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做了什么?让120国抗议!中国却意外受宠……
随着中东关系的紧张,联合国打算召开会议缓解,却遭到美国对伊朗外交扎里夫拒签的消息,导致伊朗无法参加联合国总部会议,拒签则成为热点。
特朗普也不止第一次这么做了,2019年10月,联合国召开大会的时候,美国也用同样的手法对,中国、俄罗斯、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进行限制,无法前往美国参加会议。
就此,这么大的动静,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联合国多次提醒美国停止行为,美国依然不改,引起多国不满。据媒体报道,不结盟运动组织120个成员国近期提出抗议,谴责美国拒签一事,显然,美国的行为引起公愤。
|俄罗斯怒斥
对于特朗普的行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举行记者会的时候,也怒斥美国“美国公开滥用作为联合国总部东道国的特权,肆意违反国际法,拒绝他们不喜欢的国家代表参加联合国活动的机会。”显然,这段话,也正是针对美国拒发签证的。
此前,联合国大会期间,10名俄罗斯代表团成员被美国拒发签证,错过了会议。这引发了美俄之间一场严重的外交风波,美国屡次不改,引俄罗斯怒斥。
这一举动受到“受害者”的愤怒,就连美国的盟友英国,也发文指出“美国已经丧失作为联合国总部驻地的道德基础。”
|中国意外“受宠”?
对比美国的行为,中国则意外“受宠”。中国带头向联合国提交一份决议草案。该草案内容是,建议将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的规模,由目16人增至21人。
中国为何提出该决议?据悉,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核联合国预算,如今联合国会费紧缺的情况下,中国提议增加人员,有利于帮助联合国征缴会费、做好财政预算。
在当天的表决中,中国的提议得到120个国家的赞成票,48国投了反对票,另有4个国家弃权。最终,这一草案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通过。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这份提议,将给美国带上“紧箍咒”,让美国在联合国的霸权受到限制。一方面,这一决议增加了发展中国家代表,尤其是让更多的非洲国家参与到了联合国事务中来,利于美国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弱化,加大对美国的监督,不再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中油网)
据海外网1月18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记者会,总结2019年俄罗斯的外交成果。在谈及美俄关系时,拉夫罗夫怒斥道,“美国公开滥用作为联合国总部东道国的特权,肆意违反国际法,拒绝向他们不喜欢的国家的代表提供参加联合国活动的机会。”
很显然,拉夫罗夫这番话,指的正是美国拒发签证,故意阻挠他国代表前往联合国参加会议和活动的行为,这一点,俄罗斯可以说是深受其害。在此前的联合国大会期间,有10名俄罗斯代表团成员,就因为美国拒发签证,最终错过了会议。这起事件引发了美俄之间一场严重的外交风波,但美国却依旧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于本月初再度上演相同的戏码,拒绝为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发放签证,强行破坏其参加安理会会议的行程。
美国的多行不义,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为声援伊朗,不结盟运动(NAM)组织120个成员国发出集体抗议,对美国予以强烈谴责。此外,就连美国的忠实盟友英国,也加入到声援伊朗的行列。英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乔治·绍穆埃利发文指出:“美国已丧失作为联合国总部驻地的道德基础。”
的确,美国的屡教不改,让广大联合国成员意识到,联合国总部搬迁,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为了推动这一进程,俄罗斯代表曾提交议案,阐明俄方立场,但受制于多重因素的限制,议案未能获得通过。尽管如此,这却狠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同时也给特朗普政府敲响了警钟,因此其积极意义是不容否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怒斥美国外,俄外长拉夫罗夫还向中国发出了一份诚挚邀请,他表示:“应该举行一次伊核协议缔约国政治领导人会谈,包括欧洲三国、俄罗斯、中国和伊朗,需要开诚布公地交流。”
的确,正如拉夫罗夫所说,当前伊核协议问题日趋紧张,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伊朗已经停止履约,这引发了全球的普遍担忧。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历来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加强沟通和协商,共同捍卫伊核协议这项来之不易的国际成果,切实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对联合国来说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据报道,近日美国拒绝了伊朗外长扎里夫赴美出席1月9日在纽约举行的以维护《联合国宪章》为主题的安理会会议的签证。
这引起国际媒体的极大关注。
过去一年,美国已多次利用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特殊地位”,迟发或拒发签证,以选择性地阻挠一些国家的官员到美国参加国际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俄罗斯、古巴、伊朗的领导人和外交官都受到过这种“特殊待遇”。
2019年9月,伊朗总统鲁哈尼也是在最后时刻拿到签证,才赶上第7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末班车”。俄罗斯代表团18名成员因未及时拿到签证而不能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的会议。同样,因美国拒发签证,古巴代表团无法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泛美卫生组织会议。
必须看到,美国以“安全”和“恐怖主义”等为理由拒签,是站不住脚的。谁能相信,一个主权国家、联合国会员国的外长到联合国出席会议,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或有恐怖主义嫌疑?以“时间原因”拒签更是一种借口,因为伊朗外长“数周前”就已经申请签证。
唯一能解释的是美国担心伊朗外长在安理会会议上谴责美国在巴格达的暗杀行动,揭露真相。
联合国是一个让会员国“讲理”的地方,安理会更是一个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
美国利用东道国的地利之便,把“拒签”作为对付与其不友好的国家的一种“武器”,剥夺一个会员国外长到联合国安理会“讲理”的机会。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东道国和负责任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应该做的。
依据1947年6月美国与联合国达成的《联合国总部协议》的相关规定,美方有义务允许他国外交官入境参加联合国会议,联合国相关人员不受美国国内法阻碍而自由出入总部区域权利,成员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享有一定的特权和豁免。
一直以来,这个协议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即使在冷战时期,美国也很少会以“拒签”要挟或为难其所谓的“敌国”和未建交的国家。
1950年11月,新中国中央政府派出以伍修权为特别代表、乔冠华为顾问的代表团出席安理会会议,讨论朝鲜问题。
1971年10月,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随即派出以乔冠华为团长、黄华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当时,中美还处在敌对状态,但美国并没有用“拒签”等手段阻止中国代表团入境。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单边主义大行其道。“退群”、“毁约”、“拖欠”、“拒签”是特朗普向多边主义打出的“组合拳”。
但是,如果说退出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国的权利,那么按时足额交纳联合国会费和联合国维和摊款、给出席联合国会议的代表提供签证就不是美国的权利,而是一种义务了。
针对美国的“拒签”行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非常关注”。
但是,国际社会也许是应该采取一些行动的时候了。
由于历史原因,联合国总部机构大多设在欧美发达国家。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秘书处这五大主要机构就设在纽约,只有国际法院在海牙。而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多数设在欧洲的日内瓦、巴黎、维也纳、罗马等城市。
美国曾以其超强的实力、能力和极高的威望主导成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主动邀请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并承诺提供便利和承担责任。绝大多数会员国对此表示同意和支持,也赞赏美国做出的贡献。
但曾几何时,美国对联合国的政策“变味了”。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拖欠联合国经费、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美国还适合做联合国的东道国吗?
显然,联合国机构都搬出美国是不现实的。
但是,在纽约的联合国部分机构和部分工作,转移到伊朗总统所说的“更加安全而美好的地方”,是否可能?这要取决于多数会员国的决心。
2019年11月8日,联大第一委员会就俄罗斯提出的联合国搬迁草案进行了投票表决,18国投票赞成、69国投票反对,72国投票弃权,最终,提案未能通过。
这说明,现在条件还不成熟。
但是,联合国机构,特别政治和安全方面的机构过于集中在纽约一个城市,已显示出许多弊端。
如果美国继续实行这种简单粗暴的“拒签”外交,联合国真应该把部分机构搬出美国作为联合国改革的一部分,提上议事日程了。
相信有许多更支持多边主义,也更友善的国家和城市会张开双臂欢迎联合国机构落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