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老枪:驱逐、掠夺、屠杀……旅俄华侨的百年血泪史
作者 :金融老枪 2020-05-01 00:33:5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当你坐在前排,手里拿着卢布,女郎们就会下台和你互动。
如果你拿着50卢布挑逗她们,她们会把钱打在你脸上,说着你听不清的脏话;
像我这种拿着500卢布的,女郎们就会主动来到身边,扭动着柔软的身子。
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没钱就鄙视你,有钱就谄媚你。
壹
海参崴,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这里还是中国的领土。清宫剧里频频出现的流放之地宁古塔,就在附近。
17世纪开始,俄罗斯帝国开始向东扩张,短短两个世纪,就占据了亚欧大陆北部几乎所有的区域。但因地处极寒之地,沿岸港口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冻状态。
图中绿色部分为俄罗斯帝国领土变化史
在占领西伯利亚地区后,战斗民族将目光盯向了东海岸的海参崴,一个长年都可以通航的“不冻港”。但可惜的是,这个港口在清朝人手里。
其实,俄罗斯帝国盯上的,并非只是海参崴。
清朝初年,清军主力南下,中国东北边界防卫空虚。早已虎视眈眈的沙俄岂会放过如此良机,迅速出兵占领了中俄边界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当时的清朝尚处于繁盛时期,数次击败俄军。
战斗民族,充分发挥了百折不挠的精神,打不过你恶心你。
由于东北人烟稀少,每当清军胜利回撤后,俄军便会卷土重来。当康熙帝亲政后,沙俄变本加厉地向南渗透和入侵。对于抢来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686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大军将入侵的俄军围困在雅克萨城中。10个月后,弹尽粮绝的俄国人投降。1689年9月,大清辅臣索额图与俄国代表据理力争,划定了中俄边界,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拆毁其侵略大本营雅克萨城。
对于《尼布楚条约》,俄国人是不服气的。没有抢到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便宜占的不够多,视为“不平等条约”。最关键的是,“不冻港”海参崴还牢牢掌握在大清的手里。
匹夫无罪,怀璧有罪,中国有太多的沃土和宝贝了。在国力最强盛时期,为保边界平安尚且需要割让土地,当清朝开始走向没落的时候,强盗们纷涌而至,而俄国人,是面目最狰狞的那一个。
战斗民族的起誓和约定像极了渣男的承诺,在《尼布楚条约》后的近两百年里,俄国人逐步蚕食了中国超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领土为960万平方公里,将近一半。
鲜有人知道,我们这位北方的邻居,曾经制定过一个“黄俄罗斯计划”,计划将中国东北划入俄国境内,与中国的边界向南推进到中国长城,以新疆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崴的直线为两国边界。
虎门销烟后被遣戍新疆的林则徐,曾在考察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亡我中华者,终为俄罗斯!
贰
1858年、1860年,清政府与俄国先后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正式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领土。
俄国人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海参崴,他们在海参崴筑寨建港,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
中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中割让的领土
根据条约,这些被割让土地上的居民可以继续居住。而此时后知后觉的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难以抵抗俄国入侵,便放开禁令,允许汉民进入东三省,充实边境。
为了加快侵略步伐,早日实现“黄俄罗斯计划“,沙俄开始修建贯通西伯利亚的大铁路。恰逢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后有意“联俄制日”,俄国趁机欺骗加威胁,取得穿越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特权。
此时,因为常年饥荒,大量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民涌入东三省,更甚者继续北上,跨过国界来到俄国讨生活。价格实惠、吃苦耐劳的中国劳工,成为了俄国政府修建铁路的首选,于是允许中国移民在阿穆尔省和滨海省定居,并给予优待。
于是,大量华工涌入俄国。据估计,1885年有3到4万华侨生活在远东地区,这一数字占当时远东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随着大批华工赴俄,19世纪末,远东华侨超过10万。
由于远东地区处于极寒之地,生活条件极差,很多华侨客死他乡,然而远高于国内的收入,使得更多的华工慕名而来,一度引发赴俄热潮。然而,好景不长,旅俄华侨很快迎来了第一波劫难。
随着俄国在东北的不断扩张和烧杀奸掠,使得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轰轰烈烈的兴起,专杀洋人,专烧教堂,来发泄对沙俄侵略的仇恨。然而,觊觎满洲已久的俄国却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俄国的库罗伯特金大将坦言:
这给予我们一个夺取满洲的借口。
1900年6月,以镇压义和团、保护国民为由,沙俄17万大军兵分五路全面侵入东北,不到半年时间,俄军相继占领瑷珲、齐齐哈尔、宁古塔、长春、营口、牛庄、安东、锦州、奉天等主要城市,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屠杀了二十多万中国民众。
面对义和团的挑衅,残暴的沙俄选择拿境内的众多华侨开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海兰泡地处精奇里江和黑龙江的交汇处,原本是中国的领土。1859年,沙俄吞并了黑龙江以北中国领土后,承诺中国居民得在海兰泡安居乐业。
1900年,俄军开始发动报复打击,将海兰泡的所有华侨带到距黑龙江七俄里的地方,把清朝子民特有的长辫相互捆绑,然后抛入河中。华侨在水里挣扎,而沙俄士兵在岸上大笑。
海兰泡的六千中国居民,只有六人幸免于难。
遥望彼岸,俄驱无数华侨圈围江边,喧声震野。细瞥俄兵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
而这只是俄军屠杀的开端,所有黑龙江边的中国村庄都被夷为平地,江东六十四屯两千中国居民,无一幸免。
叁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招来了侵华势力的联合抵制,不久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也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在中外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迅速消声灭迹。
但是,华侨在俄的待遇并未因此有所好转。
1910年,俄国境内爆发严重肺鼠疫,疫情很快沿铁路线传入中国境内,东北三省成为重灾区,短短数月,死亡人数就超过六万。
而在俄国的华侨也是受到百般刁难,不仅被禁止从事众多行业,还因防疫为由被征收高额税费,华侨的日子一度难以为继。同时,以防疫需要为借口,俄国政府在海参崴、瑷珲等地抓捕大批华人,遣送华侨回国,且一切费用由中方出钱承担。据当时海参崴的日本侨民记载:
俄国军警将华人「五六人之辫联结之」,驱赶并任意殴打。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情况才有所好转。俄国急需补充劳动力,又开始鼓励华工来俄。旅俄华工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到1917年,在俄华工人数达到40万人。
然而,旅俄华工的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残酷的压榨和迫害。
一战中,随着战场失利和国内经济崩溃,俄国相继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灭亡。沙俄退出一战,陷入内战状态,而在俄华工的处境急转直下。
为了应付庞大的战争开支,临时政府不仅提高各项赋税,而且滥发货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日益糟糕的工作和生存环境,华侨开始撤离,然而想走没那么容易。
临时政府禁止侨民携带500卢布以上现金出境,一经查获立刻没收。
1919年1月,70多名华商在中俄边界被扣,665万卢布被劫,虽然经过北洋政府的交涉,人活下来了,但积攒多年的财富却回不来了。同年7月,又有大批华商被劫,1000万卢布被扣留。
究竟是留下来面临高额赋税和通胀,还是冒着财富被没收的巨大风险回国,华商不知该何去何从。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因为接下来,华商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了。
随着俄国内战结束,苏维埃政权来到了远东地区,华商作为资本家和境外势力,马上受到了重点打击。苏联政府对于华商财产,大商户直接没收,小商贩课以重税,中俄合办事业在俄资产,直接充公。
在这样豪取强夺下,在俄华商很快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华工的境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不仅面临沉重的苛捐杂税,而且携带积蓄回国的希望也破灭了。苏联政府严格限制财产出境,而且华侨出境时还必须接受裸体检查,多年勤劳所积攒下的财富,都化作一场梦。
然而,这依旧不是最糟的,这个时候的华侨如果愿意破财免灾,还能全身而退,再到后来,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
1929年,张学良试图武装收回苏联侵占的铁路主权,双方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最终却以惨败收场,史称中东路事件。之后,中苏爆发了全面冲突,苏联当局开始全面“排华”,大规模逮捕清洗在苏华侨,仅海参崴一地就逮捕了七千人。
被捕的华侨,要不惨死狱中,要不就被发配去修铁路,处境极为凄惨。
大逮捕只是个开始,随着斯大林大清洗运动开展,远东地区大量中国人成为重点清理对象。
1931、1937年两次大抓捕中,有近30万华人被定罪,或流放西伯利亚或接受劳动改造。
残酷的生存环境和极端的“排华”情绪下,旅俄华侨再也撑不下去了,逃离是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到了1940年代,俄国远东地区华人基本已经销声匿迹。
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苏联喊着打倒法西斯、帮助中国小老弟的口号,出兵中国东北。
然而,东北人民等来的不是救星,而是另一帮土匪。
出兵东北的苏军军纪涣散,抢劫、强奸、杀人……无恶不作,相比日寇的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东北人均抱怨:
走了个小鼻子,来了个大鼻子。
1945年12月,时任东北松东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卢冬生,在制止苏联红军抢劫时被枪杀。
战斗民族,哪次不是在中国赚个盆满钵满,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苏军进入东北仅8天,就将东北所有日资产业宣布为战利品全部接收,将所有机器设备拆卸后运会苏联。
到1946年初,近半年的时间,苏联人洗劫了972座工厂,超过九成工厂被搬空,连门窗都被拆走。光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
苏联带走的,是东北的工业基础,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沈阳和市中心的一座头顶坦克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罗纳德•斯佩克特在《在帝国的废墟里》写到:
苏联士兵抢走了当地人的手表等贵重物品,並且开枪杀害反抗抢劫的中国老百姓。红军士兵疯狂地四处寻找村里的女人,寻欢作乐,还強迫村里的小伙子帮他们寻找女人,两个村民拒绝合作,立即遭到枪杀。
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苏联在东北地区疯狂掠夺造成的损失约20亿美元,超过中国抗日战争所有财产损失的十分之一。
趁火打劫,从来都是这个民族的拿手好戏。除此之外,苏联人还挑拨中国国内民族矛盾,试图将蒙古族和维族从中国分裂出去。
1945年,苏联指使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民国政府“被迫“承认外蒙古独立。
同年,斯大林在新疆伊犁地区导演了一个“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后灭亡了,苏联趁机占领了中国伊犁以西的广大地区。
伍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块一个世纪以来饱受折磨和摧残的土地,才终于摆脱任人宰割和欺辱的命运。
也是从这一年,在祖国领土主权和国家边界问题上,中国人真正有了发言权。
在新中国初立之时,苏联并没有出来捣乱,还提供了大量的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使得中苏之间拥有了短暂的蜜月期。
然而,蜜月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苏联人对这个日益强大的邻居,表现出了担忧。于是乎,他们又开始搞事情了。
1958年,我国驻苏联大使馆收到苏联国防部长转呈的一封信。信中提到:
为了指挥苏联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的潜艇,苏方迫切希望在中国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发报无线电中心(即长波电台)。
名义为共建,却没有提及长波电台的控制权问题。长波电台用于军事领域,不仅可以侦察美国舰艇的行踪,也可以侦察中国海军的动向。中国同意建设长波电台,但提出控制权必须归属中方。苏联人发现阴谋被识破,此事便不了了之。
长波电台问题上没有得逞,苏方又提出了“联合舰队”的问题。
同年,赫鲁晓夫表示,中苏共同的敌人是美国,由于苏联受自然条件所限,希望与中国建立一支联合潜艇舰队。然而关于联合舰队,苏联始终没有说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既没有谈如何组建,也没谈指挥权问题,遭到了中方的严词拒绝。
鼓吹社会主义阵营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是苏联惯用的控制别国的伎俩。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阴谋在中国没有得逞,但在东欧,苏联却以类似手段,控制了许多的社会主义国家。
1962年,印度在美国的怂恿下,跨过中印边界,挑衅中国。在交涉无效后,中方果断出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入侵者赶出国土,稳定了中印边境局势。
然而,在中印边界冲突中,也有苏联人的影子。苏联“表面中立,实质上是支持印度”,在中印边界开始产生摩擦后,苏联向印度提供了战机94架,喷气引擎6台,还有大量用于山地作战的被服、帐篷。
这也让中国人意识到,苏联人不再是蜜月期的那个老大哥了。而且不久之后,老大哥便亲自动手了。
中苏以乌苏里江为界,而珍宝岛就在这条界河之上,且明显处于中方一侧。从1968年开始,苏联军队开始不断在边界寻衅滋事,并多次与中方巡逻队发生冲突。
1969年3月,双方再次发生冲突,苏军率先动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等重武器,而中方被迫应战,最终将苏联人赶出了国界线。
珍宝岛事件结束后,苏联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主张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而中国也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中俄边界一度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
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才逐渐走向缓和,中苏边界再度打开。
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中苏关系。然而,在边界问题上,俄罗斯没有停止给中国使绊子。
中越南海问题,俄罗斯公开支持越南的主张;
中印边界问题,俄罗斯公开支持印度的立场;
而且,俄罗斯对越、对印军售始终优于对华军售。
这个民族有很多缺点,酗酒、好战、懒散,但对于“排华”、“反华”,他们一直在认真地做。
最近,大量在俄罗斯华人从绥芬河、黑河、抚远三个口岸陆续回国,至于原因,请参考110年前俄国境内那场肺鼠疫。
正如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上一篇:尹国明:确诊病例超过百万之后,美国需要反思,需要追责,更需要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