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让人心惊胆战 美国就是这么看透伊朗的
加拿大《渥太华公民报》1月10日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已经从美国军方得到消息,美国不但使用了导弹预警卫星发现了道尔M1导弹的发射,其军事情报部门侵入了伊朗军事指挥部门与防空导弹部队的通话线路,以此判断出乌克兰民航班机是被伊朗方面误击。
其实在两天前,部分国内分析家就指出了这种可能性。实际上,了解现代战争的人们都知道,这不过是信息化战争模式的一次最新曝光而已。从古代开始,战争在正式打响之前,有两个部门就已经先期行动起来了,一个是后勤,一个当然就是情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情报。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军事情报工作已经发展成一个“随时在线”的领域。主力部队或许还有平时战时之分,哪怕快反部队也有回营休整的时刻,而军事情报部门永远都在战场上!
美国有十多个已知的情报机构直接或者间接服务于军事行动
特别是在美国和伊朗对抗的前沿上,军事情报部门的工作就更是昼夜不停。和人们的印象中不同,今天的情报工作更多的并不是依靠007那样翻墙打洞的窃密者,而是各类高水平的技术装备。应该说人类在哪个阶段和领域上开展活动,情报工作就要在哪个领域和频段上开发出相应的装备来。
军事情报总体来说分为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人力情报也就是通过间谍、“鼹鼠”、侦察兵等手段获取情报。技术情报就是用卫星、侦察机、潜艇、监听站等手段来获取影像信息和无线电信息。获得这些情报之后,还要通过分析师的工作,形成数据和判断,供指挥官决策。
美国“锁眼”大型间谍卫星
美国是当今世界技术情报能力最强的国家,技术侦察装备的数量和种类也最多。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装备分成电磁波类和机械波类。电磁波类较为庞大,从用户角度,可以分为民用和军用两大类,从应用领域角度,可以分为通信、雷达、其他电磁信号两类。具体到设备,种类就更多了,包括手机、对讲机、专用电台、空地通信、航空管制雷达、预警雷达、火控雷达、导弹遥测信号……可见光、红外信号一般被列入图像情报,与电子情报有所区别,但它们但实际上也属于电磁波。机械波类别的内容比较少,但重要性却一点也不低,人们最熟悉的就是针对海军舰艇的水声侦察和针对核试验的地震波监测,其实如今对于个人交谈的远程监听技术也已经很发达,用红外激光照射交谈者本人或者身边的物体,就可以感知到声波引起的振动,然后还原出语音来。
美国空军用空中国王300公务机改装的情报采集飞机
对于伊朗这种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薄弱的国家来说,美国的技术侦察基本是无孔不入的。哪怕采用光纤通信也无济于事:中国的安全保密部门发现,美国发明了一种手段,只要把光纤弯出一个大折角,再把采集器放在折角一侧,就能读取其中的信息流。至于铜缆更是容易窃听。伊朗也不具备自主密码能力,从西方引进的密码几乎肯定留有后门,从俄罗斯只能引进强度有限的密码,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轻易破解。
至于伊朗的政治保卫,恐怕也不能太乐观。伊朗已经多次发生高端国防工业专家遇刺、遇害的情况。如果有潜伏间谍在伊朗境内设置电子监听站,只怕不会太难。
那么,美国人能听懂波斯语吗?美国自称“种族熔炉”,在国内就能找到几乎任何一种母语的人士。而且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大批前伊朗贵族逃往美国,落地生根。这次前往波斯湾执行任务的杜鲁门号舰长就是个伊朗裔。对美国情报当局来说,能听懂波斯语的情报分析师很容易招募。
美国国家侦察局的办公大楼里容纳了大批情报分析师和超级计算机
美国现在拥有10多个主要的情报机构,除了著名的中央情报局,直接服务于军事行动的还有负责对外军事情报的国防部情报局、负责图像情报的国家侦察局、负责电子监听的国家安全局…另外,另外一些政府部门也运行着半公开的情报机构,例如美国能源部就拥有庞大的情报单位。
著名的“五眼联盟”
美国还能够得到英联邦体系下的情报机构支持。英国是多源情报融合的鼻祖,发明了许多通过公开信息判断战略情报的手段。例如通过国防设施附近的车辙来判断该设施的业务活跃程度,利用天然气罐投影来判断储气量。中国空军的一位学者早年在英国访学的时候,居然被罗罗公司的研究人员找上门来,说他们根据中国空军苏27的采购合同和训练执勤强度,建立了一个AL31发动机寿命数据库。他们希望,如果英国政府取消了对华武器禁运,那么在中国为苏27采购下一轮发动机的时候,可以考虑罗罗的产品。
在这样强大的情报网监控之下,伊朗军方的所有行动对美国几乎都是透明的。伊朗军政人员在拿起电话、移动鼠标的一瞬,就在美国监控之中。美国对伊朗重点基层部队的情况掌握,甚至可能比伊朗高层更加清晰和透彻。
因此,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在决心对抗美国这种信息技术超强的时候,首先要对可能付出的代价有充分心理准备。最重要的,还是要独立自主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对抗技术。没有这样的决心、勇气和长期斗争态度,就不会有真正的独立自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