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中美贸易战,跪着看要输,站着看必胜!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6-29 10:52:3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吴鹏飞
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
已获授权

中美贸易战的结果,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可以说,美国想达到的目标全部落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额、中国吸收外资的总额、中国对美贸易总额、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国高科技发展水平、中国军事装备的能力,全部都在按既定目标前进。
反观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使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下滑、通货膨胀创三十年最高、政府和民间都是债台高筑、疯狂印钞已经接近极限、股市价值严重虚高随时面临雪崩。这个结果,显然出乎所有美国精英、所有中国公知的预料。想当初他们是多么猖狂多么得意啊。
贸易战开打之初,美国精英显得不可一世,中国公知个个像打了鸡血。公知扬言,美国将联合西方世界孤立中国,美国将把中国踢出美元体系,美国将在高科技上碾压中国,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武功全废,中国如果不按照美国要求进行改革,中华复兴就要泡汤。
在公知中国必败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我想起了日本侵华之初,汉奸型知识分子高喊速亡论的时候,那位在窑洞中写出了辉煌巨著《论持久战》的伟人。我再度阅读这一经典,从中吸收了思想的养分,他的辩证思维,他的理性分析,他的高瞻远瞩,令我深受教益。
我提起笔来,写了一篇学习这一巨著的作业。我写了一篇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文章。这篇文章发出后,很多人嘲笑我异想天开,很多人挖苦我痴人说梦,也有不少粉丝替我捏了一把汗,劝我不要把话说满。现在,就请大家读一读我2018年3月写的这篇文章吧。
全文如下:特朗普3月23日高调宣布,要对输入美国的600亿中国产品大规模征收惩罚性关税,全世界,全中国,全美国都在担心,中美贸易战会不会真的打起来。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之战,将影响到两国经济,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是一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综合分析之后,我的结论是,大家可以放心,没什么了不起。中美贸易战最终打不长打不大打不成。挑起事端的一方,也就是美国,也会是最后主动要求停战的一方。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有以下意见供读者参考。


第一,美国在国际道义上,站不住脚。世贸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公开发表声明,反对美国这样做,声明说,绕过WTO机制采取行动,有导致贸易纷争升级的风险,进而破坏贸易体系的稳定性。美国此举,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蔑视和践踏,以单方面强加于人的方式处理贸易争端,为世界各国所反对。
第二,在国际支持上,美国也很孤立。美国在以这种蛮横方式对待欧美和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后,打个巴掌再给个红枣吃,妄图拼凑起对中国贸易战的联盟,几乎无人响应,各国对美国的满腹狐疑,对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尤其是对游戏规则的尊重,使它们不愿上美国无理取闹的战车,最终惹火烧身。
第三,在国家信誉上,美国口碑太差。在商人特朗普执政下,美国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公司,耗费美国的软实力大肆敛财,他几乎破坏了所有重要和主要的国际政治规则和原则。特朗普言行夸张,朝令夕改,漫天要价,唯利是图,但善于见好就收,完全是在做生意搞投机,他没有一个政治大家持续实现某种愿景的心力。
第四,在挑战的理由上,十分牵强。美国因为美元霸权,印钞票换取世界财富;还有它的天文数字的赤字财政政策,疯狂花钱;两者相加,是造成国际贸易逆差惊人的原因。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有44%是国际采购生成并非中国原产,如果美国按照对巴西的尺度放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的逆差就可能减少22%。
第五,在相互依赖上,它更需要中国。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各种必须消费品和工业制成品,美国很多已不能自己生产,很难找到如此规模的替代进口源。反观中国,美国要求中国进口的是洋垃圾如废金属、天然气、大豆、农产品、飞机、金融服务等,对中国有些是不必要不必须,有些可以立即找到替代的进口产品。
第六,在承受能力上,它十分虚弱。如打贸易战,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增加850美元开支,中低收入家庭可谓雪上加霜。中国推出反制措施,第一批涉及30亿美元农林产品等,第二三批涉及飞机、芯片产业等,美国反战之声高涨。中国因为供给侧改革增加了内需,因一带一路增加了外需,消化能力明显强于美国。

第七,在国家制度上,它不如中国。中国的国家制度产生于百年忧患之中,共产党探索形成了特别善于集中力量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机制。但美国的短期民意往往会绑架政府决策。中国反制名单在美国社交媒体已炸锅,大批民众怒斥特朗普让美国农民的处境越来越糟。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贸易战能撑多久,只有天知道。
第八,在彼此过招上,中国更老到。特朗普耸人听闻,中国考虑到他有国内选举政治需要的成分,不在言语上过激回应。实际应对之策却很高明,几个小时内公布对美国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花旗参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金额不高,但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对特朗普的票仓影响大,打蛇打在七寸上。
第九,在两国实力上,美国硬不起来。美国有高官说,因为中国贸易顺差大,所以会咽下美国的苦酒,这是书生之见。中国同时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国债债主。大家想想,美利坚公司怎可能和自己最大的供应商,最大的买主,最大的债主打生意限制仗,天底下哪间公司做得到啊,所以这事不靠谱。
总结起来说,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之争,都是靠实力说话的。美国今天的实力,已经没有可能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或者打一场局部战争的能力了。美国虽然还很强,但在走下坡路;中国虽然总体实力还有差距,但是在走上坡路。美国对中国的发展嫉妒得要命,想要通过讹诈的方式,让中国为它的衰落买单,没门。
读者朋友们,当你读完这篇三年前写的文章,一定会感慨良多。如果我们把任何一个公知在三年前写的文章拿来一比,你就会发现,这些看上去满腹经纶的学者们,全部文章的价值不顶一张擦屁股的纸。有位读者昨天给我留言说得好:中美贸易战,跪着看会输,站着看必胜。


相关文章

  • 清风:中美本质的博弈是和平发展还是掠夺发展
    清风:中美本质的博弈是和平发展还是掠夺发展

    西方价值观背后隐藏的是 侵略、掠夺 ,你看西方价值观鼓吹 人权、自由、民主 就是不谈 和平、平等 ,中国讲的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 ,即 共同价值观 ,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核心是在和平基础上的 共赢 !就是中国这个共同价值观让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个方面,欧洲与美国几乎是相同的,因为如果把 和平 作为价值观,西方的 人权大于主权 就行不通了,就没有随意的对弱小国家的开战权了!从本质上讲,美国所谓 国际孤立 中国的威胁性叫嚣,实际是美国要制订国际新规则并把中国排除在外。美国一再威胁中国的背后说明美国现在内...

    2021-06-24 18:22:08
  • 戎评:中美再次隔空交锋,美要中国服从调查,中方从3方面反击美国讹诈
    戎评:中美再次隔空交锋,美要中国服从调查,中方从3方面反击美国讹诈

    围绕着新冠的追责问题,华盛顿方面还是没有放弃对中国进行讹诈的努力,尽管屡次碰壁,但美国方面继续在新冠疫情的调查方面向中国施加压力。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此前威胁,称若中国不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的调查,不允许国际专家进入中国调查,那么中国将会面临国际社会孤立。这不是美国方面第一次出现这种表态,就在本月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表示,拜登政府决心找出新冠疫情的源头,并且华盛顿必定会追究中国的责任。从其表态上看,美国方面已经把中国假定为新冠疫情的责任者,并且摆出一副要中国“赔款割地”的架势,一场新的中美隔...

    2021-06-24 18:17:48
  • 杭子牙:马克龙欲领衔欧洲和中美展开数字竞争,他这个“法国梦”恐怕很难实现
    杭子牙:马克龙欲领衔欧洲和中美展开数字竞争,他这个“法国梦”恐怕很难实现

    法国日前举办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首个线下科技盛宴VivaTech,这也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大会之一。法国总统马克龙趁机在爱丽舍宫接待了100位法国和欧洲投资者以及科技公司企业家,表示希望能和中美一样,在欧洲诞生数字巨头。马克龙表示希望欧洲能在2030年前诞生10家市值1,000亿欧元的公司;到2025年,将法国独角兽企业由目前的15家增长到25家。为达成这一目标,他还呼吁签发“欧盟科技签证”,通过新的模式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建立统一的投资市场,并动员大型机构投资者支持创新。不过从数字科技的世界版图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1-06-23 21:53:45
  • 一个D2C精简护肤品牌,如何赢得中美Z世代消费者?
    一个D2C精简护肤品牌,如何赢得中美Z世代消费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峰瑞资本FREESFUND把桉树、甘蔗等天然原料作为制鞋材料的Allbirds、耗水少且碳排放低的豌豆奶RippleFoods、可十分钟内徒手组装的沙发Burrow……这些新锐的DTC(Direct-to-Consumer,简称DTC,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品牌正在中美消费市场揽获更多拥趸。根据美国品牌公关公司Diffusion的调查数据,2019年,有40%的美国消费...

    2021-06-23 19:53:50
  • 如松:中美同行,搞大事?
    如松:中美同行,搞大事?

    前面有两篇文章(5月31日《》)(6月9日《》)说到,基于美国内部的经济前景和郑志前景,拜登很可能需要将内部矛盾外溢,俗称甩锅,外溢的方式很可能是抓住外国势力干涉美国大选的问题以及病毒溯源问题。正像文中所预计的那样,继宾州参观了亚利桑那州2020年大选选票审计工作、有意进行选票审计之后,最近几天又有十几个州派人到亚利桑那州参观选票审计程序,选票审计在各州正在成为任何人和政党都难以阻挡的潮流,这只能让拜登越来越焦虑。背后的原因是深刻的。美国选举事务由各州负责,一旦2020大选的种种乱象得不到理清,选民就会对...

    2021-06-15 23:41:32
  • 危险!拜登政府最强反华法案出笼,“夏季攻势”来势汹汹,中美博弈走势日趋明显。
    危险!拜登政府最强反华法案出笼,“夏季攻势”来势汹汹,中美博弈走势日趋明显。

    作者:周小平来自公众号:今日平说(zg5201949) 导读:一部在2021年夏天出笼,堪称“史上最强反华法案”的诞生,就是美国对华展开的全新“夏季攻势”。这几天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2票反对的超高票数审计通过了一项长达1400多页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该法案标题是美国,但法案内的实质内容全部指向中国,全文以最为恶毒和恶劣的谣言攻击诋毁和抹黑中国,在疫疾源头、技术创新、中国港台疆藏内政等问题上蓄意构陷、横加指责,并以此为依据发动“直面中国挑战法案”。这部法案内容几乎就是要从高新技术和金融源头上...

    2021-06-15 18:49:38
  • 宋鲁郑:两周内三通电话,中美进入"虚打实谈"阶段?
    宋鲁郑:两周内三通电话,中美进入"虚打实谈"阶段?

    拜登入主白宫之后,中美竞争甚至对立依旧,但总算不再大起波澜,特朗普“玩的就是心跳模式”终于消失。拜登不是一位政治素人,内政、外交均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今天中美的这种相对“稳定”不是偶然,而是他政策的一种外在表现。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在竞选之初,拜登认为中国实力不够,还称不上是威胁。结果在特朗普营造的仇中、反中气氛的压力下,不得不又改口。应该说第一次才是他真正的想法,后来再改口,不过是因为外界和竞选的压力罢了。而且2020年11月1日,也就是在即将投票前,拜登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访问时又一次表达了同样的意...

    2021-06-14 22:00:35
  • 从G7峰会看中美博弈的策略与前景!
    从G7峰会看中美博弈的策略与前景!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英国当地时间6月13日,为期三天的G7峰会落下帷幕。这是拜登自2021年1月20日上台之后,本人亲自参加的首场重大国际外交活动。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毫无疑问成为本次会议的焦点。对于中国来说,最关心的无疑是如下三个问题:1)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一直试图构建美欧日对华统一战线,通过此次G7峰会,美国离这一目标更近了还是更远了?2)除了美国之外,G7其他成员对中国的态度到底如何?3)通过此次G7峰会,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中美博弈?中美各...

    2021-06-14 14:49:38
  • 谭主:谈为上,再说中美对话
    谭主:谈为上,再说中美对话

    6月1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这次通话的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拨通电话时,布林肯正身处英国康沃尔郡。再过不久,他就要陪同拜登参加最近两年G7领导人的首场面对面峰会。峰会前,先与中方通了电话。不管美国接下来想跟谁见,不论谈什么,中方的态度都一贯而明确:底线,不要碰。由此释放的信号很明显:美国该在迷途上清醒清醒了。01 一个中国中方通话的态度是严厉的。台湾,被重点提及。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

    2021-06-14 10:37:57
  • 良文师:以战促谈!中美激烈斗“法”,澳大异常焦虑!
    良文师:以战促谈!中美激烈斗“法”,澳大异常焦虑!

    据路透社6月11日报道,马克龙当天表示:在印太战略问题上,我为法国、也希望为欧洲倡导的方针是:不要成为中国的附庸,也不要与美国结盟。说白了就是保持中立,不站队。既不被中国“裹挟”,更不听美国瞎忽悠。这什么情况?这就是一个巴掌引发的觉醒。良师在法国生活过挺长时间,所谓旁观者清,对那个国家的症结,我看得很清楚。关于马克龙为什么能想通,其先决条件和历史背景是什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之前的文章《马克龙惨遭掌掴,拜登怒砸自家牌坊》里找答案。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已经不再抱有幻想,而澳大利亚的扛把子莫里森却依然在黑...

    2021-06-12 13:19:3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