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在路上:清华姚班毕业的高薪天才,网上征婚被群嘲、骂到自闭
作者 :明哥在路上 2021-04-06 20:36:1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现代青年男女,通过互联网上的相亲平台、社交平台,来征婚,早就比线下传统的介绍模式,来得效率高、更受欢迎。
列出征婚条件后,收到的不是踊跃报名,而是群嘲,并不罕见。尤其是大龄女方,一旦列出了对男生的繁复、精细的要求后,要面对恶意满满的群嘲。
但是,如果一个男生,自身履历在人群中属于顶尖级的存在,征婚时,几乎没有列出对女方的要求,并且文艺、低调到了尘埃里,却收获了该网络社区女性群体的集体嘲笑,以致被骂到自闭,从此不再网络征友,是不是怪事一件?
在豆瓣社区,一位今年28岁,曾经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班的技术天才型男生,征婚2次,就被施加了网络暴力,将当代互联网社区上泛滥的女权主义、部分女性傲慢在上的优越感,展露无遗。
我们来认识下这位低调的男主人公。
张昆玮,1992年出生于山西晋中,初中毕业以全省第一成绩考入山西省实验中学。
初中时,拿下了山西省全国数学联赛、物理联赛的双料一等奖;
高中时,拿下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IO)的金牌,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
在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高手云集,不过他仍是天才一般的存在。没多久,他就因成绩优异选拔进了「姚期智」班。
姚期智,是谁?
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图灵奖的华人学者。
由于计算机领域没有诺贝尔奖,所以以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基本思想的图灵名字来命名计算机领域的全球最高奖项。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经在美国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过终身教授,2016年放弃美国国籍,回到祖国的怀抱,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清华大学成立专门的「姚期智」班,立志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计算机领域顶尖人才。
在我国:
高三结束以后,能够考入任何一所985大学的,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如果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任何一个专业,已经是年轻人中的天之骄子;
如果还能进入清华的计算机系就读,并且顺利本科毕业,那无论是工作还是深造,几乎是碾压式的存在;
如果能够在计算机系选拔进入「姚期智」班,同学几乎都是高考状元、奥赛金牌获得者、大学成绩又碾压了清华的大部分同学……
本科毕业以后,他放弃了硕博连读的深造模式,感觉自己不太适合进一步科研,于是进入了职场。
他先在摩根大通(J.P. Morgan)工作,地点在北京二环的金融街,从事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工作;后来,又跳槽去了谷歌(Google),年薪已经百万元人民币。
我们不知道他原生家庭的物质条件如何,即使白手起家,别说在北京安家落户完全不成问题,哪怕将来想Transfer到美国硅谷,拿下美国绿卡也不在话下。
不过,他工作3年之后,毅然辞去了谷歌的工作,选择2019年回到老家山西,在一所二本学校:晋中学院,当一位老师,月薪3000元。
他在豆瓣上征婚过两次。
第一次明说了自己在山西一所二本学校教书,月薪只有3千元。杳无音信。
最近他又征婚了第二次,我们来看他的自述和条件:
对姑娘的硬性要求只有一个:
愿意在山西省太原市晋中一带发展。
这样坦诚的征友心态,以及对异性的几乎没有门槛的要求,无疑是很真诚的,远远不如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深圳莲花山公园相亲角、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所出现的对观众带有一定冒犯性的征婚条件,来得那么苛刻。
然而,他收获到的是什么样的评价呢?
有人居高临下地评价他「精神贫瘠」:
有人嘲笑他「太丑了、油腻」:
有人将他的相貌,和他的人品、学历给对立起来:
更多的网友,不直接开骂,而是将他的文章收藏到特殊标题的主题中,通过曲线方式来侮辱他:
恐男恐婚恐育、矮丑挫劣质气囊、金针菇……
我们很好奇的是,文艺青年社区中的女性网友,对他充满了恶意,不惜以人身攻击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是不是这个男孩子,真得丑到了天际呢?
2
明哥也找到了他的真人照片。
如果说,这张旅行照片,确实没有文艺气息,也没有显示出身材上的优点,极有可能是他没有在身材管理上下功夫,也有可能是拍照者不懂得选取角度,造成了这张日常生活的普通照片。
但是,这张照片,无论如何算不上丑,也算不上油腻。只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万千男性路人的典型照片而已。
无论你是男是女,一定为自己拍摄过无数张这种普通的照片,只不过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在刚拍摄好的瞬间就删除了,或者让它们静静躺在手机、电脑里,不发到任何公开的社交平台上来。
当然征婚、恋爱是青年男女的大事,大多数人都会将自己最美好的那一面外表、场景给展示出来。比如:
在旅游胜地的文艺姿势、
在精致场馆里眉目传情、
在健身房里撸铁流汗……
这都会赢得见面之前神交的第一印象的好感,哪怕那并不是生活的常态。
如果没有看到这张生活照片,网络上文艺、精致的部分女性们,仅仅通过他的履历、收入、工作,收获到的可能是一个曾经有过高光时刻的高知男孩,他兴许不善言辞,但是文字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不错,是一个逃离一线城市、回归老家、不懂得追求精致生活品质的老实人。
小镇做题家,在两性关系中,最负面的评价也就是:凤凰男。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任何一个成功男人,内心深处都有凤凰男的成分在,无非是多寡而已。
绝不至于像他这样,遭遇到溢出屏幕、扑面而来的恶意嘲讽。
他的生活照一放出来,在身材管理上,略微失意,便被社区内几乎所有女性忽视了他的优点,诸如: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高情商、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这些深处的优点,在他尚未失控、但略显臃肿的身材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相反,对于那些这辈子也不曾触碰到他的智商、学历、工作、收入所在的高度的人来说,突然发现,自己有一项是可以超过他的,要么是身材没那么胖,要么是懂得摄影技巧扬长避短,终于找到了超越、反击他的地方,于是有优越感爆棚。
也许,这些匿名活跃在交友平台上的女孩子们,根据心态来区分,可能有4种可能。
第一种,依然沉浸在「霸道总裁爱上我」情结中走不出来的女生,对方要么是霸道总裁,要么是多才多艺的阳光暖男,天天围绕着自己,将不知何处临时学来的土味情话、现学的才艺技巧,将女孩捧到了天。
第二种,生活在美颜、滤镜功能下,失去自我判断能力的女孩。她们将现代手机技术美化过的、根本不是自己样貌的另一个虚拟样貌,当成了自己的盛世美颜。任何男生要挨自己的边,必须配得上自己的闭月羞花之貌。一个生活在真实日常状态下的男生,一旦将她将梦境中拉回现实,那就是不配拥有「自己」。
第三种,这辈子凭借自己的能力,也得不到月薪5万的人。
别看在豆瓣、知乎上活跃的各路名媛、女精英,不把百万年薪放在眼里,也别看微博、小红书上的年轻小孩,动不动就喜提五星级酒店和奢侈品,自己真实的生活过成了什么凄惨的样子,谁的心里都有数。
所以,人家也是要自尊的,他的条件能不让人心态爆炸吗?都是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凭什么你就那么突出?
既然永远都达不到,那就寻找这种人物身上的缺点,以己之长,攻他之短,获得心灵上的平衡感和优越感。
第四种,总想别人栽树,她去乘凉、摘果子的女孩。
这个小伙子,前后2次征婚,被骂到自闭之后的自白,字里行间,充满了低调、自省和反思,更不可能当别人说出他的缺点时,反而去攻击别人。
所以,如果哪个女孩子和他两情相悦,要让一个曾经在学业、工作上有如此高度的男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健身、约束饮食和作息习惯、管理身材、学习拍摄技巧,并非难事。
对于一个在学业上碾压99.99%同龄人、初入职场的收入超过同龄人99.9%的28岁男孩子来讲,既然把面子都豁出去了公开征婚,一旦决心愿意改变自己的身材,学会拍摄有点文艺气息的照片,会是个难事吗?
管理饮食、健身锻炼、拍摄照片,这些挑战的难度,和拿下全国信息学竞赛的金牌、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入选姚期智班级等难关相比,就如同蚂蚁站在大象面前一样,毫无分量。
他之所以没有学会,很可能是他在成长路上,缺失了这一环,没有意识到。
仅此而已。
事实上,他在山西教育高中生、大学生信息学、计算机编程时,曾经有过另一幅装扮的模样:
乍一看,这不是妥妥的大佬范吗?
所以,现在正是有眼光的女孩子,去抄底潜力男孩的机会。
如果以他目前的学历、收入、工作、表达能力,他的身材又达到了中等偏上的水平,请问,还轮得到他在互联网上公开征婚,还轮得到很多女孩子捡漏、抄底潜力男孩的机会吗?
如果他在外形上改造好了,那不就是个年轻版本的刘强东、王小川吗?
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刘强东,在美国出轨,连奶茶妹妹都驾驭不了;
搜狗的创始人王小川,已经是43岁的钻石王老五了,一直单身不结婚,哪个女人都没机会。
恰恰是很多受到过度的女权(拳)主义思想污染的女孩子,总想别人栽树,她去乘凉、摘果子,捡现成的。
可是,别人自己都栽好树了、结好果子了,怎么轮得到这些女孩去收割呢?
3
现代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假如一个男性,无论他的身份、地位、学历、颜值,如果敢于嘲笑女性群体的外貌、婚育、性格特征,那么一定会被所有有识之士,所不齿的。他但凡还想要点公共评价,一定会出来道歉的。
然而,随着现代中国男女数量失衡、针对女性定点投放的心灵鸡汤泛滥、社会部分封建观念沉渣泛起,打着女权主义旗号,一方面呼吁男女绝对平等、一方面逃避女性责任的思潮,在互联网舆论场上,甚嚣尘上。
乃至于,一个女性公众表演人物,公开在舆论场上,嘲笑男性群体,迎来的不是同样的基于传统正义的谴责、基于价值观的批评,反而是火得大红大紫,言论传遍互联网的五湖四海。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无法准确判断自我、不愿意承担现代女性社会责任的女孩子,深陷心灵鸡汤中无法自拔,每天活在虚幻的自我世界中,大搞性别对立和人身攻击,将自我的边缘化状态原因,归结于中国男人不配拥有她。
这种心态在婚恋市场上尤其明显。
我听说过男人打光棍,要么因为特别强大,要么因为特别穷;一个普通男人,如果愿意在婚恋市场上结婚,几乎是不可能找不到另一半的。
然而,现代女性不结婚,原因则不仅仅是要么特别强大,要么特别穷,更多的可能性是无法适配到她心目中完美的另一半。
当然,每个女性都有选择自我生活方式的权利,完全无可厚非。这种心态属于私域观念,任何人不能干预。
但是,在公众舆论场上,对一个稍微有点不足、其他方面非常优异的普通青年男子,发动网络暴力,从生理特征上进行群嘲和人身攻击,这种无意识的集体行为,一定反映了当前性别舆论场上的不良倾向。
如果有人批评张昆玮精神贫瘠,这就更可笑了。在这些人眼里什么才是精神富有呢?
每天为一二线城市的房贷,奔波在通勤路上……
去星巴克喝了口咖啡、再吃了口西餐……
到了旅游景点,第一时间凹造型发朋友圈,却不知文化底蕴、历史变迁的典故……
盲目追求这些,只是表面上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伪精致、伪生活品质。
当有人问张昆玮,为何离开北京时,他说:
在北京看不到未来,不想为了这个世俗的成功,放弃一切。
希望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
而且,在学校当老师,也获得了成就感。
他在最顶尖的学府、最前沿的科技公司学习后,并没有留在京沪深等大城市,成为众多程序员、学者一样,享受最好的待遇和发展,而是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回他的家乡。
他让山西省这个经济弱省、教育落后省份的更多青年学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小到帮助他们掌握安身立命的技术,中到改写年轻人的命运,大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科技后备力量……
这种精神,比那些只会追求仰望天空、开启美艳滤镜的伪精致的文艺女青年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从现实意义上而言,回到老家后,张昆玮瞬间由传统意义上的天才,变成了普通的路人。
值得一提的是,是他自己只是想过普通的生活,而选择了普通,并非他就是个普通人。
遭遇到网络暴力后,他在豆瓣上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内卷,身材焦虑,性别意识以及近来热度的回应》:
像我这样,只有成绩能拿得出手的学生,在学校里是不受女生欢迎的。这点我很理解。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偏好,对身边的人做一定的区别对待,不一定要上升到歧视的高度。
我很感激自己生在中国,因为同样的问题在美国可能更严重。在中国,顶多就是被称之为小镇做题家,但是在美国,可能就会被称之为 nerd,同时遭受大量的校园霸凌。
https://www.douban.com/note/799044497
在目前的性别社会,男性面临的选择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少数的成功者,挤占了适龄男性的择偶空间,使得大部分普通的男生,找不到方法来吸引异性。
都说女性是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但是实际上,性别问题的受害者也包括男生中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的存在是被忽视的,他们的诉求是被压抑的。我们从社交媒体上只能看到,丈母娘对彩礼的要求如何如何,或者我们会看到,从小培养“男子汉”意识有多重要……
但是,男性除了辛苦赚钱,当工具人,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https://www.douban.com/note/799044497
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普通男人,难得的自省、谦卑、共情的品质。
遭遇到这次公共舆情的风浪后,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在身材、形象的管理上,更上一层楼的,因为这并不难,所需消耗的成本实在太低了。
我们也相信,他可以在中部地区的老家,寻觅到满意的另一半。
那些嘲笑他的匿名女性群体,对男性的评价标准,决定了她们极有可能陷入到盲目过度追求外表、廉价包装的精致生活、关注外界眼光胜于内心是否笃定的短视思维中。
她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自己。
上一篇:李子熙:中国崛起,谁最不高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