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宋鲁郑:美国在阿富汗一败涂地,实为制度之败

作者 :宋鲁郑 2021-09-13 21:43:25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美国联合四十多个盟国,以反恐名义发动阿富汗战争长达二十年,付出了近万亿美元、伤亡一万多人的代价,但全都打了水漂:塔利班势如破竹横扫阿富汗,成为这场对决的最后赢家。美国提供的武器,再一次成为对手的战利品;恐怕再卖武器给台湾时,应想想这一刻。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对于美国再一次的战略和战术惨败,涌现出大量不同角度的分析;我是研究制度的,从制度层面该如何解读呢?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首先,这个结局,除了速度之快,没有人感到奇怪。因为英国、苏联都折戟于大国坟墓之称的阿富汗,美国也没有例外。早在二十年前,就有无数人指出这一历史教训。可是,为什么美国依旧重蹈覆辙?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应该说,美国的整个决策过程和机制存在重大问题,不仅是阿富汗战争,还有后续的伊拉克战争。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一个国家在面对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时能做出正确判断,至少需要两个因素。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一是有战略远见的高素质领导人。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西方的票选领导人制度,决定了很难产生胜任的领导人。不仅会选出小布什这样的无能之辈,也能出现特朗普这样的民粹主义政治素人。因为影响选举结果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长相、种族、宗教(拜登仅是第二个信仰天主教的总统)、性别以及是否擅长表演做秀。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更给了特朗普这样的民粹主义者胜出的机会。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视频截图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小布什上任之初,把中国作为主要威胁,全力打压;站在美国的角度,就当前形势来看,这是正确的战略选择。那时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一千美元,国

xxi曹操读书网

力难以承受。也就是说,美国也许本有机会将中国的崛起扼杀在摇篮之中,或者至少大大增加中国崛起的困难。但是“9·11”爆发后,小布什丧失了战略定力,以举国之力进行回击,并在一夜之间与中国改善关系。就在美国全力反恐之际,中国埋头全力发展,终于成为今日世界第二强国。而美国则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国力严重受损,加速衰落,不但错过了遏制中国的历史机遇,更极有可能令其丧失全球霸主地位。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就算有战略远见的领导人可遇而不可求,但产生一个正常能力的领导人应该不是苛求。可这一次,阿富汗政府军之所以毫无斗志、迅速溃败,和一个细节有关:多年来,阿富汗军队的薪水都是由五角大楼支付的,但从4月美军宣布撤离计划的那一刻起,支付军人薪水的责任就落在喀布尔政府头上。许多阿富汗军人已有好几个月没拿到薪水,甚至还有部队再也没得到食物或补给,更别说武器弹药了。这样的军队本就士气不高,再想让他们不拿钱去卖命怎么可能呢?但是,这样的低级错误,偏偏美国就是犯了。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二是能够掌握足够的、且正确的信息。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按说西方号称新闻自由,政府决策在这方面不应该出现问题。但事实是,美国总统一再被错误信息误导。原因也不复杂,因为专业性和保密性,所谓的新闻自由根本无法替代职能部门的信息搜集。然而,在官僚体系中,任何职能部门都有两个特点:一要提升自己在整个官僚体系的重要性,二要获得更多的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绩效之外,还要迎合上级的需要。为此,它们不惜造假。2003年伊拉克战争就是如此:情报部门提供假情报。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这一次由于美国撤军导致阿富汗政府迅速崩盘,也和

xxi曹操读书网

军方隐瞒阿政府军的真相有关。仅仅一个月以前,拜登还信心满满地表示,阿政府军有30万人,拥有美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和专业训练,塔利班仅有7万人,所以“塔利班霸占一切并拥有整个国家的可能性非常小”。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但实际情况却是,阿富汗政府军这30万人当中只有18.5万人是在国防部掌控下的陆军或特种部队,其余则是警察和安全人员,而且在阿富汗军队里面,勉强只有近60%是受过训练的战士。更精确的一个估计是,扣除8000名空军,可作战的阿富汗军力约为9.6万。擅离职守一直是阿富汗军队的问题,有报告发现,2020年阿富汗军队必须每年汰换25%的军力,擅离职守就是主因。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据阿富汗重建特别督察长苏普科(John Sopko)称,每当他想评估阿富汗军队,“美国军方就会改变规则,让评量变简单,好展示他们的成功;到最后,他们甚至连评估都没办法,干脆不让外界得知评量工具”,“所以他们知道阿富汗军队有多烂”。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可是,这样的真相一旦上报给总统,军方不仅有人要承担责任,军方的地位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只能隐瞒,最终导致了拜登做出迅速撤军的错误决策。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另外美国提供给阿富汗大量先进武器,但使用这些武器超出大多目不识丁、教育程度低下的阿富汗部队的能力范围。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当然,这不只是拜登个人的错,不了解现实情况的大有人在,即使美国国防部长也是如此。今年5月,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喀布尔,提出利用视讯进行虚拟训练,但问题是阿富汗人得先有可连上网的电脑和手机;更重要的一点是,阿富汗是一个只能让3成人口拥有稳定电力供应的国家。如此不切实际的提议就是出自国防部长之口。当然,部长不可能长期亲临阿富汗一线,只能听取下属报告,他显然也是被误导。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显然,美国由于制度问题,没有产生一个有战略能力和眼光的领导人;同时由于运行机制的问题,导致领导人无法掌握正确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无论是进入阿富汗的小布什还是实施撤军计划的拜登,都是如此。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其次,任何一个国家犯错误不可避免,哪怕是严重的战略错误。但一个错误持续了20年,可见其纠错机制有严重的问题。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按说美国自称三权分立,权力之间相互制衡;有新闻自由、反对党和公民社会,能有效监督,不仅能避免犯大错,即使出了错也能很快纠错。但现实却完全相反。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从整个西方的角度来看,美国的三权分立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特例。其他国家要么是议会制,如英德意加澳,要么是半总统制,如法国;其共同特点是议行合一,即首相或总统与国会来自同一政党,优势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减少内耗。当然,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衡也就不存在了。那么,所谓有制度优势的美国,却仍未避免一再出现重大错误,这又是为何?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一是美国国会要想对行政权力有制衡作用,其前提一定是反对党掌握众议院或者参议院。如果国会多数和总统是同一党,也会出现类似议会制和半总统

xxi曹操读书网

制的议行合一现象。几乎每一届总统,四年或者八年执政期间,总会有几年处于这种状态。于是,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期通过自己最想通过的法案,比如争议极大、两党极其对立的奥巴马医改。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当时是美国第111届国会,民主党在参议院有57席,还有两名独立人士也加入民主党党团,共和党仅41席;众议院民主党有255席,远超共和党的179席。正是由于民主党压倒性地掌握国会,总统奥巴马才能创造医改“奇迹”,这届国会也被称为自约翰逊总统以来最有效的国会。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二是虽然发动战争的权力在国会,但当面临外部威胁时,往往是各派团结一致、三权团结一致,没有人会思考战争是否必要以及战争的后果。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9·11”恐怖袭击三天后,美国国会迅速通过2001年军事授权法,允许美国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使用武力。甚至在2002年为了能够发动伊拉克战争,国会更出台了《伊拉克战争授权法》。当然此时的共和党在众议院是多数,参议院则是两党持平状态;这种状态下,国会根本不存在制衡功能。即使共和党都是少数,也会得到绝对多数支持。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民众、媒体更是陷入狂热的复仇状态,一边倒地站在政府一边。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所以这两场深刻改变美国命运的战争,在决策的时候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制约;错误酿成后,也没有办法及时纠错,持续长达二十年。真的是应了那句名言:战争难的不在于开始,而在于结束。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废除2002年通过的伊拉克战争授权法,以限制总统发动战争的权力。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三是从权力的实际运作来看,总统可以大量使用行政命令来避开国会的制衡。特朗普上台后,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迅速出台一个个代表自己理念的政策,包括引发广泛抗议的禁穆令;在国际社会则纷纷退群,甚至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从美国权力的实际运作来看,国会真正有制衡力的领域是预算,也就是如何花钱。但由于预算不通过会影响国家正常运作,所以最终也往往以妥协告终。而且对于总统来说,仍然有办法绕过国会,如特朗普力主在美墨边境建墙,但国会就是不批建墙费用,于是他就宣布紧急状态,从国防预算中拨款。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所以从制度设计和运作上来看,美国虽然标榜三权分立,但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有效监督和制衡,这也直接导致今天阿富汗悲剧的发生。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最后,美国没有有效的问责制。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西方一向标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有完善的问责机制,政党表现不好,就会下台,但在现实中问责却消失了。比如新冠疫情,欧美死亡两百万人,感染接近一亿人,但没有任何官员为此负责。阿富汗战争持续二十年,代价惨重,请问又有谁为之负责?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政治人物都有任期保障,犯再大的错,也不影响其合法性,照样能够做完任期。塔利班占领首都喀布尔后,特朗普呼吁拜登应该辞职,但其实这在制度上根本不可能。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二是政党根本不在乎下台,因为几年后又能重新执政;更何况,即使一个政党干得再好,也照样无法继续掌权。比如克林顿时代创造经济奇迹:经济高增长、低通账、财政有盈余、低失业率,但2000年大选,民主党候选人依旧输给共和党。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本质上西方民主制度的问责含义是“干得不好就下台”,但是政府把任期到了自然下台当作问责;可是它本来就应该下台了,和问责没有任何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问责自然成了一句空话。没有问责,自然也就不怕犯错。决策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也就不可避免。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表面上,美国的惨败是因为阿富汗“帝国坟场”的特殊性,实际却是制度出了问题。客观地说,在阿富汗的失利不过是西方制度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这一点,就是西方自己也不讳言。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7年竞选时出版《变革》一书,开宗明义就指出了“西方的民主危机”。xxi曹操读书网
xxi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龙凯锋:“9.11”20周年,美国耗费几万亿打阿富汗,真的很傻很天真吗?
    龙凯锋:“9.11”20周年,美国耗费几万亿打阿富汗,真的很傻很天真吗?

    昨天是美国9.11事件20周年,很多文章都在为美国反思,什么花了2万亿美元,死伤几万人,在阿富汗20年,美国一无所获。其实我们更应该反思一下,美国为什么要打阿富汗战争?为什么舍得花巨资、损失巨大也要打阿富汗战争?这才是我们该挖掘的深层次原因。01美国发起阿富汗战争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我们知道,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动机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是有动机的,这个动机就是9.11事件,美国在2001年9月11日遭受恐怖袭击,而美国通过情报得知,这个恐怖袭击者是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指挥策划的,而本拉登藏在阿富汗,所以美国发起了...

    2021-09-13 21:45:37
  • 纵横十:如今,美国也已经感受到了!
    纵横十:如今,美国也已经感受到了!

    早前,作者经常提及一个说法,即别看美国闹得挺凶,真到战时,美国军舰不敢靠近中国海岸2000公里以内。如今,这一现实美国方面也已经感受到了。美国《福布斯》网站9月9日刊文,披露美国航空母舰每次进入南海,中国轰炸机群就起飞。文章还列举了三个具体案例:今年1月23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携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入南海时,中国派出了1架运-8巡逻机、8架轰-6轰炸机和4架歼-16战斗机,共13架战机,进入离“罗斯福”航母不远位置;今年6月15日左右,“里根”号航母携1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入南海时,中国派出了2架运...

    2021-09-13 20:27:08
  • 全面揭露|美国生化刺杀终极武器:基因导弹!
    全面揭露|美国生化刺杀终极武器:基因导弹!

    文章由"血饮"公众号原创微信号:caojianming19896年颁布的美国法典35节第101条之规定,不能为天然存在的物质申请专利,现在专利得到申请说明非典病毒并非自然起源而是人造的。非典于2002年11月爆发于中国的广东佛山,而早在中国爆发新冠前7个月,美国就已经将非自然起源的非典注册成为专利。 美国政府机构持有非典专利马丁在证词中还表示,2018年,非典专利“被神秘地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转移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为什么要从私立大学转移到美国国家官方机构国立卫生研究院呢?这里面就涉及到研...

    2021-09-13 15:56:30
  • 美国正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美国正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作者: 明叔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微信ID:laomingdashu9月10日,中美领导人时隔大半年再次通电话,中美关系难得传递出了一些积极迹象。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写道,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但凡有机会,美国就会“故态复萌”。果不其然,很快英国《金融时报》驻华盛顿和台北的记者就发出联合报道,宣称美国和台湾正在考虑,将“台北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这绝对不是小事。更名背后涉及的是“一个中国”原则,任何国家这么做,都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损害。不久前,立陶宛在美国的蛊惑下玩更...

    2021-09-13 10:49:00
  • 盛世良:阿富汗大变局,中亚国家如何应对
    盛世良:阿富汗大变局,中亚国家如何应对

    塔利班在阿富汗执政,中亚国家传媒界和评论界对地区安全形势忧心忡忡,担心难民和毒品接踵而来,担心暴恐活动向中亚扩散,担心本国政权在宗教极端势力冲击下动摇。塔利班上台势必影响中亚国家及其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但是从当前中亚地区的内外态势可以看出,实际情况并不像媒体预估的那么悲观。虽说阿富汗大变局给中亚带来新威胁,但中亚国家20年前就跟塔利班打过交道,与阿富汗乱局比邻而居已非一日。中亚国家政权并不脆弱,完全有能力稳住政局,维护国家安全。固守国界堵住暴恐和毒品塔利班现有10万名武装分子,拥有美军留下的大量现代化武器,...

    2021-09-13 08:41:25
  • 张志坤:为什么美国“误判”中国?
    张志坤:为什么美国“误判”中国?

    长期以来,有关美国对中国“战略误判”一说甚为流行,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定,现如今美国之所以疯狂打压遏制中国,对中国进行各种公开的“竞争”和不公开的“暗战”,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有了严重的“战略误判”。既然这样,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到底因为什么而对中国产生“战略误判”呢?以笔者所知,有关这个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患上战略焦虑”说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让美国很不适应,因此产生了严重的“战略焦虑”,由“战略焦虑”引发都中国的“误会”与“误解”,因而就把中国当做了头号战略对手,这就是严重的“战略误...

    2021-09-13 08:39:29
  • 如今,美国也已经感受到了!
    如今,美国也已经感受到了!

    作者:纵横十来源:微信公众号 环球视野(ID:hqsy68)早前,作者经常提及一个说法,即别看美国闹得挺凶,真到战时,美国军舰不敢靠近中国海岸2000公里以内。 如今,这一现实美国方面也已经感受到了。 美国《福布斯》网站9月9日刊文,披露美国航空母舰每次进入南海,中国轰炸机群就起飞。▲《福布斯》网站报道截图文章还列举了三个具体案例: 今年1月23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携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入南海时,中国派出了1架运-8巡逻机、8架轰-6轰炸机和4架歼-16战斗机,共13架战机,进入离“罗斯福”航母不远...

    2021-09-13 07:47:47
  • 美国人没放弃毒害中国青年,这个网站就是例子!
    美国人没放弃毒害中国青年,这个网站就是例子!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李小飞刀 今年5月,由香港外国记者会、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及香港记者协会合办的所谓“人权新闻奖”,将大奖颁给了反华媒体“自由亚洲电台”,及其附属网络新闻杂志“歪脑”。 这个人权新闻奖,虽然号称“表彰亚洲地区的卓越人权新闻报道”,观察历年获奖榜单,倒不如改称“比比亚洲地区哪篇新闻报道最反华”更合适,得奖内容,从“港独”“疆独”“台独”到内地舆情事件,什么样的报道能有助于干扰中国政治稳定,他们便冲着这样的报道去。 “自由亚洲电台”是西方反华阵营中的老面孔,最早于1951...

    2021-09-13 07:47:29
  • 不了解对手,是美国的最大软肋!
    不了解对手,是美国的最大软肋!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9月11日,是911恐怖袭击事件20周年纪念日。911事件可以说是美国的国耻,2996人丧生或失踪,国家形象受到严重打击。 正因为如此,11日美国举行了比较隆重的纪念活动。虽然没有举行大规模的人员聚会,但我认为美国的纪念活动的规格还是非常高的。突出表现就是,美国现任的和历任的总统,只要还活着在的,除了特朗普一人以外,其他的,都参加了纪念活动。 这几个人分别是:1977年到1981年当总统的卡特,1981年到1989年当总统的里根,1993年到2001年当...

    2021-09-13 07:47:27
  • “9.11”20周年,美国耗费几万亿打阿富汗,真的很傻很天真吗?
    “9.11”20周年,美国耗费几万亿打阿富汗,真的很傻很天真吗?

    作者:龙凯锋 来源:龙凯锋瞰天下昨天是美国9.11事件20周年,很多文章都在为美国反思,什么花了2万亿美元,死伤几万人,在阿富汗20年,美国一无所获。其实我们更应该反思一下,美国为什么要打阿富汗战争?为什么舍得花巨资、损失巨大也要打阿富汗战争?这才是我们该挖掘的深层次原因。0101美国发起阿富汗战争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我们知道,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动机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是有动机的,这个动机就是9.11事件,美国在2001年9月11日遭受恐怖袭击,而美国通过情报得知,这个恐怖袭击者是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指挥策划的...

    2021-09-12 18:56:1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