;第二类是技术公司,如微软、甲骨文、澳大利亚电信和谷歌;最后一类是外国或地区政府,很多是中国大陆的战略竞争对手,包括日本大使馆、台湾的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澳大利亚最近恶华策略基本都出自这个智库。而美国政府每年给ASPI45万美元直接支持资金,因为制定对华策略方面"表现非常好"受到奖励。
所以国内外针对我国的谣言满天飞就不奇怪了,真正中国人要明白。
五、金融评级体系。
美国有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有专业人士说这三大评级机构联合可摧毁一个中等国家,并不是骇人听闻!
一旦某个中小国家被盯上,可谓必败无疑,通过发布信用等级制造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最佳例证。再然后通过提供政策支持、金融服务、政治捆绑,牢牢控制掠夺。
而且美国还通过这三大机构收取"咨询费",当然要以亿美元为单位了。
就是强国,象英国、俄罗斯、印度、日本都吃过他们苦头,我国,情况不方便说。这里不展开了。
六、监听。
现在打压华为部分原因是以后美国监听可能遇到困难。德国总理默克尔私生活美国都清清楚楚,可怕不可怕?手机可以保密,但通信线路是美国的,照样窥探你隐私。
一些中小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腐败盛行,本来法制就不健全,其领导人以权谋私严重,弄来的赃款存哪里美国清清楚楚,所以美国就经常私下"好心提醒"它们注意财产安全,当然美国提醒后只能甘心受制。
比如中y某国就是因为这个取消了不少与c国合同。
所以监听是美国谋私的工具,怎么可能放弃?华为首当其冲也好理解了。
七、法律解释权。
美国国内法高于国际法是惯例,比如与伊朗做生意受到美国制裁就是美国国内法。美国利用这个,在2015年,对德国大众公司下手,理由是汽车发动机排气造假,罚款170亿美元,同年因为丰田汽车"刹车片"罚款110亿美元。而对付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也是此例,最后利用美国法律变成美国的公司了。
我国华为也遇到同样问题。因为美国从来没失过手,所以对华为穷追猛打不会终止!
有位国内公知忽悠说,美国法律留有妥协空间,只要华为愿意妥协,还是有余地的,看到这位公知的文章老子想煽它大耳光!只要有妥协意向,美国肯定会得寸进尺,当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就是"愿意妥协被美国步步为营,被迫让出,最后找到的理由连法国政府都没有办法反击----不是法国不作为,而是因为阿尔斯通公司最初的妥协,让法国政府无法作为
上一篇:安民:疫情、放开生育与引进国外人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