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中国公知为什么会失败?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24 00:06:5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tVj曹操读书网


tVj曹操读书网

公共知识分子,本来是一个极为高尚的称呼。

在我心目中,只有那些真正向民众传递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人,只有那些真正始终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的特性有两个:一个是“公共”属性,是指他们为了公众利益而奔走呼号;一个是“知识分子”属性,是指他们坚持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

但在中国,当公共知识分子被简化成“公知”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极具贬义色彩的词语。

在当前中国网络语境下,“公知”的特点是如此鲜明,又如此令人厌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我的理解中,“公知”是专门指这样一批人:

——他们对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严重缺乏自信,尽管他们口头上不承认“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种反逻辑、反常识的理念,但他们在潜意识里,都是这种反逻辑、反常识理念的信奉者;

——他们对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拥有绝对的、未经严格反思的认同,导致他们看不到西方这一套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并幻想只有中国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他们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抱有浪漫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将其中“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治”等理念因素无限美化,并每每以此来抨击和指责中国。

在中国相对于西方还非常弱小、非常落后的时候,公知在中国似乎具有某种天然的正确性。

但在今天中国不断发展、不断崛起,而西方国家自身问题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在中国公众面前时,公知在中国就成为一种越来越不合时宜的存在。

今天,所谓的“公知”,明显缺乏“公共”属性,因为他们看起来更像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向中国民众推销一种他们自认为理想的制度和理念,而非站在中国民众的角度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制度和理念,才是最能让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东西。

今天,所谓的“公知”,当然也缺乏“知识分子”的属性。他们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迷信,说明他们既缺乏严格的逻辑思辨和理性思考的精神,也缺乏根据现实与时俱进调整自我认知的能力。他们更像是一群固执、迂腐、生活在过去幻象中的人,而非真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

有人分析过,中国这一代“公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相对于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绝对优势。

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公知”对中国缺乏自信、对西方存在迷信的根本原因。

但时移世易,随着中国在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越来越明显的成果,东西方力量对比开始明显向中国倾斜,这个时候,诞生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公知”,就像是一群看不见现实的少数派,逐渐沦为一种被嘲笑、被批判、被大众抛弃的状态。

日前,《财新》的某位副主编哀叹,30年来所有启蒙的努力,都失败了。

他其实在那段文字里说了更过头的话,用上一个庚子年11年后发生辛亥革命,来晦涩地影射,在2020年疫情之后多久中国才会爆发新一场革命。

我直接留言说:“公知已死,有事烧纸。”

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种种不足,这是中国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的根本原因。

但这绝对不能构成拿2020年疫情后的中国,与1900年的晚清相比的任何理由。因为这已经不是学术和常识问题了,而是胡言乱语了。

今天,一个真正的公众知识分子,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和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到底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学术和现实立场?

我依然认为,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公共知识分子,他就必须首先坚持其公共属性,必须始终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此时此刻,中国最大的公共利益依然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什么是最能真正实现这一当代中国最大公共利益的制度、模式和政策,什么就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最应该支持、参与设计和改进的制度、模式和政策。

简单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2002年从北大毕业至今已经19年,从事国际新闻报道12年,到访过四五十个国家,在我的理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对不是一个空洞、僵化的政治口号,而是一种具有极大包容性、充满生命力、可以不断改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今天的公知,其实很容易陷在“自由民主原教旨主义陷阱”和“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陷阱”中不能自拔。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两种“原教旨主义陷阱”为什么是不对的。(《辛丑年,中国必将在复杂中继续前行》)

中国的“公知”往往认为,中国只要“西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国“公知”同时也会认为,中国只有“西化”,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是一个极其荒谬和错误的观念。

过去500年来,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三次工业革命,在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基础上,确实走出一条领先世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如果放眼全世界,我们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当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照抄照搬这套“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时,绝大多数国家都失败了,而非成功了。

从东南亚到中亚再到南亚,从中东到非洲再到南美,照抄照搬西方制度和模式的国家,最后失败的比比皆是。

中国共产党早就总结出了这一规律——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毫无疑问,这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但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建设时期可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之前中国的发展还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中,中国“人微言轻”,这些看似真理一般的判断,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而已。

就我自己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它坚持实事求是,并且能做到与时俱进,这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种制度,能回归本质、不断优化迭代的最根本原因。否则,就会陷入到僵化、落后的境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几个概念我们必须加以坚持:

第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没有任何一种制度会天生优秀且永远优秀,任何一种制度都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断解决新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文明),在14亿中国人的理念中,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是国富民强的基本前提,美国从殖民地时代演化过来的“联邦制”,在中国既缺乏传统,也缺乏必要。

相类似的,在14亿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国家统一具有不言自明的超级重要性。在美国西雅图市有一个人口只有几个人的“独立国家”,英国也可以允许苏格兰搞独立公投,但台湾却只有跟大陆统一这唯一的选择。关于这部分的探讨,可以参看李光耀的相关著作。

今天,像余茂春这样的“汉奸”依然在用共产主义、列宁主义这些老掉牙的、僵化的意识形态语言描述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李光耀其实早就告诉了世人:中国拥有远比近现代科学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更古老、更丰富的历史政治传统。

中国没有法国的那种“社会契约论”,但中国自古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辩证理念,也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潜意识认知。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时候,依然在不经意间重复和强化这些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与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在不断发展中,在国内依然没有对这一制度进行全面、现代化的总结。在国外,西方更是远远没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内涵。

但我相信,随着中国在物质层面的发展越来越好,一定会有中国的知识分子、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去结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去重新认识当前中国制度和模式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其近些年的著作中已经明确提出来,相对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个政府的治理能力,才是21世纪国家构建中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终于打破了“市场”和“计划”的迷思,认识到二者并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而只是一种资源分配手段。

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迷思,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只是一种治理方式而已,但更关键的则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

衡量一种模式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归根到底,还是看其能否最有效地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一最基本的目标。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而且也正在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西方发源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科学、理性等观念,并非西方特有的东西,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积极吸收和借鉴的东西。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做的是批判性吸收,而非全盘接受。

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种种问题,恰恰是要引起我们警惕和反思的地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简单抄作业,关键还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结合中国的国情去探索。

公知在中国失败,关键还是在于他们既缺乏“公共”属性,也缺乏“知识分子”属性。他们所谓的启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西方制度和模式的推销行为。在西方自身问题不断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充满生命力的今天,这一代公知走向历史的黄昏,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公知们如果自认为是知识分子,也并非只有“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这一条出路,他们可以认认真真地学习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叫“以人民为中心”,参与而非拒绝中国今天所选择的制度和模式,用真正的爱国精神、公共属性和知识分子属性,继续向公众传递科学、理性和知识,并不断提醒大家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路上,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如果公知们还是抱着那一套有失偏颇、存在严重内在缺陷、越来越缺乏现实说服力的东西,居高临下地向中国人民推销,他们将会成为21世纪的“孔乙己”,最终陷入彻底的失败。

相关文章

  • 戎评:美出台重要报告,欲组13国超级反华联盟,围剿中国科技
    戎评:美出台重要报告,欲组13国超级反华联盟,围剿中国科技

    这篇文章应该在半个多月前就发出来的,但因为很多事情被耽搁了,当然,其实影响也不是很大。上个月底,由谷歌公司前CEO埃里克。施密特领导的中国战略组(China Strategy Group,CSG),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新时代中美科技竞争的报告,名字叫——《非对称竞争:应对中国科技竞争的战略》报告长达33页近10万字,主基调是建议华盛顿应当延续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科技战政策,但不同于之前各领域对抗,美国应当尽量避免在中国优势领域进行正面冲突,并利用两国在科技领域分叉有利于美国的优势,对中国展开针对性极强的非对称竞争...

    2021-02-23 17:17:14
  • 天涯补刀:中国网络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没脑子”?
    天涯补刀:中国网络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没脑子”?

    作为一个主写国际政治的公众号,自从特朗普下台后,我们各项数据也开始“惨淡”起来。很多人以为我们的号可能有百万以上的关注,但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我们的号里仅仅只有70多万的关注——根本算不上大号的。70万的关注,在去年,平均每篇文能达到10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但自从特朗普下台后,点击量直接少了20-30%,数据一下子难看了起来,平均点击只有7-8万这样子了(三年后,我们会再“卷土重来”的)。新年过后,连续写了几篇敏感文章,点击惨淡,昨天更是创了一个历史新低:昨天我们写了《喷子”是如何形成的?》这篇文...

    2021-02-23 17:11:39
  • 美媒:制裁商飞影响美军轰炸机升级,不想让中国知道发动机漏洞
    美媒:制裁商飞影响美军轰炸机升级,不想让中国知道发动机漏洞

    美国《福布斯》网站2月19日发表文章,称美国对中国商飞的制裁可能会使B-52轰炸机换装新发动机的项目复杂化。【美国空军的B-52轰炸机将要换装新发动机】今年1月份,美国国防部对中国民用航空制造商中国商飞(COMAC)进行了制裁,原因是担心它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享技术。五角大楼警告说,提供给中国民航公司的任何技术都将受到军方的利用。《福布斯》网站称,该决定可能会对美国空军为B-52轰炸机换装新发动机 美国空军希望对B-52进行升级以增加数十年的服役期,包括安装新的发动机。但是,该项目考虑使用的发动机之一被中国...

    2021-02-23 16:37:26
  • 加拿大要协调行动应对中国在新疆的行为 外交部回应:虚伪!
    加拿大要协调行动应对中国在新疆的行为 外交部回应:虚伪!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今天(22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上周五在七国集团会议上称,要协调行动应对中国在新疆的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是始终保护并促进人权发展的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 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更是中国人权进步的典范。就拿新疆来说,过去60多年,新疆经济总量增长了200多倍,人...

    2021-02-23 16:37:13
  • 任泽平:中国婚姻报告2021
    任泽平:中国婚姻报告2021

    婚姻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个人来说,婚姻是情感的升华,家庭是切实的归属感。对于社会来说,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但近年来,多种选择和无奈之下,中国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另一方面,高婚育成本使年轻人实现家庭变得更加困难。从人口角度看,人口少子老龄化问题正在削减适婚年龄人数,结婚“主力军”减少。“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婚姻现状...

    2021-02-23 16:26:15
  • 占豪:法外长:法国将重回赛场,和中国进入影响力与发展模式之战
    占豪:法外长:法国将重回赛场,和中国进入影响力与发展模式之战

    环球网消息,法国议会日前审议新的对外援助法案,将重新关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8个国家和海地,援助方式也将以“直接援助”为主,外长勒德里昂日前表态称,法国已经“重回赛场”,不再在对外援助上“拮据”,“我们已经和中国进入了对外发展模式和影响力的战争,我们要捍卫一种模式和价值观”,并暗示所谓“中国债务陷阱”。时事国际1.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2日在“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开幕式致辞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中美建交以来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敦促美方做到三个“放弃”。(新华网)画...

    2021-02-23 16:23:13
  • 占豪:缅甸数十万人大游行!中国这一招应对很高明
    占豪:缅甸数十万人大游行!中国这一招应对很高明

    缅甸日前爆发数十万人的大游行,而在2月22日,又爆发了所谓“22222”大游行,游行人数至少数十万,大家看看下面视频就知道了,已经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为啥叫“22222”大游行?这是效仿1988年8月8日的“8888民主运动”。那场民主运动,直接改变了缅甸的历史,缅甸的多党制和今天的状态,都和那场运动密切相关。现在,之所以叫“22222”大游行,就是要效仿那次事件,要对抗到底,要籍此推动缅甸的民主革命。所以,就像占豪之前分析的那样,缅甸的事才是个开头,远未到结束之时。这场博弈,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而最终结...

    2021-02-23 16:22:25
  • 美媒设想:若中国与邻国冲突,美国无一例外会卷入,中印风险最大
    美媒设想:若中国与邻国冲突,美国无一例外会卷入,中印风险最大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的长期撰稿作者、肯塔基大学帕特森外交和国际商务学院的高级讲师罗伯特·法利(Robert Farley)发表题为《2030年中美之间的战争会是什么样子?》的一篇文章。文章开篇点出:在这十年结束之前,力量平衡(以及战略格局)可能会大不相同。如果凭借着一些运气和技巧,即便是到了2030年,华盛顿和北京也将能够避免战争。但中美两国的规划者有必要认真考虑“可能发生的 作者分析,但在未来十年,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现在看似遥不可及的冲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紧迫起来。随着中国相...

    2021-02-23 15:08:42
  • 一个西方大使被枪杀了,中国人也要小心
    一个西方大使被枪杀了,中国人也要小心

    (一)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美国、欧洲、中国、俄罗斯……还有很多地方,我们比较陌生,当然,陌生也有陌生的理由。每次打破陌生,更多是悲剧。对不少西方人来说,再一次熟悉这个国家,是因为又一个大使被枪杀了。就在2月22日,一个联合国车队在刚果(金)遭到袭击,车队中的意大利驻刚果(金)大使阿塔纳西奥被当场枪杀。和他一起遇害的,还有保卫他的一名意大利宪兵,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一名司机。请注意,这还是联合国 (二)意大利举国震惊。意大利外长迪马,紧急中断欧盟会议,从布鲁塞尔赶回罗马。在一份声明中,迪马说:“我们现在对...

    2021-02-23 11:50:09
  • 西方媒体想用他妖魔化中国,如今却被他亲自打脸
    西方媒体想用他妖魔化中国,如今却被他亲自打脸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部】;大家应该还记得,就在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曾派出一个国际专家团队到咱们中国武汉研究新冠病毒的起源问题。之后,就在两周前,这些世卫组织的国际专家与中方一同在武汉召开了一个发布会,一方面介绍了他们当前阶段的工作情况,一方面则澄清了被西方反华势力和媒体为了丑化中国而编造出的谣言。然而,一些带着预设立场和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看待中国的西方媒体却并不死心。他们偏执地歪曲了世卫组织 (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个情况是,根据不少曾在这些西方媒体供职或实习过的人士透露,这些西方媒体的记者通常是不会在...

    2021-02-23 11:49:3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