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华示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
英国政府12日宣布,将向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捐助2亿英镑(1英镑约合1.25美元),以帮助贫穷国家遏制新冠病毒传播。
英国政府当天的声明说,英国将向联合国机构捐助1.3亿英镑,其中6500万英镑捐给世界卫生组织,2000万英镑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万英镑捐给联合国难民署,1500万英镑捐给世界粮食计划署,1000万英镑捐给联合国人口基金。另有5000万英镑将用于支持国际红十字会等在武装冲突等地区开展工作。还有一笔2000万英镑将捐给非政府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英国的慷慨捐助表示称赞,称这一捐助有力地说明了新冠病毒是全球性威胁,需要同舟共济。
外交言辞背后的是政策调整,另外英国三番四次的反转表态不得不让我感觉,这个国家过于重“术”,而不重“道”。
“外交言辞和背后政策的调整”的意思是:当一个国家需要进行某个政策的时候,在外交上需要把这个政策给道德化,争取舆论支持,如果不理解,举个例子:
德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本身是由于这么几点:德国本身国内常规能源不多,而且德国国内的水能地热能也不像北欧国家那么丰富,在这个基础上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实际上是能源政策的大调整,是德国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宣传废核政策的种种言辞,是对于能源转型的支持,但是不代表德国就没有核电了,德国每年都会向法国进口大量的核电。而法国为了方便德国,意大利进口核电,把核电站修到了法德意的边境上。
同时德国国内还有美国存放的核武器,就昨天的报道,在2019年秋季,美国还对位于德国的核武器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但是如果对外老实的讲“这是能源政策的调整”,那就仅仅是能源政策,就没说服力了,把它抬到道德高度,显然完全不一样了。
英国情况也是一样,在英国脱欧以后,我曾经说过,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谈判会非常艰难,以现在岌岌可危的欧盟,如果英国脱欧以后还能过的很好,简直是对欧盟的一巴掌,英国必须过的不好,这意味着在欧盟和英国谈判中,欧盟不会对英国做出什么实质上的让步,加深了现在英国的窘境。
今年欧盟会加快和中国进行投资保护的谈判,外加上中欧之间在WTO上诉机构上基本达成共识(少部分分歧其实可以继续谈判),这就给英国一个相当的窘境,目前英国和中国没办法谈,因为英国必须先和欧盟谈判,根据欧盟界定英国的位置,其他国家才好和英国继续谈。而欧盟摆明不会让英国好过,对于英国最有利的应该是:先和其他国家谈好,利用谈好的结果,反过来对欧盟施压。
但是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英国当年没脱欧的话,英国的脸色恐怕没有今天这么好看。
所以我还是相信国运的,运气来了,国际上不管出啥事,最终都能变成顺事。当然也要靠自身的努力,如果这次疫情不是中国能较好的控制的话,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是对于走下坡路的国家,例如说英国,可能他们的人民没有想到,当年在脱欧,希望谋求更大的权力的时候,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要受制于人。
GDP的80%来源于第三产业,就业第三产业也占了80%,金融还占了大头,人口就六千多万,而英国自身的实力远不能和美国相比,美国能源独立,农业独立,重工业军事工业都可以独立,只有轻工制造业需要外购。
美国去全球化,虽然自身损失很大,但是好歹还是能活,但是英国不能去全球化,真去了它活不成。尤其是占比巨大的金融业,不巧的是,英国的强项金融业和美国发达的金融业又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即便是全面倒向美国,英国所需要的,美国恰好没有,而擅长的产业又互相竞争,这对英国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至于英国民众的诉求,什么重建英国工业之类的,听听就好,不必当真,美国的能源如此的便宜,幅员辽阔都不是英国可比的,美国都如此困难,英国更不用想了。
欧洲的态度
最近我在SWP(德国国际和安全事务研究所)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先说下这个机构,算得上是德国智库,而且和美国合作的非常紧密,2011年,这个智库曾经和美国和平研究所一起搞过一个“第二天”的项目,假设巴沙尔阿萨德下台以后,整个叙利亚要如何如何治理,而且请了一大批叙利亚人尤其是叙利亚各个派别的人来参加,当然其用心可想而知,只不过没想到的是巴沙尔居然撑了过去。
2010年的时候,这个智库也曾经和美国驻柏林大使馆的人商谈过,SWP总监Volker Perthes提出过一个设想,使用网络攻击的方式让伊朗核设施无法运行,但是必须避免和伊朗无力冲突云云。
这篇文章关于中美间竞争的写的很长,大块大块的描写现在中美竞争的现象,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欧洲的态度,SWP认为:
欧洲主流思想没有把中国视为结构性的全球冲突的新敌人
欧盟和中国没有地缘战略遏制和脱钩的问题,而是希望互惠互利。
欧洲内部对华态度不太统一,其中波兰和匈牙利采取了不同的欧盟主流国家的立场。
意大利作为G7国家,加入一带一路,颠覆了欧盟企图以整体来加入一带一路的愿望
波兰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的双边条约,导致波兰很难与成员国搞统一战线。
SWP欧洲的安全政策
关于南海问题,英法准备通过技术转让或者武器销售协助东南亚国家武器现代化,英法视自己为“该地区的西方和欧洲利益监护人”(原话)
德国在2020年起,计划派遣德国海军军官到新加坡海军
使用新的《欧盟5G安全工具箱》和《欧盟网络安全法》来监督来自于中国的网络通信设备
贸易和监管
美欧都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存在不公平竞争。但是欧美之间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有巨大的分歧。
分歧直接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资条件互惠,对私营或者国企提供系统性补贴。
由于欧盟的数字监管,导致特朗普对欧盟的意见很大,欧盟应该和包括在中国内的所有国家合作,建立网络安全和工业4.0的标准。
在世贸组织的问题上,欧盟应该和中国在一起,同时应当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
欧盟也应该展开对日,对印,对东盟以及成员国的外交。
欧盟应当加强对华的投资保护协议的谈判,同时消除中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强对华讨价还价能力。
从SWP的态度去看,首先英国脱欧但是依然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上会追随欧盟,同时欧盟不应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对华贸易优先,希望中国市场更加自由化,在WTO问题上,中欧之间的合作大于分歧。
在一带一路,亚洲基础建设投资上表现的比较积极,欧洲并不反对一带一路,这一点是和美国有截然不同的反应,而是对于意大利抛开欧盟,单独和中国商谈这个事情比较反感,因为打乱了欧盟统一的节奏。
单个国家的谈判和欧盟整体谈判所拿到的好处是不一样的,整体拿到的好处更多。
不过波兰真的让我很惊奇,这个国家真是欧盟内部的一根钉子,在安全问题上,波兰抛开欧盟和美国合作,而在议事上,莫名其妙的和匈牙利站在一起对华示好。这一通操作下来,目测德法对于波兰没什么好声气。
至于欧盟介入亚洲的安全问题,我看了一下,本来说的也很短,鉴于英法的实力有限,德国自身的国防还得依赖美军,我觉得也就写写了,当不得真。
鉴于稿子是4月份写的,而且写稿子的Volker Perthes,就是之前提到的在2010年说要对伊朗搞网络攻击的,2010年SWP还能和美国合作到这个地步,到了2020年,Volker Perthes就开始大写特写欧盟不应该站在任何一边了,不得不感叹特朗普对欧美之间关系的破坏是前所未见的。
在数字经济的问题上,SWP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我个人判定是美欧之间的数字经济问题的冲突会越来越严重。
由于疫情,数字经济问题必然会在各大智库,尤其是欧洲智库连反复提及,在SWP的智库里面,有专门的数字经济栏目,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一个世界,两个愿景,多个网络》,《互联网基础的裂痕》,《中美数字地缘政治和代理战争的时代》,《5G与中美科技竞争---检测数字时代的欧洲未来》等等。
欧洲要建立自身的数字经济的诉求,有三重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国家安全的原因,这一点很明显,不用多谈。
第二点是提升欧盟经济,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数字经济是过去欧盟没有的,现在有了,可以实质上提升欧盟的生产力。
第三点是地缘政治,冯德莱恩成立了地缘政治委员会,数字经济问题肯定被提到日程上来。
以目前欧洲人所使用的数字产品,几乎全是美国的产品,这就意味着欧盟有欲望在未来以监管的方式来遏制美国数字公司,数字税只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必然还有各式各样的措施,在欧洲数字公司没崛起之前,美国的数字公司在欧洲只会越来越难过。
明天会谈谈关于现代货币理论的问题,也就是:你相信多印钱其实是有理论支撑的么?你知道央行本身就不应该是独立的么?明天谈这个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