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打造M1A2杀手 却吹破了牛皮?指标露馅:打不穿美军精锐坦克
19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已经购入可洞穿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坦克炮弹!
这就是最新型的3BM44M穿甲弹!
据来自于俄罗斯的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签署了购买新型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长杆穿甲弹(APFSDS)的合同。这种新型穿甲弹代号为3BM44M。
3BM44M被称为是最现代的俄罗斯坦克弹药之一,将由俄罗斯主战坦克、反坦克战车、牵引式反坦克炮125毫米滑膛炮进行发射。
过去,俄罗斯相关的同类穿甲弹,采用单个接触炮膛的环形弹托,有着弹托分离简单可靠的优点,但与炮膛接触不够稳定,容易在炮膛内发生抖动,影响精度,而且可能损伤炮膛。到了近期,一些改进型号(如BM42M)开始采用双环弹托,预计最新的3BM44M炮弹也沿用了这一改进。
重新设计的弹托使得弹体在炮膛内弹道中非常稳定,基本解决了抖动和划伤炮膛的问题。另外,俄罗斯一直在改进缓解穿甲弹小角度命中对方装甲时的跳弹问题,开始使用一种装在弹芯前部的阻尼块,缓解跳弹问题,而且更具对付反应装甲的能力。
根据公开资料,俄罗斯最新的各种坦克炮,将逐步改为使用一种改进的穿甲弹,以及一种全新的穿甲弹,后者也就是3BM44M。据报道,新弹药预计能够穿透目前所有现役的、距离在2000米距离之内的现代装甲车辆,包括了美国制造的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根据军事专家克罗波托夫的说法,3BM44适用于目前服役的所有俄罗斯陆军主战坦克的任何125毫米火炮,这极大降低了提升相关坦克穿甲能力的整体成本,无需更换大量服役的主炮。过往,苏联、俄罗斯坦克炮有一个奇怪现象,穿甲弹的精度竟然不如破甲弹,或许改进型穿甲弹将解决这一问题。
现有多种125毫米炮弹,从左到右为穿甲弹、榴弹、破甲弹(图中为破甲弹训练弹)
具体而言,这种炮弹能够在2000米处穿透相当于650毫米轧制均匀钢装甲的坚固战车。克罗波托夫表示:“这足以击败美国的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现代改装型号。”
俄罗斯的3BM44M炮弹,设计目的是逐步代替苏联的3BM42坦克炮弹,将能够在现代化改装的T-90、T-80、T-72,以及最新的T-14阿玛塔坦克上发射。
然而,这一数据引起了一些西方媒体的质疑。包括《国家利益》等媒体报道,M1A2艾布拉姆斯改进型、“豹2”和“挑战者2”被认为拥有大约相当于800毫米轧制均匀钢装甲的正面装甲。因此即便俄罗斯自己的宣传数字准确,依然无法击败这些西方先进坦克。
俄罗斯目前有T-64、T-72、T-80、T-14“阿玛塔”、少量BMP-3步兵战车底盘改造的反坦克车辆在使用125毫米滑膛炮。
尾翼稳定脱壳长杆穿甲弹是1970年代开始普遍装备的先进反坦克炮弹,它主要包括了发射药药筒、弹托、长杆弹芯三者,而弹芯包括了尾翼、主体长杆和装在弹底的曳光装置等部件。苏联、西方的相关这一类型的炮弹,均使用钨合金等重金属制成,外部一般包有钢套,头部尖锐。弹芯长径比通常很大,开始时为12:1,后来不断加长。一般其长杆弹芯由一个马鞍形、三瓣弹托,通过前、后定心环与药筒、炮管结合,后面通过闭气环紧密。其尾翼有多个翼面,通常使用高强度、低重量的铝合金轧制,经热处理之后可承受500兆帕以上的膛压。尾翼运用真空电子束等先进焊接工艺,将其固定在长杆弹芯尾部。
俄罗斯与西方的尾翼稳定脱壳长杆穿甲弹的最大区别,在于俄罗斯坚持使用可以经坦克炮塔座圈底部吊篮式自动装弹机装填的分装125毫米炮弹。因此,它的药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弹芯连接,另一部分自为一体。俄罗斯、西方相关炮弹都使用半可燃药筒,发射后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金属筒底。俄罗斯自动装填机会将这一筒底抛弃,西方坦克则需要人手抛弃。
这类炮弹在发射后,长杆弹芯和弹托一起被高速推动向前,出膛后弹托分离,弹芯飞向目标,直至命中。最初这些炮弹弹芯初速超过1500米∕秒,此后不断增加,但更重量的是命中动能不断提高,弹芯的最终杀伤效果也不断改善,例如自锐的弹芯结构,令其在命中时不会迅速钝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