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房地产税试点,谁将打响头炮?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0-25 06:49:0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作者:牲产队长
来源公众号:牲产队

房地产税改革,已经讨论了十多年了。
这一次,终于算是要落地了。
房地产税试点,已经纳入国务院工作日程,很快就要启动。谁能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留给地方政府争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有媒体吹风道,本次试点城市大约在10个。全国城市一共有约300个,但真正有实力来竞争房地产税试点名额的城市,并不多。
图片

为什么地方政府要争夺试点名额?因为,作为改革试点先行者,势必率先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深圳为什么能够在短短40余年间,成为全球一流的科技创新之城?核心原因就是,深圳坐拥改革政策之利。
房地产税的改革,也一样会带来新一波的改革红利。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4大红利。
其一,提振高科技实体制造业的发展。《为什么征房产税?》一文中,我就提到,房地产税的出台,核心功能不是打压房价,而是弥补土地财政的空缺。
同样,在《为了留住华为,深圳拼了》一文中,我也写了,当土地财政快要走到尽头时,高科技实体制造业就能成为一座提供庞大税源的发动机。
如,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每年就给东莞市政府创造了上千亿的综合税收。同样,上海引进特斯拉,也跟特斯拉签署了税收对赌协议。上海市政府要求,特斯拉从2023年开始,每年直接纳税不得低于22.3亿元。

房地产税改革的大背景就是,土地财政即将走到尽头,增量房地产规模缩小,存量房地产规模扩大,从以前的卖地赚钱,变成现在的房地产税。
反向来看,率先征收房地产税的城市,将极大地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如此,地方政府就能够降低地价,去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实体制造业入驻。
相反,那些没有拿到房地产税试点名额的城市,就不得不继续依赖于土地财政,难以降低地价去争夺高科技实体制造产业。
其二,房地产税对房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它增加了房子的持有成本。当然,对房价起决定作用的,是供求关系。但对刚需类房源而言,是有释放价值的。

比如,非核心地段,上涨空间较小,持有成本较高的住宅,这类房源就会被释放出来。刚需类房子的房价会对普通老百姓更友好。对解决刚需而言,这类住宅的投资价值较低,也比较适合刚需上车。
相反,核心地段,升值空间较大的房源则受影响较小。在这里,也要考验持有者的现金流。因核心地段房价往往较高,持有成本会很大,每年缴税的现金压力也会比较大。如果仅仅靠收租,而没有其他产业性收入的话,实际获利会变少。
当然,业主也可以选择涨租。但涨租这个事,不是某一家能决定,而要看附近其他房东是否都涨租。租金本质上,是跟工资挂钩的。
这时,也会有部分持有者会选择出手房子。但拥有产业性收入的人,却可以趁机抄底,扩大核心地段的房产持有量。

从这里,大家就能看到,持有房子这种固定资产,坐等收租的模式将会承压。高价值房子持有者的最优解是同时投资产业,利用产业资本,来覆盖房地产税。渡过这段低谷后,等房产价值重新迈入下一个上升波段。
这时,你会发现,资金就在无形中被引入了产业投资,促进了产业经济的活跃性。
其三,试点城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它是先低一点,再慢慢加,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和地方政府都有一个慢慢适应和慢慢调整的过程。但等试点结束后,其他城市所面临的就是直接执行。
试点城市的房产持有者,尤其是多套房产持有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重新规划自己的资产配置。比如,将非核心地段的房子卖掉套现,去投资一个店铺、一个工厂、一个企业等,就业环境会改善很多。

但在非试点城市,平时无知无觉,等到全国统一征收房地产税的那一天,突然大家一起去抛售房子,很可能引发房价短期内大幅下跌。
越跌,越没人买,越没人买,越跌。在这里,我建议,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没有被纳入房地产税试点范围以内,你一定要紧密关注试点城市的房地产动向。
试点时间为5年,留给所有人资产重新配置的时间,也只有5年。不能等到房产税全国落地的那一天,才想起来,那就晚了。
其四,房地产税本质是一种财产税。富人多缴,穷人少缴。缴上来的税,会被投入到公共设施建设。比如高铁、医院、学校、公路、桥梁、养老金等。通过公共服务来提升对穷人的照顾,削弱贫富差距。

上述4点中,对地方政府而言,最大的诱惑力就在于,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别看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很高,但地方政府比谁都更清楚,这是一个终有尽头,不是长久之计的税源。
谁先征房地产税,谁就能先拥有税源的优先开拓权。更何况,土地财政尚未走到尽头,在试点期间,还能一边卖地,一边征房地产税。这个诱惑力,任谁都顶不住。
因此,这一次的房地产税改革,是有着庞大的推动力的。
那么,谁将成为第一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呢?
这里面就有4个基本要求了:
1,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要低。只有对土地财政依赖度低,才具有征收房地产税的迫切性。
如深圳,城市化率已经达到100%,能卖的地已经很少了,但存量房产却非常庞大。征收房地产税,将为深圳市政府带来一个庞大的新税源。
深圳愿意以每平米578元的超低价,把土地卖给华为,这预示着,深圳成为首批房地产税试点城市的可能性极大!

图片

2,要有全国示范效应。在过去的改革经验中,具备全国示范效应的城市就非常明显了,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海口、三亚、厦门等城市。其中,浙江省的杭州还是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代表性城市。
3,要兼顾区域代表性。在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主要考虑的是区位,拥有海港的城市,占有巨大的优势。但在税收改革中,不管是内陆,还是沿海,本质上地位是相对平等的。
因此,东部、中部、西部很可能都有城市加入。像东部,具备优势的有北上广深杭,中部则有武汉、郑州、合肥等城市,西部则有重庆和成都。

4,要有房价过快上涨的现象。在过去3年里,中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有东莞、成都、广州、深圳、杭州等。
从以上4个基本要求来看,深圳是首当其冲,入围的可能性最大。其次则是杭州。杭州房价上涨过快,又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入围可能性很大。其三则是成都。成都也存在房价上涨过快,被连续约谈的现象。
其他可能性较高的城市还有上海、海口、郑州等。

东北很可能没有城市入围。因为东三省中,只有大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较低,其他城市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都不低。尤其是吉林长春,2020年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位居全国第一。

图片

但是,持有海南房产最多的又恰好是东北人。不排除海南全省纳入房地产改革试点范围,东北大兄弟在海南的房产配置,可能将在这一轮房地产税改革中,经历大洗牌。
在超一线城市中,纳入试点范畴可能性较低的是北京和广州。北京作为首都,最重要的是稳定,基本不参与重大试点工作。而广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排全国第四,可能性也较低。
长沙是最不可能纳入试点范围的省会城市。长沙房价太低了,没有参与试点的必要性。


综合来说,先行试点的城市,将先行享受政策红利。当然,这个红利,主要还是针对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而言的。
你要是家里七八套房,就靠收租过日子的新时代城市地主,那你就应该割一些肉出来,为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做出一点贡献!

上一篇:石油密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房地产税意味着什么?
    房地产税意味着什么?

    作者:卢克文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已获转载授权1.2021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里面有一句话:“要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 发表这篇重要文章,说明中央决心很大,一定要推动房地产税。 2.10月17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采访时说:关于试点区域,可能是深圳、海南、浙江。 3.我个人认为,上海可能也包括在内,否则,上海不会有人一次性紧急套现93套房子,应该是有人抢先收到风声,赶紧平仓。 上海、重庆、深圳、杭州、苏州、济南应该都会进...

    2021-10-24 17:55:14
  • 开征房地产税房价就会降?税费会转到房租上?想多了!
    开征房地产税房价就会降?税费会转到房租上?想多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已获转载授权今天不少小伙伴让我讲讲,就先说说吧,看看大家有啥不明白的,我再加点。1、会不会有首套免征?一般不会,我有两套房,一套两千万的豪宅,一套天通苑三四百万的,到时候该免征哪套?更极端的,我有套北京别墅,鹤岗还有一套,你说该免哪一套?这种税收成本高的没边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开征,然后你再把你家的情况录入系统(需要政府发的凭证),计算机给你算“退税”,直接打到你家账户上,比如你家有三个娃,响应了国家号召,退税20%,再或者你家有四个老人,老人都70岁以上,再退20%,等等。这样...

    2021-10-24 17:55:11
  • 历史性突破!房地产税试点启幕!
    历史性突破!房地产税试点启幕!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房地产税的靴子,终于落下了。据新华社消息,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本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试点过程中,国务院应当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试点情况,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新闻遍地就不复制了,聊点有价值。政策制定回归到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以国务院的行政效率来看,试...

    2021-10-24 13:10:00
  • 房地产税来了!这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向纵深推进!
    房地产税来了!这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向纵深推进!

    作者:李光满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微信公众号ID:ligm-479210127已获转载授权我曾反复说过,当前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深入人心,荡涤尘埃,影响深远。8月27日,我在《》一文中写道,“当前正在进行的从治理培训机构、学区房开始的治理教育乱象,让教育真正回归平民化、公平性,使普通人有向上流动的空间,未来还要治理高房价、高医疗费,彻底铲平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房地产税改革正是...

    2021-10-24 06:55:25
  • 新开的房地产税,会是怎么个计税方式?
    新开的房地产税,会是怎么个计税方式?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整个信息透露的并不多,未来房地产税到底是怎么样,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实际上十年前就已经有部分城市进行了房地产税的试点工作,我们看一下试点的政策是怎么样...

    2021-10-24 06:55:00
  • 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鼓励科研人员原创突破
    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鼓励科研人员原创突破

    创头条消息 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重点针对本市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资助,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引导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开展研究。这是上海市第一个专门针对基础研究出台的政策。据悉,上海市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目的在于鼓励科学家做从“0”到“1”的...

    2021-10-20 19:05:56
  • 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出炉
    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出炉

    创头条消息 日前,科技部官网公布了《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启动的通知》,清华、北大、浙大、北京理工、上海交通等20所高校被确认为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试点期限为2年。通知要求,各试点高校要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为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支撑保障。政策方面,试点高校需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各环节相关管理办法,例如,制定职务...

    2021-10-11 11:59:44
  • 香港的周星驰与房地产!
    香港的周星驰与房地产!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这一年,创下星爷评分下限的电影《美人鱼》,凭借近乎独占的春节档,最终以34亿票房登顶内地票房冠军,创造了周星驰的神话。一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2008年,奥巴马击败麦凯恩登顶美国总统宝座,全球意识形态左转。从2009年的《2012》和《阿凡达》开始,好莱坞的全球大制作几乎都在加入环保主题。从温室效应、物种变异,到资源枯竭和地质灾害,甚至《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种严谨的科学片,也都在...

    2021-10-10 06:47:15
  • 合生吞并恒大物业,房地产新一轮厮杀开始
    合生吞并恒大物业,房地产新一轮厮杀开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金角财经,作者|周大锤惊雷之下,恒大的白衣骑士似乎出现了身影。10月4日,恒大物业和中国恒大在港股停牌,地产界“隐型航母”合生创展也宣布停止买卖,称有一笔重要交易要公布。这笔交易的内容,是合生创展计划以400多亿港元的价格,接手恒大物业51%的股份。这是各大地产商虎视眈眈、你争我夺,并认为恒大物业是恒大最为优质的资产。如今,恒大接过400亿港元现金,合生的物业体量瞬间暴增4....

    2021-10-08 19:04:15
  •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网信办:加快组织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物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钛媒体科股早知道:网信办:加快组织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物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科股早知道必读要闻一:网信办:加快组织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日前,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统筹协调机制会议。会议要求,要强化创新驱动、扎实开展试点,加快组织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深入发掘IPv6的技术潜能和创新空间。要注重标准先行、构建产业生态,增强IPv6标准研制力量,构建IPv6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构建形成“IPv6+”技...

    2021-09-30 07:53:48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