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姐:RCEP一签,台湾省就真成了亚细亚的孤儿?
作者 :蛋蛋姐 2020-11-22 10:12:24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一件事发生在美国,懂王的支持者在华盛顿搞了场“百万大游行”(Million MAGA March),挺川派扛着大旗和标语,一路声势浩大,声称“选举舞弊”,要让特朗普“再肝四年”。
这么一来,倒川派不干了,也纷纷上街示威,你挤我,我就推你,你骂我,我就和你对喷,你怼我家建国,我就往死里neng你。
一来二去,很快上升为街头暴力,警方逮捕了十来人,缴获了几支枪支,在维持秩序的过程中,还有两名警察受了伤。
不过,一夜之间愁白了头的懂王,这下子开心地像个74岁的孩子,发推直呼“好家伙”。
这场面,我甚至都怀疑,莫非新冠已经走了?
另一件事发生在东亚,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所谓RCEP,就是成员国之间互相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做买卖,这样你来我往取长补短,大家有钱一起赚。
据悉,RCEP将覆盖23亿人口,贸易量占全球总量的25%,在当前世界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无与伦比。
有人分析说,RCEP一签,中国走出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省得大家越来越卷;
也有人说,成员国之间可以用人民币交易,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不做美元的打工人;
中国还可以和日韩搞好关系,让亚洲成为亚洲人的亚洲。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些可能有点遥远,眼下能看得见的实惠,大概就是进口车、进口相机、羊毛、龙虾什么的能便宜些,反正我想的比较简单——神仙水应该会降价,我再也不用代购了。
也有资深股民表示,呀,RCEP终于签了,开瓶茅台庆祝一下,我利好茅台。
总之,RCEP这事儿,长远来看简直就是一团欢喜。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实,这个RCEP早在2012年由东盟提出,因为体量庞大,还有人暗中捣乱,前前后后谈了8年,然后突然有一天,大家悄没声儿地开了个视频会议就给定了。
协议一签,美国Quora上一个问题新鲜出炉,东盟、中国、日本、南韩、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签署RCEP,你怎么看?
其中一个回答是,事实上我更担心美国。
这边特朗普还在想着一挽颓势,那边拜登俨然已经总统就职,忙着在社交媒体改认证,连美媒都在拱火,要不是川普当年退出的TPP,咱至于这样吗?又纷纷催促拜登,世界不等美国啦。
要知道,当年TPP就是美国为了围堵中国才搞的,现在他们自己房子塌了自顾不暇,我们却和一群小伙伴玩得不亦乐乎,老大哥当然不甘心。
所以,搅局的小动作都没停过。
蓬佩奥今年一直在越南、印尼、日本转悠,就是想挑拨关系,使RCEP难产,但是今年新冠这么一闹,大家都过得苦哈哈的,什么政治博弈,都得靠边站,吃饱饭才是王道。
闹事儿的还有日本网友。
这次RCEP签订之后,日本的雅虎网站上,一堆日本网友哀嚎,说什么中国和韩国的低端制造要流入日本市场啦,还要给白宫写联名信,抵制日本加入RCEP之类的云云。
但不管键盘侠跳得多凶,官方还是早早表明了立场,称RCEP“将为日本带来重大利好”,生意嘛,不寒碜。
不过这次的RCEP成员国里没有印度,本来日本是希望印度加入来制衡中国的,但是最后关头印度还是拒绝了入群邀请。
众所周知,印度不敢加入RCEP,是因为一旦市场放开,自己土作坊里的手工产品没啥竞争力,最后不仅丢了市场,底层劳动人员也会因为丢了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发生混乱,但印度官员是这样解释退群原因的:莫迪总理挫败了中国利用RCEP入侵印度市场的企图。
好的。
不过大家还是给印度留了个口子——啥时候想回来,我们都欢迎你。
相比之下,菜菜子就有点慌了。
RCEP一签署,人家成员国之间互相免关税做生意,就一个台湾“孤零零”夹在中间,网友纷纷质问,台湾经济怎么搞?
网友戏称RCEP为“环蛙经济圈”
对此,台湾经济部部长只能大打模糊战——亲,我也是昨天晚上看新闻才知道的,具体细节还得等我们算一算。
国民党“贴心”地帮她算好了,台湾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占台贸易总量的59%,投资额则占台湾对外投资的65%,一旦RCEP落听,人家自己组团干了,你和谁玩儿呀。
但菜菜子还是倔强地表示,没关系,“鸡蛋不能都放在同个篮子”。
而所谓的另一个“篮子”,就是加入美国主导的TPP。
前提是,台湾开放莱克多巴胺美猪(含瘦肉精的美国猪肉)的进口。
有官员宣称,进口瘦肉精美猪有助于台美“双边贸易协定”(BTA)以及美国支持台湾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这位官员,你是不是瘦肉精吃多了,当台湾网友这么好糊弄呢吗?美国自己都不在CPTPP里啊(特朗普退出TPP以后,才改称CPTPP)。
CPTPP现在由日本主导,在台日本商会也曾放话,只要台湾解禁福岛相关核灾区食品,就协助台湾加入CPTPP。
吃核食,吃瘦肉精猪肉,这?
更秀的还在后边。
为了让进口莱猪更有“说服力”,另一位台“行政院”发言人表示,大家别慌,“2020台北牛肉面节冠军用的就是莱剂美牛(含瘦肉精美国牛肉)”,言下之意是,牛肉你都吃了,猪肉怕啥?
结果人家店家当即甩出一个零检出证明,啪啪打脸。
然后这个秀儿为了表示歉意,就买了100碗牛肉面,结果被眼尖的网友发现,发票上都是台行政部门统一编号,被嘲“道歉都要花人民的纳税钱”,最后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主动请辞。
哎,菜菜子看一眼自己的队友,只能自己上——咱们出口到RCEP国家的7成是零关税的资通讯产品,只有3成比重的机械、钢铁、纺织会受影响。
注意,这里有两个知识点。
首先,台湾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出口占其经济总量的70%以上,出口,就是台湾经济的生命线。
虽然在出口产品中,钢铁、机械、纺织这一类传统行业的比重只占3成,但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了台湾制造业近7成的劳工。
这几年,台湾大搞“产业升级”,制造业集中在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业,相比之下,传统制造业式微,就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
根据台湾劳动主管部门的统计,台湾制造业从业者大概在280万人左右,但2019年,台湾大量解雇人数超过1.5万,其中主要是制造业。
在RCEP的免税压力之下,台湾传统行业的高关税产品将失去竞争力,面临着有钱的产业外移,没钱的就地倒闭的窘境,最终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第二个知识点是,台湾的半导体、电子制造确实牛批,但谁敢保证,一个台积电,能养活一整个台湾?
根据台湾工研院统计,2018年,台湾的GDP为17.8万亿新台币,同年,包括台积电、联发科在内的台湾最核心的IC制造业总产值为2.6万亿新台币,只占了GDP的不到15%。
类似鸿海精密、和硕联合、英业达等这一类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电子组装,劳动力密集行业)的产值,其实大部分的生产制造都在岛外,满打满算加进去,大概在30%左右。
而剩下的大头,集中在第三产业。
注:104年为2015年,以此类推
我们看上图,台湾制造业从业者大概有280万人,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有450万人。
这里的第三产业,包括餐饮、娱乐、房地产、金融、保险、旅游、运输仓储等方面,这大概是我们讲的“百业兴旺”。
依我粗浅的理解来看,百业兴旺的基础,就是经济活力,就是人和钱。
台湾人均GDP是很高,但台湾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了。
这是台湾的人口增长率,从90年代开始跌跌不休,到2019年,台湾的出生率世界排名倒数第一。
台国发会也拉响警报,到2022年,台湾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更要命的是,台湾人才的流失率,也在逐年走高。
根据台湾《经济日报》的报道,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台湾人才外流数量从34万人增至72.4万人,其中72.52%为大专以上学历,84.69%为青壮年。
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到2021年,台湾人才外流比率将达到世界第一。
台湾那么好,为什么留不住人?
和前文提到的“产业升级”有关——高新制造业,需要的是高端人才,与之相应的是,大量基础性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
这就导致,一个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可能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据统计,十年来,台湾工程师、技术员岗位的从业人数增加了32万人,与此同时,相关科系的大学毕业生,有53万人,毕业卖奶茶的,俯拾即是。
不是说卖奶茶或者服务业不好,而是台湾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无法创造等量的工作岗位,容纳相应的人才。
换句话说,产业升级,升的还不够。
即使有幸找到对口工作,应届生的薪资也普遍感人。
要知道,1996年,台湾省的劳工平均薪资已达到了4.3万新台币,现在即使人均月薪5万台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1000多元人民币),也才涨了7000新台币钱,甚至还不算这20年间的货币贬值。
出口萎缩—产业外移—企业竞争力下降—失业率升高—薪资冻涨甚至下降—人才外流—台湾经济失去活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再加上这一次,台湾加入TPP计划停滞,和RCEP失之交臂,“新南向”受阻,有人说,台湾经济将会失落20年。
现在,台湾手里唯一的牌,只剩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2010年,两岸签署ECFA之后,当年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就创下历年新高,10年来,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
今年前10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额约1222.8亿美元,占同期台湾总出口额的43.6%。
差不多接近一半的钱,都是来自大陆。
台湾经济,不可能和大陆“脱钩”。
台湾,离不开大陆。
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当代青年梦想的淘金地。不论他们言论如何,身体却很诚实,不由自主向大陆倾斜。
以前在大陆就业,他们明面上说是“在台湾混不下去”的表现。如今,台湾青年私下已经视之为“有本事”。
当然,大陆,也在欢迎着台湾同胞的到来。
一则2017年的新闻里提到,有关部门已经核发了269万本卡式台胞证。
对台湾年轻人来说,大陆不是陷阱,而是未来。
对台湾来说,亦是如此。
尾声
从2008年起,台湾每年都会邀请民众票选出当年的“代表字”。
12年来,台湾的年度代表字,依次为乱、盼、淡、赞、忧、假、黑、换、苦、茫、翻、乱。
这12个字,除了“盼”和“赞”,剩下的都是负面词汇,“乱”字更是出现了两次。
迷茫、忧伤、混乱……也许就是12年来,台湾同胞们真实的感受。
当政客为了一己之利弃大局于不顾的时候,当两党互相推诿甩锅的时候,当专家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又有谁来关心台湾的未来?
嗯,心系对岸同胞的大陆网友早就想好了办法。
上一篇:缓缓君:清华学姐事件:清华的回应,有点让人失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