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重磅!印度要展开今年最大军事行动,兵分24路全面出击!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1-11 06:50:22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已获转载授权

执笔:刀剑笑
二十四路出击,双管齐下,“全面剿共”......
一份印度政府将对印共毛派武装实施大规模武装清剿的行动方案,最近在印度国内引发热议。这也让3年前一度“陷入绝境”的印共毛派游击队,再次回归人们视野。
新德里的“剿共”大计不仅架势惊人,而且突然。
就在几个月前,莫迪政府还宣称印度军警清剿游击队“战果丰硕”,大量游击队员和毛派武装控制地区“投诚归顺”,与游击队相关的暴力事件近年来也大幅减少。
但“剿共”计划一出,证明背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有关印共毛派这几年的境遇,越来越多被印媒梳理出来。
以400游击队员击溃2000军警,制定“千里远征”计划以向印度北方突围,三年“反攻”中不断复苏壮大......
一件件事,都让印度当局不敢再继续“自欺欺人”。
印共毛派恢复壮大,会给印度当局甚至印度国家发展制造更多麻烦吗?新德里的“全面剿共”,会达到预期效果吗?
一看到“印共毛派”,不少国人莫名就会有一种亲近感。但它跟中国又有什么联系吗?
01
雨季渐渐结束,茂密丛林中的迷雾和遮挡正在褪去。一场新德里谋划已久的“全面剿共”行动,箭在弦上。
新的方案据说双管齐下,既攻心也真打。
多家印媒最近援引印内政部人士的话说,印度联邦政府高层刚刚敲定,将在今年年底前建立24个“前沿作战基地”,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清剿印共毛派游击队的计划。

图片Oqs曹操读书网

其中10个位于游击队核心活动区恰蒂斯加尔邦,7个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还有6个在贾坎德邦,1个在奥里萨邦。除了这些,贾坎德邦和奥里萨邦还可能额外增设一些军警营地。
总的战略思路,是深入“敌营”,一方面加大“群众工作”,削弱毛派武装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和支持度,另一方面增强对当地游击队尤其高级成员的监控,做好开战准备。
一旦雨季结束,前沿基地建设完成,“围剿游击队的大规模行动就将紧随而至”,一位部署在恰蒂斯加尔邦的印度准军事部队军官透露。
二十四路出击,声势浩大。在一众印媒配合下,莫迪政府这套“剿共”大计还没落实,气氛就已炒得火热。
但质疑也来了:印共毛派武装威胁突然这么大了?
印度官方这两年不一直在说根本“不足挂齿”嘛?
短短3个月前的8月15日,印度独立日,总理莫迪还在夸耀政府清剿游击队的“阶段性胜利”。

图片Oqs曹操读书网

他当时罗列“战果”,称在游击队位于中部恰蒂斯加尔邦的一个重要据点达恩泰瓦达地区,15个村“归顺政府”,另外还有至少403名游击队员“弃暗投明”。
更早时候,印度内政部也曾竭力向议会证明,毛派武装已是无关痛痒的“癣疥之疾”。
它提供了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2009年时印度境内与游击队相关的“暴力事件”攀上历史高峰,达到2258件。但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下降70%,只有665件。
不仅政府,印度媒体上也曾一派乐观景象。
5月开始,印媒持续报道军警大军对恰蒂斯加尔邦毛派武装的清剿。据称,在印内政部直属的中央后备警察部队(CRPF)、印藏边境警察(ITBP)、边境安全部队(BSF)以及地方军警联合围堵下,当地游击队疲于招架,加上疫情冲击,已是“不日灭亡”。
既然“战果累累”形势大好,为何新德里现在又突然兴师动众,要对印共毛派武装发起决战?说不通啊。
02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实际情况非常严峻,已容不得印度政府“蔑视”。
今年4月3日对阵游击队的一场耻辱性惨败,被认为是刺激新德里“斗志”的一个重要事件。
当天凌晨,2000名印度军警在获知情报后,分兵五路,在无人机、直升机掩护下,前去偷袭游击队在恰蒂斯加尔邦的一个根据地,试图将游击队最精锐的第一营一网打尽。
尴尬的是,军警大军上午10点刚到预定地点,就陷入400多名游击队员的三面夹击。根据印媒披露的细节,游击队以重火力压制军警直升机,同时进行穿插包围,把这支“讨伐部队”打得四散奔逃。
至少23名军警在战斗中被打死,包括指挥官。

图片Oqs曹操读书网

讽刺的是,“讨伐部队”中还包括印度军警用于对付毛派武装的主干力量“眼镜蛇部队”。这支精锐也在3日的战斗中疲于奔命。
2000对400,还惨败,这仗打得让印度政府高层震怒。
莫迪当天就在社交媒体发声,但除了“铭记牺牲者”也说不出其他话来。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党首、内政部长沙阿一边声称不能容忍这一现状,一边竭力找补,说 “游击队是出于绝望才发动袭击”,“因为军警的安全营地已经开到了‘匪区’中心”。
但显然,这些都无法掩盖新德里无计可施的尴尬。
是不是从那时起,印度政府就开始谋划推出这套“全面剿共”方案了?不得而知。
但紧接着,更多迹象表明游击队的战力和韧性正在增强。
一个证据,就是印共毛派武装试图实施“千里远征”计划。

图片Oqs曹操读书网

7月中旬,印度贾坎德邦军警起获一份长达14页的“游击队内部文件”。
文件显示,面对军警和疫情的双重封锁,恰蒂斯加尔邦南方一处根据地的印共毛派武装主力部队,计划实施大规模突围,沿恰蒂斯加尔邦山区、森林地带向北转移,前往贾坎德邦和比哈尔邦建立新根据地。
整个路线下来,长度将超过一千公里。
这个“千里奔袭”计划令新德里震惊。
更要命的是,种种分析都表明,游击队这个计划“很有可操作性”。无论地形地势、兵员储备还是印共毛派当前领导架构,都足以支撑游击队完成这样一场“战略远征”。
有分析说,突围计划如果成功,游击队在北方将“进可攻退可守”。
这次印度政府“全面剿共”方案,着重强调要向北方贾坎德邦增派人手,就被认为有因应游击队“北上”的考量。
一场400胜2000的反偷袭战,7月份被发现的“千里远征”计划,都成了印度毛派武装复苏壮大的标志。
而在3年前,游击队一度被认为“陷入绝境”。
2018年4月,当时印度毛派的总书记贾纳帕蒂被捕;游击队兵员下降到6000人;游击区也从2015年时的74个县减少到10个......
但据印媒跟踪报道,2018年下半年起毛派武装顶住压力,改组领导层和一批高级军事指挥官,进行战略转移,逐渐恢复元气,并开启近三年来的“反攻”进程。
除了打些胜仗,毛派武装的战斗手段也在“成长”:
游击队已在一些地方使用无人机监视军警动向,并开始借助社交媒体和加密社交平台招募兵员。
03
游击队战力恢复的同时,印度政府过去的“剿匪”行动却暴露出越来越多自欺欺人的问题。
为了夸大战果,军警部门硬编出了很多“投诚人员”。
印度电线报11月8日的一篇报道就披露,恰蒂斯格尔邦的“归顺”游击队员,大多是当地军警随机抓来的普通百姓。他们被强迫签下一份“自首”协议,成了“归顺”人员。
表面文章做得多了,连对游击队力量的判断也差得越来越离谱。
一些游击队活动地区的军警,被爆只是通过一两次问卷调查,而非通过情报侦查或战场信息,就做出游击队“不堪一击”的结论。
依靠这种“情报”,军警大军不打败仗也就怪了。

图片Oqs曹操读书网

或许正因“敌我”这些变化,逼得印度政府开始更严肃地研判形势,推出新的“全面剿共”方案。
印度政府这份“二十四路出击”计划,能否取得预想效果?
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最近几年,印共毛派武装正进一步化整为零,进入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区,更多地以小组方式袭扰印度军警。这让印度政府新的清剿范围能否得到充分落实并缺德效果,打上了问号。
另有学者则认为,即便游击队战斗力回升,也很难给印度政府造成任何事关大局的麻烦。
一来,印共毛派影响区域大都不是印度的核心区。
游击队主要是在印度中东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借助深山老林或邦之间的结合部,才取得一定发展,不时搞一些针对政府目标的袭击。
二来,过去经验表明,新德里一旦“认真”起来,往往能给游击队造成重创。
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印共毛派武装的游击区域,从东北到西南形成一条“红色走廊”。大概10年前,当时的国大党辛格政府曾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将其定位为印度国家发展的一颗“毒瘤”。

图片Oqs曹操读书网

通过下放“剿匪”权力,既围剿又收编等多种手段,当时的印度政府给游击队造成沉重打击。虽然没有清剿干净,但游击队的存在已不至于对印度政府以及国家发展造成太大影响。
而现在,莫迪政府也在表现出对游击队问题的“再次重视”。
04
提到印共毛派,还需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与中国有何关系?
因为印共毛派这个名字本身,就容易让国内很多人产生亲近感。
一位南亚问题学者回答得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关系。
印共的发展脉络和派别都比较复杂。其中,印共(马克思主义)是印度合法的全国性政党,一直参加印度政府,走议会制道路。1958年,印共(马)首次通过选举夺得地方政权,现在也在南部个别邦执政。在联邦层面,印共(马)也一直积极参政,但近些年日渐式微,只有零星议席。
印共(毛主义)分裂出来后,一直走武装革命道路。
以1967年西孟加拉邦纳萨尔巴里村爆发的武装起义为标志,印度国内主张武装反抗当局的政党和组织,被总称为“纳萨尔派”。其中,印共毛派是力量最大的一支。
过去几十年,中国都跟印共毛派没有任何联系。
印度内政部一度指责中方向印共毛派提供武器,因为在围剿中发现一些游击队员使用中国制造的枪械。
但中国时任驻印大使孙玉玺曾有明确澄清,即便印度毛派游击队拥有一些中国生产的武器,也不意味着他们和中国有关系。那些武器有可能是游击队从其他进口过中国产武器的国家弄来的,或者干脆是来自武器黑市。
即便中印关系紧张时,中方这个立场也还没有变过。印方也没再进一步炒作这个问题。

上一篇:岸田文雄,从100到101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印度不自量力,中国霸气打脸!
    印度不自量力,中国霸气打脸!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印度这个国家,非常不自量力,非常自大,干的很多事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脑回路很奇怪。刚刚,又干了一件非常幽默的事。据环球网转引印度“News18”新闻网、《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媒8日、9日报道,印度将于本周三(10日)主办一场阿富汗问题安全对话会议,但巴基斯坦和中国均将缺席。印媒报道截图这次会议,巴基斯坦和中国都明确拒绝了。巴基斯坦拒绝得很干脆,是直接拒绝;中国方面则表示因为“行程安排问题”无法出席该会议,但中方称将通过双边或多边论坛就阿富汗问题随时保持...

    2021-11-10 11:48:45
  • 印度,有些着急了!
    印度,有些着急了!

    作者:纵横十来源:微信公众号 环球视野(ID:hqsy68)近日,印度《欧亚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中俄战机对比的文章,表面夸中国,背后却能看出它们的焦虑心态。 该报道称,随着J20双座版、中国下一代舰载机J35、J-16D等新战机的出现,中国战机有可能已经超越了昔日“导师”俄罗斯。 除此外,军事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中国战机的实力可能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战机,它主要是根据如下一些方面来判断的: 1, 中国拥有更庞大的军费预算,以及更为发达的电子工业; 2, 中国战机使用了轻质复合材料代...

    2021-11-10 07:48:47
  • 印度在南亚的惨败,昭示着什么?
    印度在南亚的惨败,昭示着什么?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最近一张图又流传出来这种印度士兵揪着自己耳朵跪着的画面,算是彻底的刺激了印度人的自尊心,也是有好处的,喧嚣了近一年的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情绪被迎头浇了凉水。似乎嫌这个打击不够大似的,《纽约时报》最近刊文这两篇文章一出,等于美国人也认为印度宗教民族主义搞的过火了,这两篇文章给印度人带来的打击,甚至比之前发布的印度军队惨败的还要糟糕,毕竟印度还有唯一的希望:自诩是和西方国家站在一队的,殊不知人家也在嫌弃。推特上关于这两篇文章,印度人铺...

    2021-11-09 19:48:31
  • Science:Delta变体为何有高度传染性?诺奖得主团队有重磅发现
    Science:Delta变体为何有高度传染性?诺奖得主团队有重磅发现

    文丨学术头条,作者丨朱哼哼,编审丨王新凯2020年10月,一种全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Delta在印度被发现,随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成为全球主流新冠毒株。例如,目前英国新增新冠感染病例中,96%都是Delta变体。而且,新冠病毒Delta变体不仅传染性极强,且感染者更易发展为重症。那么,新冠病毒Delta变体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呢?近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生物学大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

    2021-11-08 14:55:08
  • 金子多:重磅!国家出大招,蔡英文五雷轰顶!
    金子多:重磅!国家出大招,蔡英文五雷轰顶!

    昨日,国台办出大招,发言人朱凤莲直接公布“台独”惩戒名单: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直接点名,非常罕见!如何惩戒?大陆方面依法对清单在列的上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禁止其本人及家属进入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制其关联机构与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绝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以及采取其它必要的惩戒措施。台独分子,沐猴而冠,目的何在?真是为了“独立”?那是笑谈。天下皆知,台独者死。跳梁小丑,又非死士,以“独”扬名,实为利益。嘴里喊着主义,心里念的都是生意。如今,大陆斩断金主和其家人生意,就...

    2021-11-07 20:05:13
  • 酷玩实验室:大家关注台湾时,别忘了印度在偷袭我们
    酷玩实验室:大家关注台湾时,别忘了印度在偷袭我们

    就在前几天,印度悄悄地往边境地区调集了8000名号称“王牌士兵”,同时增设了大批装备。在这些装备中,除了侦查设备——比如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雷达、震动探测器和无人机等之外,印军还首次将米格-29战斗机,部署到了靠近中印边境的前沿机场。此外,他们还往边境部署了最近获得的美国制造的武器。其中,包括美制的“支努干”直升机、超轻型牵引榴弹炮和步枪,以及美国超音速巡航导弹和新时代的监视系统。而就在今天,他们又花30亿买了7万支AK步枪救急,紧急配发边境一线。这一通操作,实际上已经从原来的“冷兵器”上升到了“热武器”...

    2021-11-07 19:36:32
  • 良文师:靴子落地!美国阴谋破产,印度狼狈出局!
    良文师:靴子落地!美国阴谋破产,印度狼狈出局!

    据商务部11月3日消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达到了生效门槛,将于2022年1月1日对已提交核准书的十国开始生效,目前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相信这个消息,足以让刚刚访欧回国、疲惫不堪的睡王“垂死病中惊坐起!”去年,我在《中日韩同舟共济,印度渐行渐远》、《RCEP背后的庚子剧变》等文章里明确说过:RCEP是人心所向,美国挡得了一时,挡不住历史的大趋势。此番靴子落地,标志着一个涵盖23亿人口、26万亿美元GDP的世界最大自贸区诞...

    2021-11-05 18:59:25
  • 虚声:印度,2070
    虚声:印度,2070

    在全世界注视下,印度撑不住了,莫迪老仙被迫于11月1日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上宣布:承诺印度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这里的“撑不住”与“被迫”该如何理解?老铁们也许觉得,莫迪这就是宣布了一个随口一说的简单决定。因为印度每年会宣布无数宏图大计,大部分都入石沉大海。按照印度行事的风格,很多时候印度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干什么,谁知道2070年印度会咋样?搞不好已经分裂了呢!毕竟按照历史经验,印度所在的南亚大陆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碎片化状态。但这个碳中和,还真不一样。所谓碳中和:排多少温室气体,...

    2021-11-04 20:38:28
  • 印度,2070!
    印度,2070!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在全世界注视下,印度撑不住了,莫迪老仙被迫于11月1日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上宣布:承诺印度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这里的“撑不住”与“被迫”该如何理解?老铁们也许觉得,莫迪这就是宣布了一个随口一说的简单决定。因为印度每年会宣布无数宏图大计,大部分都入石沉大海。按照印度行事的风格,很多时候印度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干什么,谁知道2070年印度会咋样?搞不好已经分裂了呢!毕竟按照历史经验,印度所在的南亚大陆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

    2021-11-04 06:53:27
  • 央行重磅发声 恒昌引领投资人在财富大时代乘风破浪
    央行重磅发声 恒昌引领投资人在财富大时代乘风破浪

    10月,央行官网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对2万户城镇储户进行问卷调查,在收入感受指数、物价以及消费、投资意愿等方面形成分析报告。其中,在财富投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房产和金融投资依旧是影响财富变动的关键因素,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较上一季度增加,均衡配置家庭的财富和投资收益水平较高。2021年第三季度,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理...

    2021-11-03 17:54:15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