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手不及!一项历史性的协议就这样无疾而终 这回普京也无能为力
利比亚局势在冲突双方宣布停火后依旧紧张。原本打算在莫斯科签署的停火协议无疾而终,随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再次传来枪炮声;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警告称,要给利比亚“国民军”“一点颜色”,正在继续向利比亚派兵。同一天,“国民军”领导人哈夫塔尔又突访希腊。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都有哪些战略考量?即将在德国召开利比亚问题峰会,对当前局势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1月16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举行的2019年度总结大会上发表讲话。埃尔多安发出警告,如果利比亚“国民军”继续发动进攻,土耳其将兑现派遣军队的承诺,并“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土耳其媒体报道称,16号深夜,埃尔多安命令土耳其2000人的部队随时准备出击。土耳其已任命苏伊萨尔准将为土耳其武装部队远征军特遣队司令员。在此之前,土耳其已向利比亚派出35名军事顾问。
《环球时报》援引英国《卫报》的报道称,土耳其可能准备向利比亚派出2000名来自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分子。从去年开始,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叙利亚国民军”大约650人已经抵达的黎波里,并部署在前线。另外,大约1350名武装分子从边境进入土耳其,接受土方的训练。报道称,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同意向这2000人每月支付2000美元的薪水。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陷入分裂状态。得到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控制首都的黎波里和西部部分地区,而国民代表大会则与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结盟,控制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去年4月,“国民军”对的黎波里发起军事行动,迄今已造成数千人伤亡。
利比亚“国民军”获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俄罗斯、法国支持,而民族团结政府得到卡塔尔、土耳其和意大利力挺。
埃尔多安在16号的讲话中还表示,根据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协议,土耳其今年会在利比亚沿岸进行石油开采作业,在获得许可证后将出动勘探船。而外国公司若要从事开发,必须征得土耳其和利比亚国民团结政府的同意。
在首都的黎波里被困之际,土耳其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于去年11月27号签署《海上划界协议》,该协议使得土耳其在东地中海拥有更大面积的专属经济区。土利两国的海上划界协议立即引发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以色列等地中海沿线国家的不满。希腊政府于去年12月6号驱逐了利亚驻希腊大使。据悉,地中海东部海域发现了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这引起了周边多国的关注。
就在埃尔多安发表讲话的当天,利比亚“国民军”领导人哈夫塔尔突然访问了希腊,并于17号在雅典先后与希腊外长登迪亚斯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举行会谈。会谈后,登迪亚斯表示,希望哈夫塔尔在即将举行的利比亚问题国际会议上表现出建设性、并在框架内努力实现停火,恢复利比亚的安全。
另外,俄罗斯媒体1月18日指出,在土耳其宣布对利比亚出兵之后,该国的头号大敌希腊也突然出手,公开表示,愿意向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北非国家部署“维和部队”。报道称,大批希腊精锐部队正在集结。
近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大力斡旋下,利比亚局势曾一度得以缓和。利比亚交战双方同意1月12号凌晨停火,双方领导人13号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行了长达六个小时的闭门谈判,但最终没有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媒体报道,停火协议草案内容包括:冲突双方立即无条件停止一切进攻性军事行动;成立一个“5+5”的军事特派团进行监督以确保停火执行;采取措施保证首都的黎波里等城市稳定等。对此,哈夫塔尔对外表示,该草案无视利比亚“国民军”的多项要求,因此该组织并未在协议上签字。随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就再次传来交火声。
虽然未能签署停火协议,但俄罗斯国防部表示,谈判的主要成果是“各方同意无限期延长停火”。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将继续为解决利比亚危机做出努力,须促使利比亚各方达成一致,避免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为了再次坐在一起解决问题,1月19日,利比亚问题国际会议将在柏林召开,来自俄罗斯、土耳其等11个国家和联合国、欧盟、非盟、阿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将再次寻求和平解决利比亚冲突的办法。
17号,德国外长马斯飞抵利比亚,在与哈夫塔尔进行会谈后,马斯表示,哈夫塔尔重申了遵守现有停火的承诺,同意参加柏林会议,并为会议的成功作出贡献。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17号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应德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赴德国出席1月19号举行的利比亚问题柏林峰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