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看“大选”:韩国瑜上台便剑指蔡英文
台湾2020“大选”电视辩论会今天下午举行,学者分析,辩论会的战火比前几场政见会更为激烈,三方候选人都采取“攻击是最佳防御”的策略,过程犹如“盐水蜂炮”激烈;但各方提高批评对手的发言力度,也连带使得辩论激战变得“情绪化”,结果恐怕三方都会增加选民的“不喜爱度”。
台湾世新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温伟群表示,辩论会相较于政见会,三方火力都大幅提升,例如韩国瑜重批绿营,当“监察院”陈师孟连法官都敢约谈,“哪个检察官敢办案?”或是反酸蔡英文是网军最大受益者,“不然在这里辩论的是赖清德”。蔡英文称自己“没办法随时哽咽、更不会跪着走路,制造娱乐效果”,只会挺直腰杆扞卫“台湾尊严”。
但温伟群表示,各方发言虽内容激烈,给选民留下深刻印象,但也有些发言带有情绪。例如韩国瑜直接杠上部分媒体,批“苹果日报”是“没有水准的媒体”,再轰“中央社”总编辑的提问是“无聊、设计的意识形态”,后续也被宋楚瑜反酸“怕热就不要进厨房”,恐怕辩论会后,三方的“选民不喜爱度”都会增加。
温伟群表示,选战进入最后阶段,各方的选举策略可从辩论会上看出端倪,韩国瑜强力表达对现状的不满,批评前朝“陈水扁贪、马英九软、蔡英文空”,要凝聚想改变现状的选民。蔡英文则是强调自己的“执政”能力,也反击韩国瑜缺乏政见及经验。
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游梓翔则观察,三方辩论风格歧异,例如韩国瑜热度高,猛攻绿营乱政;蔡英文则是风格偏冷,持续以“反中”为一贯立场,但仍有过度念稿的问题;宋楚瑜采取温和策略,强调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但仍发生“边缘化”的情况,例如蔡、韩在交互诘问阶段都不针对宋楚瑜提问。
此外,温伟群也说,台湾从1994年起开始举行“大选”辩论会,但因辩论时间实在太长,选民不见得有耐心听完全程,最后只会流于“只看自己想看的、各取所需”,达不到有效沟通的效果。不过游梓翔说,如此长时间的辩论会,但各方候选人都能撑完全场,“可见三人的身体都不错”。
美见缝插针干预台湾选举,岛内学者警告蔡英文当局不要“引狼入室”。
“真正在背后想操弄台湾选情的不正是美国吗?”27日,名为“艾立克”的网民在岛内中时电子报网站上留言道。这名网民质疑的是美国国务院的一则最新表态。26日,刚刚入列的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穿越台湾海峡进行正常训练。台湾“中央社”27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回应该媒体问询时声称,“美国敦促中国,不要从事危害台湾安全、社会或经济体制和台湾人民的胁迫行径”。岛内绿营媒体27日纷纷报道美国官员的表态,宣扬“美国国务院要求北京停止胁迫台湾”。国外社交媒体YouTube网站上,有网民讥讽岛内一些人称,大陆航母路过一下,台湾就有人“叫美国主子发话了”。
山东舰 图源:中国军网
据台湾“中央社”27日报道,对于“山东舰”通过台湾海峡一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伊斯特本周四表示“知悉”,但对于美军掌握的细节,不愿进一步说明。而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则回复“中央社”称,美国对两岸和平及稳定有着深切且持续的利益,并强调台湾是“可靠伙伴、民主模范及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报道称,这名发言人重申美国立场,呼吁两岸进行建设性对话,寻求“台海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平解决彼此分歧”。美方的回应似乎让台湾一些人找到了“靠山”,不少媒体27日均大篇幅对此进行报道,并形容美方的回应为对北京“喊话”。
事实上,美国对台湾选举的介入早就有迹可循。今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薛瑞福声称,美方预测大陆“将干预台湾2020选举”,美国和台当局已就此展开对话,美方考虑“直接提供帮助,强化台湾应对能力”。
香港中评社称,这等于公开承认、宣布美国正在介入台湾“大选”。所谓“美方预期中方将干预”,只是为美国的干预找借口,贼喊捉贼。12月,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在台湾“大选”后45天内提交报告,说明“中国(大陆)对台湾选举的干预或破坏”。不少台湾网友大呼,“这就是美国明目张胆介入台湾选举的证据”。美国通过的其他一系列挺台法案也被认为是在支持岛内特定候选人,干预选举。
除接二连三地出台“涉台法案”外,公开报道显示,美国舰机2019年曾数次穿越台湾海峡,美军B-52轰炸机本月早些时候首度飞入“台北飞航情报区”。1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前中国事务主任博斯科甚至在美国《国会山报》网站撰文称,如果蔡英文赢得连任,或韩国瑜胜选并承诺承袭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实施和倡议的“负责任做法”,华盛顿应该摒弃自己的战略模糊政策,明确告诉北京,美国将扞卫台湾对抗任何大陆的“侵略或胁迫”。他还鼓动,白宫应该通过电话,正式向台湾“总统选举”的胜出者传达这个安全承诺。
台大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分析认为,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已与大陆展开多线竞争,台湾因此正成为华盛顿遏制北京战略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为得到美国支持,蔡英文当局也不顾岛内民意反对、试图推动通过“反渗透法”。27日,台湾“立法院”就“反渗透法”进行协商。台媒称,不管协商结果如何,蔡英文宣示的“31日必过反渗透法”都不会得到改变。因此,此次协商也被讥讽为“走过场”,而强推“反渗透法”也被视作绿营“亲近美国”的大好机会。
蔡英文(资料图)
台“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黎家维日前发表题为“反渗透,却欢迎美日逆渗透”的文章称,“美日官员或智库在选战期间发表重要谈话,对台示警或意有所指,或推动立法与国会决议,再经媒体转述炒作,已是基本模式”。
黎家维特别提到,21日高雄罢韩游行竟出现外国人,而台湾现行法规对于外国人参与选举、罢免与游说活动有一定限制,“当民进党政府一手拿反渗透法试图斩断来自北京的影响力之际,却选择性地对其他试图影响台湾选举的国家或境外势力门户洞开。此举不仅有害台湾民主,恐怕也是引狼入室”。
日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下令,要求立法机关在12月31日必须通过所谓的“反渗透法”。如果通过,几乎所有大陆机构组织,媒体与学校等,都可被解释为“渗透来源”。包括在大陆的台商、台生、台属,甚至每年来大陆的约500万台湾游客,都面临触法入罪的可能。
12月23日,中国国民党对此召开记者会,罗列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及部分政治人物访问大陆纪录,质疑绿营自己赴大陆是“交流”、别人是“卖台”。韩国瑜竞选副总干事周锡玮质疑,民进党批评韩国瑜进过中联办,但绿营部分政治人物与大陆同样走得近,蔡英文担任陆委会主委期间,承认过一个中国、九二共识,还称“未来一中”是唯一选择。
昨是今非、两种标准,现在蔡英文强制通过“反渗透法”,应该先从蔡英文以及身边人查起。“立委”候选人李永萍也指出,民进党什么事都做政治斗争,用红色放大镜推动“反渗透法”,韩国瑜进中联办都可以被批“卖台”、大做文章,陈菊也该好好交待。
而在19号时,新党不分区“立委”候选人邱毅就爆料,1998年底蔡英文随着辜振甫到大陆,担任辜的发言人,并陪着辜看了京剧《锁麟囊》。看完后蔡英文称“两岸就像‘锁麟囊’里面的男女主角,历经波折,最后终于成为神仙眷属,象征两岸历经磨难,最后终归统一”。邱毅讽刺说,“蔡英文应该还记得吧,真正的统派是谁?不就是蔡英文?”
听到爆料蔡英文先是哈哈笑了两声,并回应邱毅,“他先拿证据出来啊,他没有证据的话,为什么要回应”,请他先拿证据出来,不然每个人不拿证据随便讲几句话,我们就跟着他转吗?蔡英文办公室也是百般抵赖。
根据“中华民意研究协会”发表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的关系在民众满意度上仅有1%,另外超过了64%以上的民众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蔡英文执政期间把两岸关系搞得“乌烟瘴气”。
近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就两岸热点议题作出回应,朱凤莲表示,“我们从来不介入台湾地区的选举。民进党当局无视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刻意挑动两岸敌意对立,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其所作所为意图在于欺骗台湾民众,谋取选举私利,相信台湾同胞会识破他们的选举伎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