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杰:一堵墙为何能让美国政府停摆35天?这里面有美国最怕的一件事
作者 :王鼎杰 2019-01-27 19:05:01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在美国历史上,因为总统和国会发生预算顶牛,造成联邦政府停摆的事情并非新闻,这次停摆的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只涉及九个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国务院、住房及城市发展部、交通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内政部),而且不是全员离岗(38万名联邦工作人员强制无薪休假,另外42万名“必要”人员无薪办公)。但还是引发了全球热议和围观。
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起因特殊,因为一堵墙而引起。这就是特朗普坚持要盖的美墨边境隔离墙。
第二是时间长,前后35天,创下美国联邦政府史上最长关门时间纪录。如果这次协商不成,还会再次停摆。
为何一堵墙能够引发如此强烈的争执?
因为这堵墙的背后,隐藏着美国最怕的一件事。
美国的地缘焦虑
在地缘战略层面,美国有两大焦虑。
第一个焦虑是被孤立在亚欧大陆之外。
美国最大的地理优势是远离亚欧大陆,所以适合充当离岸平衡手,利用亚欧大陆上各国家之间的矛盾,上下操控,形成自己的控局能力。
但是,美国最大的地理劣势也是远离亚欧大陆。亚欧大陆聚集了最重要的资源、人口、文明和市场。美国一旦被孤立,就只能当北美的地区大国,甚至连地区大国的地位都难以维持。
第二个焦虑是身边出现强有力的竞争者。具体又可以分为两件事。
古往今来,最可怕的敌人往往是在近处而非远处。所以,所有强国的崛起都是本着远交近攻的策略,先降服周边、稳定后院,再介入远方事务。
美国的身边,北是加拿大,不差钱,不差技术,但是缺人。南是墨西哥,最不缺人,但差钱差技术。
所以,美国最不希望身边发生的事情就是:加拿大人口变多,墨西哥国力变强。
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
这两件事情发生任何一件,都将根本改变北美的地缘格局,进而改变全球战略格局。
短期内,加拿大的人口和墨西哥的国力都不会有重大变化,但墨西哥的人口却已经逐渐成为美国的心头大患。
从明争到暗斗
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美国能够由大西洋一隅的十三殖民地扩张成两洋大国,拥有太平洋海岸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兼并墨西哥的领土。事实上,美墨关系一直非常吃紧,直到二战结束一年后的1946年,美国才宣布停止制定针对墨西哥的战争计划。但是否真的彻底停止了,鬼才知道。
同时,美国对远方大国和墨西哥的地缘调情一向是敏感无比。日本、德国都曾因为这一点而与美国发生战争危机。
改变历史进程的齐默尔曼电报,缘起于德国与墨西哥的反美联合
到二战结束后,表面上美墨力量对比已经极度悬殊。但是,墨西哥抓住了美国是移民大国这个特点,更抓住了国际主义升温的机遇,持续以非法移民的形式进行人口渗透。
这些人进入美国后,一边享受美国社会的各种利好,一边却不认同美国这个国家。到2017年,在美国居住的墨西哥裔人口已经多达3460万,占了美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强。将近三分之一的墨西哥人在美非法定居。所以才会有人惊呼墨西哥正在用肚皮征服美国,不流血收复失地。
美国的战略红线
特朗普之所以宁肯创下政府停摆纪录,也要坚持垒墙。正是因为他看清了一点:非法移民涉及国本,不可小视。
这个国本就是:任何国家都以国土和国民为立国基础。两相对比,国民比国土更重要。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虽然一贯标榜多元开放,但事实却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以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白人为核心人口。
二战后,这个人口在全球人口总量中的比重却在持续萎缩,而且是在大西洋两岸同步萎缩。最终,甚至在美国内部的比例也开始发生蜕变。
1936年以来美国人口出生率变迁
相比之下,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就大的惊人。印尼、越南、朝鲜半岛的人口增长速度也不容小觑。
美国地缘学者斯皮克曼之所以在二战前就预言苏美中印四国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四个国家。二战期间又强调中印的复兴将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变量。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为什么二战之后,国家分多而合少?殖民理论成为过街老鼠?控制人口理论一度横行全球?
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霸主自己对外已经无人可殖,吸纳移民又害怕动摇国本。所以,美国才会把反殖民和反领土兼并当做红线,将美国之外的分裂主义分子当做重要合作对象,同时四处兜售人口控制理论。原因就在于,殖民和领土兼并只能有利于那些人口大国,而不利于美国。相反,分裂主义和人口控制只要不发生在美国,就是最大利好——
在霸主已经无法再扩大的时候,把别国的领土变小、人口变少,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美国之所以能肢解苏联,就是因为苏联的核心人口已经萎缩,分布也不平衡。美国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制造更广泛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而形成强大的边疆离心力。
事实证明,这个遏制加接触、围堵加渗透的策略非常成功。
但是,如果美国内部也出现了强大的离心人口,难保不会让其他大国抓住弱点。
墨西哥非法移民只是冰山一角,隔离墙也只是十八般武器中的一件。
这里隐藏的就是美国最害怕的一件事:人口构成失衡,引发认同危机和分裂主义情绪。
亨廷顿算是较早看清这个隐患的美国学者。为此他先后写了《文明的冲突》和《我们是谁》。以此为标志,美国内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复兴派。主张强化核心人口优势,守住实体边疆,复兴真正的美国精神。
特朗普正是这一思潮的忠实信徒。
启示与隐忧
既然这堵墙如此重要,为何民主党议员要反对呢?
仔细看反对派议员的国会演说,就会发现,他和她们反对的是特朗普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方法,而非问题本身。
民主党一边反对垒墙,一边抓住通俄门事件不放,其实是以垒墙为施压点,重心还是在通俄门。最终是想搞出一个新水门事件,实现民主党的卷土重来,顺带在共和党的历史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等到特朗普下台之后,民主党也许会停止修墙,但绝不会坐视移民问题本身继续恶化。
这就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增量、空间分布,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根基。如果这个根基动摇,枝叶再繁茂,最后也是镜花水月。即便对于那些不是移民国家的国家,也应该记住:
人口是国家之本。邻接国家最适于互相损害根本利益,且损害的方法绝不限于热战。
1800与2100年,当前世界各国人口数量比例示意图
(数据来自联合国人口司)
从这一点上说,所有延边地区的经济政策,都应首先考虑国家安全的需求。盲目追求单一经济效应,大量引进外国劳动力,往往潜伏着巨大的隐忧。
美国尚且如此警惕身边的弱国,每个国家其实都该仔细衡量一下周边的人口势能变化。
我国虽然人口总量很大,但增量已经出现危机。老龄化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而未来的几个主要人口暴增点几乎都在我国周边。从朝鲜半岛到印尼到越南再到印度,这条线上的人口变化,将形成五十年后的巨大国际关系变量。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稳固国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