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一文说清楚,中美到底在争什么?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3-27 12:07:3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吴鹏飞
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
已获授权

中美双方的斗争,到底在斗什么、争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好。看上去,中美两国好像凡事都在激烈争执,意见相左,其实不是的,中美存在不少共同利益,而双方互不相让的,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是十个问题。
第一,人类文明的平等问题。美欧等国特别是英美两国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成功,确实使西方文明在地球上占据了优势、中心和支配地位。这使得欧美政客和学者有一种天生的教师爷式的傲慢,他们到处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稍不如意就是制裁和棍棒伺候。
只有新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只不过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中国历来主张,不同的文明从人类进化的尺度上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当互学互鉴,各国不分大小应当平等相待。欧美各国接受不了这一点,他们眼中落后的中华文明如今崛起,令他们如坐针毡。
第二,国际政治的目标问题。国际政治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孔子的大同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代国际版。中国表明了每一个地球人命运相连、休戚与共,都有权利享受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伟大态度。
提出这样的主张,不是心血来潮,不是不韬光养晦,而是作为一个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国家,全世界都在问我们,我们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在欧美国家空前妖魔化中国的时候,我们需要告诉世界,中国追求合作共赢,但这又和美国优先,盟国优先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尖锐对立。
第三,中国国际影响力问题。中国有自己的国际发展主张、有自己言行一致的努力、有自己国家发展的极大成功,这使中国拥有了空前的国际影响力。在联合国、人权组织、教科文组织、世卫组织、世贸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中,都拥有了独特影响力和重要发言权。
所以过去一呼百应的美国人气急败坏,不断退出各大国际组织,还肆意破坏联合国和经济联合国世贸组织的规则,但他们已经无力将中国排挤出国际政治秩序。相反中国牵头的上合组织、一带一路峰会、国际政党高层对话机制、中非论坛等,越来越红火,美国人极度不适。

第四,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中国走的是有自己特色的、聪明务实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制度方面与国际惯例对接,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但中国坚持土地这一财富之母保持国有、公有,追求建设共同富裕,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掉队的小康社会。
中国的成功,引起了举世关注,社会主义思想重新在全球范围绽放异彩,重新展现了巨大的魅力,这和欧美国家贫富悬殊,资本狂欢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戳破了只有西方一人一票模式才是唯一正确道路的神话,令欧美自身陷入巨大道义危机,他们焉能不着急?
第五,中国经济的规模问题。中国的GDP可能超过美国,中国的公知认为这算不了什么,最多说明中国大而不强,但美国公知不这么看。因为到目前为止,过去一百多年还没有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的三分之一,如果被反超,真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美国人如果位居老二,他们面对世界的所有文化姿态,都要改变和调整,美国人无法接受。奥巴马说美国应该永远领导世界;特朗普一上台就找基辛格表态,绝对不能让中国超过;拜登这两天又发誓,任内绝对不让中国超过。所以它他们近乎疯狂,不讲廉耻,非要拖住中国。
第六,中美贸易的逆差问题。中国人为了获得在世界流通的美元这个硬通货,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进技术、设备和必须的物资,几十年勒紧裤带,承受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用价廉物美的丰富产品,从美国换取了巨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表面算账,货物贸易美国肯定逆差巨大。
中国拥有了巨量美元之后,当然希望向世界包括美国进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此层层设限。相反,美国希望中国买它盛产的初级农产品,把逆差的美元再挣回去。这不等于中国永远处在用廉价精美的制造品,换美国低级产品的怪圈中吗,中国当然不干。
第七,中国外汇的使用问题。与上述问题相关的是,美国人还希望中国手中购买农产品以外的美元,最好全部不花,只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也就是都借给美国政府使用,他们可以用中国的钱来投资、消费。天底下哪有这么不讲理的道理?因此中国决定自己的钱自己花。
这就出现了美国拼命抵制、世界各国竞相参加的亚投行,还有金砖国家银行、上合组织银行等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这是要用手上的钱,做一部分国际投资,不把鸡蛋装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之前美国施压没有一个国家敢这样干,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一呼百应。

第八,一带一路经济圈问题。中国的能力已经发展到必须外溢的时代,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是自然而然的,是未雨绸缪的重大举措。建立人民币经济圈,输出中国技术、资金、经验、产品、方案,也就是输出和平,这和美国需要制造动乱驱赶美元回流的动机,完全背道而驰。
但一带一路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它实际上成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加入的大合唱。这在政治、经济、尤其是金融上,对美国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从不以为意,到观望了解,到准备参与,到突然醒悟后的处处反对与设限,充分反映了美国的羡慕嫉妒恨。
第九,中国科技的发展问题。中国的科技投入位居世界第二,国际专利申请连续两年超过美国,国际一流期刊科技论文紧追美国,在量子计算、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深空深海探测等重大科技领域出现全面整体跃进的态势,令美国惊慌不已。
尤其是,中国制定了高科技产业发展计划,国家扶持国有企业主导的高速发展模式,更是令美国不安。他们希望中国取消国家发展计划,取消国有企业,永远安于所谓国际分工,做产业链的低端部分,除了中国公知认为这要求合理以外,中国是人都不会答应这样的无理要求。
第十,中国军事的发展问题。过去我们确实说过,中国不向海外派一兵一卒,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今天,中国在海外有几千万同胞,有数亿美元投资,有数万家工厂和在建项目,有数百万游客,中国已经在海外拥有了庞大的需要得到保护的国家利益。
因此,中国军事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正在大力建造航空母舰、五大战机、一小时全球打击能力和深蓝海军,在海外建立军事补给基地。美国从孤独地称雄世界到将在世界各地遇到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美国人怎么可能一下子适应过来啊?
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以上分析的内容。中国的崛起,意味着过去几个世纪在世界一直占据支配地位的欧美国家、西方文明,将不得不面临一个异于自己的文明和国家的崛起,世界的一切重大问题,重大关系,都得相应作出调整和改变。

相关文章

  • 中美博弈,中国亟需化被动为主动!
    中美博弈,中国亟需化被动为主动!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对于中美关系,中国的原则和立场,一直都非常清楚且高度一致,中方认为:——在经历了特朗普疯狂的4年后,中美关系应回到稳定、可预测的轨道上来;——中美应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与磋商解决战略、经贸分歧,做大利益融汇点;——中美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造福两国人民和全球人民。但美国总统拜登1月20日上台之后,中美关系的可预测性虽然有所增强,但拜登作为一个“战略派”,在对华关系上“步步为营”,比特朗普更难对付。——拜登延续了特...

    2021-03-27 12:07:21
  • 从中美会谈的紫发女翻译说起,我们聊聊“头发政治学”
    从中美会谈的紫发女翻译说起,我们聊聊“头发政治学”

      来源:Vista世界派在刚刚过去的3月18、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隆重召开。会议分为两天。与第二天更加务实的闭门会议不同,第一天的会议对媒体记者开放,也正因此,双方在阐明各自立场和观点时表现得十分强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第一天的会议有“展示”和“表演”意味,因此任何细枝末节都不会逃过眼尖的媒体。这不,美方代表的翻译就受到了很多关注。新闻网站Vice指出,在会议过程中,她总共犯了7处严重错误,曲解或漏掉了美方官员的重要信息。这位翻译名为钟岚(Lam Chung-Pollpeter)...

    2021-03-26 15:10:59
  • 中美军力2040年实现对等?美陆军坐不住了!已经盯上第一岛链
    中美军力2040年实现对等?美陆军坐不住了!已经盯上第一岛链

    原标题:计划在印太区域驻重兵寻求在“第一岛链”架导弹美陆军转型,打造“多域特遣部队”本报特约记者张一帆美陆军日前对外正式发布由陆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上将签发的名为《陆军多域转型——做好战备赢得竞争与冲突》的白皮书,宣布美陆军将扩建多支多域特遣部队,并以该部队为核心推进陆军转型。随着美军事战略向“大国竞争”调整,不光美国陆军,各军兵种都在认真思考如何打赢未来“高端”战争,而不断寻求转型。为了转 白皮书警告称,尽管美国军队现在仍然保持着优势,但这种优势可能转瞬即逝。由于对手使用各种不对称方式,充分利用美军...

    2021-03-26 12:40:42
  • 堵住苏伊士运河的中国台湾货轮 背后是一个关于中美的巨大阴谋?
    堵住苏伊士运河的中国台湾货轮 背后是一个关于中美的巨大阴谋?

    昨天,中国台湾长荣海运公司的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的交通被堵塞。截至目前,当地有关部门仍然在想办法解除这一困境。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全世界都在关心堵塞了苏伊士运河这个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会给世界经济造成何种影响时,一些美国人却宣称这艘货轮本身还潜藏着一个事关美国统治阶层乃至中国的巨大阴谋……首先,我们先来介绍抛出这个“阴谋”的群体。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个由美国极右翼势 当然,这些阴谋论者之后又带着这样的“结论”去胡乱拼凑了更多论据,比如有美国电影曾经描述过用看似普通的商业货轮运...

    2021-03-26 11:30:07
  • 一文读懂:伊核协议是什么?为何总是谈不拢?
    一文读懂:伊核协议是什么?为何总是谈不拢?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树镇长拜登上台后,中东重新成为了各大新闻头条热点。光是这一个月来,我们数数那儿又闹出了多少事:3月3日上午,驻有美军的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遭到10枚火箭弹袭击,一名美方承包商在躲避袭击时突发心脏病并随后身亡。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对前不久美军轰炸叙利亚的回应。2月25日,在美国总统拜登的命令下,美军当天对位于叙利亚东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目标发动空袭,摧毁民兵组织使用的多处设施。不仅是美国自己躬身入场,也叫来了欧洲盟友。美英法三国的航母集结波斯湾,磨刀霍霍。上月底,法国海军“戴高乐”号核动...

    2021-03-26 08:46:21
  • 美国看起来热闹,但中美俄大三角结局已定!
    美国看起来热闹,但中美俄大三角结局已定!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1、因为新疆问题,全球大国博弈出现了新的局面,美欧初步携手,中俄进一步加速靠近。2、这几天,中国面临的压力看起来非常大,但中美俄战略大三角其实本质上没有变化,输赢早已经成定局。3、回顾冷战中,美国联中制俄,最后美国取胜,这一次美国拜登政府单挑中俄,看起来热闹非凡,但胜算非常渺茫。4、很简单,俄罗斯虽然衰落了,但中国却强势崛起了,美国同样相对衰落了。在这个战略大三角中,两边之和依然大于第三边。5、我还是认为,美国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成型,目前主...

    2021-03-25 18:01:46
  • 请欧洲一些势力搞清楚: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你们对中国的恩赐!
    请欧洲一些势力搞清楚: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你们对中国的恩赐!

    中国宣布反制欧盟对华制裁并将欧方10人和4机构纳入我方制裁名单后,欧方一些人反应强烈,声称中方的反制裁“不可接受”。欧洲议会3月23日还取消了一次讨论欧中投资协定的会议,一些欧洲议员威胁要把中国取消制裁作为推进该协定的条件。▲欧洲议会主席戴维·萨索利23日表示要对中国的“挑衅”采取报复行动。我们必须告诉那些势力,中欧投资协定是互惠的产物,不是欧方对中国的恩赐。如果欧洲议会要卡该协定,拿它当对华筹 中国已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看看中国大街上跑着多少德国车,中国女性在用多少法国、意大利的时尚品,正常年景有多少...

    2021-03-25 11:03:23
  • 要参君:中美交锋!今夜,美国突然宣布!
    要参君:中美交锋!今夜,美国突然宣布!

    当地时间3月22日,在美国白宫每日媒体简报会上,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美国希望与中国就广泛的问题加强直接对话。普萨基称,刚刚结束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中美之间一次实质性会议,涉及了一系列问题,美国将继续与盟友合作,也将就符合美国人民利益的问题与中国继续合作。是的,你没看错:希望与中国加强对话,直接的那种!白宫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回想起阿拉斯加,冰天雪地,美国虚张声势,却被中国人直接怒怼:“中国人不吃你那一套”!虽然美国人满世界拉大旗当虎皮,好像盟友满天下,挟盟友以令诸侯,但谁不知道,其实他们彼此之间...

    2021-03-24 18:53:58
  • 官媒:中美“2+2”对话有其特殊意义!
    官媒:中美“2+2”对话有其特殊意义!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日前结束,双方并未发表联合声明也未共同会见记者。会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曾表示,对这次对话没有过高的期待或者幻想。而会后,一些美国媒体又抛出一些冷言冷语,那么该如何评价此次战略对话?首先,这次对话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对话本身。这是中美高级别官员在特朗普政府中断与中方联系之后、拜登新政府与中国政府的首次面对面对话,也是落实两国元首除夕电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应美国之约前往阿拉斯加安克雷奇 有利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谈深谈透,虽然双方都很清楚对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态度。我们的表态是一贯的,但美国还是存有某些...

    2021-03-24 17:41:31
  • 中美从没有过蜜月!
    中美从没有过蜜月!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已获转载授权最看不上的一种人,就跟弃妇似的,天天嘟嘟囔囔,感慨以前的美好岁月,痛苦于如今的江河日下。这类人当中,最让人鄙视的,是那种把国家关系私人化,把大国描述成琼瑶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你侬我侬,充满了爱恨情仇,讲真,太low,没法看。国家之间最关键几件事,其实就是利益(又分为长期和短期利益),威胁度(也分为现实威胁和长远威胁),信任度(这个也是存在的,人们会根据长期博弈中以往的行为制定下一步的策略)。政治家不会拿着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去做慈善,每一个动作都有利益诉求,看不懂这个很容易陷入...

    2021-03-24 15:14:4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