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美国差点因为一个不值钱的芯片引发核战
作者 :中华军事 2020-01-14 15:25:13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次 评论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形成了两个超级强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苏联。然而按照中国的俗话来说,一山不容二虎,不论是美国和苏联都不允许对手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两个国家开始针锋相对,一度进入冷战对峙时期。
在冷战时期,苏联、美国都快速提高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并且在多个领域突破人类的极限,尤其是在核武器领域。
冷战时期苏联、美国的核武器数量达到了顶点,同时战略威慑能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当然为了防范核战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两国都建立了强大的预警系统,以防对手对自己进行先发制人。
表面看似没有任何战争发生,但苏联、美国的神经紧绷,时刻防范对手来袭。
就在1980年的某一天,美国五角大楼的警报系统突然响起,这种警报系统就是由敌人的导弹来袭而发出的警报。
美国最大的对手无疑就是苏联,苏联如果向美国发起导弹攻击,势必是核武器攻击,所以美国迅速部署起了防御措施,并且将导弹全部进入战备状态。然而最终并没有发生核大战,也没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了查明原因,美国对其整个导弹防御系统进行调查,事后才得知原来是一个芯片出现故障,导致报警器错误拉响。这个芯片仅仅价值43美分,而43美分的芯片出现故障差点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当然在冷战时期引起世界大战的潜在安全因素还有很多,像这种类型事故比比皆是。人类科技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稳扎稳打,尤其是这些高精尖端装备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时常排除安全隐患才能够保证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不然因为一个43美分的芯片,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怕悲剧就会真实上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