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总理染新冠,韬光养晦难!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 泥潭
俄罗斯疫情恶化,普京4月28日宣布,俄罗斯全国放假延长至5月11日;此前的3月25日,普京通过电视讲话宣布3月28日至4月5日全国放假;4月2日,普京又通过电视讲话宣布全国放假延长至4月30日。这是俄罗斯第二次延长假期。
很显然,俄罗斯疫情在放假期间迅速恶化,单日确诊过万。
4月30号,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确诊感染,成为约翰逊之后第二个中招的大国政府首脑,目前在家隔离,职权由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代替。
俄罗斯陷入泥潭,这个大家都理解。
韬光养晦该如何解释?历史上的俄罗斯确实没有韬光养晦过,不论是弱还是强,都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俄罗斯目前的战略诉求确实是在指向韬光养晦。这里强调一下,这个说法是个人观点,只代表我个人。
02 米舒斯京同志
2020年1月,梅德韦杰夫辞职,举世震惊。普京火速提拔米舒斯京。“大家向我推荐了3名,甚至4名总理候选人,但其中并不包括米舒斯京。”普京在采访节目中证实,“除了我,没人提名米舒斯京”。话句话说,米舒斯京是彻彻底底普京的人。
普京为什么看上米舒斯京?政治上来说,米舒斯京根基浅,没有自己的政治根基,必须全面依赖普京。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解决经济问题。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的导火索是经济,从勃列日涅夫时代就经济僵化,到戈尔巴乔夫时代已经无力回天。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同志是军人出身,经济搞得一塌糊涂。
普京同志是情报系统出身,秀肌肉很在行,搞经济不怎么样。
梅德韦杰夫同志是普京核心班子成员,总理和总统都干过了,经济也没见起色。
米舒斯京同志一直在搞经济,管理过房地产、领导过经济开发区、搞过金融,最关键的是在税务局干得还不错。俄罗斯政坛一直比较腐败。所谓腐败,其实就是各级官僚变着法地搞钱。但是腐败分子搞钱的技术,和税务局肯定没法比。因为税务局是收钱的。别的部门或许会懒政,但税务局不会,试问天底下还有比收钱更刺激的游戏么?
各国税务局基本上都是集搞钱手段于大成。米舒斯京同志在掌控联邦税务局期间,通过引入实时数字化系统创建了“税收管理的未来”系统,大大提高了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俄罗斯现阶段被欧美制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懂钱的人。
如果仅仅在国内收钱,米舒斯京继续呆在联邦税务局局长的位置也能办到。普京火速把米舒斯京推到总理的位置,其实是想让他发展俄罗斯经济。
03 强人诺言
时间回到21世纪初,普京第1次就职演说中许下承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20年过去,俄罗斯的变化并不大,依然是政治和军事强大,经济没有起色。
普京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他想成为彼得大帝那样的人,在俄罗斯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但如果局面一直这么持续下去,基本没希望。所以2018年5月7日,第4次就职典礼程序刚结束,普京就签署总统令,宣布“6年后,使俄罗斯进入全球前5大经济体(排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之后)”。目前俄罗斯GDP总量排在全球第12位,想在未来几年迅速进入前5的难度很大。
俄政府计划从2021年开始实现3%的经济增长。但目前看,除了统计局发威之外,实现这个目标的概率也不大。所以普京很着急,把看起来比较懂经济的米舒斯京推到总理位置上。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米舒斯京存在感极强。不仅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很高,而且在俄罗斯国内事务上的出镜率仅次于普京,其地位和权力被认为高于当总理时的梅德韦杰夫。
但这些能证明从没有韬光养晦概念的俄罗斯要韬光养晦么?
04 征兆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如果像过去那些年到处秀肌肉,肯定没办法发展经济,只有执行韬光养晦的战略,才有可能安心发展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为发展经济一直韬光养晦几十年。银河号事件、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南海撞机事件……那一幕幕,作为一个正常中国人,现在想起来还心痛;但是为发展经济这个战略大局,中国都忍了。
俄罗斯会效仿中国,搞俄罗斯版本的韬光养晦么?肯定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不会,战斗民族嘛,只会硬不会软。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从沙俄、到苏联、到俄罗斯,东斯拉夫人一直是地球村一线玩家,热战冷战都是主角,绝对不可忽视。
实际上来说仅仅4月份,俄罗斯就出现韬光养晦战略的三大征兆。
征兆一,4月25日,特朗普和普京搞了一个联合声明,纪念二战期间美苏军队在德国易北河会师75周年。——算美俄矛盾缓和契机。
征兆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30日的报道称,俄罗斯负责人对叙利亚当权者巴沙尔·阿萨德表现出不耐烦。——俄罗斯试图稳住中东局面。
征兆三,4月19日,普京提倡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原苏联加盟国)经济一体化。其实就是效仿欧盟,把前苏联加盟国从经济上整合。——试图通过经济扩散影响力。
这三大征兆都是俄罗斯要韬光养晦的体现。
换成以往,俄罗斯想韬光养晦也不可能,因为一直被欧美盯着。
现在美国把愈来愈多的精力放在和中国的博弈上,国际环境正变得有利于俄罗斯战略转折。尤其是部分欧美势力叫嚣向中国追责,客观上减轻了俄罗斯的压力。
很明显俄罗斯也注意到国际环境的转变,才会在4月份出现上面3大转折征兆。就在一个月之前,俄罗斯还在勒紧裤腰带支援意大利、美国医疗物资,其实就是在示好,也可以理解为韬光养晦的一环。
05 选择
从思维文化上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完全西化,崇尚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反大政府主义等等。俄罗斯政坛高层亲英美派力量一直很强大。米舒斯京本质上也是一个亲英美派精英。因此他即便要韬光养晦,很大概率是亲西方。
疫情初期,俄罗斯政府对东方中国严防死守,然而对西方的欧美则大开国门,以至于大量病例从欧美输入俄罗斯。这个决策体现出普京-米舒斯京政府的决策失误,同时更体现出韬光养晦战略对西方的迎合。米舒斯京本人中招,也是这个策略的直接体现。
如果俄罗斯对西方采取同样的严防死守策略,现在情况一定好得多。
俄罗斯精英阶层可能会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认为中国可以对西方韬光养晦,俄罗斯也可以照葫芦画瓢。这绝对不靠谱。原因有两个:
其一,俄罗斯自己的前车之鉴不远。叶利钦那会儿主推过亲西方战略,结果换来北约步步紧逼。梅德韦杰夫当总统那会儿,就主推过亲西方战略,俄罗斯甚至放弃在北非利比亚的全部利益、对卡扎菲倒台视而不见,但并没有换得西方的谅解,还是步步紧逼。
其二,俄罗斯注定不可能像中国之前那样韬光养晦。原因很简单,中国韬光养晦,是亿万中国人流血流汗建设世界工厂做起的,很明显俄罗斯人吃不了这份苦。所以普京-米舒斯京想抄中国韬光养晦的作业,怕是不得要领。
所以说俄罗斯版的韬光养晦,注定很难。如果米舒斯京足够睿智,如果普京足够果敢,就应该把俄罗斯篮子里的鸡蛋多放几个在东方,都放在西方注定要鸡飞蛋打。
俄罗斯需要做的,是把自身的能源和资源与中国的经济战车深度结合。
说到这里,又要扯到远东大开发这个论题了。
在目前疫情局面下,石油跌成大白菜,各国也没什么心思搞开发。
实际从俄罗斯层面看,不搞远东大开发,俄罗斯韬光养晦的意义也不大。这个话题改天专门开贴论述,或者在以后的俄罗斯简史中铺开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