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天九思:新冠如二战颠覆世界,中国如二战时的美国居C位!
作者 :戍天九思 2020-04-21 21:53:04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笔者认为,新冠病毒大敌当前,世界需要中国式合作而不是美国式甩锅。面对新冠闪电战,各国需要中国抗疫物资远超二战时需要美国军火;面对全球经济大萧条,各国需要“一带一路”远超过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面对全球化的多重危机,各国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远超“美国优先”全球化。
新冠疫情防控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从中国疫情防控情况看,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在武汉封城时全国确诊还只有1218例,快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快制快,中国总共花4个月时间基本控制住疫情。虽然目前还有黑龙江、云南、广东等地境外输入疫情的凶险,但是,总体来看,中国还是风景这边独好!
从历史经验看,一般全球性传染病往往会持续1-2年,像艾滋病这种早期完全无症状感染的传染病就会长期与人类共存。
2009年3月底爆发的H1N1流感病毒疫情历时16个月。
2014年5月爆发的小儿麻痹症历时16个月。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历时17个月。
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历时9个月。
2018年7月刚果(金)埃博拉疫情持续20个月。
特别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历时2年,造成全球近60%的人感染,有10亿人之多,大约2500万—1亿人死亡。
还有1981年6月,在美国首次发现的艾滋病毒。截止2018年,全球累计有7490多万人感染,其中3200万人死亡。
笔者综合分析认为,新冠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治疗难度大、无症状感染的特点,既不同于一般全球性传染病,也不同于艾滋病。艾滋病毒虽然早期感染者完全无症状,但因为只有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三种途径,因而容易切断传播途径。
这场新冠疫情防控战,远比一般全球传染病防控难度大,可能还像艾滋病毒一样难以绝迹,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成败关键取决于全球合作和疫苗、特效药的研发,全球最终防控胜利取决于防控能力较弱的印度和非洲国家。因此,从全球防控情况看,可能短则2-3年,长则5年以上。
目前,中国产的莲花清瘟胶囊和法匹拉韦分别在意大利、土耳其试用后很受欢迎。中国的疫苗研制全球领先,已有1种进入二期临床、2种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希望可能在中国抗疫经验、中医药和疫苗!
面对新冠闪电战,世界需要中国抗疫物资就像二战时需要美国军火一样
新冠病毒加速在全球蔓延,全球抗疫物资的缺口越来越大。当前,抗击新冠疫情已成为全球头等大事,抗疫物资成为全球最紧缺的战略物资,抗疫能力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能力,输出抗疫物资和能力就是输出全球影响力!为了在全球抢夺抗疫物资,各国不仅相互截胡,美国、以色列甚至动用情报部门抢购物资。
目前,中国不仅有能力大量出口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还有能力派遣医疗队、输出中国抗疫经验和药物,中国还出口配套的“火神山”医院。
3月8日,远大科技集团与韩国首尔大学医院签订了出口配套“火神山”医院合同。随后,在中国100%的完成整座医院工厂化定制生产。4月1日,在韩国完成再组装、调试后,正式交付使用。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全球医疗机构现有呼吸机数量仅占总需求量的9%左右。根据工信部4月8日公布数据,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近2.9万台呼吸机,向国外供应各类呼吸机近1.8万台。
这让笔者想起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机遇!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洲远离战火,大发军火财,赚得钵满盆满。
一战前,美国欠欧洲60亿美元债务,一战后欧洲反欠美国94亿美元,一出一进赚了154亿美元,那年头可是天文数字。
二战期间,美国GDP从1940年的1014亿,增长到1945年的2230亿,翻了一番还多。此时,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已占全球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60%。虽然大部分GDP成了炮灰,战争消耗了3300亿美元,但是,其它国家在战争中损失更大,而且战争期间有大量避险资金和人才流入,并产生了强大的军工技术和产业链,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军火制造能力全球第一。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世界其它各国还处在封国停产的抗疫救命之时,中国却有能力输出抗疫物资、快速恢复经济!这无疑是重大危机中的中国机遇,必须紧紧抓住、牢牢把握!中国既要防美国眼红,像二战时日本搞“珍珠港式偷袭”,也要组建抗疫联合阵线打赢这场防疫世界大战。
最近,美国无底线甩锅、发动舆论战和搞“选择性脱钩”,就很像二战时日本的“珍珠港式偷袭”。
面对经济大萧条,世界需要“一带一路”远超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
最近,原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发文:全球的钱涌向中国是大概率事件,百年不遇。文章强调:
第一,中国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让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中国市场已经在疫情冲击后逐渐恢复元气,这对全球抗疫都是一件大好事。很多企业原本以为中国的产业链因为疫情会被其他国家抛弃、中国会与世界经济被动脱钩,但随着全球范围疫情的扩散,其他国家出现了大面积停工,中国反倒成为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稳定的地区、是现阶段世界制造业的避风港,因此也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二,世界各国为抗疫和恢复生产所做的努力,客观上会让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从全球来看,能够接纳这部分资金并满足回报需要的市场并不多,中国市场目前疫情控制的最好,也是投资风险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动性涌向中国市场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概率事件。
第三,中国各级政府要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加速优化营商环境,有条不紊地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国要抓住欧美部分产业停摆、经济衰退的机会,加快“引资补链”,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区重点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规模达几千亿到上万亿的战略新兴产业链集群。
笔者认为,以美股4次熔断、纽约原油期货暴跌至负值为标志,一场比1929年大萧条更严重的全球疫情阻断式经济危机已经来临!这个时候,世界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中国式合作,而不是美国式甩锅!率先控制住疫情、恢复经济的中国,战略崛起的大机遇来了!
当世界各国忙于救火之时,中国却在谋划百年大计!中国在输出抗疫物资、赢得各国信任的同时,也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黄金季节!
▲4月20日,国家领导人视察陕西:要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象征意义重大。
此时,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成败的关键在信任!面对美国搞“选择性脱钩”,面对世界各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中国千万不能有“产业链武器化”的侥幸思想,而应该更好推进全球合作共赢。在这场全球化危机中,世界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远超“美国优先”,没有任何政治附加条件的中国“一带一路”“三共五通”,必定远比当年美国二战后恢复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更受欢迎!
新冠病毒将像二战一样颠覆世界秩序,全球化将从“以美国为中心”转向“中美双中心”
二战结束前有一个标志性事件: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巨头会议。不仅客观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力量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地影响和决定着世界未来的走向!
英国:作为昔日的霸主经过二战重创后,日不落帝国已成落日帝国,大伤元气,风光不再,逐步退出大国博弈的历史舞台!
苏联:早期因轻敌误判形势,差点被德国闪电战打垮,中后期因超大规模国家战略纵深大而赢得战争,后来靠在推进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贡献成为战后东方社会主义大阵营的老大哥,因在战争中投入资源较多战后综合收益也较大!
美国:在二战中早期因靠坐山望虎斗保存了实力,在整个二战中靠卖军火快速发财,靠在二战中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突出贡献成为战后西方霸主,又因在战争中投入资源最多战后综合收益也最大!
新冠疫情是第一次非传统安全世界大战,世界正陷入一场生存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流动性危机的连环危机之中,可能将是比1929年大萧条更严重的经济大衰退,而不是20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必将彻底颠覆现存国际秩序和游戏规则!
那么,到底谁将会出局?谁将出彩呢?笔者认为,哪个国家率先取得抗疫胜利,哪个国家就能率先恢复经济,就能获得优先开放权、发展权和主动权!哪个国家疫情失控,就会被世界封闭、被孤立、被边缘化,最终因新冠危机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笔者认为,新冠疫情之后的世界格局,还是像二战时的三足鼎立,只不过主角变了、角色也变了!
中国有点像二战时的美国那样,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因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实力大增,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美国平起平坐,国际影响力开始超越美国!
美国有点像二战时苏联那样,因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犯了傲慢轻敌和“防了中国、漏了欧洲”的颠覆性错误,出现大出血、实力大减,退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不愿与中国平起平坐,无赖国力支撑不起全球摊子,只好进一步战略收缩!
▲美国民众登记申请失业救助、领救济粮
欧盟有点像二战时的英国那样,因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受伤最重、出血最多、实力大减,还因在新冠疫情中对成员国见死不救和英国脱欧示范效应的影响,会有更多国家脱欧,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盟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俄罗斯有点像二战时的中国那样,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同样犯了“防了中国、漏了欧洲”的颠覆性错误,依赖能量出口的经济在国际原油暴跌时必受重伤,不可避免地惨遭新冠病毒和经济大萧条的连环打击,只能像二战中国需要苏联出兵打垮日本那样等待中国出手相救,疫情之后的俄罗斯将更加艰难、更加依赖中国,其国际影响力还会进一步下降!
早在2007年,英国《卫报》发文称:19世纪,英国引领世界,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发明工厂化大生产;20世纪,美国引后领世界,教会了世界如何消费?——发明大型购物中心;21世纪,中国要引领世界,就要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以新冠疫情为分水岭,“美国优先”的全球化正在走向穷途末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正加速走来!
上一篇:为什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难倒了整个西方?原来这才是世界的真实模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