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表现,总让人想起声名狼藉的麦卡锡
来源 钱克锦外媒笔记
特朗普最近关于病毒源头的言论,让美国媒体又想起七十年前的麦卡锡了。
约瑟夫·麦卡锡,1908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1947年至1957年是代表该州的联邦参议员。
暴躁而好斗的麦卡锡,在参议院的头几年默默无闻。但在1950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他突然宣称“共产党”已渗透到美国国务院,并声称自己手中有份名单。
在随后的演讲中,他又重复这个说法,但具体到渗透的“共产党”的人数,却不断变化。
其时冷战气氛紧张,对“共产主义”的恐惧正让美国社会焦虑。麦卡锡的惊人之语立即引起极端反应,他也成为风云人物。
接下来的几年里,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麦卡锡及其党羽肆意指控他人不忠、颠覆、叛国,对政府和私人公司人士进行调查和审问,一些人因此毁了事业前程,有的甚至坐牢。
麦卡锡曾呼风唤雨 (图/economist.com)
麦卡锡不仅对政府和私人公司下手,后来还指责军方。
1954年,麦卡锡的终于被戳穿。当年6月,军方首席法律代表韦尔奇和他对质时,说出了经典的质问:“参议员先生,你还有没有良知?难道你到最后连一点起码的良知也没有?”
这一年年底,参议院投票以67对22的结果,通过了对麦卡锡的谴责。这个一度呼风唤雨的政客变得声名狼藉。不得志几年后,于1957年死亡,据说与酗酒有关。
但“麦卡锡主义”的疯狂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后来,“麦卡锡主义”一般指政客们为达到目的,用莫须有罪名,蛊惑人心、不择手段打击对手的做法。因为一切都在爱国的名义下进行的,也有人称之为“美国爱国主义的阴暗面”。
CNN5月5日刊登一篇文章,批评特朗普有关病毒源头的说法时,再次提到麦卡锡。
文章认为,特朗普最近不断表示,自己“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但美国的情报界,美国盟国的情报界,以及美国的医学专家,都表示这个病毒不是人造的。
但特朗普仍固执己见,当记者问有什么证据时,他的回答是“我有证据,但我不能说”。
CNN的文章称,美国右翼政客和特朗普这种做法,让人想起麦卡锡时代,或者说特朗普就是今天美国的麦卡锡。
麦卡锡撒谎没有底线,用谎言、含沙射影的说法,增加美国人的恐惧;树立一个敌人,迫使美国人服从他的议程。
特朗普眼下的做法,和麦卡锡相类似。
特朗普说谎没底线 (图/nydialynews.com)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将特朗普和麦卡锡联系起来。
在过去几年中,特朗普经常让美国人禁不住想起麦卡锡。
2016年1月,特朗普还在参加竞选时,《华盛顿邮报》就有一篇文章称,特朗普夸大事实、抹黑对手和自我吹嘘等特点,很像当年的麦卡锡,并预测“特朗普主义可能会取代麦卡锡主义。”
2017年1月,特朗普入主白宫,立即宣布“禁穆令”,利用美国人对恐怖主义的担忧,排斥穆斯林。当时美国的媒体也称,特朗普这种利用公众担心的情绪、煽动民众仇恨的做法,和麦卡锡如出一辙。
随着特朗普在夸大外部威胁、没有底线地撒谎、不择手段地攻击对手、以莫须有罪名指控他人等方面越来越明显,一些美国人也不断将他和麦卡锡联系起来。
当然,特朗普如果真是今天的麦卡锡,那么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会超过当年的麦卡锡。
另外,有个有意思的插曲:特朗普和麦卡锡之间还真有一点联系。
麦卡锡律师、也是他的帮凶之一的罗伊·科恩,在1970年代也成为特朗普的律师,时间长达13年。
当年特朗普和罗伊·科恩在一起 (图/nytimes.com)
科恩在1986年,因为强迫客户修改遗嘱,企图攫取客户财产,而被纽约律师协会开除,当年他死于艾滋病。
《纽约时报》曾报道,特朗普在竞选中所展示的“把咄咄逼人当成自身品牌,沾沾自喜地抹黑对手”等特点,都有罗伊·科恩的影子——想必也有麦卡锡的影子。 (钱克锦)
欢迎关注“钱克锦外媒笔记”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