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冷战风云下,欧洲成为中美必争之地!
来源公众号:微观系列
已获授权转载
新冠病毒并没有开启一个新时代,而是加速了一个旧时代的到来,
分歧,冲突,脱钩,是这个旧时代的代名词,而这个旧时代开启于2016年,英国脱欧这只巨大黑天鹅起飞之际,
但我们今天不讲历史,我们只讲当下,病毒正在加速时代性的分裂,即便你只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也能用鼻子嗅到从窗缝里飘进来的硝烟味,
风向变了!
新闻里多了很多冲突交锋,报纸上多了很多激烈言辞,美国正利用病毒加速组建一支反华联盟,来者不善
中美对峙的关键在于朋友够不够多,美国有多少朋友,中国有多少朋友?
欧洲是美国的朋友吗?
俄罗斯是中国的朋友吗?
朋友会不会倒打一耙?又或者他们只希望坐山观虎斗,两强相争,然后谋利?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相较于日本,拉美,非洲,俄罗斯等国或者地区,中国更应该争取欧洲
欧洲或许才是决定中美新冷战胜败的关键,一如当年美苏冷战,与苏联意识形态相近的中国,最后选择与美国走近一样,能不能让欧洲走近中国,是中美之役的关键
别以为欧洲是铁板一块,是一定拥立“美王”的,尤其是在“特朗普时代”
我们来看点实际的

科尔伯基金会(Körber Foundation)发布了一份最新调查,可以让我们窥见欧洲对于中美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科尔伯基金会成立于1959年的德国,是德国老牌的非营利组织,专门研究和制定关于国家政治与地缘政治的策略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欧洲的外交政策
通过该基金会的最新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欧洲的态度,而这,对中美至关重要

报告名为《新冠时代,德国的世界观》,我们先来看看这份《德国人的世界观》到底说了什么

问题一:美国是个发达国家,但他对全球解决这场危机的贡献却比发展中国家少得多,你同意吗?
非常同意,23%
基本同意,45%
基本不同意,18%
非常不同意,12%
高达68%的德国人同意,30%的人不同意
也就是说大多数德国人(超过三分之二)认为,美国在处理这场疫情时,表现出的大国担当责任,都不如发展中国家
当然,这里的发展中国家指的就是中国
德国人认为,美国在处理这场危机时的担当,远不如中国

问题二,这场危机与全球化的关联
认为破坏全球化,65%
认为对全球化有好处的,24%
剩下11%的回答是不知道,说不清楚

在全球化进程中,德国是否越来越丧失制定自己政策的自由了?
绝对是,17%(2020年)13%(2019年)
应该是,29%(2020年)34%(2019年)
全球化对于德国至关重要,对德国来说最不利的结果就是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
有接近一半的德国人认为,德国正在丧失制定自己政策的自由,也就是德国的政策制定正在受到中美两国的影响,这显然不是德国想要的
(觉得图片小,可以点击图片伸缩放大)

问题三:总的来说,这几年的全球化进展,对国家来说是好是坏?
认为这几年全球化对德国好的,59%
对德国坏的,30%
认为这几年全球化对美国好的,47%
对美国不好的,44%
这个德美两国的对比数字,分歧就很大了,让我们来看看个人的,分歧更大

你认为这几年的全球化,对你个人来说,是好是坏?
在德国受调查者中,认为全球化对我个人有利的,52%(较去年增加6%)
不利的19%(较去年减少2%)
德国人正越来越认同全球化
而在美国受调查者中,认为全球化对个人有利的49%
不利的30%
总结,这组最新调查数据很说明问题,他明确代表了几个趋势
1,在德国和美国,认同全球化的人民还是占大多数,全球化依旧是更多人所认同的,所希望的东西
2,德国比美国更赞同全球化,更拥抱全球化,并且这个比重正在提高
但在美国,认同全球化的,和反对全球化的人差距并不是非常大
德国认同全球化与不认同的差距是33%
美国认同全球化与不认同的差距是19%
但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看的话,德国人和美国人中,支持全球化的比重,差不多(52%对49%)

只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就是美国的选举制度,如果美国采取的是全国一人一票选总统,那美国也许就不会那么快走上反全球化的道路
可美国不是一人一票选总统,而是全国50个州,分配不同的选举人票,看哪个候选人拿到更多选举人票,谁就当选总统
这就决定了在美国,人多不一定就能赢,2016年希拉里拿下很多人口大州,在总得票数上超过特朗普近300万票
也就是说投票选希拉里的美国人,比选特朗普的多了近300万人
但特朗普靠着赢下人口不那么多的大量中西部州,拿到更多的选举人票,最终获胜

从图上看更一目了然,希拉里(蓝色)赢得是人口较多的东西两岸,而特朗普(红色)赢得是美国中西部
美国国父们当初制定“选举人制度”,是为了防止一人一票选总统,会造成人数多的州,欺压人数少的州,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出现
可他们不会想到,如今正是这种独特的选举制度,将美国带上了“逆全球化道路”,逆历史车轮而行
但和美国不同的是,欧洲核心德国,是更拥护全球化的,并且这一趋势比去年更多了
看接下去一个问题

问题四:哪个国家是德国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
第一位,法国41%(较去年下降7%)
第二位,美国10%(较去年下降9%)
第三位,中国6% (较去年下降1%)
第四位,俄罗斯4%(较去年持平)
对德国来说,同处欧盟的法国肯定是他最重要的外交伙伴,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德国人对美国的看法,正在快速改变,认为美国是最重要外交伙伴的,一年内大幅下降了9%
而认为中国是最重要外交伙伴的,一年内下降1%
这是德国人对美国的态度转变

那么对美国人来说,美国认为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是谁呢?
老实讲这个答案让我有点惊讶,中国序列会排到那么高?中美不还在新冷战吗?
对美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依次是
英国,26%(较去年上涨4%)
中国,18%(较去年上涨2%)
加拿大,10%(较去年上涨1%)
德国,6%(较去年上涨2%)
这个调查中,美国老跟班澳大利亚呢?比美国叫的还凶的澳大利亚呢?还有那美国在东亚最可靠的盟友日本呢?另外,法国在哪?法国也没一席之地?
美国认为中国是第二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这个第二有点出乎意料
我原本估计在美国人眼里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伙伴排序是
1,英国,2,加拿大,3,澳大利亚
没想到中国会排第二,这也许和美国内部严重分裂有关
我们继续看下去

问题5,在你看来哪个国家帮助解决欧洲的新冠危机,贡献最大?
中国,11%
欧盟,76%
毫无疑问,欧盟当然对解决欧洲的新冠疫情贡献最大,中国帮助欧洲,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援助
但有1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解决欧洲疫情帮助更大,这已经是个不错的结果了
下一个问题就非常重要了(觉得图片小,可以点击图片伸缩放大)

问题六,新冠疫情如何改变你对中美欧的看法?
美国:
对美国看法改善的,5%
对美国看法恶化的,73%!
对美国看法不变的,17%
中国:
对中国看法改善的,25%
对中国看法恶化的,36%
对中国看法不变的,32%
欧盟:
对欧盟看法改善的,33%
对欧盟看法恶化的,38%
对欧盟看法不变的,24%
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一目了然,新冠疫情让德国人对美国的负面看法,暴增到73%
讲白了就是绝大多数德国人都很反感和反对,美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的所言所行,不管是特朗普坚称中国病毒也好,还是要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也罢,又或者隔三岔五的提出往血管里注射清洁剂和吃奎宁抗病毒
美国执政团队这些匪夷所思的言行,都让德国人感到厌恶,仅有5%的德国人对美国政府持积极看法,高达73%呈负面看法
德国人是厌恶现在的美国,这一切拜特朗普所赐

美国国内抗疫的失败,以及美国领导全球抗疫的失败(非但失败,还不断拖后腿),让德国对于美国的看法发生重大转变
虽然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和美国的冲突都越来越深,但新冠病毒,无疑加速了这种背离
或者我们可以叫做“利益背离”
美国无限加大自己的自身利益,这就让美国与欧盟产生越来越大的“利益背离”
而两国的利益背离,是决定两国越走越远,越走越对立的根本原因
世界地缘政治的弧度,正在转变,美国无法团结国际力量,更无法团结国内力量
美国在这场大危机中的表现,让欧洲对美国的信任来到历史最低
欧洲还能相信美国能领导世界吗?
不,欧洲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利益的道路!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的好兄弟英国身上

根据英国最新的外交政策报告,英国人对于美国政府的信任度也创下历史新低

原文:美国的声望在病毒危机中更受打击,现在只有28%的英国人还相信我们的老盟友能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这个数字比1月份大幅下降了13%
而在法国的一项调查则更有意思


原文:在调查中,美国和英国都被法国人抛弃,当法国人被问到,哪个国家最有能力应对未来几十年的挑战时,只有3%的法国人选择了美国,只有1%的法国人选择了英国
在历史上,英法,英美,那是老仇家了,就算法国曾帮助美国建国而和英国开战,但你如果要离间欧美关系,果然还是从法国下手,最靠谱
而除了德法两大欧盟强权外,欧盟老三意大利那也是不遑多让
在疫情趋缓的意大利,调查机构做了一份最新调查

问意大利人,意大利应该着重发展与哪个国家的紧密关系?
调查中,选择着重与中国发展紧密关系的,36%
着重与美国发展紧密关系的,30%
这个结果却也一点不让人意外,意大利人更愿意和中国走近,来获得自己的国家利益
欧盟是美国的老朋友,但中国也完全可以成为欧盟的新朋友
尤其当我们观察欧洲新一代时,就会更加深这个观点
欧洲的年轻一代(18-35岁),成长于伊拉克战争中,而非冷战
成长于恐怖主义的威胁中,而非苏联共产主义的威胁
成长于美国监控默克尔手机,监控盟友信息中,而非中国在监控欧洲
成长于美国挑拨欧俄关系,让俄欧的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中,而非中国在挑唆
成长于美国反全球化,反环保反气候变迁中,而非中国在反对这些全球议程
新一代的欧洲年轻人,没有浸泡过美苏冷战的环境,他们会做出不同选择的
而在5月15日的欧盟对外报告中,中欧合作,再次被摆在重点位置

题为《信任与互利,中欧合作的必要条件》
报告中详谈了中国与欧洲的战略共同利益,同时欧盟和北京正在就后新冠时期的一项重大投资协议进行谈判,同时中欧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行动也被推上日程
一个历史趋势正渐渐出现
中欧是不断“利益靠拢”的
但美欧是不断“利益背离”的
无论是从经济,环保,全球化,还是欧洲国家的民意调查中都显示出这样的趋势
中欧最大的分歧,不在现实利益,而在意识形态
美欧最大的分歧,不在意识形态,而在现实利益
如此看来,你认为欧洲会更靠近美国,还是中国
时代在改变,从未浸泡过美苏冷战的年轻一代,正走上历史舞台
当特朗普扬起反中反全球化的大旗时,就必然面对一个重大问题:失去欧洲
这样一个问题,考验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对中国来说,如果我们用旧有的冷战思维去看待欧洲,那也许就和美国犯一样的错误了
美国跳脱不开冷战思维,中国应该跳开
中国的外交局势,谈不上乐观,但也没有想的那么糟糕,中美关系是难以回避的必然碰撞,这是没得选择的
但中欧关系是能选择的,能不能拉住欧盟?我们不说“拉欧制美”吧,至少让欧盟在中美交锋中保持中立,就已经是一种外交胜利了
最后这篇文章只是客观分析,帮助大家了解中国以外的重要国家对我们的看法,光找这几份重要报告就找了很久,分析整理发文更花精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