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的南中!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7-25 10:50:5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叶立华
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

南中是蜀汉界外的地方。 虽然南中和蜀汉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南中的安稳却关系了蜀汉北伐的进度。 曹魏深知这一点,南中的蛮族要对蜀汉心悦诚服,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曹魏派了一个丞相,跑到南中做起了使节,要用空头支票换取南中的支持,好让这些蛮族暴动起来,用蜀汉的地,来做蛮族首领巩固统治的筹码。 后方不稳,蜀汉就难以全力北伐,这个事情蜀汉知道,曹魏知道,南中自然也知道,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这是桌上的明牌。 要结成曹魏和南中的政治同盟,还是要先从南中的国情说起。 南中人口密集,总数庞大,年龄构成健康,这也就意味着南中的就业是南中蛮王头疼的首要问题。 一个政权的失业率上去了,什么理论也救不了。 那么,如何解决庞大适龄人口的就业? 一曰资本引进,建立工厂,让南中青年纷纷进厂。 二曰扩军备战,新增产业,让南中青年纷纷进厂。 曹魏的资本找不到投资的地方,南中正好有丰茂的劳动力,这是南中和曹魏结盟的经济基础。 南中对周围国家的领土有诉求,南中还对自己在云贵川一带的政治影响力有诉求,这个诉求中,有针对蜀汉的诉求,还有针对蜀汉茶马古道途经国家的诉求,更有针对金沙江水路控制权的诉求。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对蜀汉国力衰微,对势力范围失控有强烈的诉求。 正好,曹魏也对蜀汉的崩溃有强烈的诉求。 这是曹魏和南中结盟的政治基础。 于是,南中和曹魏就有了建立同盟的共同意愿,谁把窗户纸挑破,仅仅是个谁比较急切的问题。 目前看来,还是曹魏更为急切,不是因为曹魏国力衰落了,而是曹魏内部严重的倾轧威胁到了布宰相的政治地位。 于是,布宰相坐上飞机,来到了南中。 我翻阅史书,突然看到了这么一段。 公元225年,诸葛亮为维护国家统一,对南中采取了著名的军事行动,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在用武力击败南中的蛮族后,诸葛亮并没有将当地纳入蜀汉的版图,而是在当地大力推进先进的生产方式,劝诸夷筑城堡、务农桑,并创立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土司制度。 诸葛亮为南中的汉化做出了第一步的贡献,他收服了南中的人心,为日后云南并入我国,提供了坚强的民意基础和法理依据。
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

上一篇:很不寻常,这是中国首次动用《反外国制裁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