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被我们拿来杀鸡儆猴了!
来源:政事堂笔记
01
近日,多部门连续提醒,别去澳大利亚!
6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提醒中国游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亚旅游。
6月7日,澳大利亚当地的亚裔社区发出警告,呼吁中国游客不要去澳洲旅游。
6月9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原因都是,疫情期间,澳洲境内因为疫情而针对华裔和中国留学生的歧视和暴力行为激增。
根据《卫报》6月1日的报道,今年1月到4月,澳洲的新南威尔士州就收到了241起歧视投诉。
而另外一个澳洲反亚裔歧视的社区数据库显示,最近两个月内,收到了380分歧视事件报告。
相当于,每周有47起歧视亚裔事件发生,每天7起。
可以说,现在前往澳洲旅游留学,遭受歧视或者暴力行为的概率相当大。
因此,为了国人的人身安全,提醒国民注意评估风险,当前谨慎选择前往澳洲是很有必要的。
02
对于我们的提醒和预警,澳大利亚当局表示不服。
之前,有不少澳大利亚政府官员表态,称我们发布旅游警告的说法“”缺乏事实根据。
极力否认当地发生过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暴力事件。
但很快就被自己的媒体提供的诸多案例和数据打脸。
如今,面对留学预警,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不会因为“胁迫”而妥协自己的价值观。
虽然,澳大利亚自诩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旅游和教育产品,很有吸引力。
然而,这样的说法并不能掩盖澳大利亚的焦虑。
从总理的用词“胁迫”的严重程度就能看出来。
毕竟,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游客来源地,也是赴澳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根据澳洲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过去一年有超过143万游客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站澳洲国际游客的15%。
这些游客在澳大利亚的消费超过120亿澳币,占全部消费的27%。
而根据澳洲教育部的数据,中国留学生约占澳洲海外留学生的三分之一,每年为教育部带来120亿澳币的学费收入。
虽然确实如莫里森所说,是否前往澳大利亚取决于留学生自身。
但是,中国的家长应该不会违背政策而将孩子送到澳大利亚。
因此,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也承认,如果留学生不来,将会影响澳大利亚的经济。
作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国,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澳大利亚的经济。
尤其是,澳大利亚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的“制裁”将进一步坍塌澳大利亚的经济。
03
从“提醒”到“预警”,是对澳大利亚的一次严重警告。
其实,发布预警通常是针对自然灾害、战争等严重危害生命安全的情况。
与这些相比,新冠疫情和歧视的分量就轻度了。
就疫情来说,澳大利亚累计确诊在7000多例,现存才400多例,风险并没有很大。
而说到澳洲白人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澳洲仗着美爹的势,一直都存在,并非因为疫情才有的。
疫情只不过是给那些澳洲白人多了一个歧视亚裔的理由罢了。
而且,在疫情期间,针对华人和亚裔的歧视和暴力行为,在全球都有发生。
按理说,这个第1号留学预警早就应该发给别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
然而,并没有。
就连对我们的留学生做出种种限制,而且笼罩在疫情肆虐和暴力示威下的美国,我们也没有到发出“谨慎选择”提醒的地步。
为什么偏偏把这个待遇给了澳大利亚呢?
当然是在给澳大利亚警告。
近两年,澳大利亚从中国贸易伙伴,变成了反华急先锋。
从禁华为5G到香港事件,从叫嚣让中国割地赔款,再到对中国进行新冠源头独立调查,排斥世卫组织……
哪一次不是仗着美国的势,在前面越跳越高?
现在我们一强势,澳大利亚就来求饶,说澳大利亚对中国很中国很重要。
澳大利亚还是太天真!
04
对澳大利亚的1号留学预警,也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杀鸡儆猴。
以前我们发布预警,哪怕是严重得多的情况,也很少在新闻联播上进行播报。
这次特意拿到新闻联播进行播报,也是为了表明我们的态度。
那就是,我们决定拿澳大利亚这个反华急先锋,来杀鸡儆猴了。
像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国,本来就是世界大国博弈的筹码。
并且,这个筹码的价值并不是很高。
可是,澳大利亚认不清自身的情况,总以为自己的牌面很大。
一直跟着美国上蹿下跳的,以为可以跟着美国大哥喝口汤。
虽然,我们是澳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却不是澳洲,而是欧盟。
自从中美贸易战以来,连美国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位置都下降了,更别说澳大利亚。
更何况,现在全球已经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
我们在澳大利亚减少的购买订单,完全可以选择到别的国家购买。
尤其是,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的份额作为筹码,去与欧盟、东盟、美国等这些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去谈判。
何乐而不为?
其实,如果澳大利亚一直走中间路线,就可以闷声发大财。
但是,它偏要一门心思反华,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留学、旅游领域只是开始,之后资源、能源等领域,也会逐渐遭到我们的“制裁”。
澳大利亚如此,其他的资源国也是如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