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在时代潮流面前,太渺小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5-04 11:15:0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原创: 一棵青木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一个人,一个普通人,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成功是少数人才能办到的事,大多数人注定和成功无缘。 很多人会告诉你,成功属于努力的人。 但实际上,成功首先是属于顺应时代潮流的人,其次才会去考虑你努力还是不努力。 我知道很多人不服,觉得人定胜天。 但你要知道,人定胜天确实在理论上可以办到,但这件事的难度,比成功还要难几十倍。 你连成为一个世俗眼里的成功人士都做不到,还妄想人定胜天? 我昨天给大家讲了知青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知识青年毕业后,是要上山下乡做农活的。 现在的你,毕业后就可以去大城市碰碰运气。 但如果你生在那个年代,请问你得有什么程度的才华和努力,才能做一个成功的知青? 全国3000万知青,营养不良率100%,伤病率100%。 想当一个能吃饱的知青,难度比你在今天当亿万富翁还要高。 这就是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潮流里,你个人的才华和努力,真的太渺小了。 但才华和努力有没有用呢?
有的时候,还真是有用的。 1977年8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抓科教工作,他组织了30多名专家参加科教工作座谈会。 在会议上,武大教授查全性,言辞异常激烈,狂批当时的招生制度,并谏言恢复高考。 邓小平当场拍板,让身边的教育部长刘西尧追回已经发出去的招生文件,并立即重新组织全国统一考试。 事发突然,加上全国报名,审核,准备工作所耗费的时间,给全国考生复习准备的时间几乎就等于没有,很多人都是临时抱佛脚试一试。 当时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持续10年了,没有人能看到结束的希望,读书无用论横行全国,很多人挂着知识青年的名头,但早已把书本的知识给忘得一干二净。 但还有那么一小批人,即便天天辛苦的下地工作,即便连吃饱都困难,即便饱受身边人的嘲笑,依然偶尔翻一翻自己的书本。 这样的人,成功的在1977年冬季的高考中,考上了大学,并在1982年毕业。 而经过十年动乱后,国家的人才供应出现了极大的断层,干部老龄化现象极其严重。 1982年,陈云同志提出要大量选拔中青年干部,高考之后的首批大学生,走上了升职的快车道,大多数人后来都成了各级领导,还有一部分成为了企业家。 1984年,这批赶上了改变命运大机遇的学生们,在国庆阅兵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标语。 就这样,77级成为了一个神话,一个鲤鱼跃龙门,底层穷人逆天改命的的典型案例。 很多人说77级的人命真好,恰好赶上了高考改革。 这不是命好,要是真的命好,当初他们也不会去上山下乡。 他们只是足够坚持,足够努力,然后时代在给了他们一身坏运气之后,又给了一次好运气。 这来之不易的好运气,3000万知青里,99%都没抓住,允许他们回城,再给一份普通工作,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但有那么三十万人,抓住了机遇,从此飞黄腾达。 如果你是那3000万知青之一,当机遇来的时候,你抓得住么? 同样是努力,有些人的努力就没有用。
一个工人,60年代出生,80年代入厂。 勤劳,肯干,爱钻研,仅仅十年就获劳动奖章,市级劳模,成了车间主任和技术带头人。 90年代是他最意气风发的年代,三十而立,年轻有为,人人羡慕。 90年代末,厂子倒了,下岗潮开始了。 濒临40岁的他,没有学历,不会外语,一辈子都在钻研自家厂里的那些技术。 离开厂里的设备,他什么都不会。 他的厂子已经倒了,自动化流水线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出现在了中国大地上,他钻研了一辈子的那些技术,再也没人需要了。 他去应聘,但没有企业肯要他。 他去卖早点,结果一夜之间全城出现了几万个下岗油条、下岗馒头、下岗煎饼。 他想去读书,靠上大学逆转命运,但年龄和经济都不允许他这么做,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 他曾经是市劳模,是车间主任,是受人尊敬的工人阶级。 他很努力,很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一辈子都未曾放弃,但他真的没什么好办法。 生活的压力,最终迫使他放下身段,去当保安,去修自行车,去掏大粪,只为了换一份能糊口的工资。 年龄越大,他的竞争力就越低。 2020年,已经年逾六十岁的他,在当年的厂房宿舍里,捧着30年前自己拿到的一堆奖状,一张一张的看着,不知不觉间已泪流满面。 他什么都没做错,也一直很努力,但为何要这样过完一生。 90年代末,全国掀起承包潮,煤矿也是国企改制的一部分,当时煤炭滞销,国营煤矿亏损严重。
煤价太低,有些煤老板承包了国营煤矿的坑口,哪怕辛苦提升效率,一吨煤也只挣几块钱 行情不好的时候,堆成小山一样的煤,倒贴钱都没人愿意拉。 别人承包企业都在赚钱,我承包个煤矿为啥就要亏钱。 不少人放弃了,把煤矿转包,但还有很多人,咬着一股牙坚持下去了。 2002年,国家发文取消电煤指导价,恰逢国际煤炭价格低谷周期结束,煤价开始了复苏,十年暴涨近8倍。 煤老板,成了土豪的代名词。 当初承包煤矿的那批人,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整个中国其实都没人能想到,否则当初就不会允许他们承包煤矿。 在利润的刺激下,煤老板们无视安全规则,矿难频发,且大肆炫富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2008年,山西襄汾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277人在灾难中死亡,惨案震惊全国。 随后,大量的煤矿被国资收购,山西的办矿主体从2200多家缩减到了130家。 95%以上的煤老板,当初花几万到几十万承包的煤矿,被国资用几亿到几十亿的价格给收购了,中间还赚了几年巨款。 但他们吃饭的家伙没了,被彻底扫地出门,只有极少数有关系有门路,体量大的煤老板留下来了。 换言之,只有干的最优秀,奋斗最努力,成就排前5%的煤老板,在这波大洗牌后,还保留了自己的煤矿。 而那些不够优秀不够努力的煤老板,没学历没能力没技术,除了挖矿卖矿什么都不会,拿着几亿几十亿的现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迫于无奈,2009年,他们集体赴北京买房,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买,打算下半辈子混吃等死,当个包租公算了。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楼市暴涨了,北京房价上天了。 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那些最努力,最优秀,最有关系的煤老板,花费巨大代价改造了煤矿,升级了安全措施,在一众同行羡慕的眼神中,侥幸留在了这个行业里。 2012年开始,煤炭上涨周期结束,煤价开始暴跌,一直跌到今天都没结束。 当年那批最优秀的煤老板,在煤价暴跌中负债累累,很多人甚至都没熬到供给侧改革的那一天就破产了,连被收购的机会都没有。 当初那个7000万嫁女,还把春晚明星请到婚宴现场唱歌的著名煤老板,就在这一波煤价下跌潮中资金链断裂,欠下巨额债务,后来被经侦带走,再也没了消息。 当初那么努力的保住了煤矿,后来净资产甚至不如被淘汰者的零头。 以前,某地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勤奋简朴,攒点钱就购田置业,小儿子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把分到的祖田给挥霍的一干二净,最终沦为贫农。 然后,全国解放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你说谁做错了? 命运就是这样,造化弄人。 个人在时代面前的渺小,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比较流行的话。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十年前,同一个学校的4个好朋友,在能力一样的前提下,分别去了互联网、房地产、银行和纸媒行业。 你觉得十年后,他们的差距会有多大? 当年刚改革开放时候,有些没学历,也谈不上有啥能力的人,恰好到了南方,恰好接触到了倒腾货物的渠道。 在广东买一批货运到西北那些物资匮乏的地方,立刻就会被哄抢一空。 这不叫做买卖,叫取钱。 他们不懂什么经济学,也无法理解专家预测的所谓经济波动,更不知道什么叫经济危机,他们就凭自己的直觉,靠同乡会里的聚餐聊天获取行业信息,然后跟着利润的方向走,闷头干。 坚持了十几年后,他们发了大财,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到了今天,社会上的暴富机会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传统行业。 电梯里的人,最讨厌的,不是第一个上电梯的人,而是最后一个上电梯的人,他们会认为是最后一个人挤占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美国是这么看中国的,传统行业也是这么看新人的。 本来就已经是红海了,还这么敌视新人,你说怎么出头。 个人的努力,在时代潮流中微不足道。 想想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想想九十年代的的国企下岗潮。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努力,不是你不优秀,而是遇上了不合适的时代。 当然,努力过的人,未必成功。 但不努力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成功,本就是很稀缺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平平淡淡的过完了这一生,请不要自怨自艾,这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而如果你有幸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请千万要抓住这个机会,要不懈的努力。 时代每隔十几年,才会赐给你一次好运,错过了,就要再等十几年。 怎样才算时代的幸运儿, 正好我今天看到了一个最新的调查数据表,能上网的中国人,已经算比较优秀的了。 但月薪超3000的网民,只占49.1%。 月薪超过5000的网民,只占27.6%。 月薪超过8000的网民,只占13.3%。 这份数据表戳破了人人年薪百万的某乎神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清晰的中国。
月薪3000以上,你就已经算是排名位居前50%的中国人了,而不是后50%,如果让中国重归混沌,所有的网民财富全部平均分配,你的利益一定会受损。 别以为你很穷,和马云平均平均你就会发财,其实下面还有几亿你穷的难以想象的人,等着和你平均呢。 这让很多大城市的精英们难以理解,但这就是中国。 如果你的月薪达到了5000甚至8000以上,那你毫无疑问就是时代的幸运儿,而且是很大的幸运儿。 当然,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数据,别急,我还有证据。 前一段时间,警方抓获了一个杠精,在网络上辱骂钟南山院士,发布仇国言论。 那些在网络上怼天怼地怼空气,处处都不满的人,他们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 所以很多时候,在网络上碰到了杠精和喷子,别把他们当一回事,他们很多人的素质和身家,远远低过你的想象。 如果不是网络,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根本不会和你有任何接触,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是你完全无法想象的。
这样的人,才会对社会现状不满,才会要求均分财富,打碎现状,因为他们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失败者,他们迫切的想要换一个新时代。 而在新的时代里,个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说努力的人成功的概率会高那么一点,剩下的一切都要看命。 时代潮流一换,前50%的人,很可能就会掉到后50%,你的努力完全不能逆转这种命运,就好像90年代的那个车间主任一样。 但当杠精和仇国,并不是正道。 如果你是今天这个时代后50%的人,那你应该去多闯,多试,不要留恋你目前的行业,你应该去那些新兴起的行业碰碰运气。 新行业失败率很高,但你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光脚的人,输的起,万一恰好适合我呢? 如果还是不行,也可以考虑下个蛋,然后依靠教育,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教育这东西,本来就是国家最大的贫富调节器。 当然,如果你是今天这个时代前50%的人,我劝你珍惜这个时代,趁时代风口还没变,努力、坚持、奋斗,给自己多积攒一点积蓄,以防时代的风口发生变化。 100多年了,纵观整个近代史,每隔20年左右,中国的时代风口就会发生一次变化,而无数人的命运都会发生剧变。 如今,疫情来了,这个病毒厉害到世界秩序甚至都因此而改变。 病毒很明显的会带来危机,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机遇,有些机遇是几年,甚至十年之后才会出现。 98年的下岗潮带来的是危机,但2001年的中国入世,带来的却是机遇。 知青上山下乡,人称时代的劫难,让一代国人放弃了学习,但十年后的高考政策,却给了那些爱读书的人一个天大的机遇。 越大的危机,延续延长的危机,带来的机遇,就越大,因为大多数国人等不了那么久。 但如果你放弃了努力和坚持,那你只有危,没有机,你就是那99%的普通知青。 我们要保持对时代的敬畏之心,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同时紧盯时代潮流,不断的优化自己。 下一次的机遇什么时候来我不知道,不过一旦出现,我会立刻提醒大家。 但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你自己了,机遇从来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上一篇:《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20年03月12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