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贸易战让美国走向死亡
作者 :张中 2018-10-13 15:43:5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首先介绍一下著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是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为嘉奖他对财经新闻作出的杰出贡献,沃尔夫于2000年荣获大英帝国勋爵位勋章(CBE)。他是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客座研究员,并被授予剑桥大学圣体学院和牛津经济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时也是诺丁汉大学特约教授。
以下文章内容:
特朗普总统在推特上写到“某国(美国)与几乎所有贸易的国家都有几十亿美元的贸易赤字,那就打贸易战吧,取胜很容易。”
最近和墨西哥、加拿大也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USMCA,认为自己很正确,也许很有自信,但是中国绝不会是墨西哥。
特朗普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进口如此之大,所以在两个贸易国家之间打贸易战是非常容易胜利的。只要出口大于进口,或者给对手国的打击大于自国所承受的打击,那就是胜利。这个重商主义思想,主导了特朗普发动单边贸易战。
从亚当斯密之后稍微理性的经济学家,都不会认同从所有贸易国那里取得顺差就是胜利的主张,而特朗普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即使是贤明的重商主义,也会重视贸易收支整体的平衡,而且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时代,要想取得贸易平衡,也不是只靠贸易政策就能做到的。这样幼稚的想法,竟然支配着美国,不可理喻。
先不说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是非与否,就说这个超级大国对一个抱有多额的贸易顺差国家发动贸易战,能够轻易取得胜利吗?回答既是Yes也是No。2017年墨西哥对美出口占GDP的28%、加拿大同比是19%,而美国只不过分别是1.3%和1.5%,对美依存度较大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也许美国能轻易取得贸易战的胜利,交涉也能如美国所愿(实际好像也并不是这样)。如果对象国变为中国,情况则大不一样。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GDP为4.1%,大于同比美国的0.7%,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占比GDP则从06年的10.2%降为3.1%。如果认为中国的GDP在贸易战中将损失4.1%,这种判断并不对。贸易战不仅也减少美国对中出口,而且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原材料和零部件,损失利益并不多,而且商品很容易转买到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
即使与美国全面展开贸易战,中国GDP的减少最多不到2%,也就是4个月的经济增长的部分,这个程度的减少很容易被补上。反过来,美国的贸易收支并不会改变多少,几乎不变,因为美国的贸易收支,是自国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
虽然中国希望和美国达成协议,但是绝不会付出高代价。中国国民谁都有近代殖民地时期的“百年耻辱”的认识,在国内握有强大权利的领导人如果顺从了霸气的特朗普,会立刻失去国内的支持。
特朗普犯了两个明显的错误,首先是太强硬,强买强卖是做不到的。美中贸易问题不是从中国进口的太多,实际上与从欧盟进口相比没有大差,而是美国出口的太少。这只能证明美国产品没有竞争力,还有限制技术产品出口。特朗普的第二个错误,过于相信美国的力量。其实在贸易之外,也许可以和中国达成某些协议,比如知识产权、对在中美企的限制问题,通过承认市场经济国家而换取放弃发展中国家等等。但是要取得这些成果,需要欧盟、日本等盟友的合作。特朗普却采用居高临下的强势态度,也不知道他是否真想要达成这些成果,结果和他所期望的正相反。
特朗普想要签署历史上最伟大的贸易协定,实质上让美国得到恩惠非常少的可能性却很大。但贸易摩擦激化后,双方设置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谁能取胜呢?没有一个国家是胜利的。基于共同规则的贸易体系被破坏,通商被阻断,中美关系恶化,将世界带向危险的地带。
但最受打击的还是中、美两个国家,很难预测将发生什么。有一个可能,依据欧洲中央银行的分析,中美对立将扰乱世界,特朗普政权也许已经意识到想要改变贸易对手的同时隐藏着对自身不利的危险性。
比如美国为了减少贸易赤子,进口关税一律上调10%,对象国也会上调10%来对抗。对小国这样的损失较大,对中国这样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并不感觉太痛。美国单边挑起贸易战,而世界除美国之外的贸易规模是美国的3倍。
也许美国可以和中国在知识产权、市场开放等方面达成协定,但是想要平衡两国间贸易差、阻碍中国经济发展,这是办不到的。美国只要坚持单边主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昨天美国股市暴跌800多点,记录在史上第三大跌幅。这里面的潜在因素是,产业界对特朗普掀起贸易战不看好,未来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还有就是,美国股市并不只是美企市场,世界上顶级企业几乎也都在美股市场上,更承载着世界范围的投资者的选择。贸易战将把世界带向何方?美股今天的暴跌,已经显示出投资者的选择。
通过美国股市的反应,我们还能明白到:美国股市并不是代表美国经济实力,而是反映的世界经济形势。美国股民在吸取着世界经济优质成分的利益,这是题外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