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君:特朗普危险了!
作者 :缓缓君 2020-06-03 16:02:4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抗议群众走上街头,并喊出各种口号:
“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
“I can't breathe”(我无法呼吸)、
“No Justice,No Peace”(无正义则无和平)。
……
伴随着抗议的是一系列的暴力行为。
多地发生了纵火和打砸,其中就包括明尼阿波利斯的警察局。
纽约联合广场遭到了洗劫。
CNN总部被抗议者占领。
还有人在混乱中遭到了枪击。
而警察这边,则用上了辣椒水、催泪弹和水炮车等武器来驱散抗议人群。
期间,CNN记者遭到了警察逮捕,哪怕他和他的团队当时正在进行直播。
纽约市市长的女儿齐阿拉也在30日晚间因“非法集会”被捕,原因是她和大约100人在警方劝说下拒绝离开道路。
还有警车在靠近示威者时,突然一个加速撞上了人群。
双方的矛盾正在不断激化。
一个星期以来,抗议和暴力活动已从事发地明尼阿波利斯蔓延到全美75个城市,包括首都华盛顿在内的40个城市宣布宵禁,15个州出动国民警卫队共计5000人来加强治安。
另据《华盛顿邮报》的不完全统计,美国20多个城市已有至少2564人被捕,他们被指控违反宵禁令、盗窃或破坏财物等罪名。
相关数据还在不断刷新,抗议活动也仍在继续。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抗议者不顾宵禁命令,围堵在白宫门前。
愤怒的群众在白宫外围点燃了火焰,圣约翰教堂烟雾缭绕。
特朗普则被带入了白宫的地下掩体进行躲避。
据悉,该掩体由罗斯福担任总统时下令建造,深度大约相当于地下六层楼,是一个可防核武器袭击的地堡,如今却被特朗普用来躲避抗议的群众。
而且这已经是特朗普第二次躲进掩体了。
早在5月29日,特朗普就被美媒曝出曾短暂躲入白宫的地下掩体约一个小时,哪怕白宫门外有着严阵以待的特勤队员。
由此可见,特朗普极其在意个人安全(考虑到疫情期间特朗普曾长期服用羟氯喹用来预防新冠,哪怕他本人并不确定这种药物是否会有效,可见他其实还是很怕死的)。
但在公开渠道,特朗普又表现得非常强硬,绝不示弱。
5月30日,第一次被媒体曝出躲进地下掩体时,特朗普专门发了一条推特,说自己昨晚在白宫睡得很好,美国特勤局不仅专业,而且酷得不行,如果有抗议者胆敢跨越护栏,他们将面对凶猛的看门狗和凶悍的武器。
同一天,特朗普还在推特中称赞国民警卫队在明尼阿波利斯的表现,并称这种做法应该尽早在其他地方推广。
5月31日,特朗普再度发推称赞国民警卫队干得极其漂亮(great job),他们完成了民主党市长做不成的事(注意这里,特朗普特意强调了市长的党派身份),如果早两天让国民警卫队上场,警察总部就不至于被摧毁。
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称,昨晚发生的事(白宫被包围,示威者在外围纵火)是一种耻辱,他将援引1807年通过的《反叛乱法案》(Insurrection Act),动用军队来“迅速解决问题”。
“我希望这次恐怖活动的组织者注意到,你们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和长期监禁。”
其中争议最大的一次表态来自5月29日,当天特朗普发推特说:"一旦抢劫发生,(警察或者军队)就会开枪。"
这条推特遭到了亲民主党人士的强烈反对。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也就是“霉霉”)在线怒怼特朗普,指责他在担任总统期间,煽动白人至上和种族主义,并称11月他们将用选票把特朗普从总统的宝座上踢下去。
之后,Lady Gaga等艺人也跟进对特朗普进行了声讨,称特朗普“提供的只有无知和偏见”,是个傻瓜和种族主义者,并呼吁大家“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这对于寻求连任的特朗普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这就涉及到美国背后的一项关键指标——投票率。
美国的投票率在西方国家中是出了名的偏低。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就长期低于60%。
(1789-2018年美国历次选举投票率,含中期选举)
长期的低投票率,也诞生了一种竞选策略,那就是积极动员自己的基本盘,通过提高支持者和潜在支持者的投票率来赢得更多选票。
特朗普就是采用了这一策略成功当选的。
在2016年大选阶段,特朗普曾提出过两个竞选口号:
一个是大众非常熟知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
另一个国内知道的相对比较少,叫做“forgotten no longer”,翻译过来是“不再被遗忘”的意思,它针对的是美国的中下阶层,因为他们是“被遗忘的人”。
美国在实施全球化的过程中,受益的主要是华尔街(金融业)和硅谷(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而制造业则不断地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在客观上导致了美国本土大量制造业岗位的流失。
大量中下阶层白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扣除了通胀之后,全球化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在下降。
没有经济基础,没有教育背景(美国私立学校教育质量很好,但学费很贵,公立学校学费便宜,但教育质量大多很差),没有社会地位,这些人被视为是“被遗忘的人”。
与此同时,硅谷和华尔街的精英们,却挣得盆满钵满。
当底层和精英的差距越拉越大,阶层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
这些“被遗忘的人”,觉得自己不被精英阶层重视,被他们看不起,于是这些“被遗忘的人”也开始通过怀疑、嘲讽甚至是用阴谋论来诋毁后者,以获得挑战精英话语权的快感。
特朗普特别善于获取这群人的支持。
特朗普口无遮拦,不讲政治正确,还善于嘲讽精英。
比如他说布什为“低能量布什”(low energy Bush)。
喊希拉里是“骗子希拉里”(Crooked Hillary)。
而给拜登取的外号叫“瞌睡的拜登”(Sleep Joe Biden)。
对于传统的精英阶层来说,这样给别人取外号,非常的不礼貌,不得体。
但美国的那些中下阶层白人喜欢啊,既嘲讽了精英,又让人觉得非常接地气。
而且你不得不承认,特朗普给取的外号都还挺形象的。
希拉里就不用说了,拜登那个外号,是因为他好几次被媒体拍到在公开场合打瞌睡。
特朗普喊他“瞌睡的拜登”,以嘲讽他年纪大,精力差(拜登已经77岁高龄了,当然,特朗普也不年轻,但74岁的他精力却贼旺盛)。
特朗普还常常用极端的言论去批评精英阶层,比如他会说“我们正在被非常蠢的人领导!”
更绝的是,他甚至曾在电视辩论中说出:“所有政客都是资本家的狗,希拉里收我的钱所以要给我干事,在场这些和我辩论的人,几个没收过我的钱?”
特朗普的惊人言论,在得罪了建制派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起了一种挑战精英阶层的独特形象。
而且特朗普说这些话的时候,总是表现得极其自信和笃定。
这是美国的中下阶层白人所乐于看到的。
这些是对内。
对外,特朗普怼外来移民,说墨西哥移民给美国带来了犯罪,带来了毒品,带来了强奸,特朗普还指责是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
反正错误都是别人的,是“总有刁民想害朕”。
这种观点在中下阶层白人和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两个群体中非常有市场。
总之,特朗普非常善于吸引这部分选民的注意力,尤其是善于树立一个又一个“坏人”的形象,去调动选民的情绪。
对精英阶层的批评和嘲讽,对移民政策的反感,对中国人抢走他们工作岗位的错误指责,这些议题一次又一次地点燃了他们的不满和愤怒。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会给出解决的方案——他总是在选民面前展示出一个强大而自信的领导者形象,以吸引自己的选民团结在他的周围,站出来为自己投票。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和(一部分)美国人的排外、不满以及愤怒融合在了一起,这也成为了今天民粹主义在美国崛起的原因之一。
而特朗普本人,也形成了路径依赖——他必须保持一个自信而强有力的形象,去维持选民对自己的支持。
所以你会看到,自从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他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错。
如果实在无可辩驳,那特朗普就会用那句著名的“fake news”(假新闻)来进行回应。
在近期席卷全美的骚乱中,他也只能继续维持自己强硬的形象。
路径依赖决定了特朗普不可能去示弱。
这又在客观上激发了抗议者、亲民主党人士对他的不满(包括无政府主义者也掺和了进来,比如那个叫做“匿名者”(The Anonymous)的黑客组织)。
有人说,特朗普的基本盘非常稳固,该支持他的还是会支持他,该反对他的人,以前也一直在反对他,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类似的观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写过(详见《美国疫情大爆发:特朗普支持率反而上升了?》一文)。
但我认为这次情况会不一样。
因为霉霉和Lady Gaga这些明星由于看不惯特朗普,而选择了公开站队。
中国的明星,更多的是在娱乐圈,直播带货,或者民生问题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但在国家政治层面,他们是没什么影响力的。
但美国的文化和政治体制和中国完全不同。
明星强大的号召力,很可能会极大地改变年轻人的投票意愿,从而影响国家的政治局势。
就拿霉霉来说,她在Instagram上的粉丝量高达1.1亿,比特朗普的推特粉丝还多(特朗普的推特粉丝为8000万),在美国年轻人中有极强的影响力。
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之前,泰勒在Instagram上的一篇站队民主党的文章,曾创造了24小时带动6.5万选民登记的辉煌记录。
而美国的年轻人,恰恰是投票意愿最低的群体。
我们再来看下2016年的大选数据:
如果按照年龄段来划分,你会发现投票率和年龄段呈正相关。
60岁以上选民,投票率超过了70%,而30岁以下的选民,投票率仅仅为40%左右。
也就是说,年轻选民可发掘的潜力很大。
如果这部分选民的投票热情被激发出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选的结果。
偏偏这个时候,那个叫做“匿名者”的黑客组织,把特朗普2016年的一份诉讼记录抖了出来。
在这份案件号为16-CV-07673的起诉状中,原告称特朗普通过爱泼斯坦,曾4次与其发生性关系,而她当时才13岁。
并且在第四次发生性关系的时候,特朗普将其捆绑在床上实施了强奸。
原告还声称,特朗普在事后对其进行了死亡威胁,以避免信息外泄。
这个案子在2016年以“原告自愿撤诉但保留再次起诉的权利”作为收场,当时也并没有在舆论场上引发过多的关注。
但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个案子重新被公之于众,再加上霉霉等明星的呼吁,很可能真的会让那些亲民主党的年轻选民站出来投票。
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
这让2020的美国大选又有了悬念(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看好拜登)。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P.s
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陷入连任危机,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特朗普会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比如局面的武装冲突),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再P.s
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私德方面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自己也曾被人指证涉嫌猥亵、性侵和以权谋私。
而在公德方面,拜登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在5月22日,拜登在接受黑人电台《早餐俱乐部》采访时,竟然公然说出,“如果选特朗普而不选我,那你就不是黑人”这样的话。
为了竞选,拜登也开始打起了种族牌。
他和特朗普两个人,还真的是半斤对八两。
为了竞选,完全不顾国家正在走向分裂的现实。
这也是美式民主制度今天所面临的挑战。
但以我的判断,骄傲的美国人并不会认为自己国家的制度有什么问题,他们依然会笃信美国的制度是全世界最好的制度,而不是适时地进行更新或者打个补丁。
这份自信,就好像曾经的中国人,自以为是“天朝上国”那样。
上一篇:特朗普扬言放出“最恶毒的狗” 一句话揭开美国种族问题旧伤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