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刁难中国企业的印度却放任美国巨头跑马圈地!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7-19 06:15:1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 招商引资


众所周知,上半年印度一直在南亚搞事,并且明目张胆地针对中国。
印度除了在边境征兵、制造边境对峙之外,还针对中国经济做出三大动作。
一是印度修改了FDI(外国投资)法案,增加中国资本进入印度的难度。
二是印度封禁中国多款App(如抖音海外版),不断给中国投资者泼冷水。
三是印度多地掀起抵制中国商品的运动,并且在海关加强对中国商品的核查力度。

khD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很明显印度这些套路不但违背自由贸易精神,也损害了中印双方的经济贸易。
大家或许很纳闷,印度这是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么?其实不是。印度抬高中国资本和商品的进入门槛时,却放任美国巨头跑马圈地。
7月13日,谷歌CEO桑德尔·皮查伊和莫迪搞了一场视频互动。随后莫迪接连发推,表示互动效果良好。这位皮查伊虽然是印度裔,但人家现在是美国人,吃瓜群众表示无法理解莫迪为何如此兴奋。

khD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几个小时之后答案揭晓,皮查伊在印度谷歌(Google For India)大会中说:“我们为支持总理莫迪的数字印度愿景感到骄傲”。谷歌在未来5到7年将在印度“撒币”100亿美元,重点推动经济数字化、并打造印度优先的产品和服务。
——说白了,就是谷歌在印度跑马圈地,占领市场。
吃瓜群众终于明白,莫迪那么高兴,是因为亲自出马搞了一场“招商引资”。当然这不是普通的“招商引资”,而是一场战略合作。

02 另一种套路


招商引资通常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既然莫迪出马了,肯定还有其他人跟进。
印度首富安巴尼是另外一个例证。从4月下旬开始,他的Jio平台(Jio Platforms)从美国和中东引进13笔资金。包括但不限于——
1月份,贝索斯到印度,宣布在未来5年投资10亿美元,支援印度中小企业数字化。
2月份,印度裔的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拜访印度,与安巴尼谈合作。
4月份,Facebook宣布对安巴尼旗下的Jio平台投资57亿美元,换取9.99%的股份,承诺未来用数字化手段改造印度6000万的小企业和夫妻店。
随后英特尔、高通等美国科技公司都向安巴尼抛出了橄榄枝。经过13轮融资,Jio平台通过出让25.2%的股份,获得共计156.9亿美元的资金。

khD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美国巨头们——
看中了印度展现出来的经济潜力;
看中了印度年轻、巨大且刚开始熟悉互联网的人群(毕竟互联网上活跃的主要是年轻人)。
稍微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不论是现实基础建设领域还是互联网领域,印度都像一片蓝海,看起来很像之前的中国。
美国巨头们在印度的布局主要分两个套路。
套路一,接受莫迪招商引资的谷歌亲自入场。其目的是在印度造出一个独角兽,野心一目了然。
套路二,给安巴尼投资的那些美国科技公司则相对谨慎。它们躲在幕后支持印度本土品牌成长为类似韩国三星那样的独角兽,通过持有股权,享受长期红利。
不论哪个套路成功,美国资本都受益匪浅。
但与此同时,美国在中国周边搞事,印度限制中国资本、提升中国货物进入印度的门槛。
很显然,这不是巧合。

03 相互利用


其实局面到这里已经明朗——
美国和印度在互换筹码。
印度以巨大的市场诱惑美国,大致有三个目的。
其一,换取美国的援助与支持。
其二,吸引国际资本。
其三,借美国和中国博弈的战略机遇发展本土企业,挖中国在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方面的墙角(越南也在这么干)。

khD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美国的战略目标也很明确,以支援印度为名,行美国巨头企业在印度跑马圈地之实。
美国一面打压中国的科技公司,另一面给自己的科技公司开辟市场,这算盘打得非常精明,同时也很腹黑。
美国充分利用了中印冲突,让本国企业获利。
印度和美国互换筹码的过程中排斥了中国企业。
中国现在各行业均产能过剩,需要庞大的市场来消化。中国的资本也过剩,在全世界寻找投资蓝海。印度原本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绝佳目的地之一。
以小米为代表的实体,以抖音海外版为代表的软件,在印度原本发展势头良好,现在这个趋势有被美印联手打断的可能。
中国这个时候该如何应对?这里从草民的角度简单说点个人浅见。

04 一点对策


目前地球村格局——
中俄背靠背能抵冲美国政治和军事霸权,暂且不谈。
如何抵冲美国的经济霸权,主要有两个方向,一在欧洲,二在东盟。
看美国在印度的布局,吃相很难看,想把好处都占完,典型的经济霸权。
欧洲各国也在眼巴巴地想分一杯羹,而不是看美国吃独食。中国可以以欧洲为切入点,扩大对欧洲国家的开放力度,在中欧之间寻找更多利益点。
美国的贸易战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欧洲。中欧在抵冲美国经济霸权上其实利益一致,对双方都有利。
另外一个重点在东盟。今年上半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东盟的情况和印度差不多,也是一片经济蓝海,也有好几亿人,并且有大量的年轻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美国在南海军演、和中国打贸易战,在中国周边煽风点火,其实还是在为美国企业扩张铺路。
从中国方面来说,怼美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定要抓紧时间在东盟布局。如果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体量继续上升,就可以成为抵冲美国经济霸权的另一个筹码。

有了抵冲美国经济霸权的筹码,才有平衡的中美关系。
现在舆论都在预测“中美脱钩”,其实并没有到那一步。中美之间的关系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经贸关系。中国改开40年,美国获得了天量的利益,现在依然在持续获得巨额好处。大家一定要搞明白,美国现在去印度跑马圈地,不过是想复制在中国的成功经验而已。美国支持印度挑衅中国,不过是想划分更大一块蛋糕。
只要中国能利用欧洲和东盟抵冲美国经济霸权,那么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便有改善的可能。中美之间可以大体上维持一个“和而不同或斗而不破”的局面,这就够了。
地球村不需要中美和谐,也不需要殊死搏斗。

相关文章

  • 盛唐如松: 美国和印度 |2020-7-18
    盛唐如松: 美国和印度 |2020-7-18

    美国和印度美国和印度,从各种体量上说其实没啥可比性,其双边关系在中美交恶前,也属一般。除了大量的印度人移居美国,很多美国人喜欢去印度旅游外,也就是大量的美国服务业外包给印度这件事算是美印之间较为密切的联系了。这是基于印度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独立自主外交原则所决定的,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印度洋地区对印度的倚仗并不多决定的。因为印度较为独特的国家性格,且还想成为国际性大国的缘故,对于美国并不会言听计从,且印度的武器装备虽然号称万国联盟,但其主体架构还是来自俄罗斯,所以,美国并不太喜欢印度,而印度为了展示自己的国...

    2020-07-19 06:02:34
  • 旗扬:特朗普美国即将走上fa xi si道路 |2020-7-18
    旗扬:特朗普美国即将走上fa xi si道路 |2020-7-18

    美国考虑限制中国GCD党员和家属入境,外交部回应        发布时间:07-17  00:43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是否限制中国GCD党员和家属入境,如果通过此项决议,届时可能以总统公告的形式发布相关禁止命令,或将授权美国政府吊销已在该国的ZG党员及其家属的签证,导致他们被驱逐出境。其他一些正在讨论的措施还包括限制中国军队和国企高管赴美旅行。不过,据四名了解该情况的人士称,这一计划的细节尚未敲定,总统也可能最终否定该计划。对此WJ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还剩下...

    2020-07-19 06:02:23
  •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否则就会掉陷阱里|2020-7-18
    郑永年:千万别跟着美国搞这套东西,否则就会掉陷阱里|2020-7-18

    最近,美方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层出不穷,措辞越来越出格。就在7月15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中国是“帝国主义”;之前,美国施压多国,“要么禁用华为,要么别跟我做生意”;美国签署《香港自治法案》并向台湾军售,招致中国对美军工企业制裁;昨天,《纽约时报》引用消息人士称,美国正在考虑禁止中共党员及其家属的旅行签证,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这些层出不穷的“筹码”,让人想起贸易谈判中经常提到的词:极限施压。如何看待美国新一轮对华侠客岛:美国最新的对华举措涵盖面非常广,有的涉及军事、区域性地缘政治,有的跟科技、人员往来有关...

    2020-07-19 06:01:53
  • 胡锡进: 今天就给美国人上一课,中国共产党是谁 |2020-7-18
    胡锡进: 今天就给美国人上一课,中国共产党是谁 |2020-7-18

    《纽约时报》爆出美国政府正在商讨禁止所有中共党员及其家属赴美旅行的动议,这迅速引爆了舆论。这一设想的荒唐性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在华盛顿最初提出这个动议的是什么人?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吗,了解中国社会吗?莫非是要把这个奇葩主张当一次政治裸奔来制造轰动,这是一个有丰富国际关系经验的大国好意思玩的地缘政治冲浪吗?今天要给美国人上一课:中国共产党是谁。先说中共有9300万党员意味着什么吧。这支队伍的庞大程度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9300万不仅是一个简单数字。它比德国的总人口还多,如果美国的制裁目标还包括这9300万...

    2020-07-19 06:01:43
  • 梅新育:印度人为何不恨英国?
    梅新育:印度人为何不恨英国?

    这个问题虽然存在普遍误解造成的硬伤,但仍然算是问得比较好。确实,独立后的印度统治阶层对英国统治并无太多仇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之前,周恩来总理访印,就注意到在独立15年后的印度总理府内仍然挂着英属印度殖民地末代总督的画像;直到现在,印度社会对英国的评价仍然比较好,去英国留学、移民仍然是印度大众向往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在2015年出版于中国发展出版社的专著《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和其它一些文章中讲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为此提供解释: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存在硬伤,即声称“英国...

    2020-07-18 22:08:02
  • 后沙:逼英国拒绝华为后,美国又威胁德国后果自负
    后沙:逼英国拒绝华为后,美国又威胁德国后果自负

    7月14日,英国数字、文化、媒体、体育大臣奥利佛·道登在议会表示,从今年年末(12月31日)起英国电信公司将禁止采购华为5G设备。英国电信公司在2027年前应该把自己的设施完全摆脱华为公司。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对华为态度的急转弯把英国电信商搞得头晕目眩,这个“艰难”决定意味着:一、拆除华为原有设备所需要高达三十多亿英镑费用,将由英国自己买单,美国决不会因此补偿英国一个便士。二、英国数字信息发展将面临滞后局面,英国民众体验5G至少要拖后三年。三、给英国脱欧之后急需的中英贸易谈判制造了困难。这是对英国百害而无一...

    2020-07-18 22:06:24
  • 局势君:莫迪之后,印度防长也到访中印边境
    局势君:莫迪之后,印度防长也到访中印边境

    欧盟最高法院裁定,在美国服务器上存储欧盟居民信息的数千家公司将面临限制。此前,欧盟最高法院表示,这种数据将使欧洲人暴露在美国政府的监视之下。[简评]:大数据时代之下,再无个人隐私。2、【俄罗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德罗戈津近日称,俄罗斯的目标是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合作,俄罗斯宇航员不仅准备好乘坐美国的、也准备好乘坐中国的宇宙飞船飞往太空。[简评]:中国正参与俄罗斯超重型火箭研发。3、【美国】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伯勒斯,在开庭审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提起的相关诉讼时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同意撤销日前发布的...

    2020-07-18 21:53:16
  • 补壹刀:几个意思?!中印刚谈完,印度防长又突访边境!
    补壹刀:几个意思?!中印刚谈完,印度防长又突访边境!

    17日,也就是今天,印度防长辛格突然到访中印边境冲突地区,视察拉达克的印度边防部队。最近这段时间,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双边军长级会谈和一线部队脱离接触逐渐推进。在此背景下,辛格突访前线是何意图?会对中印边境局势缓和带来什么影响?117日一早,辛格就在推特发文表达对这次行程的“期待”:“前往列城,对拉达克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我将访问前沿地区,审查边境局势,并与部署在该地区的武装部队进行互动。”根据印媒报道,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陪同辛格一起视察。一行人抵达列城后在军事基地观看了一...

    2020-07-18 21:48:52
  • 牲产队长:美国欲驱逐中国党员,一朝回到建交前?
    牲产队长:美国欲驱逐中国党员,一朝回到建交前?

    美国禁止中共党员赴美实属荒谬,如果属实,则美国站在了14亿人民的对立面,任何国家或个人都不可能阻止中国崛起。这话说的一点没错,中国有近一亿的党员,中国14亿人口,谁和党员没有点亲属关系呢?美国如果这项政策实施,那么意味着中美两国,在各个层面上再无交集。因为最基本的人都进不去了,外交、经贸、文化、都不可能再有交流。尽管我们说,美国排查上亿的中国党员难度相当大,就算是禁令成真,落实下来也很困难。但从现实层面来看,这样的事正在发生,在未来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一先从大背景做观察:今年以来,美中两国在贸易战、新冠疫...

    2020-07-18 21:48:11
  • 牛弹琴: 这一次,美国用绞杀华为的办法,要对德国下黑手了!|2020-7-18
    牛弹琴: 这一次,美国用绞杀华为的办法,要对德国下黑手了!|2020-7-18

    (一)这一次,美国用绞杀华为的办法,要对德国下黑手了。按照估算,美国一旦采取动作,至少120家德国和欧洲公司将遭遇制裁。美国剑锋所指,就是“北溪-2”项目,一条对德国关系重大的天然气管道,投资100多亿美元,可直接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然后再输送到欧洲其他国家。几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细节一,美国这次制裁更狠。以前也制裁,但更多针对的是工程企业,谁帮助施工制裁谁。这其实已经影响了管道的施工。比如,瑞士管道公司Allseas吓得去年只能撂挑子,俄罗斯无奈,接手了最后几百公里的施工。但就像制裁华为一样,美国觉...

    2020-07-18 21:01:3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