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由“文科生太多”,想起梁思成一篇失踪七十多年的文章!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21 11:18:4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这两天,有这样一句话,得罪了全体文科生:
T6W曹操读书网


T6W曹操读书网

“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此言出自某公号4月14日刊登的一篇论文,作者是四位经济学博士。按中国当下的文理划分标准,这四位,其实便属于“文科生”。


文章的主旨,是针对老龄化、少子化这些现实存在的人口问题,指出“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建议“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

在诸多建议中,有一项是“重视理工科教育”,那句引爆舆论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便是紧随该建议而来的论述。不过,它并不是论文表达的重点,作者既没有就此再做分析,也没有提供可支撑该结论的参考文献,仿佛这句孤零零的话已是不证自明的常识。


社交媒体上,有人笑称“ 诺贝尔欠作者一个大奖”,有人讽刺“ 论文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确实很文科”,“这报告肯定是文科生写的”,也有人感慨“不是文科生的错,是文科教育有问题”。

笔者想起的,则是一篇失踪了七十多年的旧文。

旧文的作者,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题为《半个人的世界》。

文 |陈慕谭T6W曹操读书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短史记-腾讯新闻”(ID:tengxun_lishi),原文首发于2021年4月16日,原标题为《由「文科生太多」,想起梁思成一篇失踪七十多年的文章 | 短史记》。T6W曹操读书网


T6W曹操读书网

1946年,梁思成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同年10月,赴美考察战后的美国现代建筑教育,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1947年9月回国。1948年,梁结合自己的考察见闻,在清华做了一次题为《理工与人文》的讲演。后来又将讲演的内容整理成《半个人的世界》一文。

清华大学建筑系属于理工科。所以,梁的讲演,首先针对的便是本系的理工科师生,希望他们不要“只顾自己的技术方面”,而要有社科人文方面的常识与关怀:

“人类一切的活动,莫不影响到另一部分的活动的,换一句话说,就是人类社会是整个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各行其是的。所以我们做学问,尤其是研究理工的人,绝不能只顾自己的技术方面,不顾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否则,我们的一举一动可能害到别人。”

梁思成说,那种只在意技术、不在意社会、政治、经济与自然需要的人,只能算“半个人”。这种“半个人”做起事来,是很有可能伤害到别人的。他就自己关心的文物古建保护领域,举了两个这方面的反面案例:

“南京的小火车破坏了鸡鸣寺一带的风景,而且不时轧死人。川陕公路在广元因为几个工程师缺乏人文知识,破坏了数千尊唐代摩岩佛像,使我们损失了永远无法补偿的千余年文物。”

梁说,包括上海汉口等大都市的“现代化贫民窟”在内,当前的很多社会问题,“都是‘半个人’做的事”。要想让社会往好了发展,便“不能再做‘半个人’了,我们必须做‘整个人’”。

梁思成,图片引自维基

为什么社会上到处都是“半个人”?梁说,这是因为教育的方向出了问题:

“我们若是追溯形成‘半个人’的原因,实在是由于教育方针的错误。现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课程,只以取得专门智识为目的,这只是训练匠人,只是制造‘半个人’,而不是教育。工学院固然不用说,只是训练一批机械匠、土木匠、建筑匠等等,其余学院何尝不然,每年造就大批的物理匠、化学匠、法律匠、国文匠、外语匠、历史匠、哲学匠等等。所谓匠,就是说他们大多数如果只知道本行,此外一概不懂也不关心,他的本行和本人便与整个社会完全脱了节。他们都是‘半个人’。”

由“机械匠、土木匠、建筑匠、物理匠、化学匠”和“法律匠、国文匠、外语匠、历史匠、哲学匠”这批用词可以看出,梁思成的演讲题目虽然是《理工与人文》,但在他眼里,需要补足人文常识与人文关怀的,并不只是理工科学生,同样也包括文科学生。这并不难理解:一个搞历史研究的文科生,或许可以拥有高超的文献检索技术和文献解读能力,但若无人文常识与人文关怀,轻则学问做得冷冰冰没有人气,重则将能力化为了替权势者张目乃至文过饰非的手段。搞法律者、搞国文者、搞哲学者,皆是如此。

换句话说,在1948年的梁思成看来,中国教育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文科生太多”或者“理工科生太多”,而是文科生与理工科生普遍欠缺人文常识与人文关怀。

接下来,梁思成讲述了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提到耶鲁大学的谢菲尔德科学院院长Sinnott“主张凡从事理工的人都应该受到人文科学的熏陶”,“耶鲁已决定自本学年起,把全部理工学生课程加上很多的人文科目。”

梁觉得,这是一项很好的改革。因为在他看来,“自十九世纪末年以来,整个的世界差不多完全为那些‘半个人’所支配”。这些“半个人”依仗着手里的技术,做了许许多多伤害他人的事情。掌控政治权力者,便任意宰割所谓“落伍民族”的土地,攫取他们的资源,最终让自己所在的“先进民族”的普通老百姓,也一样成了受害者。掌控经济权力者,便“只顾技术上的方便,不顾群众福利天然风景,不知尊重祖先遗留下来的文物”,乃至于“忘记了凡是感觉的动物,除了保持肉体的存在,还要在精神方面有所要求”。

梁思成的这些话,全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还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工具”?如果答案是前者,那这教育,便不能只培养“机械匠、土木匠、建筑匠、物理匠、化学匠”和“法律匠、国文匠、外语匠、历史匠、哲学匠”,还应该让学生拥有人文常识和人文关怀。

遗憾的是,这篇《半个人的世界》,今人迄今尚未找到完整版。

上文所引,全部来自一位叫做杨得任的读者的摘录。这位杨得任,是国民政府交通部的官员,也是一位学者,著有《中国近世道路交通史》等。他在1948年读到《半个人的世界》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发表在《世界月刊》上(见下图),内中有大量的原文引用。


据杨得任说,梁思成这篇文章,是一名叫做余传纪的清华大学工学院学生特意寄过来的。这位余传纪,早年也曾是杨的学生。在读后感的末尾,杨得任说,梁思成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深信必有很多的刊物文摘一定会转载那篇文章的,恕我在此不能一一摘录”。由这句话推测,余传纪寄给杨得任的,可能是只在清华学生内部流传,尚未公开发表的版本。

后世有些回忆文章或著作声称,该文刊登于清华校刊。但有人核实了1947年-1948年的《清华周报》和《清华学报》,没有找到踪迹。笔者使用“清华大学校刊特色库”检索1947-1948年间的《国立清华大学校刊》,同样没有结果。此外,为纪念梁思成诞辰一百周年而于2001年出版的《梁思成全集》九卷里,也没有收入这篇文章。最大的可能,便是包括梁的第二任妻子林洙在内的编纂者,也未能找到这篇稿子。

或许,这篇《半个人的世界》的完整版,真的已经彻底失踪了。1948年的清华大学,正置身于剧烈的时代变迁之中——该年底,校长梅贻琦便选择了南下,校刊顾不上梁思成的文章,不足为奇。1948年的华北乃至整个中国,也正置身于剧烈的时代变迁之中,文化刊物与新闻媒体顾不上梁思成的主张,也不足为奇。至于梁思成手中的原稿,同样极可能没有保存下来。

好在,文章虽然失踪,梁思成对中国教育的这段反思,仍能大体留存下来。

参考文献:
①《工作论文 | 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2021年4月14日。
②杨得任:《读“半个人的世界”书后》,《世界月刊》1948年第3卷第6期(上海),第19-21页。
③常薇:《小CASE | 我们今天依然没有走出“半人时代”》,简书2018年8月2日。
④检索网址:http://thujournal.lib.tsinghua.edu.cn/

相关文章

  • 外媒观看中国反坦克导弹感慨:中国有太多尖端武器无法销往国外
    外媒观看中国反坦克导弹感慨:中国有太多尖端武器无法销往国外

    据《21世纪亚洲军备竞赛》网站2021年4月18日报道称,中国正在生产多种型号反坦克导弹。文章称,2021年4月10日至13日在巴格达举行的IQDEX 2021展会上,国际参展商众多,其中参加本次展会的有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及中国保利防务技术公司。保利防务技术公司在IQDEX上展出的反坦克导弹文章指出,想想在30年前,中国国有军工企业虽然能生产大量的武器,但因为没有特色无法吸引国外客户。到2021年 在IQDEX 2021展会上,保利公司展出了中程反坦克导弹,属于该公司GAM系列反坦克导弹。文章称,中国保利防...

    2021-04-20 17:55:53
  • 温伯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科生?
    温伯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科生?

    那篇论文的标题是——《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开始挺正常的,到后边画风就跑偏了,开始批判文科生:言外之意,中国要大量培养理科生,少培养一些文科生。理科生搞研发创造,正在科技强国的路上狂奔,那文科生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吗?我觉得,现在中国最缺的就是优质文科生,导致极其缺乏顶级文科学者。什么是顶级文科学者,简单举几个例子。夏朝末年君主是夏桀,平时不努力工作,不是喝酒撩妹就是欺负穷苦人民,“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没多久便人神共愤。有个大臣劝他:“您做个人吧?”夏桀很不高兴:“我和人民的关系,就像太阳和月...

    2021-04-18 11:11:45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科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科生?

    作者:温伯陵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伯陵说: 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01那篇论文的标题是——《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开始挺正常的,到后边画风就跑偏了,开始批判文科生:言外之意,中国要大量培养理科生,少培养一些文科生。理科生搞研发创造,正在科技强国的路上狂奔,那文科生就一点用处都没有吗?我觉得,现在中国最缺的就是优质文科生,导致极其缺乏顶级文科学者。什么是顶级文科学者,简单举几个例子。夏朝末年君主是夏桀,平时不努力工作,不是喝酒撩妹就是欺负穷苦...

    2021-04-18 08:38:41
  • “文科生无用论”靠谱吗?
    “文科生无用论”靠谱吗?

    原创: 端宏斌来源公众号:老端的观点前两天,央行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这种论文的读者群体非常小,本不会引发市场争议,可万万没想到,因为其中的一句话,导致文章“出圈”了。这句话很短,原文是: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把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归结为文科生太多,这种言论一出,文科生集体不满,而理工科生则纷纷叫好,其他群众则聚众围观。 文科无用的言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的看法是,文科很有用,只不过我们培养的文科生基本没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2021-04-18 08:38:31
  • 酷玩实验室:文科生,有人觉得你们误国
    酷玩实验室:文科生,有人觉得你们误国

    央行的研究人员就这水平?带着好奇,我去看了一下原论文,看完全文的我相信这只是作者的无心之失。因为这本是一篇探讨中国人口转型的文章,作者也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比如鼓励生育、重视储蓄和投资、推进养老改革等等。但奈何,这句话实在是没头没尾、无根无据,关键是踩在了广大文科生的痛点上,于是果断被送上了微博热搜。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矛盾也历久弥新。矛盾有多深?看看知乎上的帖子就知道了。单是文科生和理科生互相看不起的帖子就开了无数个,当然,主要是问理科生为什么看不起文科生。一个问题都不够大家回答,而...

    2021-04-17 09:02:13
  • 文科生太多影响国家发展?
    文科生太多影响国家发展?

    作者:今纶 来源公众号:功夫财经 已获授权4月14日,央行发表了一篇工作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叫做《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论文表示,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我当时以为自己看错了,又看了一遍,才确认这是央行的工作论文。 第一作者陈浩应该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陈浩,陈浩长期以来比较关注人口问题,陈浩是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毕业的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属于文科,虽然也要用到数学。按照陈浩先生的观点,自己也在“文科鄙视链”中?01 强调数量不强调质量是耍流...

    2021-04-16 23:01:21
  • 余丰慧:令人发指文科生太多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余丰慧:令人发指文科生太多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工作论文,直指中国面临的人口严峻形势,直指应该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论文同时表示,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篇论文虽然是作者个人观点,是学术论文研究探讨性质,但是几位作者却是就职于央行总行决策智囊机构的央行研究局和央行金融研究所。这也就决定了与一般作者的“个人观点”还是有所不同的。“科技兴国”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加密货币,区块链技术,生...

    2021-04-16 08:44:46
  • 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前晚,《觉醒年代》播出了最精彩的一集。巴黎和会中国被列强集体出卖,五四运动爆发,全国的罢工罢课、爱国抗议风潮正进行得风起云涌,北大成为了浪潮的中心,胡适却在此刻要釜底抽薪,把北大南迁上海,远离“政治漩涡”,搞“学术独立”。陈独秀怒斥胡适:“中国之所以这么糟糕,就是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胡适这种人,就是让子弹飞里的汤师爷。“不能拼命啊,拼命怎么赚钱?”表面上温良谦恭让,表面上是“为了你好”,是“peace and love”,实际上是要弱者放下武器,让弱者...

    2021-03-13 07:31:46
  • 想中国太多了?视频连线特鲁多,拜登将“美加关系”说成“美中关系”
    想中国太多了?视频连线特鲁多,拜登将“美加关系”说成“美中关系”

    【环球网快讯】当地时间2月23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了自拜登上任后首次双边会晤。会晤采用视频形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拜登在开场白中出现口误,将“美加关系”说成“美中关系”。他说:“再次感谢总理先生对你的伙伴关系和对美中关系(口误)——美加关系——的持久承诺。我们将谈论中国。我期待着一场富有成果的讨论。” 110年前,在中国最土省会的火车站,历史拐了个大弯? 1938年万家岭大捷,中央军王牌74军的表现,究竟怎么样? 上色的日军侵华照片,连小孩子都不放过,没有人性可言 你可能不信,6...

    2021-02-24 15:21:00
  • 你知道的太多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笑话你知道的太多了
    你知道的太多了是什么意思?网络笑话你知道的太多了

    网络流行语你知道的太多了,你知道的太多了的来源意思? 你知道的太多了本意本来是指知道太多内幕或者秘密会危及人身安全。你知道的太多了网络定义网络上常用来调侃某些人所共知的事情,或者比较敏感的内容等等 ......

    2021-02-06 09:57:1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