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狙击手即将面临绝迹?最惧伤害力的狙击手为何后继无人?
随着时代的前进,目前的军事战场与历史上的战场相比,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人力量不再突出,像是古代可以百人敌的将领在如今的战场上也不再有用武之地。而今的军事对决中,更为重视的还是集体的力量,也对军事装备有了更大的依赖性,毕竟一颗导弹只要用的好,完全可以炸毁敌军的基地,乃至于将导弹库炸毁!不过,仍旧有一个兵种,可以说是一个人就能扭转乾坤,他们就是狙击手,在战场上一名优秀的狙击手,不仅仅能够发挥无可匹敌的力量,更是可以千里外射杀对手!这对于战场的掌控而言,无疑是发挥着难以想象的的作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兵种,在美国却面临着"濒危"的境地,最具杀伤力的狙击手,却是要后继无人?
在我们普通人所了解的军事题材的文化作品中,似乎最有传奇色彩的就是狙击手,他们冷酷无情,又具备着超过的隐藏能力,一旦被他们盯上,那么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死亡,而且在死去的那一刻,你都不知道射手在哪里!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对战场最具有掌控能力的兵种,却是在美军中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景象。近几年来,海军陆战队中的狙击手队伍正在面临着一个难以克服的敌人,这就是来自他们本身!后继无人,成为了老狙击手们的悲哀,军方对这种情景更是束手无策。他们甚至担心,再下一场大规模作战中,美军将无法抽调出足够多的狙击手,来掌控战场走向。
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狙击手,不仅仅需要沉着冷静,更是要有者强硬的身体素质做基础,除此之外还要经过最严格的训练!所以想要成为一名狙击手,首先要在最起初的军事训练中,各项训练任务都要拿到最佳,这样才算是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狙击手训练,而后续的初级训练阶段将会持续79天,此外还会有一个3周的理论课程。这就是狙击手们所要通过的初级课程!
但是往往经过了这么长期的训练之后,狙击手还要熟练掌握多种技能,等到所有的训练任务结束,往往士兵的服役也就到期了,这时候士兵除非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否则的话大都是会离开军队!另外,不少参加聚集训练的士兵,都会在之后选择参加任务执行更安全的特警部队,或者是加入安保集团,亦或是出身做雇佣兵,这些选择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获利!
而且相对于军方所执行的任务,这些离开军队的任务都会比较安全!所以很多狙击手都会选择离开军队!此外,狙击手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所执行人的任务都是强制性的,都是要射杀一些关键人员,但是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或是儿童,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军中狙击手越来越少!
世界第一狙击手因长相曝光强制退役,曾2.5公里外取敌首级
内容摘要:狙击手,这个犹如幽灵般的名字,在战场上就像死神降临般的让人毛骨悚然!一直以来,狙击手都被认为是战场上最危险的存在,能够熟练掌握武器,做到精准射击一击必杀、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
狙击是“伺人不备,突然袭击”之意,当然狙击手也不仅仅是影响某场战役的最终结局,有时甚至还有可能重新改变历史的书写。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必然会让对手产生一定的心理恐惧感,提高己方军队的士气,拖延敌方时间使其延误战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美军爆破工程兵手中的巴雷特狙击步枪)
据相关资料统计:当初二战初期,机枪平均每杀伤对方一名士兵则需要2万法子弹左右。美军在两伊战争当中则需要18万发子弹。然而“同场竞技”的狙击手平均才1.5发子弹。大家所熟悉的战争电影《兵临城下》主人公瓦西里的原形就是:“瓦西里,扎依采夫”,当年在二战这名狙击手可谓是“一夫当关”总共消灭了近400多名德军,(其中包括德军狙击手学校校长狙击之王“科宁斯”)在军事历史学界中备受敬仰,他给狙击教学和狙击发展历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军注明狙击手瓦西里,扎依采夫)
现如今,世界各国军队都特别注重狙击手的培养,让枪法好的士兵去特种部队接受相应的专业训练,有条件时,可担负特殊任务,藏匿于隐蔽或则开阔场所使用精准的轻武器对特殊目标或者重要人物进行远距离摧毁和暗杀。可以单独完成任务,也可形成狙击小组进行火力交替配合。
(德国狙击小组使用AWP高精狙)
俗话说的好:
脱离使用者再好的武器也是“一堆废铁”,所以狙击手的训练和技巧融入狙击枪,两者成为一对才是真正的致命组合,现在的狙击枪也不再上当年加装一副瞄准镜那么简单,大致可分为:高精狙,和反器材等等。狙击步枪大多装有精确瞄准用的瞄准镜;枪管也是经过特别加工,膛线经过反复打磨,精度非常高;射击时多以半自动方式或手动单发射击。
就拿美国大兵喜爱的“巴雷特”反器材狙击步枪来说,巴雷特,打两三公里不再是件奇怪的事情,曾在2012年创下的2475米最远狙杀记录的两名澳大利亚狙击手,就是使用的反器材大狙“M82A1”型半自动狙击步枪,这也是刷新世界狙击的最新记录(此前加拿大士兵使用用TAC50狙击过塔利班机枪手,当时是在2430米的距离上连开三枪才放到对方)
(外军特种狙击小组进行潜伏任务,从其携带的单兵武器装备可以是何等的重视狙击战术)
广大军迷可能都听说过:其实超越2000米的距离狙击,更多的是考验射手的耐心和技术,当时用巴雷特刷新战绩的澳大利亚狙击手也是在开枪后长达6秒的的时间,副观察手才见敌方人员中弹倒下,后来经武器专家经测算鉴定认为,能够从两公里之外击中目标的,其成功的几率不到百万分之一。由于地转的偏向力也是影响子弹运动轨迹因素之一。
(巴雷特使用的高爆穿甲弹可轻松打穿水泥掩体,尔后狙杀目标)
信心和运气以及合适的武器,固然是造就远程狙击的奥秘所在。实际上一名真正的狙击手,看起来并没有“好莱坞”大片宣传的那样风光无限,当年阿富汗战场号称世界第一狙击手的,克雷格·哈里森,因军方失误导致身份信息泄露,在主流媒体上曝光后被迫退役,此人是英国皇家骑兵队的一名下士,绰号“沉默杀手”。他性格沉稳少言寡语,喜欢独处从不与人过多交谈。
(克雷格·哈里森服役前照片)
2009年在阿富汗南部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克雷格·哈里森使用一支L115A3狙击枪,在2430米之外的一道山坳里精准“秒杀”目标,并成功协助同行解救出深陷重围的指挥官。然而在名气的背后带来的却是厄运,他身份信息经过曝光后,原来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不得不被迫离开军营,带上妻子和女儿远走他乡,他所学习的本领也使得他变成了惊弓之鸟,就连外出时都要不停地回头张望反复观察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所以现如今他宁愿默默无闻的隐姓埋名,也不愿再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术业有专攻,专攻一门狙击技能,加上训练强度,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想当一名资深狙击手实属不容易,除了精通射击技巧,还要时刻把握敌人踪迹、判断风力对射击的影响以及隐藏自己的行踪。甚至在某写特殊条件下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子弹所造成的影响,说个题外话,大家可能不知道军用水壶的摒弃就是狙击手总结提出的,现在80%世界各国的军队都已经选择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水袋与吸管。将饮水改为吸水,让自身减少暴露的情况下同时顺利完成相关任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