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武汉和上海为什么做到了?!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1-13 20:47:06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原创:占豪
来源公众号:占豪
微信ID:zhanhao668

全球疫情依然肆虐,美国日新增确诊破10万是家常便饭,死亡病例平均日增一两千,在这个自命“灯塔”的国家,人命真如草芥,可悲可叹!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欧洲疫情形势则更为严峻,正呈现出新一轮加速蔓延态势,其中德国、荷兰两国11日报告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创历史新高,德国日新增确诊更是突破了创纪录的5万例。别忘了,德国人口才8300万,换算成14亿人的基数相当于80多万的新增确诊。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当下,全球日新增确诊报告数据在五六十万上下,好像比一两个月前还下降不少,但占豪并不认为当下疫情真缓解了。全球日新增确诊数据之所以有所下降,除带有抗体的人数更多了之外(注射疫苗比例大增,感染康复实际数据应远高于全球确诊2.5亿数据),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口罩阻挡了病毒。然而,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还有一个原因掩盖了当前的全球疫情数据,也就是说全球当前的数据是被低估状态。相比统计数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本身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更加真实。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那么,为什么数据看起来呈现出下降态势呢?占豪的看法是,之前各国都想抗住疫情,所以政府采取了系列积极防控措施,其中检测是政府积极主动进行检测,目的为的是早发现早防控。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全球疫情已经彻底失控,当下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躺平”了,主张“与病毒共存”,检测当然就由主动变得更加被动。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其实,西方的所谓“与病毒共存”是政客们的忽悠,其本质不是与病毒共存,而是与疫情共存,本质上是政治甩锅。人类可以与病毒共存,但与疫情共存的代价太大,西方是迫于无奈才偷换概念,用躺平来逃避自己的政治责任而已。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图片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既然“躺平”了,原来主动防控疫情的主动检测变成了被动检测。被动检测当然就意味着,很多国家很大比例的人从感染到康复,根本不会经过检测确诊环节,也就不会出现在确诊的统计数据中。在德国、荷兰的确诊都能创新高,亚洲新加坡的疫情都能不断趋于严重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虽然因为交通传播速度不如发达国家,但也意味着这种传播数据难以得到统计。没有检测、没有统计的数据,实际数据远比统计数据高。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全球疫情持续肆虐意味着,我国不可能在未来可以预期的中短期内敞开国门,西方躺平了我们不能躺平,我们控制疫情的成果来之不易,对我们国家来说是战略资产,意义重大。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就像去年疫情刚开始时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分析的那样,我们必须速战速决解决疫情,做到了我们将获得战略优势,否则我们将陷入战略被动。武汉解封时占豪也在分析中强调,中国速战速决抗疫取得胜利,将会让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的战略大后方,这是14亿中国人拼出来的战略资产,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占豪在去年三月也还有判断,新冠疫情将是“世界大战级别”的事件,将会加速全球政治经济重组。现在,这些都验证了,这也更加需要我们继续以“清零”的态度应对疫情,不要受西方媒体蛊惑。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图片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有专家认为,西方国家完全放开是因为他们注射了疫苗和更多人有了抗体,所以具备了放开的条件,这一点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并不认同。占豪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放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面对疫情进一步扩散无能为力,在控制不住的情况下继续控制,一则经济受不了,二则他们认为政府已经尽力了。他们在权衡之后不得不躺平,是无奈之举,也是无能之策。美国日新增确诊10万以上还是常态,哪有什么条件可言?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全球疫情肆虐,我国最近也正在经历新一波疫情,本土病例每天都能确诊数十人,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已波及至少20个省份。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刚刚表示:“黑龙江、河北、河南、江西、四川、重庆、辽宁大连等地疫情仍在发展中。”基因测序和流调溯源显示,本轮疫情是由多个不关联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综合前文所述,一方面我们未来较长时间的疫情输入压力依然会很大,因为全球疫情肆虐的局面并无实质性缓解趋势;另一方面,病毒的毒性和传染性较去年都有加强,这意味着我们的防控压力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这一轮疫情,短期内蔓延20个省份,这再次凸显了德尔塔病毒的穿透力。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如果大家注意观察会发现,一段时间以来,武汉和上海的疫情防控都做得很好。武汉是占豪生活的城市,其疫情防控情况非常熟悉。上海则是占豪时不时会去的城市,尤其是国庆前占豪在上海待了半个月,去了不少公共场所,充分体验了上海疫情防控的细节。这两个城市的疫情防控都非常有特点,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首先是武汉,因为对武汉更加熟悉,所以先说湖北武汉。武汉的疫情防控占豪认为主要优势在三点: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一是湖北、武汉的省市领导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视,基层的防控细节工作做得扎实。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细节是魔鬼,尤其是基层,完全决定了疫情防控的好坏。在武汉,包括学校、医院、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进入都有非常严格的扫码、测温,必须戴口罩;开会,需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总之每个细节都做到了严防死守,这一点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认为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要,没有一线、基层的严防死守,就不可能有安稳的防控形势。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这种基层防控细节,我们可以从社区管理的细节中观察到。在楼栋门口、武汉微邻里小程序以及各种能触达到人的媒介,哪里是高危区一定有最新的提示表单,并提示汇报;谁出差去了异地,社区会很快打电话问情况并提醒出现相关症状立刻汇报,只要有经过高危区一定会被隔离三周以上;甚至,在药店买个降火的板蓝根,立刻就会有社区打电话问询情况······这些管控的细节意味着,武汉的疫情防控体系是完善的。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图片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二是抗疫经验足。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湖北、武汉防疫抗疫的经验都是实实在在的战斗经验,早前武汉发现了新的确诊病例后,立刻封锁了局部区域,然后全城在3天完成了核酸检测,把疫情控制在了源头。文章限于篇幅没办法展开细节介绍,但湖北、武汉的战斗经验,客观上保护了武汉,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委市政府,一直到社区,整个管控链条非常通畅。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三是湖北、武汉人的防护意识非常强。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强到什么程度?在今年过去的大夏天,武汉大多数人依然习惯戴口罩,到冬天大家习惯性地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上班途中戴口罩,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都戴口罩,戴口罩是武汉人的常态。这种防护意识不但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总之经历了去年的疫情后,几乎每个人的警惕意识都非常强,这种意识也意味着只要个体有疑似状况,都会主动上报。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图片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湖北人、武汉人在防疫意识上的确比其他很多地方强很多,这一点占豪在去上海的途中深有体会。由于是开车到上海,中间经常会到休息区休息,在湖北省的休息区,戴口罩是普遍的状态;反过来,出了湖北省,戴口罩的人明显减少,区别非常明显。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再说国庆前在上海待了半个月对上海防疫体系的感受。大家注意会发现,上海迄今从来没做过全员检测,哪怕中间有偶发疫情,上海依然没有做全员检测。我们不要忘了,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属于国际化大都市,境外疫情输入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疫情防控竟然做得如此好,是真的很厉害。而真正到上海体会了半个月后,这种感受就更加明显和清晰了。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上海防疫最大的特点就是外松内紧。外松体现在,哪怕出现局部偶发病例,也不会大规模封禁,只是进行非常精准的封禁,也不会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上海为什么能做到?为什么这么自信?占豪体验后的感受是,那真的是做到了外松内紧,做到了微观细节。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内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现实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上海的所有公共场所,其防疫的细节要求都非常细致和严格,其逻辑是,每个人进入每个空间都确保两点:一是确保这个人是安全的,二是确保其留下信息。也就是说,系统对人流动的跟踪数据非常之细。而对于像医院这种防控要求更高的场所,他们还有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
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总之,上海的防控严在基层、严在细节、严在执行,这就是为什么上海能做到精准防控的根本原因,他们在最基层已经通过管理对人群进行了动态精细的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能做到发现一个,立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精准流调,同时精准地将病毒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对社会运行影响最小、成本极低,这就是上海的能力,上海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占豪认为,防疫无非就是做好个人和防控系统的工作细节,个人做好防护,防护体系做好执行、做到细节和末梢的精准,那么防控疫情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全国都应该好好提炼像武汉、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防疫经验(其他城市没有直接体验不太了解就不说了),然后从细节上执行到位,如此我们的整个社会防疫体系将会非常强大。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个人防控+社会防控+疫苗,这就会让我们有了更好的社会开放基础,现在就全国范围而言,我们还没做到,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我们的个人防控和体系防控,提高我们全社会防疫的体系力量。同时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循社会防控要求,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中国人的防控意识是最强的,中国的防控体系也是最强的,我们的堡垒一定能够守住,并成为全人类抗疫的支点!hAR曹操读书网


hAR曹操读书网

上一篇:“吃人”的疫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上海加快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上海加快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创头条消息,近日,上海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创新港顺利召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上海城市群示范工作的正式启动。刘平强调,城市群要建立保障措施,其中包括要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安全保障。例如各城市要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合做好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数据接入国家和上海城市群平台,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全...

    2021-11-12 18:55:29
  • 上海移动全面建设新一代网络与信息基础设施
    上海移动全面建设新一代网络与信息基础设施

    创头条消息,近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带队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并听取上海移动业务发展情况汇报。上海移动多年来积极贯彻并落实“宽带中国”、“提速降费”和“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在上海全面建设高速泛在、智能高效、超大容量的新一代网络与信息基础设施。当下,5G、人工智能、互联网加速发展,与此同时,上海也再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的带动作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表示,...

    2021-11-12 16:50:02
  • 北京、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多,96%企业注册资本超千万
    北京、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多,96%企业注册资本超千万

    近年来,工信部提出让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截至今年7月已经陆续评选出超过4900家,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以及创新化等特质。创头条获悉,日前,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发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分析报告》,从成立时间来看,小巨人企业集中成立于千禧之后的第一个十年(2001-2011年),年均注册量在250家左右。此后小巨人企业的注册量呈逐年减少趋势,2019年后未有新增量。从企业规...

    2021-11-08 11:53:19
  • 陆振华的前7个老婆都去哪里了 傅文佩为什么能来上海
    陆振华的前7个老婆都去哪里了 傅文佩为什么能来上海

    情深深雨蒙蒙是琼瑶剧的代表作之一,剧中除了年轻一代人的爱情备受大家关注之外,陆振华的感情戏份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热议。陆振华的前7个老婆都去哪儿了?作为陆振华的第8个老婆,为什么在有雪姨的情况下,傅文佩还能够跟着陆振华来到上海呢?小编今天就来揭秘一下。 陆振华的前7个老婆都去哪里了 陆振华一共有9个老婆,傅...

    2021-11-06 16:49:26
  • 漠河舞厅演唱者柳爽 曾经竟是上海刑警
    漠河舞厅演唱者柳爽 曾经竟是上海刑警

    漠河舞厅最近是抖音上面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很多网友也是通过这首歌认识的柳爽。漠河舞厅演唱者柳爽,外形非常的帅气,更重要的是气质非常的好,身材也非常的好。大家怎么都想不到,作为歌手的柳爽,曾经竟然是上海的一名刑警,有没有很意外呢?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柳爽。 漠河舞厅演唱者柳爽 柳爽出生于1992年,今...

    2021-11-05 23:43:31
  •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行动方案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行动方案

    创头条消息,11月4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十四五”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行动方案》特别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大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同时,将构建不少于8...

    2021-11-05 16:54:38
  • “中国Z世代对话世界顶尖科学家”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
    “中国Z世代对话世界顶尖科学家”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

    创头条消息,近日,“打破科学的边界:Z世代与顶尖科学家对话”直播活动在上海亮相,该活动是由CGTN智库、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举办。旨在打造一场跨界对话的科学平台,推动Z世代与顶尖科学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不同视角探讨科学的本质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自世界各地15位知名科学类大奖得主与中国青年科学家和科学自媒体达人,从不同的科学领域与专业背景出发,围绕基础科学、前沿科技、社...

    2021-11-05 12:54:58
  • 上海:支持更多的长三角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上海:支持更多的长三角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创头条消息,11月4日,国新办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会上表示,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配置创新要素作用,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完善长三角一体化服务网络,支持更多的长三角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利用多样化金融工具融资和发展,更好地配置资源。吴清介绍,三年来,上海会同长三角苏浙皖兄弟省市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共同打造了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

    2021-11-04 16:55:32
  • 上海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拟培育“100+”有全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
    上海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拟培育“100+”有全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

    创头条消息,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规划要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上海制造”品牌的数字化竞争力显著增强。为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通知要求,发展商务新业态。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培育“100+”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贸易重点企业,加快原创内容出海步伐。完善...

    2021-11-03 18:58:31
  • 上海临港新片区全面启动国际创新协同区建设
    上海临港新片区全面启动国际创新协同区建设

    创头条消息,11月1日,上海临港新片区举行“国际创新协同区全面启动仪式”。活动当天,以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高标准联合研发中心正式启动开工建设,同时标志着国际创新协同区建设全面启动。据悉,国际创新协同区将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发挥“海内外人才集聚、国际创新网络节点”等五大功能优势,进一步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该项目力争于明年5月结构封顶、2023年实现竣工并投...

    2021-11-01 15:56:4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