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一定要现身 亲自和中国代表签署协议
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库德洛2020年1月10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字仪式将按计划于1月15日在白宫举行。库德洛说:“第一阶段协议将在星期三(15日)签署,会有一个很美好的仪式,我们前一晚会共进晚餐,之后还会共进午餐。特朗普总统将和中国代表一起签署协议。”
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库德洛
从库德洛的话看,晚宴、午宴外加特朗普同中国代表签字,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仪式将会非常盛大。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特朗普同中国代表一起签署协议,这从外交上来看并不对等。中国代表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签署协议才是对等的安排。为什么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是由特朗普签署?
此前中美就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安排是在201911月的智利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期间,中美会晤并见证签字。但是随着智利取消当年的APEC峰会中美何时何地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就变得非常不确定。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莱特希泽2019年12月13日曾说,双方计划2020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在美国签署这份贸易协议,由部长级的官员签署。但是,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坚持说,协议将由两国元首签署。2019年12月24日特朗普也说,美中第一阶段协议已经完成,他和中国将举行签署仪式。
莱特希泽所说中美将在2020年1月第一周签字经事实验证并未实现。谁也没有想到,是特朗普和中国代表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而且是在中国代表并未冠以特使的前提下进行。
从美方此前提起过特朗普同中方签署协议看,中美并非没有讨论过出面签协议的可能,美方也一定是邀请过中方出面签署协议的。但最终中方的决定是不出面,由代表出面签协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寻常的安排?
就中美贸易谈判来说,美国出尔反尔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有过多次出尔反尔的前科。因此,不出面并不是偶然。中美第一阶段协议2019年12月13日官宣之后还一直在谈判。特朗普食言甚至美国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立场不一的情况很多,特朗普可能已经习惯了被媒体批评以及公开丢脸。
但中方不太可能去参与如此不确定的事务。维护国家权威的,是民众对中国的基本要求,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是中国作为大国立身国际社会的根本。中方并未亲自同特朗普签署协议,是外交安排上的慎重。
谁也不知道特朗普会不会临时变卦
可能从一开始中国就没有认为这是一个一定要中方亲自出面签署的协议。谈判过程中,谁也不知道会达成何种共识,如果中美真的达成历史性协议,中方出面签署并无不可。而从中美选择阶段性解决中美经贸纠纷看,第一阶段协议的分量并没有那么重,这或许就是一个美国大选期间的暂时性维稳协议。
中方不出面,甚至中国代表连特使的头衔都没有,这释放的信号是中方并不认为该协议可以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是中方对未来中美关系的不乐观判断,该协议只是中美能否管控纠纷的开始。
从中方的外交惯例看,一般中方出面签署的大都是重要的共识、声明、条约,是涉及双边关系里程碑式变化的那种文件,比如中美公报,中日政治文件。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这种具体事务性的协议,中方即便是和特朗普见面了,应该也只是见证签署,而不是自己亲自签署。
中方有在多边会议场合同特朗普见面的计划,中美能够达成协议的话,顺便在多边会议场合见证协议的签署也并非不可。但随着APEC智利峰会取消,中方显然并没有和此相关的特别行程安排,中方不会为了签署协议特意找时间和地点同特朗普会晤,更不可能为此访美。
中方是否同特朗普签署协议这个问题之所以提上日程,是因为美国提出了这个问题。特朗普一直希望中方和他签署。即便中方拒绝同特朗普签,他也要和中国代表签,说明特朗普太需要一场表演,太需要一个舞台,太需要一个证明政绩的仪式了。(风国际)
据可靠消息:我国和美贸易协议谈判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已确定在1月13日赴美,和美国1月15日签订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
同时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采访时,据路透社报道,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联网台采访时说,“我们将于1月15签署重大协议。我认为将是在1月15日,或之后不久,但我认为会在1月15日。”
看起来,特朗普确实很高兴,他知道因为贸易摩擦,给自己带来的选举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很快要解决了。
这是特朗普就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签订截至目前发表的最确定的言论,这次看起来,特朗普没有在此项问题上闪烁其词或避实就虚,所以,协议签订已经是一个极大概率的事情了。
同时在稍早,特朗普12月31日在推特上曾宣布,1月15日是签署协议的日期。
另据报道: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应美方邀请,我国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13日至15日率团访问华盛顿,与美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双方团队正在就协议签署的具体安排密切沟通。
过程
屈指算来,我们和美国的贸易战持续这么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方面也是得不偿失,虽然美方一再极限施压,但实际上美方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既定目标。
然而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就是这样,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度依存的关系,美方的每次极限施压措施都会引起全球市场的波动。贸易战中受损的是双方,同时也波及到世界。并不符合双方甚至世界经贸的利益。
美国特朗普之所以要发动贸易战,除了实际的经济利益外,美方国内的党派中,也有力量认为,希望美国能借这个机会,拖慢中国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但我国的反应呢?
自贸易战开始以来,我国对美方发动贸易战的态度一贯是“不愿打,但如果美方打则奉陪。”的态度,并且从未改变。这使美方在每一个阶段,持续坚持都显得得不偿失。与此同时,美国大选马上就要来了,特朗普为了自己的票仓,就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贸易摩擦。
意义
双方即将签订的第一阶段经贸协定,不光对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关系,即使是对世界贸易而言,都具有风向标一般的意义。
相关国际关系专家认为,该消息披露也显示了持续一年多的贸易战,正在向积极方向转变,但经贸关系会如何发展下去,具体是否还会有变动,仍要看美国内部的斗争与权衡。
那么美国内部对贸易战立场和态度的看法呢?其实并不一致。
“在贸易战中,可以看到美国各种集团的不同表态,实际上是不同集团的利益诉求。各界利益集团的诉求又是互相矛盾的。以企业为例,参加历次加征关税听证会九成以上企业都持反对意见的。究竟是先顾及经济利益,将战略利益暂放一放,还是持续战略利益,将经济利益先放一放,要视乎美国内部不同集团诉求的权衡。”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接受采访时说道。
其在特朗普和我国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那么第二、第三、以至最终贸易协议的完全签订,什么时候提上日程,什么时候签订呢?
但美国总统大选将在今年11月3日举行,特朗普现在要寻求连任。(一个人的浩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