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两头独与伪农村情结!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3-14 14:33:19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孙锡良
来源微信公众号ID:sunxiliang2016
已获转载授权

图片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两头独与伪农村情结
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前些日子,某电视台做了一档农村适龄青年婚姻状况调查节目,他们发现,虽然农村脱贫有力,但农村问题却非常多,单身汉成群,彩礼畸形膨胀。有个典型案例,一位三十多岁的男青年,迟迟找不到对象,去年撞上大运,媒人给他介绍了二婚女性,一个月内速速完婚,为了这桩婚姻,付出了他家几代人60万元的积蓄,还另外借了钱,包括彩礼、新车、婚房装修、为新娘购置三金、办酒席等等。不过,婚姻只维持了一个月新娘便从家里出走,从此便无音信。电视镜头中,那个男人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记者问:“下一步该怎么办?”他说:“我能怎么办?人都找不到。”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就在本周,老家来了一行人,我自然要与他们好好聊聊家乡情况,在众多话题中,我了解到一个非常难过的信息——家乡单身男也是成堆。他们可以一家家地给我点出人头,粗略算了一下,几百人的小村子,单身汉就高达四五十人之多。这与我之前了解的河南、湖南的情况非常相似,全国多数地区是否类似?大家想一想,这些现象可怕不?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来了许多农村扶贫信息和农民谋生信息。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国人总认为,单身汉多的原因是贫穷。其实不然,是价值观混乱了。若论穷,今天的中国难道比五十年前还要更穷?五十年前未曾出现的问题为何在盛世出现?我清楚地记得,过去,我们村顶多也就不到十个单身汉,主要是因为好吃懒做,个别是家庭成份不好,大部分地主富农的儿子都能顺利成家,何况一般人?再穷的人家,只要人勤快,也能有适当的对象可找。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城市,又会发现,剩女多得让人心焦,一部分是离婚女性,一部分是未婚女性。她们为什么落独?难道也是因为穷?肯定不是。据有关方面的信息统计,中国城乡独身男女总和已达7000万人,农村是单身男,城市主要是单身女,男女两头独,城乡不相容。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针对这个情况,有砖家建议,把城市剩女嫁给农村剩男便可以解决问题。在文明社会,强配自然只能当笑话,不可能落到实处。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在我看来,“城乡两头独”的问题本质上是“农村何处去?”的问题。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世界大势,有两个规律是共性的:所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必须高,农民必须占比小,没有哪一个国家刻意把农村作为发展重点,更不会把农民稳在农村作为目标;人的互融,必须以思想和观念靠近为前提,越往发达的方向前进,对伴侣三观融合的要求越高。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我不准备讨论农村的扶贫政策和振兴政策,因为这显得不合时宜。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我的农村十问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文人知识分子是否真的爱农村?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文人知识分子对毛主席的态度说起,在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群体中,有影响的那些人中曾经有部分人到农村当过知识青年,也正是这批人,现在一提到自己下乡的经历就痛恨毛主席,说曾经的农村经历差点毁了他们一生。把农村经历视为苦难的一帮人,他们能真心喜欢农村和农民?他们会真心视农民为兄弟?你信,我不会信。他们写出爱农村的作品是为钱还是为农民?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你自己真心爱农村和农民吗?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不需要问别人,我自己就可以回答。我爱农民,是因为我出身农民,但我根本不想当农民,如果真想当农民,我就不会拼命从农村考出来。我爱家乡,那是基于历史情感,不是因为农村有多美好,如果美好,我自然不会出来,如果真爱农村,出来了,我还会想办法回到农村。然而,我读完书以后便不再回到农村,证明农村无法吸引我。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多少人像我一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你们是否与我有相同的内心世界?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回农村奉献?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专家凭什么让农民守住传统文化?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冯骥才,曾经当了某先生近十年的军师,他一直在高呼:“农村快亡了,农村文化快灭了,请守住农村!请守住传统文化!”然而,他自己回到农村守文化了吗?封建时代,真有乡情的人,退休后就会回到家乡,包括农村,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来改造并传承乡村文化。今天,成百成千万像冯先生一样的人,有几人愿意扎根农村去研究文化和传承文化?坐在舒适的城市别墅里高呼农村人守文化,是伪道德还是伪信仰?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农民守村就能守住传统文化?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今日之农民早已不是封建之农民,他们可以行走世界,他们可以见识现代,城市文化即是农村文化,你城里人享受到的信息时代文化之风,农民也可以即时享受,凭什么要他们坚守传统文化?城里人过新生活,你想让农民总是过旧生活?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即便农民愿意守住传统,他们能守得住吗?文化的诠释与继承,永远需要文化的根底,若农民自身缺少文化积淀,他们如何解释传统文化?以农耕为谋身立命条件的农民,哪来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他们如何传承文化正统?如何实现文化创新?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大家回村就可以发现,农村弥漫的不是传统文化,是杂乱的现象和想法,精华没留住,糟粕全继承。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你退休后愿意回家养老吗?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现在,许许多多从农村出来的人,张口闭口就是:农村空气好,退休好养老。这也成了很多人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的恰当理由。那么,我就想问:有多少人退休后回农村养老了?你自己退休后会回村养老吗?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你和你的农民老乡还有多少共同语言?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虚伪的嘴和真实的心永远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在知识分子心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正义和爱心,始终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大爱者”和“大仁者”,个个想当农民的救世主,为此不惜讲许多言不由衷的热爱农民宣言。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然而,我想问的是:看着城市里流动的农民工,你们给出了多少爱?你们跟仍在农村种地的老乡还有多少共同语言?你还能跟幼时的玩伴谈天说地吗?如果做不到,那是为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是把他们困在农村还是让他们融入城市?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你们能否把伪善换成真心?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上,大多数人就喜爱“把己不欲硬施于人”,自己不想当农民,自己想办法逃出农村,然后又高乎让农民守着农村。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这有什么好处呢?让农民把自己当成爱农民的大善人,让自己可以时刻成为同情农民的大好人,偶尔还能让自己回到农村去施舍一把。这些人的内心真实动机是什么?是优势心理。自己成功了,自己需要有足够多的农民来为自己撑底,从而实现自己的比较优势。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我经常跟亲人和老乡讲:“年轻人,如果能从农村出来,尽快出来,不要有丝毫犹豫,努力打拼,然后在城里安家。中年人,如果城里有依靠,也可以到城市谋生。老年人,如果子女在城里,条件许可的话,也要到城里住住,医疗条件比农村会好很多。”当然,对愿意留在农村的老乡,我没有任何歧视心理。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对农民的真心关怀是什么?就是让现有的大多数农民改变被同情的身份,让他们成为跟我们一样的平等人,同情是一种不平等环境下的爱,平等了,才能做到互爱。伪情结,本质上是想维持自己的虚荣心。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农民变市民真的会返流吗?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中国大约有2.6亿动态农民外出务工,简称农民工。实际上,他们就是正规的工人,加个“农”字就改变了他们的身份和待遇。从事农业的就是农民,从事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的就是工人,搞个混合概念,本质上是想剥离工人本该有的合法待遇,把外出务工农民从法律上给架空。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反对农村耕地返还到村集体,让农民工继续虚拥农村耕地,以保证农民失去城市谋生能力时返流。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真的需要如此担忧吗?不需要。从世界所有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城市化是一种必然,没有哪个国家出现过逆转现象。有人曾反驳我,说中国人口多,生产力不高,国情不一样,不宜于搞城市化。我会告诉他:假如把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视为一个国家,它们拥有多少人口?它们为何不会返流?如果是因为国家小才可以走城市化道路,是否意味着把中国视为30至50个小实体就可搞城市化了?若成立,各省不就是小实体吗?各省能实现,全国不就可以了吗?逻辑上难道不是这样?我跟大家讲个事实,1945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越46%,相当于我国2005年的水平,难道说1945年的日本达到了2005年的中国生产力?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有多少农民还愿意让自己的后代回乡接班务农?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那些希望把现有农民稳在农村的人,理想是让农民的后代继续承担农村发展和农业安全的任务。对于40岁以上的农民而言,也许有一定希望。然而,这些农民的儿孙还能如你所愿吗?大家不妨回乡问问看,有几个农民愿意让自己的儿孙继承自己的耕田家业?农村可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美好世界啊!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你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吗?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让农民不离开农村,又让农民有生活出路,还不脱离农民身份,城里人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继续让农民外出当农民工,继续背井离乡,继续让子女和老人留守。城里人,不想生二胎,说是不容易带,不容易养。天天守着小孩,你们还抱怨培养不好后代,你让背井离乡的人怎么敢生孩子?你让靠电话和视频联系的父母如何培养出人才?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农村发展,是为了向前,不是为了后退而发展,乡村振兴绝不能陷入这样的思路。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农村到底该怎么办?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政策上必继续须完善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我加了个“有限”,是想说明,农村基础设施需要完善,但又不能盲目铺开,不能造成二次浪费。举例讲,农村通管道气的问题,并不是所有村垸都适合,从眼前看,通管道气,肯定不如用罐装气,为什么呢?农村留守人口少,要说方便,也只是为了春节的几天方便,平时,老人孩子用气量极少,买一罐气,可以用一季度,只花60元,一年只花两百多元,而开通管道气,初装费都得交5000元到6000元,农民不愿意用,造成极大的建设浪费。电力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备,不需要太多改造,通水工程可以适时适地改善。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农业必须从“大集体”向“小集体”过渡。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新中国初期,由于基础非常落后,国家是农业国家性质,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超九成,农业生产力也相当落后,当时必须实行大集体农业。现在,机械化和信息化进步很快,以耕地为生的农民数量大幅减少,过去需要上百人的农活,现在只需要十人就可以完成。要实现小集体目标,必须回收不务农的非农民手上的土地,凡不以务农为生的人都应该把土地交回集体,再由集体组织真农民从事规模耕种。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要解决小集体问题,必须先解决人的私心作怪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兄弟、亲友都已经不务农,但都拥在承包地,并且都不愿意交出去,这是几十年私有化导致的结果,需要农村革命性的政策运动才能翻转过来。拥有那么几亩地真的关乎家庭命运吗?真的可以保证代代安全吗?真的可以坐拥其发财吗?不可能。不要说几亩几十亩,就算是拥有几百亩的田庄,又能如何?那么多私有制的发达国家,不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住在农村吗?放弃土地的人变得更穷了吗?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必须通过多种政策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两头独”的可怕现实,靠短期政策已经无法弥补,多数单身人士实际会陷入终生苦楚,没有实现城乡婚配的任何可能性。为了下一代和更后面的一代代,农村多数人口当且仅当转入城市,通过融入城市,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生活条件,充分缩小各类人群之间的现实差距,最终达到感情互融的目标。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要实现共同富裕,同样需要多数农民融入到城市,人均耕地较少的中国,不可能容纳太多农民,即便只有一亿农民纯粹以耕地为生,人均也只有18亩,何以致富?难道家家开工厂、家家办旅游?农业耕地的任务是保证农业安全,无法保证五六亿人的农民致富。但农民数量上的减少并不是影响农业丰收的根本原因,只要农产品价格合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较少的农民仍然可以保证农业安全。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住房政策必须让入城农民居有定所,不管出租还是安置,有窝才是家,有窝才能容人。无论人均数还是总量,中国的住房面积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并不是没有解决条件,是没有调节住房公平化的决心,炒房仍然是致富手段,这大大抑制了农民进城意愿。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三农问题”最终转变成“一农问题”,即农业问题,中国才有共富的希望。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扶贫和振兴资金必须科学合理。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获得了国人认同和支持。但是,扶贫工作是否还可以做到更好呢?当然可以,至少在精准上能够做到更好。扶贫,一定要浓缩覆盖面,一定不要定指标,一定要把扶贫的钱用到贫困户和五保户身上。据说,有不少非贫困户在领扶贫资金,一天“两场麻将一场舞”的人也在吃低保,家有大额存单的人也领扶贫款,人心不平,人心有怨。扶贫款是有限的,领的人多了,对真正贫困的人扶助就小了,无法让他们过上正常生活,当物价上涨时,赤贫只不过是转为贫困,并非真的脱了贫。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以后的振兴资金怎么用暂不知道,希望不要走指标扶贫的旧模式。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县级及县以下各级组织精简机构已经势在必行。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除直辖市外,其它各省的县级政府实质上也可以认为是农村管理组织,镇级机构和村级机构是更直接的农村组织。这三个层级的机构分类过多过细,养人太多,完全超出了农村可以支撑的程度。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并合最底层村级组织,虚化中间层镇级组织,加强县级组织直接指挥村级组织的能力。农业是弱质产业,又是安全产业,县域工业在多数地方又表现为极不发达,单靠商业不可能养活庞大的机构人员,唯有精简一条路可走。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引导产业重构,促进合理平衡。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农民入城,并不完全指进入大城市,更包括县城和小镇。农民进城了,工商业发展应适时跟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必要用政策刺激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适时向其它地区流动,尤其是向县域经济流动。新中国前几十年,表面看,工商业并不发达,但布局相对合理,无须全国人口的大面积流动。通过近几十年的进一步工业化,应该讲,已经创造了更好的产业平衡条件,具备重新构建的能力。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结论:真的爱农民,就让更多农民过上你自己想过的生活。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附言: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1,我今天谈到的农村,不是指新闻里的农村,也不是城市周边的郊区农村,是一般性农村,是务农的农村。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2,有人问如何看待中美对话?答:美国的战略已定,特朗普走了,战略不会变,变的只是形式。对美国,嘲讽和轻视都不可取,惧怕它,又没有出路,按毛主席的话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3,有人问如何看待金融市场的动荡?答:金融不只是反映金融,更反映经济,规律比语言更真实。xem曹操读书网


xem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孙锡良:两头独与伪农村情结
    孙锡良:两头独与伪农村情结

    前些日子,某电视台做了一档农村适龄青年婚姻状况调查节目,他们发现,虽然农村脱贫有力,但农村问题却非常多,单身汉成群,彩礼畸形膨胀。有个典型案例,一位三十多岁的男青年,迟迟找不到对象,去年撞上大运,媒人给他介绍了二婚女性,一个月内速速完婚,为了这桩婚姻,付出了他家几代人60万元的积蓄,还另外借了钱,包括彩礼、新车、婚房装修、为新娘购置三金、办酒席等等。不过,婚姻只维持了一个月新娘便从家里出走,从此便无音信。电视镜头中,那个男人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记者问:“下一步该怎么办?”他说:“我能怎么办?人都找不到。”就...

    2021-03-14 00:18:32
  • 没有农村,建国后中国会崩盘几次?
    没有农村,建国后中国会崩盘几次?

    2月21日,本年度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聚焦三农问题,这是多年来的惯例了。今年的文件要义包括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健全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等。乍一看都是老生常谈的说法了,但仔细阅读这份文件,其实能读出一些与以往不同之处。比如说这两处:一是关于“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一是关于“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 11929年3月,美国的柯立芝总统在离职演讲中表示: 股票在目前的价位上还是比较便宜的。 在社会精英的号召下,...

    2021-03-03 11:49:04
  • 农村最让人担忧的,是没人去!
    农村最让人担忧的,是没人去!

    原创:关不羽 来源公众号:功夫财经已获授权2月21日,国新办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提出了严格禁止城里人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也不能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要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反对强迫的部分没有任何争议,这确实是保护农民宅基地权利的应有之义。措辞严厉的禁令部分却颇有争议。在农村空心化、大量农民已经进城的现实情况下,对宅基地的处分、收益还要施加诸多限制,合理吗?农民会因此受益吗?01何谓“农民”?农民应该是职...

    2021-02-25 18:35:14
  • 怪蜀黍是什么意思?有萝莉情结的中年男子 怪蜀黍读音
    怪蜀黍是什么意思?有萝莉情结的中年男子 怪蜀黍读音

    怪蜀黍(源自怪叔叔的谐音):读音guàishǔshǔ,(注:字典中黍字的读音只有shǔ),又作“怪叔叔”,为网络谐音用语,指有萝莉情结的中年男子,那些喜欢萝莉带有拐带和推倒萝莉倾向的男人。早年便出现于网络。一般 ......

    2021-02-25 12:12:40
  • 广东首个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落户河源
    广东首个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落户河源

    “乡亲们,农业生产有难题不用慌,省里有特派员会给支招!”春节以后,广东省河源市乡村的田间地头,经常能听到这句话。这是因为近日广东首个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已落户河源。   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由河源市科技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广东农科院)联合共建,由广东农科院负责具体运营。共建单位将依托广东农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丰富的科研成果、强大的专家团队力量,把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之家打造成集农...

    2021-02-25 11:21:45
  • <strong>新“三大件”重如山农村大龄男青年面临“结婚难”的背后是什么?读书无用论的反噬?</strong>
    新“三大件”重如山农村大龄男青年面临“结婚难”的背后是什么?读书无用论的反噬?

    这是新华网发布的一个文章,选择在今天情人节发布,真的好应景啊!看完之后感慨良多!碰巧笔者在农村高中教过几年学,可以说是了解情况的,如果我的哪批学生没有进一步深造的话,现在大部...

    2021-02-14 20:48:50
  • 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的表现
    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的表现

    你可能没听过厄勒克特拉情结和俄狄浦斯情结,但是你一定听过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其实他们是一样的意思,那么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的表现和原因有哪些?...

    2021-02-06 21:56:48
  • 钟南山:要助力全国农村基层筑起疫情“防火墙”
    钟南山:要助力全国农村基层筑起疫情“防火墙”

    1月31日,“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启动活动举行。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通过视频线上出席活动,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

    2021-01-31 15:00:50
  • 牲产队:干了这碗恒河水,印度农民开始从农村包围城市
    牲产队:干了这碗恒河水,印度农民开始从农村包围城市

    其实这根本原因是印度在农业改革三条中失败了,使得国内民怨四起,甚至农民开着20万辆拖拉机,杀入了印度首都新德里,在暴乱中,至少有1个农民被射杀。把内部矛盾转移外部,这是莫迪常用的政策,坏事全赖中国。一先说一下背景,印度农民收获的粮食不能随意出售,只能被印度的人民公社这个中间商收够,也就是村村都有的人民公社,是收购粮食的唯一买家。中间商当市场不好的时候,中间商一毛钱也不收粮食,当市场好的时候,哄抬物价,这垫高了印度农业发展的成本,影响了经济发展。我们先看一下莫迪2020年9月份到底做了哪三个妖。第一:促进农...

    2021-01-30 19:01:04
  • 黑龙江望奎县农村婚宴是如何引发聚集性疫情的?
    黑龙江望奎县农村婚宴是如何引发聚集性疫情的?

    近期,一些地方的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与农村婚宴等聚集性活动有关。在此轮黑龙江疫情“重灾区”绥化市望奎县惠七镇惠七村,不少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于元旦前后曾不止一次参加婚宴。[!--empirenews.page--]近期,一些地方的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与农村婚宴等聚集性活动有关。在此轮黑龙江疫情“重灾区”绥化市望奎县惠七镇惠七村,不少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于元旦前后曾不止一次参加婚宴。[!--empirenews.page--]近期,一些地方的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与农村婚宴等聚集性活动有关。在此轮...

    2021-01-27 17:04:1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