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占豪: 面对中国,为啥英国向左,德国向右,法国却走中间?|2020-7-22

作者 :占豪 2020-07-22 12:02:08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最近,在对华态度上,德国与英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
英国,政治上干涉中国内政,在香港问题上与美国亦步亦趋,完全背离了中英关系发展的方向;经济上,禁止使用华为设备,要将华为赶出英国市场。英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完全倒向了美国,没有了过去相对独立的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美到了“断交”的边缘,中英关系也已经到了严重倒退的边缘。
德国,政治上对中国保持克制,没有像美国那样刻意批评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相比美英澳等国温和得多,并且没有采取更多的干涉中国内政的表现,另外德国作为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默克尔明确表态将对华关系列为外交的重点,同时德国与美国的节奏明显有了较大差异;经济上,德国则表现得更加积极与中国靠近,包括更多经济合作。以最近复工复产为例,从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中德“快捷通道”商业包机已分三批次从德国运回“数百名”德国企业家和他们的家属,该通道也被形容为“新冠肺炎疫情下有温度的中德快捷通道”。
相比德国和英国,法国则居两者之前。一方面,法国没有像英国那样完全针对中国,另一方面却也单方面对中国航班进行了限制,同时在香港问题上对中国的批评甚于德国,弱于英国。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是面对中国,英国向左,德国向右,法国却走中间呢?
在占豪(微信公众平台:占豪)看来,这和他们的现实利益和政治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
首先说英国。英国这个国家,政治上是非常老奸巨猾的国家,能在近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后来又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及时调整自己的国际地位,并最终很好地游走在大国力量之间,这是英国的政治智慧。
历史上,英国与欧洲次大陆国家的关系非常微妙,英法之间有百年战争以及海外的殖民争霸历史,一战、二战英国又和德国是之间的激烈碰撞。所以,英国对欧洲大陆国家一直是保持着警惕,担心自己被欧洲大陆国家给吞掉,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哪怕到今天也一直存在,这是岛国意识使然。
基于这样的意识形态,英国在二战之后一直是在美欧之间游走,一方面借美国之力在欧洲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又利用自身欧洲国家的概念在欧洲代表美国的利益,其战略定位非常的巧妙。也正是这样的定位,英国在过去几十年既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又在欧美之间保持了较好的战略平衡。
然而,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格局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本来,德法希望通过借助金融危机加速欧盟的整合,这就涉及到英国两个重大利益:一是补缴欧盟的会费,这是一大笔钱;二是欧盟统一权力意味着英国独立话语权将被压缩,譬如英国比较独立的财政体系和货币体系,过去英国主要是跟着美国制定政策,现在欧洲要让其放弃美国而回到欧盟,英国不干,于是就搞出个“脱欧”运动,并最终脱离了欧盟。
英国如果脱欧,站在一个成熟政治家角度,他需要扮演好新的角色,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在美欧、中欧之间做好平衡,过去些年英国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大力发展和中国的经济关系、战略关系,就是这一立场的体现;英国一直没能实现脱欧,同样也是英国纠结的体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特蕾莎·梅下台了,曾经的“美国人”鲍里斯·约翰逊上台了。他上台后两件事干得“惊天动地”:
一是实现了“脱欧”。“脱欧”使得英国战略上更加贴近了美国,疏离了欧盟,在折腾几年后欧盟也希望英国赶紧脱欧,快刀斩乱麻少牵扯那么多精力。
二是彻底倒向美国与中国交恶。过去差不多十年,英国处理对美和对华关系都特别小心,尽量不太过倾向谁,一般政治上会更加倾向于美国,但并不会特别刺激中国;经济上会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庸,但积极发展对华经济关系。然而,到了鲍里斯·约翰逊当首相后,政治上、经济上都彻底倒向了美国,这实际上是英国在把自己未来的路堵死,因为未来无疑中国的经济话语权在国际上会越来越大,英国这么做是自绝前程。
那么,英国为什么这么干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表面上看英国迫于美国的制裁压力,本质上却是领导精英战略上出错了。也就是说,当美国向英国施加更大的压力后,鲍里斯·约翰逊政府没有能力来应对,于是就简单地认为配合美国就能解决问题。然而,对英国来说,更大的长远战略问题就是得罪了中国。
所以,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认为,面对中国时英国选择向左,一方面是脱欧后自己缺乏主心骨,当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加大后,英国选择了妥协;另一方面,就是英国人选择了一个“德能都不配位”的首相来领导英国。
再说德国。相比英国,德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积极发展对华关系,尤其是最近德国与英国、法国表现明显不同。那么,德国做这样的政治选择又是为什么呢?

grO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德国与英国不同,德国是一战、二战的战败国,政治上二战后一直都有被阉割,所以德国一方面在谋求更强的政治权力,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引起盟友的戒备,所以德国在外交政策选择上往往要稳很多,尽量不做出头鸟。只有在需要出钱的时候,德国才会更加积极地发挥影响力,以通过经济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这一次,德国与英国在对华态度上明显相反,从根本上说是3方面因素所致:
一、特朗普上台后,德国已经测试过双方很难在政治经济上实现协调。特朗普上台后,德国为了讨好美国,一度故意恶化对华关系,默克尔政府的意图是,美国在军费、对欧贸易战方面把欧洲视作盟友,但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立场没变,默克尔在特朗普面前几次碰壁,后来逐渐调整了政策,其中包括对华态度。
二、德国明白,欧盟要想获得更加独立的政治能量,在中美之间平衡是关键。德国、法国一直是想让欧盟具有更加独立的影响力的,只是面对美国自己太没底气,再加上欧盟心不齐,所以这种事情推动很慢。但有一点德国是清楚的,那就是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强国,政治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德国和欧盟要想提升自己影响力,与中国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譬如,德国就明确表示看到了中国在世卫组织发挥的影响力,并且显现出与中国合作的态度。很显然,这就是德国也想找到发挥影响力突破口意思。
三、德国、欧盟经济的未来在中国。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德国、欧盟现在对美国经济依赖程度依然更大,但欧盟与中国、美国的贸易额差不太多,同时中国市场在加速成长,而美国市场则已经没有了空间。未来德国、欧盟经济的未来在中国还是美国,一目了然。
默克尔政府在这方面明白了,当然在选择的时候会有新的想法,这就是过去一段时间德国对华态度转变的内在因素。
那么,法国呢?法国这个国家是非常有趣的,他二战后的五常地位某种程度上是“捡”来的。法国在二战开始后不久的1940年就被希特勒的德军给占领了,所以在二战中法国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在二战快结束时大国开会原来的四巨头分别是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元首。但是,联合国五常投票总不能是双数吧,所以后来就瘸子里挑将军加入了一个法国。当然,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法国在战后的秩序中一直是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
不过,为了突出法国的政治地位和立场,法国一直表现得与众不同,他一直以来都不太迎合美国,而是尽量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这其实也是法国在政治上利益最大化的办法。英国是肯定亲美的,德国是战败国是缺乏话语权的,那么法国如果也完全亦步亦趋跟着美国,岂不是要跟在英国屁股后面了吗?所以,法国选择较为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是没有原因的,高卢雄鸡“高昂的头”,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老欧洲的政治姿态。
然而,法国的政治态度在希拉克下台后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开始走亲美路线。萨科齐下台后换了奥朗德,奥朗德也没有把法国带回到希拉克时期的影响力,而到了马克龙这个奶油小生时期,最初也是表现得亲美,但后来也是在几次过招后被特朗普“伤了自尊”(马克龙与特朗普在白宫一起种下的“友谊小树”,在马克龙访问离开后就立刻被拔了),法国对美态度也有改变。所以,后来中法开始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展开合作,中法还搞了一个“全球治理论坛”。
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法国既没有表现得像德国那样更积极地拓展对华关系,也没有表现得向美国靠拢,这其实也符合现在法国人的心态,那就是想保持一种刻意的“独立”以显得自己“独立”。
面对这样的局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中国需要将英国与欧盟分开来看且分开对待,中国在发展与欧盟关系的同时,也要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德国和法国,从而使得中国在对欧关系上形成新的突破。尤其是中德的合作尤其值得加速推进。
不过,我们也要明白,欧洲政治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属于美国的,欧洲的态度是有可能随着美国的压力而变化的,其中也包括德国。所以,我们需要一方面积极发展对欧关系,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警惕,做好最坏打算。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白,通过香港问题对西方测试后,西方国家虽然立场上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致。这一测试,实际上为我们未来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参数和参考。我们该如何去具体制定策略操作,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相关文章

  • 花猫哥哥: 美国步步紧逼,如何应对与破局?|2020-7-22
    花猫哥哥: 美国步步紧逼,如何应对与破局?|2020-7-22

    1  制裁施压清单简单统计一下,从5月开始,美国政府对华制裁施压清单如下。针对企业层面:——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官方宣布,将修改出口管制规定,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进而保护美国国家安全。这个禁止令落地时间是9月15日。——5月22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把33家中国公司和机构列入“实体名单”。这份“实体名单”是美国政府打击与军事采购有关公司的最新举措。此外,美方还将24个政府和商业组织列入支持采购中国军队所需物资的经济名单。——7月15日,...

    2020-07-22 12:01:57
  • 金鸿评论: 美国航母又来南海搅局 |2020-7-22
    金鸿评论: 美国航母又来南海搅局 |2020-7-22

    1、一地鸡毛先说一下美国大选吧。今年的美国大选变数极大。在美国,真正决定谁能当总统的人不是普通的选民,而是资本财团。如果他们不点头,根本就不可能被提名。但是,财团之间的讨价还价都在幕后,不会有新闻曝出来。我们看到的所有与大选有关的新闻,都是财团点头以后各种政治势力采取的行动。如果是往年,形势比较稳定,财团们很容易作出选择,今年就不行了。美国已经彻底乱套,很多财团的当家人也乱了方寸,今天认为往东好,明天又觉得往西安全,全都没了主意,这时候再来预测谁能当美国总统,完全是在赌博。7月16日,福克斯新闻在直播特朗...

    2020-07-22 12:01:47
  • 郑永年:美国打压手段层出不穷 中国如何回应
    郑永年:美国打压手段层出不穷 中国如何回应

      来源 IPP评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最近,美方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层出不穷,措辞越来越出格。这些层出不穷的“筹码”,让人想起贸易谈判中经常提到的词:极限施压。如何看待美国新一轮对华“极限施压”?郑永年教授近日在接受“侠客岛”采访时候详细阐述了中国应该如何回应美国。IPP评论今日授权转发本文。蓬佩奥(图源:《华尔街日报》)侠客岛:美国最新的对华举措涵盖面非常广,有的涉及军事、区域性地缘政治,有的跟科技、人员往来有关。如何看待美国的“极限施压”?郑永年:归结起来一句话——全方...

    2020-07-22 12:00:02
  • 美国人评中国疫苗 研发进度领先世界
    美国人评中国疫苗 研发进度领先世界

    在疫情之下,新冠疫苗的研发情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中美两国在研发进度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已经有疫苗进入了最终的测试阶段,那么美国人评中国疫苗是怎么说的?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中国疫苗
    目前,不少美国媒体对于中国新冠疫苗研发的报道都非常负面。美国联邦调查局甚至表示,中国黑客试图窃取美国新冠疫苗的研究信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回应,中国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需要靠偷来取得...

    2020-07-22 11:57:08
  • 德国对中国疫苗的评价 德媒: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德国对中国疫苗的评价 德媒: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旧极为严峻的背景下,各国也是在加速推进疫苗的研发工作了。随着中国研发新冠疫苗的进展神速,国际社会也是予以了高度关注,那么,德国对中国疫苗研发进展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德媒谈中国疫苗
    此前,德国《经济周刊》在评价中国疫苗的时候表示,在全球疫苗研发和生产的竞赛中,中国又取得一个先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疫苗工厂。目前来说,中国疫苗的研发进展已经...

    2020-07-22 11:57:03
  • 美国确认了病毒来源吗 病毒源头或是自然界
    美国确认了病毒来源吗 病毒源头或是自然界

    在疫情面前人类可以说是非常的单薄无助,但是关于目前全球蔓延的新型肺炎病毒,全人类都是比较关心的,那就是该病毒源头到底在哪里,这也是困惑我们很久的问题。但是,科技医疗发达的美国确认了病毒来源了吗?小编带大家来了解相关信息。病毒
    其实,现如今一说到病毒,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肯定是新冠肺炎病毒,该病毒已经夺去了全球52万人的生命,并且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对病毒溯源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但即...

    2020-07-22 11:56:52
  • 俄罗斯对中国态度 在美国极力甩锅时得到前者力挺
    俄罗斯对中国态度 在美国极力甩锅时得到前者力挺

    近年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着。大家都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美国就开始极力甩锅中国,称中国是所谓疫情源头,不过目前的证据也让美国打脸。据悉,俄罗斯对中国态度是比较好的,在很多国家将矛头指向中国时,俄罗斯出面力挺。俄罗斯与中国关系友好
    此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很多国家不仅向疫情归结给中国,更过分的是要向中国提出所谓的索赔。针对此事,俄罗斯外长也进行了表态,...

    2020-07-22 11:56:29
  • 美国疫情为什么这么严重 主要原因有三点
    美国疫情为什么这么严重 主要原因有三点

    美国是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美国确诊病例已经突破400万关口,比排在第二名的巴西要多190万。美国疫情为什么这么严重?小编分析认为,或许是因为以下这三点,下面带大家了解下。美国疫情严重
    特朗普政府抗疫失败
    如果要想控制一场规模极大的疫情,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然而在过去的6个多月里,特朗普政府给外界的印象更多是“甩锅”、“说谎”以及“不负责任”。特朗普政府甚...

    2020-07-22 11:56:24
  • 特朗普呼吁美国人戴上口罩 自夸疫情发布会收视率超高
    特朗普呼吁美国人戴上口罩 自夸疫情发布会收视率超高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7月21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最新分析显示,美国实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远超官方确诊病例数。根据地区不同,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在官方病例数的6~24倍不等。“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很可能是报告病例数的10倍以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研究团队指出。此前,该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曾称,美国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是确诊数据的10倍。据美联社刚刚报道,美 快船主帅里弗斯直言:“也许,我们应该把NBA的计划送到白宫。”他称赞NBA在防疫方面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一切...

    2020-07-22 11:26:25
  • 美国感染人数远超公布数据 美实际感染人数或是确诊数据的10倍
    美国感染人数远超公布数据 美实际感染人数或是确诊数据的10倍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最新分析显示,美国实际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远超官方确诊病例数。根据地区不同,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在官方病例数的6~24倍不等。...

    2020-07-22 11:09:0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