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还敢去印度投资?不知道它有《敌国财产法》?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3-10 20:10:5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子稻
来源:文子稻(ID:wenzidao666)

有个新闻,五味杂陈。

最近两天,据印媒报道,莫迪政府正计划“加快”批准来自中国的投资提案,尽管这些提案规模较小,主要涉及制造业。

这已经不是印方首次传出这样的声音。

随着中印边境紧张局势趋缓,2月22日据路透社独家爆料称,印度政府将批准来自中国的45项投资提案,其中可能包括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的投资提案。

印度似乎正在对外传递一种暗示,即中国人来印度办厂会非常容易且获批速度很快。

早在一年前,印度可不是这样的。

去年4月,中国正在遭受疫情袭击,举国抗疫。印度突然发布一项“限中令”。

给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阻止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对印度公司的“掠夺性”收购。

印度颠倒黑白、倒打一耙的不要脸水平一向是国际前茅。

自去年6月份起印度已经禁止267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不同批次)在印度的落地。

甚至在今年1月份又进步规定,永久禁止59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包括TikTok、百度、Wechat(微信)和UC浏览器等。

给出的理由竟然是照抄美国人的,即所谓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等。

意味着中国这些在印度的投资基本上血本无归。

比如说“命运多舛”的TikTok(抖音),印度曾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最终,也不得不含恨而去。

事实证明,印度的“限中令”才是对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无节操掠夺。

突然想起一句话:印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经历了印度的“限中令”之后,如果印方连一句道歉赔偿都没有的话,还能到印度投资吗?


一向反华的印度为何突然又想引进中国投资?

第一、疫情失控

印度的疫情绝不是其对外公布的数字那样。


据一些外国机构推测,印度国内早就感染超过3亿人,这是印方公布数据的30倍以上。

事实上,印度国内的疫情恐怕远远超过这一推论。

刚刚看到新闻,印军士兵也正在大范围感染。

据印度国防部国务部长谢利帕德·纳伊克对外公布,印度已有约42800名士兵感染新冠病毒。

所以,心疼我们的子弟兵,不仅要在苦寒之地守边疆,还要提防印军人体传毒。



第二、经济下滑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世界GDP前15名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

其中,2019年排在第五名的印度因为2020年经济同比-7%,只有2.62万亿美元,已经被英国超越,处在第六位。

一方面,印度想借新冠疫情接收从中国转移的产业链因为中国抗疫成功化为泡影。另一方面,糟糕的经济表现,让印度国内矛盾加剧。

印度农民持续几个月的“起义”就是其中之一。



还能不能去印度投资?

无数证据表明,到印度投资的风险就在于神牛尿上头的印度政府目光短浅、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估计很多善良的中国人民都不知道,印度国内还有一部专门针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公民与公司的法案,叫《敌国财产法》

所谓敌国财产法令:即,当中印两国一旦开战,印度将会把中国公司与公民在印度的财产全部没收!

没错,是没收,不予归还!

印度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阴险的法律?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二战时,英国曾与其他同盟国达成协议,要求对德、意、日“轴心国”在同盟国内的财产予以冻结或没收,以打击和削弱法西斯势力。

二战后,从英国殖民体系下独立出来的印度,也继承了其全部政治体系。当印巴战争爆发后,印度于是决定将在本国境内收缴“逃往”巴国的财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

1962年,在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度政府将在印度的中国公司及公民的财产全部没收,交由所谓“印度敌国财产监管局”(CEPI)保管。

失去财产的中国公民不是被印度政府抓起来,就是被迫移民他国,失去财产的中国公司也不得不被迫撤离。

考虑到缺乏法律依据,印度政府在1968年8月20日专门出台了“敌国财产法令”。

后来,印度政府分别在1977年、2010年、2016年,还曾对该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其目的一是继续收缴“中巴公民与公司”财产,二是为未来一旦与中巴“有事”,可以依据该法采取行动。

据媒体统计,迄今为止中国公民被没收的房产共计149套;而巴基斯坦公民被没收,共有价值超10万亿卢比(约合1万亿人民币)的9280件的不动产、266个上市公司价值约2600亿卢比(约合260亿人民币)的动产等被没收。

截至2018年初,印度尚有大约价值1万亿卢比(约1000亿人民币)的“敌产”,其中9280处为巴基斯坦公民财产,126处为中国公民财产。

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中巴两国的公民和公司通过各种司法与行政渠道,要求印政府返还有关财产,但印方从未向当事人返还过任何财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一次,印度政府再一起打起中国投资的主意。

中国企业显然不能任其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必须保持理性和气节。

首先,印度政府如此反复无常,所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必须赔偿。

虽然在印度现有的法律体系下,中国企业很难追偿。但是启动追偿也是逼着印度政府改善其投资环境,保护自身利益的一个手段。

其次,中国企业要大声说“不”。

如果要对印投资,印度应该满足中方条件,而不是中方企业迁就它的条件。否则,这种朝令夕改造成巨大损失的现象还会发生。

一句话,条件不够,按兵不动。


不去印度去哪里?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只要有钱,还怕没有投资的好去处?

自从中国签署RCEP之后,整个东南亚都是投资的乐土。

例如中国投资者正在从印度转向印尼。


中国为何加大对印尼的投资?

中国海军已经可以稳控南海局势。

众所周知,印尼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次反华的国家。

当时,中国力量不仅不强,也不足以影响南海诸国的政局。

现在不同了,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而且刚刚签署了RCEP,中国的影响力足以覆盖到东南亚。

给大家看一张中国南海舰队巡航图: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把维护海外利益和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并列。

2016年针对所谓南海仲裁案,中国发表的声明中,首次提出南海是中国“内水”的概念。

美国战略学者认为,拥有一片“内水”是一个大国的标配。

维护国家的海外利益绝不是随便讲讲。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军舰到不了的地方,人家谁拿你当回事儿?

所以,既然东盟是我们的最大贸易伙伴,就有必要好好保护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如果印尼要发展经济,基建必须先行。




相比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中泰高铁而言,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是中国首个海外高铁项目,全长142.3公里,是东南亚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总投入预计55亿美元,其中75%的费用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很多文友经常对我国向外提供贷款颇为不理解。这里解释一下,像这类贷款的用途是明确规定只能用来作为高铁建设的。

比如用来购买中国高铁整车,以及高铁钢轨等等。

想想看,连铁轨都要从中国进口,这对钢铁产能过剩的中国是不是一个大利好?

实际上就是我借给你钱,你要用来购买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然后用资源来还。


而且这不仅仅只是出口大单的问题,还牵涉到在东盟各国之间采用中国高铁标准的大问题。

一旦2.6亿人口的印尼采用中国标准的高铁,其他东盟国家要想发展是不是也需要响应一下?

这就保证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实施。

所以,日本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想尽办法,处处捣乱。

在中国疫苗问题上,印尼总统不仅直播接种中国疫苗场景,甚至还将其制作成全国发行的邮票。



这是亲自代言的形式来向本国人民证明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东盟十国总人口6.54亿 ,其中,印尼人口2.62亿,菲律宾1.02亿。

两国相加,占东盟十国总人口的一大半。

越是人口稠密的地方,越需要大基建,只要政治稳定,又想和中国交好,中国肯定会鼎力支持。

这方面,菲律宾的老杜绝对是聪明人。


有没有发现,在众多南海周边国家中,无论是曾经叫嚣“南海仲裁案”的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甚至印尼,更别说泰国了,几乎都获得中国大量基建投资,唯独一个国家例外。

那就是侵占中国南海岛礁最多,又是历史白眼狼的越南。

在中美贸易博弈开始后,为了躲避美国的关税壁垒,不少中国企业开始向越南转移产能。

这时候,作为顶级官媒,人民日报在2019年8月份还不忘记“热心”的给大家擦点风油精。



如果印度再高调表态和欢迎中国投资者的话,估计官媒又会出来给大家“擦风油精”了。


什么时候可以去印度投资?

中国可以不把印度当敌人,但是却无法阻止印度把中国当敌人。

对一个把自己定位成死敌的国家,如果还想帮助它们搞基建以及提高工业制造水平,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相比一个强大的印度,“弱邻”才更符合我们的国家安全。

如果在以前还有情可原的话,至少在2017年爆发中印洞朗事件之后,就必须清醒起来。

尤其是洞朗事件之后,数年内印度一而再再而三,屡次在边境线对中国进行挑衅,印度国内全面反华、敌华的面目已经暴露无遗。

所以,中国必须对印度有一个清楚的定位。

那就是绝不能让印度实现工业化。

想想看,印度这样一个人数马上超过中国的人口大国,却整天处心积虑的要与中国为敌,一旦它实现了工业化,依照它的人口优势,与中国在边境上不死不休的挑衅,多闹心?

如同一个癞蛤蟆,整天跳到你脚面上,吓不死你,也会恶心死你。

如果不能一战定乾坤,就要陷入无休不止的拉锯战。

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国家形象,还会牵制国家在台海以及南海的战略布局。

毛主席说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一个13亿人口的印度,决不能掉以轻心。

好了,现在我可以回答什么时候可以放心的在印度投资了?

答案是:当中国有一支航母战斗群长驻印度洋的时候!

否则现在去印度投资就是一场赌博!

因为,人家不仅可以看你的底牌,还敢随时掀桌子!



相关文章

  • 钱多又无脑,单价1亿美金的无人机 印度要买30架!
    钱多又无脑,单价1亿美金的无人机 印度要买30架!

    印度海军、空军、陆军将会各自采购10架美国MQ-9/9B无人机,该次军售合同的总价值高达30亿美元,每一架的价格平均下来都超过了一个亿美元。对于无人机而言,就算是算上附属设备的话,也绝对算是昂贵了。目前装备于澳大利亚军队的MQ-9B无人机据《印度国防时报》报道,此次印度作出采购决定是因为此前印度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租借的两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给印度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照租赁协议,印度海 不过,自去年开始的多次北部边境冲突,令印度感到印军的确需要一种合格的长航时、高挂载的查打一体无人机。世界上符合...

    2021-03-11 11:12:03
  • 新财迷:拜登首次领导“四国机制”,印度表现犹豫了,毕竟刚和中国有过…
    新财迷:拜登首次领导“四国机制”,印度表现犹豫了,毕竟刚和中国有过…

    环球网消息,英国《金融时报》7日称,拜登或在下周召集首次“四国机制”(美、日、印、澳)领导人峰会,以对抗中国,而印度对该机制的态度近来发生转变。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辛格表示,鉴于近来印中两国部队正在采取一定程度的脱离接触,印度有点警惕将“四国机制”转变为某种形式的反华同盟,不大可能立即追求深化的军事合作。时事国际1.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7日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新华网)画外音:丑国妄图用台湾牵制我们的发展,那是痴心妄想!2....

    2021-03-10 18:38:31
  • 苹果:今年底前在印度生产iPhone 12,因补贴可提升成本优势
    苹果:今年底前在印度生产iPhone 12,因补贴可提升成本优势

    近日,苹果在一份公告中称,如无意外,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在印度实现iPhone12的本土化组装。据行业分析师透露,苹果之所以选择将iPhone12的生产转移到印度,或许是因为印度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政策。据了解,该计划可以让身处印度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获得现金奖励,目前苹果的主要商业伙伴富士康、纬创等代工厂都已加入该计划。也正由此,iPhone12在印度生产后,可以极大地提升苹果的成本优...

    2021-03-10 17:19:19
  • 印度计划打造6艘攻击核潜艇 为了应对中国“威胁”!
    印度计划打造6艘攻击核潜艇 为了应对中国“威胁”!

    印度近日完成了该国潜艇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的测试,印度媒体炒作称,这标志着印度打造6艘攻击核潜艇计划重回轨道,而这一计划“着眼于中国”。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3月10日报道,印度国防研究发展组织(DRDO)于3月8日在孟买成功进行了潜艇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原型机的最后测试。这种推进装置能够确保柴电攻击潜艇能够在水下停留更长的时间,这种潜艇也比核动力潜艇更为安静。这种AIP装置还将 他们补充说,总的来说,这些计划也应被视为印度海军为了对抗中国海军崛起的一项协作努力。就拿潜艇举例,印度海军目前...

    2021-03-10 17:18:31
  • 印媒:美国不害怕中国这种武器,但印度日本就不一样了
    印媒:美国不害怕中国这种武器,但印度日本就不一样了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部】;据印度《防务视点》网站2021年3月7日报道,中国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令人印象深刻,其凸显了中国日新月异的武器发展能力以及中国在亚洲及以外地区正在形成的更强大海军战略。文章称,目前,中国目前有一艘055型驱逐舰在服役,该驱逐舰于2020年1月12日投入使用。另一艘055型驱逐舰正在进行海试,还有另外6艘正在建造中(原文如此。近日,055型二号舰拉萨舰已入列北海舰队 文章称,055型驱逐舰可以很容易地被归类为巡洋舰,而不是驱逐舰。其长180米,排水量在1万吨到1.2万吨之间。...

    2021-03-09 18:23:24
  • 印媒:美国不怕中国这件武器,但印度日本就不一样了
    印媒:美国不怕中国这件武器,但印度日本就不一样了

    据印度《防务视点》网站2021年3月7日报道,中国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令人印象深刻,其凸显了中国日新月异的武器发展能力以及中国在亚洲及以外地区正在形成的更强大海军战略。文章称,目前,中国目前有一艘055型驱逐舰在服役,该驱逐舰于2020年1月12日投入使用。另一艘055型驱逐舰正在进行海试,还有另外6艘正在建造中(原文如此。近日,055型二号舰拉萨舰已入列北海舰队服役)。055型驱逐舰是中国有 文章称,055型驱逐舰可以很容易地被归类为巡洋舰,而不是驱逐舰。其长180米,排水量在1万吨到1.2万吨之间。...

    2021-03-09 17:34:28
  • 180年前,大清对印自卫反击战?“大印度联邦”的目标,西藏!
    180年前,大清对印自卫反击战?“大印度联邦”的目标,西藏!

    棋手变了,棋局没变今年加勒万河谷四烈士的事迹刷遍全网,不仅令人感动,也让我们对“外军”的下限之低,行为之卑鄙,有了新的认识,很多网友都愤愤不平,纷纷表示,再有下次,往死里打!▲“群架”现场,印军的人海战术综合各方报道,吃了瘪的印度最终和中国达成了“脱离接触”的协议,双方各自后撤,这一后撤我们才发现,我军原来前线部署了这么多武器,中方光坦克就撤了200辆——难怪印度认怂,这一波色厉内荏的进犯算是被 军武菌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打印”,肯定不是双面就是3D了。印度的这种怂货做派也让我们看不懂,想不通——...

    2021-03-09 07:51:40
  • 补壹刀:班公湖脱离接触后,印度咋冒出这么多阿Q?
    补壹刀:班公湖脱离接触后,印度咋冒出这么多阿Q?

    随后举行的中印第十轮军长级会谈对此予以积极评价,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稿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进展,为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其他问题提供了基础”。两国外长2月25日通话中也称此次脱离接触是“重要成果”,“双方务必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局面,共同巩固既有成果。”与此同时,印度国内却传出一些自相矛盾的不同声音。笔者通过认真梳理对照中印两国外交部、国防部的官方声明和发言人表态,并向权威消息人士核对证实,发现印度媒体的虚假报道和一小撮政客的满嘴谎言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印式精神胜利法”就像肥皂泡一样一戳就破。1印度北部军...

    2021-03-08 19:30:07
  • 为针对中国:美防长计划下周访问印度,深化军事合作
    为针对中国:美防长计划下周访问印度,深化军事合作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7日报道,有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当天透露,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可能将于下周访问印度,目的是“深化两国军事关系,对抗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实力。”消息人士称,奥斯汀将成为访问印度的首名拜登政府高官。一段时间来,美印政府在涉华问题上互动频繁。不过也有美媒认为,在美印合作“升温”的表象下,双方仍有隔阂。根据消息人士说法,依计划,奥斯汀将下周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进行会面,但尚不清楚两人会 报道提到,本次访问正值印度冒着被美国制裁风险、坚持引进俄制S-400防空系统之际。印度将会利用本次美印会谈契机...

    2021-03-08 14:13:03
  • 班公湖脱离接触后,印度咋冒出这么多阿Q?
    班公湖脱离接触后,印度咋冒出这么多阿Q?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陆安宁前段时期,中印一线边防部队在班公湖地区成功实现脱离接触。随后举行的中印第十轮军长级会谈对此予以积极评价,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稿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进展,为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其他问题提供了基础”。两国外长2月25日通话中也称此次脱离接触是“重要成果”,“双方务必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局面,共同巩固既有成果。”与此同时,印度国内却传出一些自相矛盾的不同声音。笔者通过认真梳理对照中印两国外交部、国防部的官方声明和发言人表态,并向权威消息人士核对证实,发现印度媒体的虚...

    2021-03-08 07:05:0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