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连续曝出2家巨头造假:日本制造走下神坛……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日本因为缺少“低死角注射器”,要白白浪费2400万剂新冠疫苗(够打1200万人)。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日本是制造业强国,怎么会被小小的注射器难倒?
“低死角注射器”不够,其实反映的是日本制造产量的问题。
因为国土狭小,这类生产日本国内大都不搞了,倒也很好理解。
但是,日本制造目前不光是产量问题,今天我就继续一股脑讲完:
就连日本人一直当作骄傲的质量,现在也是岌岌可危。
日本制造,正在走下神坛!
01
不可思议的造假
先简单说一个最近的新闻。
前几天,有新闻报道,日本老牌制药公司——小林化工,在生产治脚癣的药品时,把催眠成分加到了药品当中,而且剂量是安眠药常用剂量的25倍!
也就是说:吃一片小林化工的这种药,相当于一下子服用了25片安眠药!
关键是,病人还不知情。
因为这个问题,造成239人出现意识模糊,还引发22起交通事故,2人因此死亡。
小林化工创立于日本昭和21年(1946年),年销售额在三四百亿日元。
虽然已经停业,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这件事情暴露出的问题可以说多到令人发指!
不过,这个造假案的6大错误,回头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错误一:生产时,员工已经发现原料损失,却擅自决定补料。
但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的制造过程根本不允许进行补给工作。
所以,能说日本人每个人都严谨吗?
错误二:员工要补料也就算了,但是却把催眠成分当作了原料。
而装这两个原料的容器和形状完全不同,一个是纸盒,一个是金属盒,大小也完全不同。
这错得也太离谱了!
错误三:根本要求,取料称重原本应该两个人相互监督确认。
但当时,只有一个人在工作,根本没有监督确认,就完成了补料工作。
生产制度,根本没落实。
错误四:年销售额几百亿日元的医药龙头,原料管理却全部靠人工手写统计,我们国内常见的二维码扫描及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一个都没有。
事后检查时,也发现当天的操作记录遗失。
所以,管理技术简直落后。
错误五:在药品成品出厂检测中,工厂会通过色谱仪确认成分。
这批药品曾经发现了一个异常的小色谱峰,当时就怀疑有异物混入,但上报公司领导后,并没有得到重视,内部也没有相关产品检查。
这?
错误六:按理说,除了工厂质检,应该还有第三方或者日本监管部门的抽检。
但事后却查出,小林化工为了应付检查,阴阳账簿造假时长达40年,近500种药品80%都存在造假。
如果说普通造假只是谋财的话,药品造假无疑是害命!
02
日本制造,早已荣光不再
小林化工,系统造假40年,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制造丑闻的一个缩影。
就在上周,2月16日,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被曝出日本国内生产的刹车及零部件产品中,出现数据造假。
造假共涉及11.4万多项质检数据,造假行为可追溯到2001年,时间长达20年之久。
本次造假事件,涉及丰田、日产在内的10多家日系车企。
这已经说不清是第几次日系汽车爆雷事件了。
2006年,被称为日本制造的“品质灾难年”。
最有名的就是那一年,日本索尼公司笔记本电脑被曝出锂电池异常发热起火事件。
后来,召回了960万颗问题电池,损失超过500亿日元。
05
制造业本没有什么神话
实际上,日本制造神话本就是一层薄纱。
二战后,踩在美国这个科技巨人的肩膀上,加上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制造理念,日本制造业快速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美国的知名学者傅高义,也在实地考察完日本后,专门写了一本《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来肯定日本经济的发展。
在那个时代,日本制造在有限的需求下,确实精益求精,质量优秀。
大量日本媒体从不同视角为日本制造搭台唱戏。
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等经营之神一战成名。
寿司之神、永不松动的螺丝、可以喝的马桶水成为家家户户熟知的日本符号。
此外,在日本的外国人或者曾去日本旅游的外国人,也起到了“日本免费宣传员”的作用。
可是,当神话的泡泡逐渐破裂时,日本企业界却没有去认真反思。
一旦陷入丑闻,一批曾经精益求精的“工匠”变成了今天只会鞠躬道歉的“躬匠”!
不信你看,各个公司的道歉都已经成为了一套固定模板,从发言语气到鞠躬形态,甚至到该什么时间流眼泪,都出奇一致。
但这些草草了事的道歉,都少了对事件的深刻反思。
制造业本没有什么神话!
人性使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