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除了石油、难民和卡扎菲,利比亚还剩什么?

作者 :微天下 2021-12-02 16:52:0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9 评论

  谈到北非国家利比亚,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如下两点。一是该国异常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另一个就是曾经引领该国登顶中东、非洲地区乃至全球权力场C位,甚至一度玩转欧洲大国、可谓“誉满天下亦谤满天下”的历史人物卡扎菲了。然而,这只不过是千面利比亚中多为外人所知的符号而已。其实,利比亚还有许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历史和故事。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利比亚人与利比亚名wQN曹操读书网

  当我们对当下利比亚的时局侃侃而谈时,当我们将卡扎菲每次出国访问都会携带帐篷,自己安营扎寨时,当我们把卡扎菲独树一帜的女保镖队伍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时,鲜有人谈及“何为利比亚人,何谓利比亚?”wQN曹操读书网

  一般认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北非曾遭到一个肤色呈棕色的种族的入侵和占领。当然,这个种族与散居在地中海周围的那些族群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后来,在人类历史演进中,北非亦再度遭受白肤金发、蓝眼睛族群的几次入侵,这就是那些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所谓“白”种高加索人,亦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利比亚人”。他们是现在北非柏柏尔人的祖先。今天的利比亚人,除了上述提及的柏柏尔人外,主要就是七世纪和十一世纪征服北非的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移民的后裔了。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当然,还有昔兰尼加和费赞南部源自中非地区的尼格罗人,古代撒哈拉人的后裔特布人。而图阿雷格人则被认为是古代费赞的葛拉曼特人以及罗马人或阿拉伯人入侵时的难民的后裔。颇有意思的是,作为沙漠地区的一个好战种族,图阿格雷人颠倒了伊斯兰教的习俗,男人带面纱,而女性的脸却是露着的。wQN曹操读书网

  作为地名,“利比亚”一词最早是被古希腊人所提及的。用其指代埃及以西的整个北非地区。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纪以前,用“利比亚”一词来具体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仅有一次。就是在大约公元300年时,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在昔兰尼加(亦即现在的利比亚东部地区)北部创设了上利比亚行省和下利比亚行省。wQN曹操读书网

  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利比亚”一直被当作的黎波里或昔兰尼加的地理别称,泛指北非中部地区。直到1934年,在意大利完成了对现在的利比亚的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征服之后,这两个省才被合并为利比亚殖民地。1951年12月24日宣告独立的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是一个将西部地区黎的黎波里、东部地区昔兰尼加和南部地区费赞囊括在一起的联邦制王国,用自古以来与这一区域有联系的名称“利比亚”作为国名。至此,“利比亚”一词也就成为国际新闻中指代位居地中海南岸的这个北非国家的专称了。wQN曹操读书网

  “一国两性”wQN曹操读书网

  利比亚可谓一国两性。换而言之,利比亚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和属性的国度。有例为证。伊德里斯王朝在1963年的宪法修改中明确指出:利比亚王国是“阿拉伯故土的一部分和非洲大陆的一部分”。wQN曹操读书网

  一方面,利比亚是阿拉伯的。这是因为它曾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并且信奉了“阿拉伯的”宗教——伊斯兰教。不仅如此,利比亚与摩洛哥、黎巴嫩以及其他十几个西亚北非国家一起,成为“阿拉伯故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它们人口中的大多数是讲阿拉伯语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比亚的东部地区,亦即昔兰尼加地区,自从十一世纪以来比阿拉伯半岛之外的任何国家,实际上都更加 “阿拉伯化”了。原因很简单,在十一世纪时,当地的早期居民就被大批大批的纯粹阿拉伯人移民“鸠占鹊巢”了。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另一方面,利比亚亦是非洲的。从种族角度言之,利比亚西部地区,亦即的黎波里塔尼亚,更加“非洲”。在该地区,新来的阿拉伯人是同从旧石器时代末期起就已经在北非生存的肤色较淡的柏相尔人杂居在一起的,虽然存在族群混血和融合,但并没有使后者消失。现在利比亚依然有一定数量的柏柏尔人存在,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显示, 利比亚的柏柏尔人大约为19.5万人。利比亚境内的柏柏尔人、尼格罗人、特布人和图阿格雷人的存在也很好地诠释了该国“非洲”的一面。wQN曹操读书网

  总是被侵略,到底谁的错?wQN曹操读书网

  以研究利比亚问题见长的英国学者约翰·赖特曾言:历史一直是欺负利比亚的。赖特所言非虚!这个国家曾多次遭受外部敌人的入侵和占领,但是利比亚的人民却绝少去侵犯或者占领别的地方,唯一的例外就是卡扎菲政权曾在1973年入侵邻国乍得。利比亚之所以一次次地遭受侵略,而绝少去征服别人,也许是因为在利比亚这片空旷的原野上有许多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因而导致其他族群,特别是欧洲人的觊觎。wQN曹操读书网

  外国人不时在利比亚这片苍茫辽阔的大地上攻城略地,择地而居,甚至把一些地方当作便利的战场。来的虽然大多不是客,但外国人一般还是留了下来。也许是利比亚人的好客,但更多的是利比亚人情非得已,而又无可奈何。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腓尼基人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先来到这片土地的外国人。在公元前的第一个一千年中,腓尼基人在现在的利比亚西部沿海建立了自己的贸易站。这标志着一个人所共知的民族第一次确实到达了那里,利比亚的信史就此开始。接着,希腊人以所谓的令人匪夷所思的“神谕”而来到东部利比亚,再就是是努米底亚人的进击。wQN曹操读书网

  随着罗马逐渐强大,在地中海是“我们的海”这一霸权观念的驱使下,罗马帝国开始将包括利比亚地区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囊括进帝国的版图里。到了5世纪初期,所谓的“罗马治下的北非”又遭到半野蛮状态的汪达尔人的入侵。wQN曹操读书网

  伴随着公元7世纪以及11世纪阿拉伯人对北非的两波进击和征服,地中海已经不再是罗马人口中的“我们的海”了,而成为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之间争执的边界线,文明的冲突就此开始,地中海秩序的构建亦在路上。wQN曹操读书网

  至此,包括利比亚在内的北非开始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尽管到了近代,依然不时地遭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征服。在历经20年的殖民征伐之后,利比亚最终在1932年1月成为意大利完完全全的殖民地。wQN曹操读书网

  利比亚的路 法西斯的秀wQN曹操读书网

  在对利比亚的征服活动“大功告成”之后, 被法西斯主义者誉为“劳工军团”、“土地战士”的意大利工人和农民,开始有组织地横渡地中海,去拓殖这片所谓的 “第四海岸的”殖民地。wQN曹操读书网

  在法西斯意大利殖民利比亚的过程中,颇值得一提的是其殖民总督、被称为“法西斯之翼”的伊塔洛·巴尔波了。为殖民和战争计,其极力推动了利比亚的“沿海公路计划”,亦即巴尔波公路计划。该计划西起突尼斯,东达埃及边境的阿姆西特,全长1822公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提出该计划的1934年时,利比亚的东、西部之间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依然是取道地中海。这是从罗马帝国后期以来就是如此。其时,整个利比亚的硬面公路不足1600公里。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巴尔波之所以提出这一宏达的道路修筑计划,目的有二:其一是更便捷地控制和殖民利比亚;其二,为可能的埃塞俄比亚战争做必要的准备。这是因为意大利参谋部认为,在开启战端后,万一英国人从埃及或法国人突尼斯采取军事行动,或者利比亚沿海的任何地点遭受海上进攻时,便可以通过这条道路迅速地把大量部队运送到东部或西部战线。1936年3月,墨索里尼政府正式批准了这一耗资高达一百万英镑的公路修筑计划。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笔经费的最后一笔拨款被列在了1943/44财年意大利的预算内,而那时这条公路已经把进攻的英国第八军从利比亚的一端带到了另一端。wQN曹操读书网

  在巴尔波的计划中,因为从祖瓦拉到米苏腊塔以及从德尔纳到艾季达比耶原来已有公路相通,所以需要建造的公路里程共约960公里,其中670公里是通过无水的锡尔提加地区。在1935—36年的冬天,一万三千余意大利和利比亚的工人不得不克服缺水、炎热沙漠气温和补给严重不足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在漫长的线路上开始分段施工。甚至一些利比亚妇女亦被迫投身其中。wQN曹操读书网

  因为沿海公路计划被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宣传为一项伟大的法西斯事业,因此,巴尔波亦借机展现了其的法西斯秀。他下令在艾季达比亚以西约200公里左右,亦即靠近菲累纳兄弟坟墓的传统古迹的一段最荒凉的公路上,建筑一座巨大的胜利拱门,用以纪念这条公路的工程,并作为意大利权力及于这块遥远地方的一种象征。这座由三百五十吨石灰质松石构成的菲累纳拱门,耸立于沙漠之上,高达30米。该建筑出自建筑师弗洛雷斯汤·代法乌斯托之手。值得一提的是,此君在三十年代后期亦曾负责设计过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和移民村庄的许多 “法西斯殖民地”建筑物。在一定意义上说,此建筑是意大利殖民者在非洲文化上强加罗马文化印记,以彰显意大利殖民者的权力和存在。正如该建筑师解所言:“这座纪念门把埃及金字塔和古罗马胜利拱门的建筑线条结合起来了,唯有这样,才能象征意大利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无上威严。”拱门的顶梁上刻着一行引自古罗马大诗人贺拉斯歌颂罗马的诗句:wQN曹操读书网

  “ALME SOL POSSIS NIHIL VRBE ROMA VISERE MAIVS。”(仁慈的太阳!在您的照耀下,没有什么比罗马城更伟大)wQN曹操读书网

  有意思的是,利比亚在独立之后,为了剔除意大利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痕迹,在1957年决定用一段凸显阿拉伯伊斯兰色彩的阿文取而代之。wQN曹操读书网

  利比亚的沿海公路突破了锡尔提加的自然屏障,把利比亚东部和西部地区连在一起,亦将各主要的人口中心串联。它使机械化部队能在三十六小时内从利比亚的一头开到另一头。路旁每隔一定距离建有飞机场,这增加了公路在防卫和统治沙漠上的战略作用。与此同时,这条沿海公路也是墨索里尼企图染指埃及、苏伊士运河、突尼斯和比塞大港的公路。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1937年3月,墨索里尼在阿姆西特主持了这条沿海公路的通车典礼之后,接着对殖民地利比亚进行了一次到处铺上红毡毯迎接的巡视,据有插图的评论杂志《利比亚》记载,墨索里尼毫不掩饰意大利对殖民地利比亚的赤裸裸地占有,公然宣称利比亚“在精神上和本质上都是意大利的”。wQN曹操读书网

  当然,利比亚当地穆斯林似乎亦毫不掩饰地展示了其对这位法西斯主义者的逢迎和溜须拍马。据说,的黎波里塔尼亚的穆斯林们把他当作“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和伊斯兰教的真诚朋友”来欢迎,这种颂扬其实同他在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极不相称。在各地穆斯林中,最使意大利声名狼藉的就是昔兰尼加战争,其次则是此后在利比亚实行的法西斯政策。wQN曹操读书网

  只是当墨索里尼在1937年访问的黎波里时,利比亚的名流演出了一幕把“伊斯兰之剑”献给墨索里尼的滑稽剧之后,墨索里尼才开始一本正经地扮演起 “伊斯兰的保护者”的古怪角色,成为保护利比亚内外的穆斯林的权利的伟大领袖了。wQN曹操读书网

  看来,所有的民族都不乏吉斯林式的人物。wQN曹操读书网

  文/李兴刚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wQN曹操读书网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wQN曹操读书网

 wQN曹操读书网

相关文章

  • DNA?GNA?利比亚有多乱,看看这些缩写就全懂了
    DNA?GNA?利比亚有多乱,看看这些缩写就全懂了

      利比亚这个位居地中海南岸、属于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阿拉伯国家,被世界所熟知的不外乎如下两方面:一是其甚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碳氢能源资源的储量和出口量。该国拥有大约480亿桶的原油储量,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曾有石油量产高达每天370万桶的傲人成绩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的高光时刻。同时亦是非洲大陆第五大天然气的蕴藏国。二是在当代全球国际关系,特别是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中颇具影响力,亦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曾经的领导人卡扎菲上校。在利比亚的强力而且较为稳固的统治已经长达42年之久的卡扎菲政权,却在十年前...

    2021-11-12 20:57:20
  • 外事儿:被关在利比亚的人
    外事儿:被关在利比亚的人

    “我被关在利比亚。如果你不在24小时内转来2500第纳尔(约合人民币3537元),他们就会杀了我。”图雷在打给自己家人的电话中说。因为遭受了反复殴打,他在电话中哭泣。6年前,19岁的图雷 (Osman Touré) 离开家乡几内亚,加入去往欧洲的移民队伍。之后,在利比亚,他经历被囚禁、殴打、勒索和贩卖。美联社近期报道讲述了这名移民的故事,而他只是庞大的非洲移民群体之一,和他拥有类似经历的移民在利比亚大量存在。利比亚是一个过去近十年来一直处于动乱的国家,其地处北非、毗邻地中海、靠近欧洲的地理位置,以及松散的...

    2021-10-17 15:07:35
  • 都说美国开始法西斯化,错!它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连纳粹都自愧不如!
    都说美国开始法西斯化,错!它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连纳粹都自愧不如!

    作者:夏斐君来源:斐君思享汇(ID:feijunsixianghui)今天这篇文章纠正一个认知误区。很多人认为美国是近几年才开始法西斯化,原因是疫情冲击、经济低迷、国运衰落,其实不然,美国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国家,连希特勒都无比佩服、膜拜,纳粹对美国的推崇,实际上是法西斯小学生对法西斯大师的仰望。 美国什么时候开始法西斯化的?其法西斯特征是怎样的?面对这样的国家,我们要做些什么?01 先来追根溯源。 法西斯这个词,本意指的是古罗马元老院执法官携带的刑具。古罗马最高执法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手执一束棍...

    2021-10-16 06:47:03
  • 夏斐君:都说美国开始法西斯化,错!它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连纳粹都自愧不如!
    夏斐君:都说美国开始法西斯化,错!它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连纳粹都自愧不如!

    今天这篇文章纠正一个认知误区。很多人认为美国是近几年才开始法西斯化,原因是疫情冲击、经济低迷、国运衰落,其实不然,美国从来、一直都是法西斯国家,连希特勒都无比佩服、膜拜,纳粹对美国的推崇,实际上是法西斯小学生对法西斯大师的仰望。美国什么时候开始法西斯化的?其法西斯特征是怎样的?面对这样的国家,我们要做些什么?01先来追根溯源。法西斯这个词,本意指的是古罗马元老院执法官携带的刑具。古罗马最高执法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手执一束棍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它象征着罗马的最高权力。棒子用于鞭笞犯人,斧子用来...

    2021-10-15 20:05:04
  • 外事儿:政治动荡中,这个北非国家迎来阿拉伯世界首位女总理
    外事儿:政治动荡中,这个北非国家迎来阿拉伯世界首位女总理

    民众示威,议会暂停,政府应对新冠疫情不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停滞……近日,北非国家突尼斯在政治、社会、经济的剧烈动荡中,迎来了该国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首位女总理——娜杰拉·布登·鲁姆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洪一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突尼斯迎来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具有进步意义,但该国政治环境动荡,新总理缺乏政治背景,其实际影响力仍有待观察。“历史性时刻”9月29日,突尼斯总统凯斯·赛义德任命娜杰拉·布登·鲁姆赞为新总理。由此,63岁的鲁姆赞成为突尼斯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首位女性政府首...

    2021-10-11 18:49:28
  • 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不被理解的人最可悲!
    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不被理解的人最可悲!

    原创: 局势君来源公众号:局势很简单 一 、卡扎菲是个古怪的人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生于1942年,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今年是79岁,2011年他去世的时候是69岁。不管是69还是79,对于政治人物来说都不算大。卡扎菲祖上属于游牧民族,他本人就出生在一个羊皮帐篷里,这两个因素使他一辈子都离不开帐篷。做了利比亚的一把手以后,他挑了好地方给自己扎下帐篷,办公、开会甚至接见外宾都在帐篷里进行,但是他的生活起居并不在帐篷里,帐篷用来办公休闲。卡扎菲的帐篷里面并不讲究,铺上地毯放上桌椅板凳电视电话就差不多了,但是帐篷外面会...

    2021-05-30 16:46:34
  • 叶立华: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斗争!
    叶立华: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斗争!

    此君上名单的原因说来可恨,是因为此君在欧洲为了我国的新疆棉而奔走,奔走不是让部分人放下对新疆棉的恶意,而是煽动欧洲各个国家,一起来制裁我国。此君大概巴不得新疆立刻乱起来,唯有新疆立刻乱起来,此君大抵才会高兴一点。新疆人是得罪这个人了吗?为什么他要出来破坏新疆的安稳?中国人是得罪这个人了吗?为什么这个人巴不得中国人下地狱?这就是我们的敌人!此君有一个父亲,其父名叫安德烈,煽动了车臣战争。造成了俄罗斯的大出血,造成了车臣地区的民族仇恨和动荡,造成了车臣人和俄罗斯人,这原本兄弟手足之间的血腥仇杀,造成了无辜的车...

    2021-05-19 20:59:21
  • 金桥智库:导弹马上炸你家,灭掉你与你无关,必须控诉以色列的法西斯罪行!
    金桥智库:导弹马上炸你家,灭掉你与你无关,必须控诉以色列的法西斯罪行!

    以色列对于巴勒斯坦的侵略越来越肆无忌惮,仗着美国和欧洲在背后撑腰,以色列继轰炸了哈马斯总部大楼以后,又在5月15日晚轰炸了美联社、半岛电视台等所在的新闻媒体大楼。这应该是对半岛电视台真实报道以色列轰炸巴勒斯坦一事的报复,就是半岛电视台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传出了上篇文章里面的珍贵视频( )。这一次以色列也是复制了轰炸哈马斯总部大楼的套路,提前一个小时发出警告,然后再发射精准制导武器予以摧毁。以色列15日晚轰炸的这幢位于加沙的大楼里面,云集了美联社、半岛电视台等好几家国际媒体,目的是阻止国际社会了解...

    2021-05-17 20:25:19
  • 美军在利比亚弄到俄制防空导弹系统,急忙拉到德国研究!
    美军在利比亚弄到俄制防空导弹系统,急忙拉到德国研究!

    英国《泰晤士报》28日爆料称,美国去年从利比亚内战战场上搜刮到一台完好的俄制S1“铠甲”战术防空系统,并将其偷偷运至德国加以研究。报道称,这次秘密行动号称是为阻止防空导弹落入恐怖分子或黑市之手,“威胁民航安全”。但美媒提到,美国军方历史上也曾费尽心思搜刮外军装备,进而分析其弱点、开发反制方式。一名俄罗斯官员则表示,莫斯科对偷运行动是知情的,但认为美军能从中获得的情报有限,因为这款导弹系外贸出口版 有网民在飞行数据追踪软件上发现,去年6月3日至6日,一架C-17从美国本土出发、两度往返利比亚与德国,期间还经...

    2021-01-28 14:48:53
  • 坏土豆:从希腊400年深仇到利比亚全球博弈,埃尔多安的霸权之路
    坏土豆:从希腊400年深仇到利比亚全球博弈,埃尔多安的霸权之路

    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大名鼎鼎自然不用说了,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爱琴海岛屿上的基克拉迪文明,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而土耳其源于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的精神寄托。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横跨三大洲,控制了北非、小亚细亚、巴尔干、高加索、两河流域、东非、克里米亚等辽阔的土地,整个地中海都成为了奥斯曼的内...

    2021-01-25 20:51:56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