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美元——灯塔国的火刑柱!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7-05 06:51:58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来源:卫星国土(ID:Land4Us)

AFL曹操读书网


假如美元突然崩溃,美国将会怎样?

在海外,各种制裁、情报战、舆论战、颜S革命,乃至正常的外交活动,都会因为突然失去经费而戛然而止;世界各地的美国公务员和承包商,都会就此沦为难民;全球各地的美军,也会由于补给的短缺甚至停摆,原地化做瓮中之鳖;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权力投放能力,会在短时间内归零。

在国内,进出口贸易会陷入瘫痪,恶性通胀将紧随其后;突如其来的物资短缺和价格紊乱,会彻底摧毁肩负着原材料采集、加工、以及商品物流的供应链体系;所有社会矛盾,都将集体爆发;社会秩序,会走向全面失控;各州各地,会纷纷寻求独立;北美大陆,一时间狼烟四起,战鼓隆隆。

可见,看似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支付能力,实质上才是这个超级大国手中,所有执行力的先决条件。

毫不夸张地说,美元就是美国的命门。

如果国家是个肌体,那么货币就是血液,支付能力便是供氧能力。美元一旦崩溃,美国将不只是大病一场,而是会因为失去向全身各处供氧的能力,而迅速亡国解体。

美元真的会突然崩溃吗?

时至今日,这已经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而且,诸多迹象显示,美元开始走向崩溃的时间点,恐怕已经十分逼近了。

我们下面首先建立一些关于美元的基础概念,然后讲述美元必将崩溃的底层逻辑,最后再罗列一下美国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及它们的不可行性。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元

在岸美元和离岸美元,虽然是同一种货币,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每当我们听到,美联储又印钞多少多少,美国通胀又涨了多少多少,指的都是在岸美元。在岸美元就是美国国内的流通货币——在这一点上它跟任何一个国家的本币没有区别。

在岸美元的发行,完全是基于政府举债和全民信贷扩张。也就是说,在岸美元全都是借出来的。它的总量,必须不停地膨胀,否则将难以持续它新债偿旧债的运行方式。

在岸美元的内在价值,取决于美国国内的消费环境。它可以用美国的物价、收入和通胀率来交叉衡量。而这些指标,取决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综合治理能力。

离岸美元的主要来源有两个:美国的进口贸易和海外投资。

在购买进口商品或海外资产过程中,美国支付出去的在岸美元就变成了离岸美元。反过来,在出售出口商品或从海外撤资的过程中,美国收取的离岸美元就变回了在岸美元。

所以离岸美元本质上就是美国对海外的负债。

离岸美元是外国人用真金白银的财富,所换来的国际购买力。持有离岸美元,就等于持有对美国的债权,因而它的持有者,只能是美国之外的实体和个人。

因此,离岸美元的总量,取决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和海外投资状况,而不是美联储。因为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美联储也无法直接影响离岸美元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里的供求状况。

离岸美元的内在价值,在于它的国际购买力。而这购买力背后的基石,则是它汇率的稳定。汇率的稳定,又取决于他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供求平衡。

在岸美元是美国的本币;离岸美元是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两者的来历和功能都截然不同。然而在现行的体系中,它们却同时被一种货币充当。

这就是所谓的“一币两用”。

表面上看,“一币两用”人畜无害,貌似还方便了普通用户。

而实际上,美元以“一币两用”绑架了顺差国对自己的债权,高度扭曲和放大了贸易失衡,而最终铸成了自己的死局,同时也赔上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安全和贸易稳定。

二、美元必然崩溃的底层逻辑

现如今,连路人甲都知道美国的贸易逆差早就不是感冒发烧,而已经是多年的慢性病了。不可逆转的产业空心化,就注定了美国需要无限期地靠贸易逆差来生存。

2020年,美国全年的贸易逆差为6787亿美元;二十年来累积的贸易逆差总和,则高达十几万亿美元。

贸易逆差是什么?贸易逆差就是离岸美元的增量。增量就是卖压,卖压就是贬值压力。

由于美国年复一年的贸易逆差,离岸美元积累了巨大的贬值压力;而每年新的逆差,又会不断地带来新的贬值压力。

这些压力巨额的存量,和源源不断的增量,都需要一直有人接盘。否则离岸美元就会开始剧烈贬值。

都是谁一直在接盘?

不是美联储。因为我们知道,美联储无力影响离岸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供求。

原来,是那些做出口生意的国家,为了避免本币大幅升值导致出口贸易丧失竞争力,多年来才一直将本国外汇(主要是离岸美元)大量收储。

就是说,是全球央行一直在被动地为美国的逆差接盘。

都说地球人“苦美元久矣”,主要就是苦在这里。虽然由于贸易顺差而成为美国的债权人,但是这个债权是存放在一个长期来讲,注定会不断贬值的烫手山芋里面。而且手里的山芋越多,就越被动。

于是近年来,去美元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

有的国家放缓增持美元储备,有国家的停止增持美元储备,有国家的干脆减持、甚至平仓美元储备。大家纷纷用这些美元去增加出口、做海外投资,或者直接换成其他货币,不亦乐乎。

过去五、六年来,各国去美元操作取得的整体效果就是:全球央行的美元的储备总量逐渐见顶。

这就要了离岸美元的半条命。因为这就等于,各国央行逐渐不再为美国逆差的增量部分接盘了。

然而离岸美元至今还没倒下,说明这部分依然有人接盘。

这群新的接盘侠,就是欧洲的套利资本。

央行们去美元,有很多其实是卖了美元,买了欧元。欧洲人拿到这些离岸美元,最理性、最长远的做法,应该是买商品、投资海外实业、或者干脆买人民币。因为山芋还是山芋,对谁来说都是烫手的。

可是欧洲人的美元信仰比较深重,也爱钻意识形态牛角尖。所以被美联储一蒙二骗三忽悠,欧洲人大都没去买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还是买了美债和美股。

买东西、投资非美实业、换取非美货币,就等于把离岸美元丢在国际市场上,自己不接盘了。

而买美债、买美股,则等于以离岸资金的身份参与了美国的资本市场,而并没有把离岸美元丢在国际市场上里。

就是说, 来美国投资,就是为离岸美元花式接盘。

这便是美元“一币两用”的一大“妙处”:你为离岸美元接盘,美国资本市场的门就对你大开着。

就这样,欧洲资本暂且接过了全球央行的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美国逆差的增量接盘。

然而这群新的接盘侠,和前任们却有着天壤之别。

央行收储,是为了稳定汇率,支撑进出口贸易。央行的政策一般受国家的限制,是国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不会轻易改变。而且出于自身的体量,央行们也不太可能随随便便地迅速转向。

欧洲套利资本说白了就是机构,就是大散户。他们既没有稳定汇率的天职,又不受国家政策的限制。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逐利。他们虽然单个体量都不大,但作为一个整体,却随时都可能为了逐利或逃命而集体转向。

如果各国央行是稳定汇率的压舱石,那么套利资本便是随时可能会扰乱汇率和金融秩序的赌徒。

而今赌徒,成了美元的终极接盘侠。

美联储一天到晚的工作就是稳住这些赌徒,利用他们极端短视的本性,天天在他们耳边说美元还有未来,还能千秋万代;即便不能,你今天抛了买啥呢?美元多好,又有利息又保值,能买苹果特斯拉…喂!等等!实在不行你就再多HOLD一天吧。

而赌徒为什么叫赌徒呢?因为他们其实也知道美国的逆差根本停不下来,也知道离岸美元烫手。可是他们的赌性驱使他们留了下来,继续跟美联储玩击鼓传芋,看看到最后能有什么奖品。

但是,美国的逆差却是妥妥的刚需。所以,美联储再怎么口若悬河,离岸美元不断膨胀的总量不会撒谎。

赌徒里面头脑最清醒的,会开始一批一批地开溜。

离岸美元的供求平衡,就会从这里被撕开一道口子。

汇率,就会开始持续下跌。

这时候美联储急了,说你们等着,再过两年,我可就要放出大招“邪王炎杀加息波”了!

一些赌徒听了以后吓得立马原地转向。就这样,一波多头,又稳住了跌势。

可他们冷静下来之后一合计,它放大招跟离岸美元有直接关系吗?加息了,美国人就不吃饭穿衣了?缩表了,美国就能自给自足、减少逆差了?

美联储无非是想描绘这样一个故事:两年后,美国经济就恢复正常了,所以到时候可以逐渐利率正常化;债券也可以慢慢还给市场,让市场自己消化。现在你放弃美元,可是缺乏眼光哦。

但是,美国的逆差却是妥妥的刚需。所以,美联储再怎么口若悬河,离岸美元不断膨胀的总量不会撒谎——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原地。

慢慢地,头脑变清醒的赌徒,会越来越多。逐利再大,也大不过逃命不是?别玩了,还是落袋为安吧。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死多头接盘侠选择放弃。

离岸美元供求平衡的那道口子,就被越撕越大。

汇率,最终会开始失序下跌,而最终演变成文章开篇所描绘的那场美元支付危机。

三、美国能够采取的举措

调节市场预期。我们知道,美联储无法直接影响离岸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供求。但是,它可以有效利用人们传统上对美元的信仰和对美联储的敬畏,去反复做文章。

疫情几乎摧毁了美国经济所剩的动能。发钱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短缺;一连串的危机造成了许多物资的严重短缺;两种短缺催生了一、两代人没有遇到过的高通胀;而高负债使得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复苏都希望渺茫。

但是即便如此,美联储还是可以用两年后可能会加息的委婉姿态,包装出一个欣欣向荣的预期,暂且稳住了还在为离岸美元接盘的赌徒们。

可预计下半年起,被迫一直在发钱和大搞各种维稳工程的美国政府,就又要开始巨额发债了。巨额发债就是跟市场抢钱,推高市场利率,从而很有可能导致又一轮的资产价格崩盘。

一年多前刚刚撕下伪装无底线印钞救市的美联储,在短时间内再来一波同样的操作,必定会威信扫地,彻底丧失市场对它的敬畏。

届时,离岸汇率的暴跌,和在岸通胀的失控,风借火势,火借风势,交相呼应,会一并把美元最后的生命力燃烧殆尽。

调节市场预期这个招数,满打满算,美联储还能再用最后一次。

加息大法。作为美元真正的主人,美联储其实做梦都想加息,想利率正常化。因为这是它背后的主人真正的生财之道。

相反,美国政府作为地球上欠了最多美元的实体,则对加息十分反胃。它庞大且脆弱的资金链,是建立在一个魔幻般超低利率的基础之上的。加息,就是要它的命。

那么现在的美国具备主动加息的条件吗?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的男女老少和一草一木,杠杆都被加到了最大,这才勉强可以维持一切的相对稳定。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加息,都无异于自拔插头、自掘坟墓。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种可以把利息一路加到两位数的时代,早已远去。

但是我们上面也说了,因为美债的泛滥,市场可能会自动加息。这也是美联储到时别无选择,一定会撕下面具无底线印钞救市的原因。

因为,美债违约、资产崩盘是猝死;恶性通胀是安乐死。

换了谁,都会选后者的。

收回海外投资。这是在每次金融危机的当口, 全球被动缩表时美国海外投资人的本能反应。因为到处都流动性紧缺,所以必须把能卖的都卖了去补洞。

收回海外投资自然是利好离岸美元的。但是在下一场金融危机里,这个利好应该是极为短暂的。因为为了避免猝死,美联储会及时开动印钞机,用美元仅存的信用换取系统的最后一点生命。

狂印一旦开启,美国投资人不仅不会再从海外撤资,反倒还会排着队出逃。驻扎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几十万亿外资,也会排着队出逃。

所以,不论是美国的海外投资,还是身在美国的外资,在生死存亡之际,都不是拯救离岸美元的救命稻草。

违约、赖账、资本管制。这几个看似不同,但效果实则相同的举措,我们放在一起了。因为这个“一币两用”的美元体系,实际上是高度依赖市场的有效才能得以运行的。

违约、赖账、资本管制,不论是针对某国,还是覆盖整个市场,都会在第一时间把市场吓个半死。

而市场在回过神来之后,便会无情地埋葬它的恐吓者。

同胞们,美国剩下的就是它的神话了。这个神话之所以还能维持一段时间,恰恰是因为很多人的仰望和恐惧在给他续命。

所以,如果你认可我们的观点,请点亮在看,转发文章。

全社会层面对美国的祛魅,是当务之急。

美元支付危机到来的那一天,就是美国的覆灭之日。

美元,将会是灯塔国的火刑柱。AFL曹操读书网


AFL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97年的麻省理工辍学青年,五年成就73亿美元独角兽
    97年的麻省理工辍学青年,五年成就73亿美元独角兽

    图片来源:ScalePandaset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丨江江,编辑丨蔓蔓周,钛媒体经授权发布。这几年,硅谷有一家SaaS公司的表现非常亮眼,光看下图的增长曲线,剔去我们熟悉的Slack、shopify、twillio,谁最横?图片来源:CapIQ无疑是那条陡峭的橙色曲线——Scale。从0到估值73亿美元只用了五年,ARR从0到1亿美元只用了四年,...

    2021-07-04 08:48:54
  • 没有敲钟仪式,滴滴低调IPO:上市首日上涨1%,市值678亿美元
    没有敲钟仪式,滴滴低调IPO:上市首日上涨1%,市值678亿美元

    作为今年中国备受瞩目的IPO之一,滴滴在6月30日IPO这天却十分低调。与其他大肆庆祝的企业不同,滴滴并未举办媒体发布会,也没有上市敲钟仪式,直至美股开市前才对外宣布了即将挂牌的消息。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0时45分,滴滴的股票正式开始交易,开盘价18美元,较14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28.5%,盘中市值一度超过800亿美元。截至收盘上涨1%,在首个交易日滴滴股价收于14.14美元,市值为677.93亿...

    2021-07-01 12:54:36
  • 高管离职潮后,Waymo为何还能融资25亿美元 | 无人驾驶特辑 2
    高管离职潮后,Waymo为何还能融资25亿美元 | 无人驾驶特辑 2

    【「无人车特辑」栏目由播客《硅谷101》与钛媒体联合推出:盘点美国L4级无人车巨头们的策略;讨论争议中前进的视觉派Tesla;访谈中国无人车创始团队。钛媒体App为文字首发媒体。】采访|泓君,文|王晶6月17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车公司Waymo宣布获得25亿美元的融资。在这轮投资之前,今年4月份,WaymoCEOJohnKrafcik宣布离职。从2020年12月到今年5月,Wa...

    2021-07-01 12:54:31
  • 教育部: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下班后半小时;奥地利K12在线辅导平台GoStudent完成2.44亿美元C轮融资;四川泸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招收复读生 | 教育产业周报(18期)
    教育部: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下班后半小时;奥地利K12在线辅导平台GoStudent完成2.44亿美元C轮融资;四川泸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招收复读生 | 教育产业周报(18期)

    钛媒体「教育产业周报」通过钛媒体TMTBase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汇总国内外每周教育产业投融资事件和热点,旨在让投资人与创业者用户,清晰读懂趋势,把握投资逻辑和最新产业机会。目录1、行业要闻2、一级市场动态  2.1海外教育行业融资动态3、行业政策4、政策观察上期回顾: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加拿大在线留学申请平台ApplyBoard完成3亿美元D轮融资;重庆市教委: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

    2021-07-01 12:54:28
  • 合成生物学公司 Antheia 完成 73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合成生物学公司 Antheia 完成 73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提供下一代基于植物的小分子药物的合成生物学公司Antheia宣布B轮融资筹集7300万美元。此轮超额认购融资由VikingGlobalInvestors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SherpaloVentures和Hillspire。筹集的资金将为Antheia提供支持,促进其第一个药用化合物推向市场,并提升一系列活性药物成分(API)和关键起始原料(KSM)的生产规模。如今,超过40%的药物来自大自然,...

    2021-07-01 09:49:37
  • 滴滴出行正式登陆纽交所,市值近 678 亿美元
    滴滴出行正式登陆纽交所,市值近 678 亿美元

    滴滴已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DIDI”,发行价为14美元/ADS。滴滴开盘价为1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8.5%,截止收盘,滴滴股价上涨1%,报14.14美元,按照收盘价计算,滴滴市值近678亿美元。滴滴成立于2012年,从网约车业务起家,至今已成为涉足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社区团购、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的多元化企业。招股书显示,滴滴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大板块...

    2021-07-01 08:54:38
  • 滴滴登陆纽交所,开盘大涨18.93%,市值约798亿美元
    滴滴登陆纽交所,开盘大涨18.93%,市值约798亿美元

    【猎云网北京】7月1日报道(文/王非)北京时间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滴滴这次IPO的承销商名单中还有多家中资机构,包括中金、中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工银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等。滴滴股价开盘大涨18.93%,报16.65美元,市值约798亿美元。多发行10%ADS,募资至少44亿美元本次IPO中,滴...

    2021-07-01 06:54:48
  • 印度在线教育平台 Quizizz 获老虎基金 3150 万美元领投
    印度在线教育平台 Quizizz 获老虎基金 3150 万美元领投

    据外媒报道,印度在线教育平台Quizizz在今天宣布获得3150万美元融资。这轮融资由老虎基金领投,前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EightRoadsVentures、GSVVentures、NexusVenturePartners等参投。有人士指出,Quizizz目前的估值已达到3亿美元。据悉,这笔最新融资将作为该公司B轮融资的一部分。此外,这也是Quizizz在今年获得的第二笔融资。今年3月,这家教...

    2021-06-30 22:52:23
  • 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市值达 55 亿美元
    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市值达 55 亿美元

    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线上生鲜零售平台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叮咚买菜(NYSE:DDL)发行价23.5美元/ADS,开盘报2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9.1%。截止收盘,叮咚买菜股价报23.51美元与发行价持平,微涨0.04%,按收盘价计算市值55.41亿美元。叮咚买菜自2017年5月起步于上海,主打前置仓生鲜电商模式,前置仓建立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辐射周边1-3公里区域。截至到2021...

    2021-06-30 09:54:18
  • 【钛晨报】奈雪的茶今日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苏滴滴将IPO发行价定为14美元;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
    【钛晨报】奈雪的茶今日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苏滴滴将IPO发行价定为14美元;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钛媒体综合】6月30日消息,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今日将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昨日暗盘开涨11%,发行价19.80港元/股。6月18日,奈雪的茶正式启动公开招股,招股价为17.20至19.80港元,发行逾2.57亿股,最高募资总额约为58.58亿港元。奈雪的茶于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共录得64.2万人认购,超额认购431.03倍。国际发售部分超额认购17.18倍。奈雪的茶于2月11日正式...

    2021-06-30 07:53:27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