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大水与大火!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7-19 17:54:5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最近欧洲大洪水,德国和比利时受灾最严重,德国受灾死亡157人,比利时死亡二十多人。另外还有数千人失联。失联的原因并不是都死了,也有没带身份证昏迷住院的,也有把手机关了去思考这世界的。

看了一下自媒体关于这次德国水灾的舆论思路,基本上都是在走德国下水道的路子。德国下水道这个梗,大部分国人都知道。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所谓德国下水道,是源于一二十年前,中国城市内涝频发,就有精德者弄出一段文字,说为什么青岛市不会发生内涝,是因为当年青岛的初期城市规划为德国人所作。不但充分考虑到城市内涝的排水问题,还在下水道里放置了用于维修的配件包,用油纸包得好好的,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在维修时依旧可以在下水道里找到配件包,后来这一消息被证伪。但在被证伪之前,很多国人纷纷被德国人的严谨与思虑长远折服。影响非常广,影响也非常大。不过也正是因为当初影响广而大,才导致我们今天依旧对这件事念念不忘。经常被朋友们拿到当做怼崇洋媚外者的工具。

德国下水道这件事其实在德国并没有什么影响,看过相关文章,有的德国朋友对下水道里油纸包也感觉是天方夜谭,不值一哂。他们由此也并没有觉得中国的精德者是多么的友善,而是觉得这些人真的不知所谓。不要说德国人没有那么严谨细致,长远考虑。即便有,下水道里放油纸包也是没有必要的。而这些年,西方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德国在内,也屡次发生城市内涝,堤坝冲毁等事件,这些国家的伟光正形象也就渐渐在中国崩塌,正如我们的领导人所说,中国人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里。而平视的视角是最为客观和公正的。既没有仰视时的伏小做低,也没有俯视时的高傲自大。平视是自信的,仰视是自卑的,俯视则是自负的。

回到话题,欧洲此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洪水,如果从下水道的角度来分析,最多也就让国人再次对精德者鄙夷一下,顺便对自己投胎的运气自豪一下。当然,现在能让咱们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可不仅仅是下水道,本次肆虐全球的疫情,已经让中国人的自豪快装不下了。所以,我就不从这个角度来说了。再说,咱们干的事情是国际时政分析,咱们努力,自豪,自然是必须的,可是分析一下国外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又会达到怎样一种效果,才是我们的老本行。所以,我才说,数千失联人员中恐怕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关了手机在想着,咱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记得去年我在安徽肥西的老家,也遭遇了洪水。老家在圩区,所谓圩区,就是古代时候的大泽之地,河道纵横,沼泽遍地,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于可耕种土地的需求增多,老百姓用高出平底的圩坝把河道固定,然后在圩坝里面的平地里开荒种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耕种面积增加了,坏处是一旦发生特大洪水,生活在圩区的老百姓就要被淹一次。如果没有政府管理,没有专业部门维护,这种水灾基本上每隔几年都会发生一次,即便有管理,有维护,碰到特大暴雨季节,还是免不了破坝泄洪,这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泄洪区了。但大部分时候,政府并不想泄洪,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因为泄洪所付出的代价太高。所以一旦发生大洪水,各级部门的所有人员,甚至发动了很多志愿者,都会上堤坝防洪,只要撑过洪水高峰,不实行泄洪,节约下来的钱,最起码是当地一年财政收入一小半。

但是人算怎比天算,就像去年,到底还是破了一处圩堤,一瞬时,洪水滔滔而下,圩区里的一个小镇被瞬间淹没。这场水灾在四十年前对于小镇的人们来说是稀松平常,因为每隔几年都会来一次。但这次却不一样,毕竟,从1998年后,这里已经二十二年没有被水泡过了。所以,这次洪水的突然到来,还是让人们措手不及。不过,虽然措手不及,但损失的也仅仅就是那些没有搬走的家私,至于人员,即便是不能移步的老人也早就被乡镇干部和志愿者给劝走了或者抬走了。在眼下的中国,碰到类似于此类早有预兆的灾难,财产或有损失,但性命绝对无虞。每次大灾难后,因灾死亡的人,基本上都是那些奔走在抗灾征途上的干部或志愿者,至于普通百姓,只要听从了政府的劝告,基本上都不会有生命之忧。

这次欧洲的水灾,早在洪水爆发前,就已经有新闻报道,说这是欧洲千年不遇的降水量。而今天我听新闻报道,一个德国老人,是在半夜发现事情不对,家里面突然涌进大量洪水,于是赶紧抱着老伴逃出家门。而他很多邻居却因为睡得很熟,而成为亡魂。这些都是正规的新闻报道。而我们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洪灾是有预兆的,因为暴雨已经下了几天,河道里的水也涨了不止一天。但当地的政府对此并没有预警,更没有挨家挨户的通知居民需要撤离,这才是导致本次欧洲水灾死亡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的中国,我敢保证,溃坝或者难以阻止,但死人是肯定不会的。这种灾难不像那些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爆发,难以及时预警,只要组织得当,体系运转,很少会发生居民死亡的事情。

由此可见,这种是发生在德国,是可以归纳到体制问题。中国这几十年来,虽然也经常发生重大灾难,比如地震,比如水灾,比如疫情。。。有时候也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但中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这种事出现过一次,立马就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该巩固的巩固,该补齐的补齐。汶川地震后,整个国家的建房标准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四川这边的,承重墙和立柱的厚度简直吓人。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对于卫生防疫和疫情报警系统的建设也逐渐完善,虽然本次疫情在最初阶段还是被一定程度的忽视,可一旦被确认后,整个国家的疫情管理体系就马上运转起来,不然的话,后果是很难想象的。1991年的水灾之后,全国的大坝水堤都形成了河长制,不但平时在危急关头要做到管理有序,还要在平时对水利设施督导检查。正是因为这一套套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才可以让我们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做到有灾无难的水平。

所以,当欧洲那些关了手机思考的人们思考出结果之后,一些变化必然将静悄悄的发生着。如今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不要认为中国的优越表现外国人看不到。或者现在看得较少,但慢慢的我们就会发现,拿中国的西方作比较的媒体作品将会越来越多。孰优孰劣,其实一目了然。中国的疫情如何,BBC可以用阴间滤镜来抹黑,但也有不少西方的自媒体人会在自己的国家展示自己的亲眼所见。中国对于灾难的处置如何?西方媒体即便不报道,也会有身处中国的外国人说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听。现在对于西方大部分人来说,或者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并不可信。但假以时日的话,中国的油纸包也会出现在德国的社交媒体上。

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油纸包是真的有。这个油纸包就是中国制度的优越,中国政府的负责人,中国共产党的不忘初心。

一旦这样的油纸包在西方被传颂,就会有更多的人想要来中国看看,就像此前的我们,都以出国留学,或移民定居到西方为荣。形势的逆转已经在悄然发生。发生的条件正是西方一部分人对于中西方体制在人类面临灾难时不一样的表现。

诚然,西方社会在本次疫情中出现了很多反智的现象,但还是有一部分懂得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存在。这些懂得思考的人一旦认清楚体制的优劣,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侵扰欧美,那么,巴士底广场的烈火或者就会再一次被点燃。“向中国学习”或者就是点燃烈火后最响亮的口号。

上一篇:卡斯特罗的复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牛弹琴:加拿大的这把大火,烧得有点猛!
    牛弹琴:加拿大的这把大火,烧得有点猛!

    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热浪就引发了170多起森林火灾。一个叫利顿的小镇,在创下了49.6度的高温纪录后,被大火几乎彻底焚毁了。看加拿大媒体的报道,“学校被烧毁,房屋被烧毁,急救站,医院都被烧光了”。但这还是大自然的火,另一种火,正在人们心中升腾,一所又一所教堂被焚毁了。反正,看新闻照片,触目惊心。一所又一所有百年历史的老教堂,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6月21日,就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两座天主教堂被焚毁。6月26日,还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有两座天主教堂被焚毁。7月1日,还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有两座教...

    2021-07-06 17:45:57
  • 漫天大火,美国天灾不断!末日困境的历史规律!
    漫天大火,美国天灾不断!末日困境的历史规律!

    作者:坏土豆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第一部分 灭不完的加州大火又双叒叕来了,加州年年大火,是天灾还是人祸?第二部分 究竟哪里出问题了?第三部分 天灾不断,人祸不断,美国的亡国之兆;第四部分 耗资超220亿美元,费时16年,美国搞了个啥垃圾工程。第五部分 为啥国之将亡,必生妖孽?王朝末年为什么总出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事件。第六部分 生存还是毁灭,美国陷入王朝末年困境。01前几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闪电引发大火。持续一周之后,大火越来越猛,蔓延了52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湖北十堰市的面积。这...

    2021-07-06 06:53:41
  • 坏土豆:漫天大火,美国天灾不断!末日困境的历史规律
    坏土豆:漫天大火,美国天灾不断!末日困境的历史规律

    前几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闪电引发大火。持续一周之后,大火越来越猛,蔓延了52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湖北十堰市的面积。这个事情在美国都不是新闻,没几个人操心,因为对于大火灾,美国人早习惯了,记者都懒得跑过去看了,因为年年大火每年必烧!如果哪年美国森林没有被烧,这才是新闻!2017年10月,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北部多地发生森林大火。造成42人死亡,逾7000栋房屋和商业建筑被烧毁、约10万人紧急撤离。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北部比尤特县天堂镇发生山火。造成85人死亡,249人失踪,造成近19000栋民宅和其他...

    2021-07-05 20:19:44
  • 加拿大的这把大火,烧得有点猛!
    加拿大的这把大火,烧得有点猛!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美国和加拿大最近很热,前所未有的热,新闻报道说,已有数百人被热死。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热浪就引发了170多起森林火灾。一个叫利顿的小镇,在创下了49.6度的高温纪录后,被大火几乎彻底焚毁了。看加拿大媒体的报道,“学校被烧毁,房屋被烧毁,急救站,医院都被烧光了”。但这还是大自然的火,另一种火,正在人们心中升腾,一所又一所教堂被焚毁了。反正,看新闻照片,触目惊心。一所又一所有百年历史的老教堂,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6月21日,就在不列颠哥...

    2021-07-05 09:55:07
  • 地球第一大火山 冒纳罗亚火山每3年喷发一次至少喷发70万年
    地球第一大火山 冒纳罗亚火山每3年喷发一次至少喷发70万年

    地球第一大火山有多大?火山有很多种,有活火山、死火山,还有休眠火山,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是夏威夷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而且它还是一座活火山,平均每3年喷发一次。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地球第一大火山等相 ......

    2021-04-15 15:02:54
  • 牛年首次坠机,台版“死神”无人机迫降时撞树坠毁引发大火
    牛年首次坠机,台版“死神”无人机迫降时撞树坠毁引发大火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东市活水湖附近18日晚间6点30分传出火警,据传疑似是台军大型无人机坠落引发火情,消防人员获报后正前往灭火。对此,台“中科院”回应称,一架“腾云”无人机在18日下午于台东志航基地起飞执行例行训练,于18:33时因控制系统异常迫降于台东森林公园草地,因降落过程中触及树木造成机体毁损,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已抵达现场善后,拍摄照相后清理现场,同时分析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据 历史上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这才是答案 美军战斗力强吗?对手只有2千多名士兵,美军却用了8天才将其打败...

    2021-02-19 16:55:07
  • 美媒:华裔亿万富豪自己锁在小屋被大火烧死 警方称自杀他杀暂无定论
    美媒:华裔亿万富豪自己锁在小屋被大火烧死 警方称自杀他杀暂无定论

    谢家华曾经部分拆卸了一个便携式丙烷加热器。现场发现了烟蒂。火灾也有可能是蜡烛引起的。调查人员表示,谢家华的朋友告诉他们,他喜欢蜡烛,因为它们“能让他想起自己生命中一段更简单的时光”。[!--empirenews.page--]谢家华曾经部分拆卸了一个便携式丙烷加热器。现场发现了烟蒂。火灾也有可能是蜡烛引起的。调查人员表示,谢家华的朋友告诉他们,他喜欢蜡烛,因为它们“能让他想起自己生命中一段更简单的时光”。[!--empirenews.page--]谢家华曾经部分拆卸了一个便携式丙烷加热...

    2021-01-29 13:03:12
  • 申鹏:“四.一二大屠杀”和“文夕大火”?
    申鹏:“四.一二大屠杀”和“文夕大火”?

    11月30日,为给澳大利亚军队在阿富汗杀害平民的做法洗地,澳大利亚天空新闻主播克里斯·史密斯在节目中强行黑中国。史密斯在一档视频中称,没有哪国军队能声称自己的战争历史是清白的。他还特地展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一张照片,称当时“针对共产主义者的大屠杀,从未被上海人忘记”。不仅如此,他还拿出文夕大火的历史照片,称“中国政府烧毁了长沙,杀死了所有长沙人”。这位史密斯先生历史真的是学得一塌糊涂,他忘了我们的国家是新中国,不是“民国”,今天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今天的中国军队是人民解放军。四一二大屠杀和长沙文夕大火毫...

    2020-12-02 15:44:02
  • 解读央行《报告》,为何要重申坚决不搞“大水漫溉”!
    解读央行《报告》,为何要重申坚决不搞“大水漫溉”!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抛开国际谈国内,纯属耍流氓。我看到一堆自以为聪明的人在那里喊:紧缩紧缩!实际上,从第二季度末开始,央行已经在收紧了国内的杠杆。很多人平时长个脑子不思考,一天到晚只会人云亦云,收紧杠杆难道等于紧缩?十一月份,蚂蚁金服上市受阻,花呗发ABS引起市场侧目,为何?看看蛋壳公寓们的玩法就知道了,以小博大,疯狂放杠杆,把企业的杠杆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加到无辜的消费者身上,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如果不是六月份,深圳警方先抓了蛋壳的创始人,这个窟窿...

    2020-11-29 06:15:22
  • 中国最大水母馆 感受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 梦幻水母世界
    中国最大水母馆 感受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 梦幻水母世界

    中国最大水母馆有多大?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由大连海昌旅游集团投资兴建,现为AAAA级景区。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响螺湾旅游板块,地处海河南岸,园区于2010年9月30日开业,由极地海洋馆、阳光海游城、酒店式公寓 ......

    2020-07-23 10:57:32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