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当年侵华,是日本国民的一致选择!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11-21 10:52:58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原创: 一棵青木
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
已获转载授权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直指政治、军事、国家体制本质的好电影,《军阀》。
这一部电影,是日本半个多世纪前拍的老古董电影了,我国很久以前翻译后引入。
这部电影总长度2小时,别人推荐给我后,我总共看了3遍。
第一遍花了3分钟,然后立即看了第二遍,花了半小时,随后立即看了第三遍,花了2小时。
这部电影,一个镜头都不容错过,值得仔细的看。
这是一部战争片,但因为拍摄于半个世纪前,非常的古老,画质和动作效果都没看法,和如今的战争片相比显得非常幼稚。
但这部电影完整还原了历史,整部电影都是由史料堆砌而成,简直堪比纪录片。
看完之后,你会清晰的了解到日本高层是如何从反战一步步变得好战。
当年日本慢慢消化地盘,一步步蚕食中国是最佳战略,非要扩大对华战争,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最后消化不良导致暴死,为什么?
因为一步步蚕食中国,获利太慢,无法解决日本国内剧烈的社会矛盾和贫富分化,所以日本必然要扩大对华战争。
在当时的日本,赞成扩大对华战争的,被称之为是爱国者。
不赞成扩大对华战争的,被认为是卖国者,是日本资本家豢养的走狗。
今天的人们肯定不这么想,但当年的日本老百姓就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不扩大对华战争,那么日本激烈的国内矛盾有颠覆政府,支持左翼,导致日本国内爆发赤色革命,被苏联和平演变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毛泽东当年才写出了《论持久战》。
不需要打赢日本,只需要拖住日本,减少日本从中国的获利,扩大日本在中国的支出,让日本占领中国变得不那么“赚钱”,那日本就必崩。
当日本在中国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获取充足的利益平息国内矛盾时,日本只剩下两个选项,要么自我崩溃,全国解体,要么就继续扩大战争,从英美手里抢南洋殖民地,从而获取足以平息国内矛盾,安抚日本民众的利益。
日本不可能等死,于是对英美开战是一种必然。
高层都知道对英美开战是找死,但不开战也是等死。
所以日本左右都是个死。
《论持久战》能获胜的论据,源自于日本尖锐的阶级矛盾,看似庞大的力量后面是无比的虚弱。
这一点,你可以在《军阀》这部电影里看的明明白白。
电影一开篇,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二二六兵变事件。
这次兵变事件改变了日本,改变了中国,但知道的中国人却不多。
1936年2月26日,日本帝国陆军部分青年军官带领1000余名士兵发动军事政变,刺杀多名提倡稳健为主,不愿意扩大对华扩大战争的日本高官。
被重点攻击的就是当时的日本首相冈田启介。
上来就杀首相?日本陆军胆子这么大的?
还行吧,从1921年至1936年,15年时间日本已经有4位首相被杀身亡了,也不差多死冈田启介一个首相。
袭击首相府的陆军,多达300人,携带大量轻重武器。
不过这次冈田启介比较幸运,他的秘书兼妹夫松尾传藏把他从床上拽起来推到了洗澡间躲藏,而自己穿上冈田的衣服泡到院子里高呼“天皇万岁”被叛军打死。
两人长相很相似,叛军误以为松尾传藏是首相,就离开了首相府,让冈田启介逃过一劫。
袭击内大臣的陆军,为200人,这位77岁的海军大将刚从美国大使格鲁举办的晚宴回家,就被打了47枪,当场惨死。
袭击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将的陆军,为30人,携带轻机枪4挺,直接用机枪把这位曾经的大将打成马蜂窝。
袭击财政大臣高桥的陆军为120人,他们认为高桥是日本资本家的代表,把高桥直接乱刀捅死。
袭击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的部队为204人,他们认为这个日俄战争中的海军英雄是国贼,和英美勾结的代表性人物,频繁出卖日本利益向英美妥协。
还有其他的日本重臣,都分别有小部队进行了袭击。
凡是站在日本财团这边的,凡是反对扩大对华战争的,凡是提倡和英美保持和平的。
就算你曾经为日本流过血,就算你曾经是日本的英雄,就算你是日本崛起的功臣,都一律杀掉。
这次政变屠的日本重臣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任何人都无法忍受,所有高级官员、将领人人自危。
经审判,带头叛变的19名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另有40人被判处监禁,长期风靡日本的以刺杀高官达成政治诉求的风气被扭转。
但被处死的这19名叛军,却被日本平民百姓认为是大英雄,也饱受中下层官员和军人的同情,悼念他们的人不计其数。
日本国内赤贫的百姓已经穷的快活不下去了,这19人是在用自己的命给他们找一条活路,当然是英雄。
民意如此,谁敢拦?
冈田启介首相虽然侥幸活了下去,但闹出这种事,天下人都反对他,自然没脸当首相。
1936年3月9日,广田弘毅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37年2月2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11个月。
同日,林铣十郎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37年6月4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4个月。
这两位首相都以各种手段,各种理由来拖延对华战争,最终被下面人掀翻,两人合在一起就当了一年首相。
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担任日本首相。
1937年7月7日,日本陆军挑起77事变,向卢沟桥发动战争,从此掀起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序幕。
1937年12月13日,日本陆军进行了南京大屠杀。
日本对华战争,自此扩大化,投入中国的日本陆军数量从20万激增到了200多万,然后陷在了中国动弹不得。
但近卫文麿,因此当了2年首相。
但是当对华战争陷入泥潭之后,从中国掠夺的利益根本不能喂饱日本,无法削减日本尖锐的阶级矛盾,日本军方希望通过侵略亚洲的南洋地区,以此掠夺资源。
但南洋是英美的殖民地,侵略南洋等同于向英美宣战。
脑子正常的日本政客,都能判断出战争的结果,基本必输。
近卫文麿同意扩大对华战争,因为他觉得扩大对华战争有很大风险,但勉强还能控制得住,但对英美发动战争近卫文麿坚决反对,绝不下这个命令。
因此,近卫文麿被掀翻了。
1939年1月5日,近卫文麿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1年5个月。
1939年1月5日,平沼骐一郎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39年8月30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7个月。
同日,阿部信行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0年1月16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5个月。
同日,米内光政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0年7月22日,干不下去了,被迫辞职,任期6个月。
同日,近卫文麿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史称第二次近卫内阁。
干到1941年7月18日,干不下去了,近卫文麿被迫重组内阁,任期1年。
同日,第3次近卫内阁重组完成,近卫文麿第三次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1年10月18日,干不下去了,第三次近卫内阁垮台,任期3个月。
同日,东条英机担任日本首相。
以上所有垮台的内阁首相,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反对向英美开战,以各种理由各种手段压制国内的好战力量,都希望同英美保持友好关系,谁都不愿意承担对英美开战的责任,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会把日本拖向毁灭的深渊。
但只要你坚持这个想法,你就会被日本中下层力量弄垮台。
而这些首相,没有平息日本国内尖锐矛盾的能力。
敢向英美开战的高层官员只有一个,叫东条英机,因此他最终在1941年10月18日成为了首相。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陆军大规模侵略亚洲南部。
和英美开战,不是日本高层几个战争狂决定的,而是日本国内上上下下的一致选择。
不想自我崩溃,就只能扩大对外战争。
因为在南洋掠夺了大量利益,平息了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东条英机坐稳了首相宝座。
到了1944年7月22日,因为战争失败,被美军反推到了本土,东条英机被迫辞职,任期约2年9个月。
同日,小矶国昭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5年4月7日,日本已经濒临彻底崩溃,被迫辞职,任期9个月。
同日,铃木贯太郎 担任日本首相。
干到1945年8月17日,日本被迫投降,任期4个月。
1936到1945这九年的时间,日本换了11任内阁。
自77事变开始,和中国对抗的日本政府,也共有9个。
中日全面抗战打了8年,日本政府换了9任,平均1年垮掉一个政府。
表面上日本是法西斯独裁政府,但换政府的频率比以短命著称的美国政府还要离谱。
政府如此频繁的更迭,表示日本的高层领导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底层民意一步步的反压,最终引发了全面战争,最后把全体日本人拖入毁灭深渊。
在这9年的11任内阁里,近卫文麿干了3任内阁,总任期2年8个月。东条英机干了1任内阁,总任期2年9个月。
这两个人的任期,远远长于其他日本首相,因为近卫文麿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东条英机发动了对英美的全面战争。
谁发动对外战争,谁就能获得民意支持,谁就能坐稳首相之位。
谁提倡谨慎战争,谁倡导和平,谁就被赶下台。
为什么日本战败后那么多底层军人自杀,他们可不单纯的为天皇尽忠,而是真的把日本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了战争胜利上面。
而日本走马灯似更换的首相,也更好的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和权力的本质。
在现代国家里,高级政治家的权力绝不来源于自己的位置,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听你的命令。
有人愿意听你的命令,那你就有权力,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而没有人愿意听你的命令,那你就没有权力,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别人为什么愿意听你的命令?因为别人认为跟着你干,有前途,有希望,比跟着其他的人干更强。
总结下来就是,你让别人认为跟着你干有希望,那你就有权力。
当你无法继续带给这个人希望时,你就失去了权力。
每一个能跨入顶层的政治家,都不是酒囊饭袋,都是无数人拥戴上去的,都是人中之杰,一心为国为民,拿放大镜都很难挑出毛病的人。
决定他们政治生涯胜败的,其实就是支持他们理念民众数量的多寡,以及他们实际执政给国家带来的利益多寡。
顶层政治的核心,就是怎么让国民富裕,怎么平息国内矛盾。
日本不愿意改变国家体制,也没本事平息国内矛盾,选择战争是必然的道路,也是当时日本上上下下的一致选择。
为什么日本在1945年敢喊出1亿玉碎的口号,为什么日本平民会支持这个口号,傻不拉几的跟着日本政府去送死。
因为这样好战的日本政府,本来就是他们自己推上去的,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好战的政府早就被弄垮台了,而一亿玉碎抗争到底,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所以,现代国家的战争,是民意的战争,是一个上下同欲的国家和另一个上下同欲的国家之间的战争。
上下不同欲,高层一厢情愿发动战争的国家,根本就没有上战场掰手腕的资格,比如说清朝。
而真正的现代国家,比如说德国,比如说苏联,比如说日本,比如说美国,都是上下同欲时才会发动战争。
德国每一个士兵都在战场殊死拼杀,苏联每一个士兵也都在战争殊死拼杀。
苏德双方的士兵都不怕死,都认为彻底杀死对手是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选择。
最终德国败了,是败在国力不足,战斗意志没有任何问题。
就连被认为意志最软弱的美国,发动对日战争也是全国上下一致的愿望,在和日本战斗的时候美国陆海空三军可一点都不怕死。而日本军队,自然也不怕死。
这就是国家之间的对抗,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正义的,最后以成王败寇来做定论。
既然成王败寇,那到底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根据我的总结,当国家有必胜的把握,且上下同欲时发动战争,那就是正义的。
当国家没有必胜把握强行发动战争,无论是高层的愿望还是底层的愿望,这都是邪恶的,上下同欲也没用。
比如说日本,虽然上下同欲,虽然不怕死,但赌博式发动战争的结果,最后结局就是拖着全体日本国民一起灭亡,当然是邪恶的。
今天正好周末,本来想给大家介绍一部好影片的,顺手写点简介,没想到一不小心写多了,写成长文了。
我觉得,大家还是看看影片比较好,里面对日本政客表情和心态转变的描绘还是比较到位的。

相关文章

  • 中国生育率已经低于日本!
    中国生育率已经低于日本!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14亿人口大国的新挑战今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与之前年份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人口增长率持续放缓、性别结构有所改善、人口老龄化程度则进一步加深,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由总量压力转变为结构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在相关评论文章中写道:“显然,中国人口高速甚至于超高速增长的时期已渐行渐远,人口惯性增长阶段正渐趋尾声,人口零增长乃至负增长的时代则渐行渐近。”而在我国人口增长率持续放缓、老龄化加剧的背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逐渐下降的生育率。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

    2021-11-21 06:54:14
  • 坏土豆:安倍回来了!除了美国,究竟还有谁在操控日本?
    坏土豆:安倍回来了!除了美国,究竟还有谁在操控日本?

    日本从唐代开始就对着中国有觊觎之心,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数次发动侵略战争,更是在二战时犯下滔天罪恶。而以日本的世袭制度与代代相传,这种罪恶的血液,依然流淌在日本政客的血管里,几乎每一个政客,都与二战时的战犯有脱不开的干系。而日本现在的各财阀,同样是从二战时犯下累累罪行的军工企业中一直延续下来的,他们的财富最早就来源于中国的血泪……这都是他们永远洗刷不掉的原罪。看清楚了这个,你就会明白,因为日本的遗传基因和政客们罪恶的家族,他们就不可能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永远都不要指望日本去认罪,能让他们认罪的,只有未来...

    2021-11-18 18:41:52
  • 日本真的开始行动了,为武力干预台海做准备!
    日本真的开始行动了,为武力干预台海做准备!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已获转载授权执笔/胡一刀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之前多次表态,“要为台海可能爆发的冲突,做好军事准备”。事实上,日本方面不仅这么说,而且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据日媒透露,11月下旬,日本防卫省联合参谋室将实施自卫队“综合演习”,而演习的内容包括开展以 “电子战”为前提的训练。看上去似乎很平常,但是再看看演习地点——靠近钓鱼岛和台湾的“西南诸岛”,你就会明白演习的特殊含义。而且,日本还计划在与那国岛部署“电子战部队”,紧密监视钓鱼岛和台海动向。21世纪的战争,兵马未动,情报先行。111月下旬将举...

    2021-11-18 06:48:58
  • 补壹刀:日本真的开始行动了,为武力干预台海做准备!
    补壹刀:日本真的开始行动了,为武力干预台海做准备!

    据日媒透露,11月下旬,日本防卫省联合参谋室将实施自卫队“综合演习”,而演习的内容包括开展以 “电子战”为前提的训练。看上去似乎很平常,但是再看看演习地点——靠近钓鱼岛和台湾的“西南诸岛”,你就会明白演习的特殊含义。而且,日本还计划在与那国岛部署“电子战部队”,紧密监视钓鱼岛和台海动向。21世纪的战争,兵马未动,情报先行。111月下旬将举行的这场“自卫队综合演习”,将包括在“冲绳列岛”(琉球群岛)上使用私人港口和私人土地的训练,在本部町将开展以使用电磁波“电子战”为前提的训练。日本防卫部门情报机构前负责人...

    2021-11-17 20:59:31
  • 大树镇长:国民党当年为何会允许民进党的存在?
    大树镇长:国民党当年为何会允许民进党的存在?

    近期,海峡两岸最值得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国台办公布“台独黑名单”,表示将会依法追究“台独”分子的刑事责任,且终生有效。其中“行政院院长”苏贞昌、“外交部长”吴钊燮、“立法院院长”游锡堃三人率先上榜。而这三人,无一例外都是民进党大佬。苏贞昌、吴钊燮、游锡堃面对“东亚搅屎棍”美国的实力消退和尴尬沉默,面对两岸统一脚步的稳步推进,所有人都知道,台海局势正进入新的转折点。相比之下,国民党就明智多了,不仅近期在政纲中明确删除“不统、不独、不武”的表述,还明确提出坚决反对“台独”的口号,一扫三十年来的暧昧风格,几乎有恢...

    2021-11-17 09:12:36
  • 国民党当年为何会允许民进党的存在?
    国民党当年为何会允许民进党的存在?

    来源:大树乡长(ID:dashuxiangzhang)近期,海峡两岸最值得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国台办公布“台独黑名单”,表示将会依法追究“台独”分子的刑事责任,且终生有效。其中“行政院院长”苏贞昌、“外交部长”吴钊燮、“立法院院长”游锡堃三人率先上榜。而这三人,无一例外都是民进党大佬。苏贞昌、吴钊燮、游锡堃面对“东亚搅屎棍”美国的实力消退和尴尬沉默,面对两岸统一脚步的稳步推进,所有人都知道,台海局势正进入新的转折点。相比之下,国民党就明智多了,不仅近期在政纲中明确删除“不统、不独、不武”的表述,还明确提出坚...

    2021-11-17 06:50:15
  • 新财迷:日本新外相来者不善,与美国谈论钓鱼岛和台海,这是在玩火!
    新财迷:日本新外相来者不善,与美国谈论钓鱼岛和台海,这是在玩火!

    环球网消息,日本共同社称,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3日举行电话会谈,强调所谓“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包含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5条的对象之内,美国负有防卫义务,此外二人还就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达成意见一致。国际1.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3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表示,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都希望会晤取得对两国和世界都有利的结果。两国元首对中美关系发挥着把舵引航的关键作用。(外交部网站)画外音:提个问题……对美利坚抱指望的,请举手。2.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

    2021-11-15 20:24:30
  • 张可喜:日本修宪动向值得关注
    张可喜:日本修宪动向值得关注

    日本第49届众议院选举后,日本政坛上忽然冒出一股修宪阴风,甚嚣尘上,其风向值得密切关注。修改和平宪法,是以安倍为代表的自民党右派的夙愿,在其两次8年多的执政期间,虽然蠢蠢欲动,但是终因条件不成熟(众议院议员赞成修宪者达不到2/3多数)、民众反对等而作罢。刚刚结束的众议院选举结果,使日本政坛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首先,自民党仅仅减少11个议席,即由276席减为261席,而不是事前所预测的减少30、40或更多议席,竟然保持了“绝对稳定多数”,使岸田大大地松了 一口气。其次,以大阪为根据地的日本维新会也令人意...

    2021-11-14 09:34:59
  • 孙玉良:安倍晋三想去给李登辉上坟是怀旧?李登辉22岁前本来就是日本皇民
    孙玉良:安倍晋三想去给李登辉上坟是怀旧?李登辉22岁前本来就是日本皇民

    据京报网援引日本时事通讯社11日消息,刚刚上任新职“清和会会长”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日前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想去台湾参拜李登辉的墓地,这个想法现在也没有改变。安倍晋三为何对李登辉感情这么深,这是有历史渊源的。李登辉生前自称“台独”教父,这位前国民党主席虽然不是民进党,但却是最老资格的“台独”鼓吹者。台湾的“台独”势力坐大,就在于当初蒋经国选错了人,把一个骨子里的“台独”分子李登辉当做了接班人。李登辉虽然祖籍是中国福建汀州府永定县人,但他生于台湾,故对大陆没什么感情。最重要的是,李登辉22岁以前,台湾是日...

    2021-11-14 09:24:20
  • 朝阳少侠:“杰利蝾螈”:要搞清美国民主的真面目,这个词不可不知
    朝阳少侠:“杰利蝾螈”:要搞清美国民主的真面目,这个词不可不知

    前些天的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可算是一次“表现公投”,也被称为明年中期选举的预演。要知道,弗吉尼亚州被民主党控制多年,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在选前均表示坚信民主党必胜。然而,共和党“素人”扬金却爆冷击败来自民主党的前任州长麦考利夫。这对近期支持率连跌的拜登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2021年11月2日,美国举行多场地方选举。在备受瞩目的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共和党籍候选人扬金胜选。这是共和党人时隔12年再次夺回州长之位。民主党上下风声鹤唳,共和党准备再接再厉,全美其他各州州长之争更趋白热化,不少政客已经开始准...

    2021-11-11 19:35:4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