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毒鸡汤!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正深刻改变!
作者:菌爷
已获授权转载

按照官方的表述主要包括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但这件事情要看懂需要整体来看。
这是在全面改造中国社会的生产组织系统。
5G是连接沟通效率的升级,特高压是整个能源动力的升级,城市群内部的轨道交通是属于缩短空间的距离,甚至可以让跨市上班成为可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属于汽车产业的升级,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更是让整个工业协作进一步拔高。
这一切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
中国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一切为了增量!
这是一场中国社会整体的进化,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层才会对各位大佬显得“恨铁不成钢”。
大家可以仔细的琢磨一下。
被怼的大佬,其实一点都不委屈。
3
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是什么?
有哪些确定性机会?
新基建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新动能,就拿5G来讲,通讯效率的大大提升,并实现从人口10亿级的连接升维到万物互联百亿千亿级的连接,本身所创造的增量都是肉眼可见的。
人群与万物的互联不仅仅是连接量的倍增,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市场规模被人口规模的限制,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连接出现了N种可能。
用一句大白话来讲,国家的人口基本面因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改变了。国家的人口基本面因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改变了。国家的人口基本面因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改变了。
重要的话,说三遍!!!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是对人类的自然力增加,一台机器比得上百工人,全球各个大陆的国力对比瞬间改变;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的出现,把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更进一步提升,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进化的国家,几乎碾压全球;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的大爆炸,拓展的是信息沟通的效率,人的注意力和时间从线下往线上迁徙,互联网大佬们几乎吃了几十年的人口红利;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阶段大概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也是国家这个生产服务组织的再次进化。
在这个新基建搭建过程和搭建之后衍生出来的新产业新业态就充满着机会。
需要大家主动拥抱。
4
未来又有哪些大确定性的雷和坑?
一流政府搞产业,二流政府搞招商,三流的政府搞地产,四流的政府直接选择躺倒靠天吃饭。
这些网络调侃真实而冷酷。
产业要搞好,极其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拼了命也要按住炒房的冲动,急速撕扯社会,要出事的。
举例来讲,一个普通二线城市随便搞一块地盖房子一年的产值就是大几十亿,而且用不着什么高技术工种。
说一句现实且戳穿真相的话,能搞好产业的地方真的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甚至运气的成分的。
香港人天生就比哈尔滨人会玩金融和资本吗?
深圳人天生就比天津人脑瓜灵活吗?
杭州人天生就比郑州人会搞线上的事吗?
很反感区域之间的鄙视链,这不是自己哪里人的问题,而是一窝蜂的讨论南北东西的差距跟地域的关系,离真相会原来越远。
区域之间差距的这个结果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楼市调控的初期,我就预判调控所带来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落差将进一步拉大。
有些中西部靠着房地产这个生意,还可以掩盖一下跟深圳上海这些城市的真实差距,把房地产这个遮羞布掀掉,让全国城市都进入比较产业的硬度,现实的差距就被暴漏出来了。
仅仅2019/2020两年,现实的情况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如果还是无感,我们就从最直接的各城市上市公司市值来看,把北京这个帝都拿掉,单看区域中心的城市。
深圳截至2020年11月份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经干到了12.2万亿,而北方的哈尔滨才几千亿的量,相差几十倍!
这就是未来最大危险。
城市极端分化,堪比两个陌生的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