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民党要求美国撤出在德国的核弹!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
先看新闻:
据politico新闻网报道,
就在德国准备庆祝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周年纪念的前几天,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主要成员要求德国摆脱另外一个祸害:美国核武器。
德国社民党议会领袖罗尔夫·穆策尼希在周日接受Tagesspiegel报纸采访时说:德国领土上的核武器并不能提高我们的安全,而是恰恰相反。
虽然不是每个社民党的高层都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但穆策尼希很快赢得了社民党领导人萨斯基亚·埃斯肯的支持。
社民党领导层要求在德国重新引发其一场老争论:是否继续呆在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的建立的核保护伞,很多左翼人士认为这些武器是对俄罗斯不必要的挑衅,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计划在德国部署类似武器,以应对苏联在东欧部署的中程核武器的威胁,引发了一波激烈的街头抗议。
长期以来,社民党许多人都倾向于与俄罗斯建立更亲密的联系,他们认为俄罗斯在文化上面比美国更接近德国,在他们看来,社民党已故总理波兰特在1970年对苏联采取的缓和政策,奠定了结束冷战的基础,他们认为,美国在德国的核武器是德国改善与莫斯科关系的重要障碍。
但是只要默克尔的基民盟依然与社民党一起执政,社民党要求美国撤军的愿望就不会实现,德国的中右翼人士认为,美国的核盾牌是德国数十年和平与繁荣的关键,但是作为默克尔的盟友,默克尔不能忽视社民党的立场,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在未来几年中,中左翼联盟(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组成的联盟)在德国掌权,几乎肯定会要求撤出美国核武器。
穆策尼希提出这个要求的时机并非偶然,德国已经逐步淘汰老化的旋风战斗机,这种飞机是德国履行与美国的核共享义务的飞机,德国已经同意在发生核战争的时候帮美国运输核弹头。
几十年来,该条约一直是北约核威慑的战略支柱,尽管美国与其他北约成员国也有类似的协议,但是这个协议在德国尤其有争议,尽管美国已经大幅度消减在德国的核弹头库存。
引发穆策尼希突然提出要求的原因,是两周前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宣布,她支持购买美国制造的F18飞机来取代旋风战斗机,以确保德国能够继续履行其盟国义务。
德国将购买数十家这种飞机,这会花费数十亿美元,社民党中的许多人反对将国防预算增加到其GDP的2%,奥巴马时代,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提高到GDP的2%,目的是减轻美国财政负担。
尽管德国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距离目标还有很远,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把德国视为一个搭便车的国家。
然而绝大多数德国人并不信任特朗普,穆策尼希指出,美国总统不可靠,这是德国要求美国撤军的核心原因,他说核共享协议最初的理由是,它至少会给德国在核武器方面带来一些影响力,而这种希望并不现实。
“不会真的有人天真的认为,如果特朗普计划进行核攻击,他会因为我们运输了一些核弹头就被德国阻止?”
尽管美国短期内不太可能撤出,但是这并非不现实,美国可以轻易的为这些武器找到另外一个地点,无论是波兰还是在另外一个北约盟国的领土上,也就是说,这种重新部署可能会对欧洲安全造成严重的结果,俄罗斯将把在东欧部署这些武器视为挑衅,并且寻求报复的方式,这一结果可能会破坏整个地区的稳定。
如果德国被视为不可靠的盟友,此举可能适得其反,特朗普政府内部的许多人已经这么认为,鉴于他过去对德国的批评,特朗普可能会把社民党的最新要求视为德国不可信的进一步证据,考虑到美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的预算问题,特朗普可能不太费劲就可以减少美军在德国的部署。
这样的举动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引发欧洲其他地区对北约解体的担忧。
新闻很清楚了,我们总结一下要点:
第一,社民党要求美国撤出核武器。
第二,中左翼联盟一旦上台执政就必然要求美国撤出核武器。
第三,基民盟不同意(默克尔是基民盟的)
第四,此举实际上是牵扯到德国需要向美国购买飞机的问题。
第五,在德国军费开支的2%问题上,一直斗争激烈。
第六,一旦德国正式要求美国撤出核武器,美国会在其他欧洲国家,例如波兰重新部署,必将引发俄罗斯的回击,反而引发区域问题。
德俄关系
很显然,核武器问题直接牵扯到的核心问题就是德俄关系,远的不谈就谈现在,德国外交与安全文件中有不少具有两面性的对俄政策表述,2018 年 3 月,德国联合执政协议中阐述德俄关系及 对俄政策篇幅很长,强调“德坚定希望保持与俄良好关系,并与之在维护和平、应对国际挑战方面进行密切合作”。
同时德国又称“俄政治,包括人权状况,都经历了极大的倒退”,因此“德对俄政策应致力于使双方重构以互信和利益平衡为基础的双边关系”。在乌克兰问题上,联合执政协议延续了德政府对俄行为的严重定性,认为俄吞并克里米亚损害了国际法、对东乌克兰的干涉破坏了欧洲和平秩序,同时又坚定拒绝以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努力促进通过对话改善与俄关系。
从德国当年的执政协议里面的既要……又要……足以看出德国复杂的心态以及两面性,在2016年的德国安全白皮书,一边说德国是“战略性挑战者”,一边又要表明和德国谈话意愿,“加强和俄罗斯共同利益,使俄重新成为德国的伙伴,德国坚决支持北约和俄罗斯重建战略伙伴关系”。
德国在历史上传统就和俄罗斯有割舍不断的关系,所谓的德俄关系的双面性一向如此,在东西德统一后与苏联签订了《睦邻伙伴合作条约》,条约里面非常清楚的表明了“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统一的欧洲,为了建立一个持久的、公正的欧洲和平秩序”,德国外交部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在当时就说:“我们始终意识到苏联是欧洲的一部分,没有苏联不可能出现统一的欧洲”。
俄罗斯是德国最大的安全威胁,德国一边愿意美国部署反导系统,一方面又不敢过于激进,避免刺激到俄罗斯,一方面德国支持北约东扩,一方面又不愿意触碰俄罗斯红线,一方面因为乌克兰问题支持对俄罗斯制裁,一方面又不愿意制裁扩大化,反对美国把北溪二号线政治化。
默克尔的基民盟在对俄关系上受到双重压力,自默克尔上台后一直对外推行价值观外交,很显然,俄罗斯的行为和默克尔的价值观差距挺大,在乌克兰问题爆发以后基民盟专门发布了对俄外交十点建议,明确指出何时对俄解封,取决于俄罗斯自己的行为,在德国政坛向来都有亲俄和反俄两个流派,其中以基民盟,自民党,绿党为代表的政党支持制裁俄罗斯,而以左翼党,选择党为代表的政党则认为应当改善与俄罗斯关系。
奇葩的是,左翼党属于极左,而选择党属于极右,极左和极右都支持俄罗斯。(左翼党就是当年的德共)
社民党则比较复杂,社民党内部,以马斯(德国外交部长)为代表的坚决希望推进对俄制裁,但是党内相当多的重量级人物坚决反对马斯跟着美国走的外交政策,在一番争执之后,2018年社民党出台了党团文件,强调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对话,反对与俄罗斯对抗,基本上越来越倾向于亲俄。
从现实性来看,德国没有办法放弃俄罗斯,双方在欧洲安全,叙利亚问题,乌克兰局势在伊朗核问题,北溪二号线,等等方面利益攸关,另外一方面,特朗普上任后鼓吹美国优先,这基本上是对默克尔2005年的“价值观外交”的理念的打脸,2018年特朗普甩开欧盟,在芬兰与普京见面,当时的德国《世界报》就说,如果美俄绕开欧洲私下交易,将会是欧洲噩梦。
当时的普京和特朗普私下见面让整个欧洲,尤其是德法两国变得警惕。
德国内部党派问题影响
关于核弹问题可能会加快德国和俄罗斯的和解。
在德国政坛算得上“反俄”主流政党(注意这个反俄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反俄,和英国式反俄与波兰式反俄截然不同),一个是基民盟,一个是绿党。
基民盟属于中右,绿党属于左派,基民盟和俄罗斯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德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今天美国总统是奥巴马,那基民盟势必更加反俄,与俄罗斯关系更坏,但是如果是特朗普,基民盟向来和特朗普关系不佳,很有可能迫于特朗普的问题,与俄罗斯交好。
绿党的主要诉求于它的环保理念,绿党这两年在德国国内获得的票数越来越多,未来以绿党为代表的中左翼联盟是极有可能执政的,对于绿党来说,美国继续在德国保留核弹是肯定不被允许的,提倡绿色政治,主张和平,反核,这是写在绿党党纲里面的内容,2019年,受气候变迁等因素影响,该党席位大幅增加而成为在德国境内仅次于基民盟。
绿党虽然同意对俄制裁,但是绿党反核可能导致绿党在核弹问题上与美国交恶,同时绿党反扩军可能会让特朗普非常不爽。
社民党一贯是各式各样联盟执政的执政党,社民党和所有的政党(除了选择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社民党曾经与基民盟和绿党都组建过联合国政府,而在2005年,社民党内部的左翼曾经因为社民党的右倾问题,脱离社民党加入德国左翼党。社民党以目前的主流是偏向于对俄和解。
德国的政坛与美国有一个重大的不同:美国是赢者通吃,民主党上台那么民主党通吃,共和党上台则共和党通吃,德国政坛的执政党派往往是以联合执政的方式。而一些比较“另类”的政党,例如选择党则往往被排斥。
美国11月的大选会对德美关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果民主党的拜登能够上台,则可能续接传统的北约关系和德美之间的大西洋关系,如果又是特朗普上台----那美国的外交关系可能不得不走一些弯路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